无常世界的生存圣经(下)

                    (function(){
                        var cover = "http://mmbiz.qpic.cn/mmbiz/dcEP2tDMibccibZkcL5U6FH4YmhqrrCzoibUPcVFkG1K8UxA7PkiaE607eDKemDpQPefphxMTJUUm6BJgCiaVP9YqhQ/0";
                        var tempIm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tempImg.setAttribute('class', 'rich_media_thumb');
                        tempImg.setAttribute('id', 'js_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data-backsrc', 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src', 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onerror', 'this.parentNode.removeChild(this)');
                        
                        document.getElementById('media').appendChild(tempImg);

                    })();

在无常世界的生存圣经上,我们介绍了反脆弱的概念,以及反脆弱的世界观。这里, 将介绍反脆弱的方法论,如何对这么变换莫测的世界见招拆招。

首先回顾一下世界观部分:

首先,为什么我们需要反脆弱性?因为世界的复杂性。任何一个事件都是无穷多元素的综合,每个元素都是随机的,而它们的综合又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合在一起导致了世界是无穷多变和不可预测的,佛家称之为无常。在无常的世界能持续长久的东西,都不能是脆弱的。

何为脆弱? 脆弱就是只在标准条件下存在,而只要环境有大的变化,就不能适应。 如同冰美人,雪夜美丽无比,一天亮就化了。

而能够在复杂世界里发展壮大的东西,则具有反脆弱性,即在不可测事件的打击下愈错愈强。塔勒布称之为毒物兴奋。

既然世界如此多变,我将何以应对?

1. 庞大的计划有用吗? No。试错万岁。

如果让你回到过去重新玩一遍人生,一般人都会提出我可以怎么怎么样,那就无敌了。如果按你想的那样来是否更好,我不确定。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一定没有多少人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按照一条最优轨迹进行的。why? 我们的生命过程就像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站在那个时间点,你的信息量永远非常有限,根据非常局部的信息做出最优选择的机会几乎为0。 庞大的世界,复杂的历史,我们都捆绑在自己的路径上,在黑暗里瞎摸。

面对这种境况,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停试错,任何过度思考和过度计划是多余的。

本来就是一片黑暗,多想只是耗费心神。你应该通过快速摸索,增加你对周边信息的把握,每一次错误,你都可以根据它矫正你对世界的判断,这样,几轮之后,你得到正确选择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复杂系统的随机性和非线性,导致我们对它的预测无能为力。物理里管这叫混沌,三个物体的相互作用已经可以出现混沌,更不要说有无穷多非线性元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南美洲的蝴蝶扇扇翅膀,就可以引起北美的一次风暴。

我们那些试图通过庞大精密的计划掌控它的想法遭到过无数次重创。 当你指着复杂系统的鼻子叫它往南,它却往往一路向北。

最典型的例子是计划经济的失败,我们试图通过周密的国家计划,控制所有经济部门的运作,好像这是某种数学的最优化运作,得到的却是一个个破产的国家。

而市场经济,就恰好相反,它把经济活动的自主权还给个体。虽然每个个体都不是很聪明,甚至有的时候看起来有点naive,但是它们却有个特点,知错就改,唯利是图。他们所主宰的经济,试错和纠错能力都是超强的。 其结果,短时间内,资源分配就接近了最优化,虽然还有点波动,却超过世界最厉害的经济学家的预测能力。

市场经济是反脆弱的,每一次黑天鹅发生,它都可以调整过来,并且变得更成熟。

/pic/1_jplZSTvu3fLhS91ua6R2sicR99iaPg.png
图: 自由市场调节平衡的能力是惊人的。

另一个利用试错进步的典型例子是生物。

生物系统可以算是已知的最复杂的系统,自然在创造它时,却不需要一个精密的计划表。上帝有个笨办法,叫选择算法:第一,生物系统可以通过变异无限试错,第二,只有能够适应外界变化的个体可以把它的基因传给后代。两个简单的办法,加上一定的运算时间(进化史)就产生了无比有效却能够抗击各种自然灾难的生物体。

无论是经济系统还是生物系统,都是系统内的自由单元通过不断试错进步的,自由单元本身不知道下一刻的命运,而系统整体却坚实的迈向光明。如果束缚了系统内个体的自由,则试错的威力无以发挥。因此管理这些系统,所唯一该做的就是维护这种自由。

大自然的算法,你也能掌握,生活中的进化算法就是多给自己先选项,多弄点备胎,然后快速试错,积累经验,稍作改进,继续试错,继续改进。

2:以无常对无常 调整自己要用不同幅度

复杂性告诉你的,世界是高速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动往往是无序和不可预测的。如果你想跟着世界变化,你永远是落后的。因为当变化的趋势路人皆知的时候,也是趋势将要变化,新一轮无常开始要肆虐的时候(看看股市)。因此,个体面对环境变化的随机性,要主动寻求变化,要以动制动,在运动中搜索信息,调整步幅。

自然界应对无常环境进行的一种典型运动方式是先确定一个大的区域然后做小范围的改变(试错),如果得来不利的反馈信息,就快速做出一系列大幅度的调整,直到达到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这样的变动周而复始。我想这是对无常一种最佳的适应方法。如果环境丰饶,则不失良机。反之,又不至于因过分执著于不够好的机会而被困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鲨鱼觅食。鲨鱼在鱼类丰富的环境进行小步伐的随机游走,只要不停的游动不停止就可以吃到最多的鱼。但当鱼类相对不足的时候。鲨鱼就会进行大步伐的跃迁。这种跃迁也是随机的,却具备一次改变较大的特点。 小步伐的随机游走比较容易穷尽开采一个地方的资源, 但不容易到达较远的地点,而大步伐的跃迁却有利开发新的领地,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自然环境-对于生物来说就是食物分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均匀,要么大量来(自助餐),要不就没有(大饥荒)。而这种变动往往不可预测。这就是为什么鲨鱼会选择这样的觅食策略。

/pic/3_8Ze2LTgpkIPhRytY5dQLJiakEPdMGw.png

图: 鲨鱼觅食的轨迹图,小范围调整试错,然后要是找不到什么,就走一大步。

总结性的观点: 自然界的变化幅度是灵活多变。 人也可以具备这种特点,先给自己制定一个大方向迈出去,在一段时间稳住这个方向进行小范围的自由调整,当发现趋势变化的苗头或觉得自己走错了,就进去大步伐的改变。

对特别犹豫不决的人还有一个不错的故事。

这是原书的一个例子:饥饿的驴。驴子又饿又渴,前面是一条河,后面是草原,但是都要跋涉一公里。它犹豫不决,就好像二力平衡下的物体,死路一条。这个时候,唯一能够解救它的是随机的走一步。结果朝哪里近,就去哪里。 这就是随机运动的美妙,整个宇宙都可以理解为在随机运动下导致对称破缺(有序产生)的过程。

3. 用否定法抓大放小,否定最致命的,放开其他的。

这是根据上篇的分布函数的世界观,在无常的世界,每一个未来事件都最好看做一个分布函数,而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那些最致命的结果,如果最致命的不出现,活着就有机会等到胜利!

一些人总是拼命的注意小节,桌上任何东西都要摆放好,却忘记了关煤气灶,最后死了。你注意每个小节都要消耗大量能量,过于注意小节反而可能疏漏那些致命的威胁。因此我说我们应该按照分布函数调整注意力。

事实上,对复杂系统,我们只要管理某些对系统产生核心影响的事件,而对其它事件放任,让自然来管理。

这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以色列的反恐。据说以色列是唯一宣称容忍小型恐怖袭击的国家(当然不是不管),因为以色列的小型恐怖袭击太多了,人们就是在排除小型炸弹中生活的。而以色列巨大的反恐力量旨在消除超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加沙的导弹)。因为恐怖袭击是一个典型的幂律分布事件,极端恐怖袭击的危害(911)占决定影响。以色列成功的把幂律变成了高斯,该国几十年没有大规模恐怖袭击(好于中国),而国内人民享受着相当的自由(特拉维夫是亚洲同性恋的都会)。

抓大放小,就是在能量有限的情况下,你要是把精力太多放在微小因素,就无暇顾及核心因素。而微小因素往往会在恰当时候自发解决(比如一些不重要考试前夜的疯狂补习)。所谓古人所说的无为而至,也就是大自然早已给我们设计好的节能优化模型,把一些事情交给自然,剩下的事情才可以尽力到底。

**在复杂系统面前,否定即肯定。否则最坏的,就是积极的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是民主制, 民主制选上的领导往往是混蛋(不胜枚举了,一下台就成阶下囚)。但是民主的好处是让混蛋不做太坏的事(比如发动文化大革命),而不是做好事。 中国的悲剧不是没有贤君,而是制度无法抑制全盘毁灭性的破坏事件,因而无法积累。

把握复杂系统,让它朝着人为意志方向往往不可能甚至适得其反,但是否定一些最坏的东西却往往是切实可行的。例如在选择配偶上,每个人都该问的是,你最不能接受的是对方做什么? 如果这恰恰是对方无法避免会做的,就可以确定不该在一起。至于其它的小坏却可以置之不理。

超越一切的黄金法则:杠铃策略 - 风险对冲

前面谈的策略都是比较消极被动的,好了,现在到我们主动出击,反向利用“无常”和分布函数进行获利的时候了。

什么是杠铃: 两头重,中间轻,其实它就是无常的化身-幂律函数的缩影。幂律的特点第一是“大头”一个是“长尾” , 大头是较高频率,但影响微小的事件,而长尾则是较低频率,但对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黑天鹅(积分发散)。

杠铃策略,就是叫我们同时把握大头和长尾,利用分布函数获利。其实这和我们传统的中庸恰恰相反,中庸法则叫我们远离极端,而对冲确是利用两个极端的综合博弈实现平衡。

以下分述弱杠铃策略,仅仅利用分布函数的形状的策略,和强杠铃策略(杠杆原理),利用复杂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

弱杠铃法则:风险组合

最简单的应用莫过于高风险和低风险事件的组合。比如一个人先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在去做一些高风险的投资。

人是无法承担无限风险的,在一个领域的风险,总要另一个领域吸收。如果你找一个风情万种的法国美女做老婆,你总要承担被戴绿帽子的风险,你就不得不找一个特别稳定的职业赚钱,看好她防备各种风险。相反找了吕后那样稳定持家的老婆,你就可以在事业上挥霍挥霍冒点险,因为总有个安稳的后方。所以聪明要成大事的人不会追求一些极端的美女的。

比如你要做一件有压力的大事,就需要一些特别傻瓜的爱好让你能够在工作之余能够吸收进去,那个大事和无聊的爱好恰好是哑铃的两端,你绝不会像我一样写这个文章, 既累又没压力。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如果生活特别枯燥,比如常和数字打交道,就更需要做一些疯狂的事情释放,看看华尔街之狼就明白了。

总之当你人生从事的事业中包含了从具有相反极端属性的事情,你就可以在风向逆转的时候通过对杠铃另一端的拥抱得到解救。

杠铃法则的另一个典型应用是人的知识结构,最有效的知识结构亦呈现幂律分布,专一的技术是头,广博的知识是尾,专一技术是人立足江湖的必杀技,但是在很多特殊的关键时候,广博的知识又起决定作用。在巨大的未知性面前,光有专一的技术往往是脆弱的,就像溺水的电脑专家决定他命运的不是电脑技能而是是否会水。

幂律之所以广泛存在,也在于起自身结构具有符合造物法则的反脆弱性。好比历史总是由少数杰出人物引领而多数人民提供基础,光有个别英雄或者人民都难以发展。

强杠铃法则-杠杆原理: 风险对冲

我从金融上的对冲基金得到启发,提高一个较强版本的杠铃法则-对冲法。前面的风险组合强调互补,而风险对冲则强调相反相成。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事物的风险,恰恰构成另一钟事物的机遇。杠铃一端的损失就是另一端的收益,当一端向下,另一端恰好向上。好比跷跷板,好比杠杆。聪明人利用这个杠杆,把生活中向下的波动转成成向上波动的契机。

对冲的根本基础其实是事物的非线性,如果你同时买入分布两端的事物,而这两个事件又存在反向关联(当A下降,B有上升趋势, 或反之),最关键的是这种关联又是非线性的(A的下降不等于B的上升,下降总是小于上升),一端一个小的下降总会引起另一个端较大的提升。

/pic/4_TKgEia80pkfvHibaiaCFficZeSDtqw.png

图为非线性的最简单描述,凹函数和凸函数。凹函数f(A+B)<f(A)+f(B)(左),凸函数f(A+B)>f(A)+f(B)(右). 如果哑铃两端的事物具有凸函数的关联性,即A的减弱引起B的上升,B的减弱引起A的上升,并且两种变化的和呈上升趋势,那么同时吃入这两种事物,我们就实现了风险对冲,或者说反脆弱性。因为在任何情况下你获利的期望都为正。

让我们看看对冲基金是怎么操作的,对冲者同时买入一个行业内较优和较略的几只股票的卖空期货(当股票的跌幅大于预期,就收益),这就是我说的占据分布的两端。当行情见长,较优股票的收益将大于较略股票卖空的赔损,而当行情见跌,略等股的卖空收益将高于优等股下跌的损失。从而实现风险对冲。

如果你发现一对具有反向相关性的事物,而且这种相关性具有凹函数性质,你就可以做一笔好买卖,因为凹函数在波动中受益的本性。

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失恋和官场失意培养文学家。如果李白成了宰相,那肯定没有千年的文学泰斗,而多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唐朝宰相。你失眠的时候你就博览群书你成了有智慧的人,你事业不顺找一大堆朋友喝酒叫了一大堆好友结果一起创业成功了,你被女友甩了结果发起facebook泡更多妹还成了扎克伯格。

我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我们这个世界记住的所有成功者都是通过某种杠铃对冲成就的。

懂得在生活中使用对冲法则的人从不会焦虑或者为任何事情沮丧,无论是失恋还是创业失败,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上帝明天为你准备了什么,只要你自己不对生活说No!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丰富广博比专于一处好,因为要利用杠铃法则,你实际动用的是你浑身的全部知识和爱好,所有的积累,如果你没有料,只有一种技术,你就是个一头重的杠铃,只有在自由落体中显身了。

最后引用尼古拉原著的第一句话: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Take home message:

归零思维:

我觉得有一个一般的规律,人拥有的越多就越害怕失去,进入一种守成心态,而这正是人的脆弱性增加的时候。因为你在风险中可以丢失的东西往往多于你在随机性中的获益,想想一艘盛满财宝在风雨飘摇中的船。 而相反的情况是,当你位置较低的时候,向下空间有限而向上空间很大,波动性造成的平均收益为正。想想那些一无所有的人,往往无所畏惧:所谓奴隶可以丢掉的只有枷锁。当然这不是说都去当乞丐。起码把自己的心态置零,是有帮助的。如同Steven Jobs 说的,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是最佳的获取反脆弱性的方法。因为恰当的使用杠铃策略直接取决于你知识的广度。但是不是书呆子的死读书,而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要的是恰当的把握一类事物的轮廓和精要而非死缠烂打。因此最好的是每一种学科都进行了解,但并非读那种特别有深度的书。例如去了解哲学没有必要读完一本纯粹理性批判。 你的专业除外。

宽以待人 有容乃大

我们古典美德的宽以待人,其实也体现了反脆弱性。因为宽容别人,有容乃大,即使自己不都是占便宜的那个,造成的损失往往在较长时间上看什么都不算。但是不宽容别人或斤斤计较所造成的损失,或因此失掉的机会,往往是致命的(我们这个时代一个信息就可以致人生死)。因此宽容和博大的气度,具有很高的反脆弱性。

实用理想主义

杠铃法则之一应用就是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 最优秀的理想主义者,往往要奉行最强大的实用主义原则。或者理想和实用就是杠铃的两端。

懂得杠铃主义的人会把一些事情用最大的实用主义解决,而剩下就可以无忧无虑的搞理想。比如大学考试,对于无心学术圈的人很多课程只是用来羞辱他们的手段而非知识。那么他们如果能够巧妙的把成绩控制在60,就比努力得到80分聪明。因为一旦大学结束,他们用60分换来的“其它技能”恰恰会帮他们做到他们想做的事情。

相关文章

本公众号之前的历史文章:高斯与天鹅,受Taleb的黑天鹅影响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