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精致的利己主义和常青藤绵羊”一文
(function(){
var cover = "http://mmbiz.qpic.cn/mmbiz/dcEP2tDMibcdr4ib7EPQFJYiaguZprYqJSrz39PibaZWB9kOlXWJWaTsvDnwgxibhszx7tBgVLQuR5Hia6eIXdXhGxuQ/0?wx_fmt=jpeg";
var tempIm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tempImg.setAttribute('class', 'rich_media_thumb');
tempImg.setAttribute('id', 'js_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data-backsrc', 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src', 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onerror', 'this.parentNode.removeChild(this)');
document.getElementById('media').appendChild(tempImg);
})();
没有看过该文的各位,可以先点击文后的阅读原文,去阅读该文。
下面是混沌巡洋舰群内对这篇文章的讨论
A 09:15
再怎么标榜精英教育,很多东西还是流水线作业,只要不是一对一辅导,存在上大课的形式,存在统一考试的形式,就是大众化的教育
B 09:19
举个栗子:我们春秋时代,你会在饮宴时恰当的朗诵诗经,就说明你是士君子,你家必然有战车、奴仆和土地,你必然会骑射和兵法。你是地方共同体的核心家族成员。博雅教育就是贵族教育的别称。教育平权必然破坏博雅教育。绵羊不过是博雅教育的copycat,因为美国的地方共同体被破坏的速度慢所以还有些残存而已。
A 09:24
富豪子弟能上哈佛已经很好了,能用money解决的都不是罪恶。有钱人才能能获得权力,比有权人才能获得财富要不坏的多。教育同理。
C 09:32
实际上北大清华的贫困生越来越少,每年助学金发不完,超级中学垄断现象普遍,上名校机会不均等是很明显的事儿。北大BBS上曾发起过一个为哲学女博士的母亲捐款的活动,看完后我真诚地思考了一下如果我的家庭有那么困难我会不选择读哲学博士,答案是并不会
D 13:40
希望大家注意一个差异,即 来自商人或教授家庭的贵族(穿袍贵族),和来自军政家庭的贵族(佩剑贵族),会有思维模式的差异。前者可能是那篇文章中说的excellent sheep,擅长在已有的规则下往上爬,后者则是先有规则的守护者(或者在其不利于自己时,用暴力和权谋推翻掉)
E
文章这几天好火,炸出了一堆虚无主义者,其中还有个别我比较在意的朋友,那我就来治病救人下吧。我们这物种在发现新知识和原有认知不一致的时候,在抛弃原有框架的时候很容易走向虚无主义,产生天下XX一般X的感觉。看到了大脑决策的神经信号就觉得自由意志是种幻觉http://www.guokr.com/article/436652/,用显微镜看到了蝴蝶翅膀的微观结构就觉得翅膀其实是无色的(今年高考作文),发现美国和自己梦里的那个不一样就觉得大家一样糟糕(美帝简直是鸡国民族主义者培训基地)。集大成者当然就是后现代主义里的相对主义,配合上天朝从小灌输的辩证法,持这种方法论的中国知识分子一个个都蠢得令人震惊,还很善于混淆视听。同人于野这么多年牢牢地占据这个生态位,写的文章基本都是很有意思的新颖事实+错误观点的套路,GRE没拿来当Argument作文真是可惜了。避免犯此类错误的简易方法(复杂方法当然是休谟+哈耶克+奎因)就是回归常识,多问自己几遍哪些东西是你可以确定无疑感觉到的,然后以此为基础找到容纳新知的修正方法,而不是发现新大陆般急吼吼的推倒重来。每当新的柏林墙竖起来的时候,老百姓基本都知道往哪跑,选错边的往往是知识分子;要说服个大老粗自由意志不存在、蝴蝶没有颜色那画面简直太美,这种事没读过点书还真骗不了自己。
下面是常易对这篇文章阅读后的感受
昨天读到这篇文,心里总觉不是滋味。小生不才,有幸识得一些优秀的人,掩卷沉思,斗胆谈谈精英与贵族。
有世俗的门槛,如财产资质和修养,也有非凡的共性,他们都是推动世界向前的人,但若论高下,我以为是心的疆域。千佛出世,人们记住了一个情僧,打铁者万,独一人弹广陵散。利己者再精致,精英于贵族,缺了一点个人意志。此时的贵族,无关血统,关乎自由的选择。
当他们同时坐在我面前,表面是很像的。举手投足有涵养,玩的东西有格调,内敛,不争,有城府。但相处久了,我能明显地感觉到,精英活得富足却辛苦,贵族幸福而悲悯。这一切在于其所追寻的东西,是别人说好所以去追,还是已经参透了好坏真假,与内心握手言和做的选择。换句话说,精英是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而贵族多少有一些运气的成分,毕竟能获得内心平静和自由意志的人,是那条较少人走的路上的极少数。
回头再看两个人,精英,我当场就能感到他是精英,周身散发着才情与光芒;而贵族,至少要花一年半载才能隐约发现,这个人很不简单,但和他在一起时,感到的更多是温暖与平凡。
回过头来谈文章,除了耶鲁的Joe和清华的小明,还缺了一个普通本科院校的小强。如果小强是村里好不容易出来的大学生,再回到县城也算是精英一份子了。就拿我来说,出国读个普通学校专业,依然有朋友说,哇你是海归呀起点不一样。但我内心很清楚,自己肚里半瓶醋都没有,再和我向往的圈层比,简直渣都不如。精英是个相对概念,小树林有麻雀,九天上有鲲鹏,而已。
再说小强,每年高考完,都有很多父母带着小强来家里问报志愿。这些问题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孩子要不要复读明年冲三本,专科是不是很差,进去之后能不能转专业,花钱留学好不好……基本都是父母问十句轮不上孩子说一句,我就觉得很好笑,孩子都成年了这到底是你的事还是他自己的事?
所以我总是很诚心地问小强,你喜欢什么呀,你觉得什么好玩,以后想干啥?然后说你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想复读复读,如果不知道想学什么,就什么好玩选什么,也别什么都听父母的,你成年了,要学会自己做决定和负责。往往这个时候,旁边的家长脸都绿了(I don’t care)。真正悲哀的是,几乎没有一个小强能回答我的问题–连8岁孩子都能脱口而出,18岁少年却哑口无言的问题:你喜欢什么,你觉得什么好玩?
试问,Joe和小明又能坦然回答么?如果不能,这就像一个游戏,只是不同的玩家在不同的副本,选了easy,normal,hard模式而已。简单模式boss血薄,但出门装也很烂,困难模式一身神装,boss也是非一般地扛揍。设身处地去玩,都在刷任务,谁都不简单。
这么说大家都是棋子,没有区别喽?我觉得有,就是开篇说的自由意志。区别在于当前难度通关之后,是以现有级数和装备回头去虐简单模式,丰衣足食山里称王,还是转身杀进更难的副本,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觉得,不论作何选择,彼时彼刻,还有余地听从自己去选择的,才是幸运儿。
下面是郭瑞东对这篇文章的评价
这是一篇传播力很强的文章,作者的行文打动了许多对教育公平关心的人们,教育是百年大计,追求公平是人之天性,难怪这篇文章会这么收到欢迎。在我看来,这篇文章值得关注的涉及教育的痛点不在于公平,而是理想主义与贵族精神的双重缺位。
文中提到,金融和咨询成为了常青藤学校毕业生最热门的职业选择,这不禁令人忧虑。金融很重要,打个比方,金融相当于人的大脑,保持者整个经济平滑的运作,金融业提供的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而制造业相当于人的四肢,农业相当于人的五脏,而基础科学则相当于认得眼耳鼻舌,用来探测外在环境。一个社会最有才华的年轻人没有把创造力最强的时候投入到制造业的优化与基础科学的研究上,这个社会长久来看,进步的上限有限,这是不容辩驳的。再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也无法把人送上火星。如何能吸引最优秀的学生从事工资本来就低,出成果也更慢更难的基础科学研究,如物理,生物等领域,就需要理想主义的熏陶。人不是生来就是自私自利的,而年轻的时候,是最容易被理想主义打动的。可无论中美,教育中缺少了这一块。这是值得忧虑与铭记的。本文中描述的另一种缺失是贵族精神的缺失,贵族是会做些看似没用的事,讲究些平民觉得很装的礼仪的,贵族的传承,对整个社会在时代变革中人心的稳定,其作用类似压舱的重物,看似无用,实则至关重要。而文中中美的学生,都只是活在当下。人若是总是想着眼前,就会变得匆忙而无大用(对比复旦的“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文中的中美两国的精英学子都背着匆忙而无大用的身躯)。理想主义让人向前看,更使你认准自己的方向,而贵族传承你需要沉沉的托在身后,使你重心压低,不至于轻飘,这样人才能在当今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如走的远,走的稳。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文化,如果你接受的主流价值观不适合你的持久的幸福,你需要选择自己的圈子,创建自己的文化,多结实些有理想主义的朋友吧,多珍惜那些在细节中表现出贵族素养的朋友吧。这是你至少能做到的,助于教育的公平问题,等我们身边理想主义的空气不那么稀薄,自然会有更多的志愿者,等到更多的有产者不再是沐猴而冠的伪贵族,自然会得到解决。
★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或您的好友。
★对本文有想法?
回到首页,在“发送”栏输入观点。
长按该图片,扫描二维码,即可以一键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小编铁哥个人微信56276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