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

                    (function(){
                        var cover = "http://mmbiz.qpic.cn/mmbiz/dcEP2tDMibcdG9CdnFcnbibuwWMdFU2e5AEicqMsanrYlG3FibggCSDuC4uzeFhDiclibk4GEm39Lz48zcpkT44NklibQ/0?wx_fmt=jpeg";
                        var tempIm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tempImg.setAttribute('class', 'rich_media_thumb');
                        tempImg.setAttribute('id', 'js_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data-backsrc', 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src', 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onerror', 'this.parentNode.removeChild(this)');
                        
                        document.getElementById('media').appendChild(tempImg);

                    })();

《笑傲江湖》中华山派的剑气之争,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隐喻。当代社会中,类似的争论层出不穷。比如对于人的成功,是天生的禀赋还是后天的努力更重要了?比如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贡献更大了?比如对于学业的成功,是兴趣更重要还是坚持更重要了?看过了头脑特工队以其那些影评,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也是在探讨这样的争论。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究竟是快乐让我们坚持还是悲伤让我们成长。

这些问题的“最大公约数”,是我们该如何分配功劳,即什么因素对我们的成功贡献最大。可吊诡的是,争论这样问题的人,大多是没有多少成功的屌丝。正在走在成功路上的人,正在想清楚了这些问题的人,对这样的争论,往往是欲说还休的。

可是这样的争论,若不辩清楚,就会让那些只选择其一的人终其一生无法成为一流人物。在这样的争论中,无论选择哪一方,你都不过是在讲一个故事。而所有的故事都带着讲故事人的视角,而每一种视角都包含着不可避免的偏见与局限。

如何从个人的经验中生成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并可以指导未来的知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你自学能力的高下。科学的方法可以让在数据面前诚实,但只有自己内心自由,无所忧惧,才可以让你能时时自省,对自己诚实,不对,用科学的术语来书,就是摆脱了认知偏差的困扰。

再看另一个相关的话题,“听了太多的话题,却过不好这一生”与喝了太多的鸡汤,却依旧内心虚弱不堪,都是因为没有弄清经验的边界。借用马奇在《经验的疆界》中的一段话“有人曾建议,统计模型建造者要有类似的谦虚。实际上,模型越通用(即,可以引申出的关系模式和函数形式越多),就越有可能“拟合”系统中的噪音,结果就是拟合度高但预测力差。面对偏差-方差困境,模型建造者必须选择是建造复杂模型犯过度拟合错误还是建造简单模型犯过度简化错误。”对于听了太多道理的人,是因为模型太通用了,而对于喝了太多鸡汤的人,是因为模型太简单了。而实际上,正如所有这类的争论,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个连续的光谱,而不是黑白分明。当一个规则加入越来越多的特例,那么这个规则就越来越像一个故事,而当你一点点删掉故事的背景,一个故事就会变为一个道理。

东拉西扯的说了这么多,只不过想为“相辅相成”四个字做些注脚。对于那些因上面这些问题争论的人,最好的建议不过是回到最具体的情况,多和当事人聊一聊,带着开放的心态与明确的目的,不要让任何非黑即白的论断遮蔽了自己的本心。这也是这篇文章的缘起,是见了群里讨论该不该读博士,该怎么读博士。读博士,这不过是一段比较酷也比较苦的修行,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迁移到生命的各个领域,该不该创业,该不该结婚。

最后趁着最近小王子电影正火。就从小王子谈起。小王子中有句令太多人唏嘘不已的话“我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如何去爱她”,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便是,是什么要小王子长大了,是玫瑰还是狐狸。这个问题也许最好的答案是,小王子之所以能听懂狐狸的话,是因为他之前的故事;而读者之所以明白“是你浪费在玫瑰花上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独一无二,多半是因为曾经在自己的爱过的玫瑰上浪费过时间。”你无法听懂的或是不愿意道理,那多半是因为你没有经历,你欲说还休的道理,多半是因为你经历的大多。

欢迎投稿: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道中人可以成为加盟作者,或者贡献主题,亦或给我们推荐好的问题,问题有时比答案更重要。

你可以,

1)写写你熟悉领域的进展或对未来的展望,即使你的小文不够成熟,我们也会为你提出修改意见或帮你一起韵色。

2)写出你的跨界思考,你是否有从一个领域的知识联想到的别的概念,从而让你脑洞大开,只要你的想法新颖,都值得被倾听

3) 提出你感兴趣的话题,加入混沌大家庭和一起讨论。

或者如果你本身也有自己的公共号,但是秉承相似的想法,我们也希望你能加盟。 投稿邮箱 guoruidong517@126.com

欢迎加小编铁哥个人微信:

/pic/1_X6wcMhaWsibHxcAMlfTgl1hd6CadUw.jpeg

★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或您的好友。

★对本文有想法?

回到首页,在“发送”栏输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