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没有人知道你在做什么的世界,你会做什么?

                    (function(){
                        var cover = "http://mmbiz.qpic.cn/mmbiz/dcEP2tDMibccL3iaicLOsbw4qDibk5z6IUJEPP0WeZgiafy16ZwkRLicGibEwJwAfbCLRGIS5BoibXlk53cia1OibuQX7kUA/0?wx_fmt=jpeg";
                        var tempIm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tempImg.setAttribute('class', 'rich_media_thumb');
                        tempImg.setAttribute('id', 'js_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data-backsrc', 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src', 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onerror', 'this.parentNode.removeChild(this)');
                        
                        document.getElementById('media').appendChild(tempImg);

                    })();

“假设你中了一个无名诅咒,从现在起你的余生里,没有人会知道你做什么。除了你自己,没有人知道你有多好,你有多宽厚,你有多仁慈。除了你自己 ,没有人知道你有多富有多强大,你有多重要,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成就,只有你知道你有多好的操守,道德和性格。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你中了无名诅咒,你会怎么做?”。

Tal Ben Shaha在他教授的心理学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你会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

这个问题不是考试题,没有分数,没有好坏,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答案,你的选择。首先,本文不是鸡汤文,不是讲一个故事然后告诉你要怎样生活,文中的观点都是逻辑严谨、经过大量实验论证的全球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那些数据和实验本文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Tal的书籍和公开课,网上都找的到的。

下面开始讲正文了。

先讲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很重要,不仅是对理解下文,从本质上来说,你想要任何方面的改变,都需要用到这个模型:ABC理论(A-affect,emotion:情感;B-behavior:行为;C-cognition:认知)。如果你想要持续有效的改变,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而且他们相互作用。情感,就是字面意思上的情绪,感觉等,人的每一个行为或选择都受它的影响。我刚刚之所以强调本文不是鸡汤文,就在于大多数鸡汤文作用且只作用于人的情感,不能对人的认知产生有益的影响,它通过一些或悲伤或励志的语句和故事刺激你的情绪,使你有悲伤或热血沸腾的这些情感,本文不要你的共鸣。(ps:加个彩蛋,如何判断一篇文章没有营养?第一点:笔者行文基本靠个人主观的,比如讲“我有一个朋友”的故事系列的,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且不说故事是真是假,笔者凭一件事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这结论是有多廉价?第二点:过度解读的文章。鸡汤文那种被一个男人伤过就哭诉“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男人不是渣”的就不说了,很多名人和专家写的东西过度解读,但是仍能吸引一批善男信女,不是大家思想有多贫乏,只是大家习惯性地接受,不愿自己去思考)。像鸡汤文这些信息都是会作用于情感的,我们的情感需要刺激,这对我们是重要的,但我们需要选择有益的正面的刺激,从而作用于我们的行为。认知,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三观这些,它不像情感易受刺激,认知通常较为稳定。人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有很多途径,可以是经历使然,可以是学习获得,很大程度上,人的情感和认知都是通过人对事物的评估或解读中产生的。下面这个图阐释了人的情感和认知是怎样形成的。当一件事发生之后,它的事实本身或者造成的影响都成了信息,面对信息,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然后会形成自己的情感和认知。这三个环节哪一个是可以去干预的环节?评估。那正确的评估是不是就是积极的去看待事物呢?不是。

/pic/1_f82cykuXooDpDT84yCHibw7E3o73tw.jpg

要弄清楚什么是正确的评估,就需要讲到另一个模型:3M(magnifying放大,minimizing极小化,making up虚构)。

3M模型阐释了人对事物的评估所常犯的3个错误,对应到我们较熟悉的三种状态:归纳过度、隧道视野、受害者心理。仔细想想你在过去的生活里,当你发生一些糟糕的事时,你都犯了哪些评估上的错误。你男朋友因为打游戏约会迟到了几分钟,你大哭“你不在乎我,你不爱我了”,这是归纳过度,在程度上把事情本身放大了;隧道视野是你没能看到全局,只看到事情的一部分;至于受害者心理,在遭遇重大挫折时极易产生,比如失恋被甩的人一定深有体会,被甩之后最伤心的一段时间是不是会想“我怎么怎么爱你,你怎么怎么无情”?。这三种错误需要你细细去想,想明白了这个模型,你现在再去重新评估解读一年前你做的事,你现在的评估一定比那时候更接近真实。正确的评估就是接近事实的评估。不在主观上积极或消极地去评估,只做接近事实的评估,评估时少用点情绪,多用点大脑。然后,当你去经历更多正面的事,接触更多积极的东西,你的接近真实的评估就是正面的积极的。

现在捋一捋,通过上面两个模型,我们要的是通过接触积极的事物,以接近真实的评估,形成自己健康的情感和认知,然后作用在行为上。最难和重要的是形成自己健康的情感和认知,最直接有效的是ABC理论中的行为。你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刺激自己的情感,你还需要去做点什么,至于怎么做,下文会提到一些,但这不够,还需要你自己去寻找信息和评估。通过ABC三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你可以改变和形成习惯。

现在我们讲讲我们一开始问的这个问题:在一个没有人知道你在做什么的世界里,你会做什么?

我们做的事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不得不做的事、基于个人选择要做的事。不得不做的事大家都差不多,吃饭睡觉等,并无太大差别。而像上什么大学,做什么工作,想找什么样的伴侣这些事,基于个人的选择,是人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权衡。问题就出了权衡的标准上。你权衡自己的选择的时候的标准是外界还是自己?在“有人知道你在做什么”的世界里,也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里,你的选择有哪些在权衡时是取决于自己的意愿的?如果在一个“没有人知道你在做什么”的世界里,你的选择还和现在的选择一样吗?

这就涉及接下来要讲的一个概念:自尊。

Coopersmith,研究自尊领域的重量级心理学家,关于自尊他给了这样的定义:“自尊是个体作出的并经常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表达了一种对自己赞许或不赞许的态度,标志了个体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及价值的信心。简而言之,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评判,通过个人对于自我的态度表现出来”。即,自尊是对自己的态度,是对自我的评估。人对自我的评判标准来源于两个方面:外界和自己。

Tal把自尊分为三个清晰而且很合理的部分,如下图,并且真实的自尊有两个组成部分:能力感、价值感。

/pic/2_xaB645rrAUnfF6ta9Rdt5iamjR96eg.jpg

无条件的自尊类似于佛教中的超然境界,这里暂且不讨论,感兴趣的可以去深入拓展。我们要讨论的是依赖型自尊和独立型自尊,通俗的说即低自尊和高自尊。

Tal讲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来分析依赖型自尊的人的特点,还记得《白雪公主》里的那个恶毒皇后吗?皇后总是问:“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第一点,恶毒皇后问镜子谁漂亮,而不是由她自己决定,她的价值感来源于外部。;第二点,通过与他人比较而获得的能力感,有人比她更美吗?

从价值感方面来看,依赖型自尊的价值感来源于外部,独立性自尊则来源于自我认知。如果有人说不喜欢你的某些在正常不过的言论,低自尊的人会感觉糟透了,而高自尊的人则不然。低自尊的人会只考虑标签为“高声望,高社会地位”的工作,选择“大家都觉得Ta不错”的伴侣,而高自尊的人会从事自己想做的事,选择自己喜欢的伴侣。从能力感方面来看,依赖型自尊来源于跟他人比较。跟其他人比我表现怎么样?不管客观来说有多好或多差,重要的是我跟其他人比表现怎么样。而独立型自尊想的是我比之前的自己进步了吗?我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吗?

现在回到那个问题上,你权衡自己的选择时的标准取决于你自尊程度的高低,低自尊的人选择他人认可的事物从而得到他人的认可,高自尊的人选择自己认可的事物从而得到自己的认可。

听起来依赖型自尊有点糟糕,但事实是,这是我们每个人人性中的一部分,而且,“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客观使然,加上我们需要来自外界的激励,这不仅必需,而且重要,所以我们有且需要依赖型自尊。问题在于程度。Tal如是说:“让我再说的清楚点,每个人都有依赖型自尊,我从未遇见或听说任何人能完全不受他人想法言论或社会比较的的干扰,这是人的天性的一部分,允许自己有人的缺点,依赖型自尊也是人性的一部分,问题在于程度”。

我们是同时具有这两种自尊的,不是说只具有高自尊,然后遗世独立,也不是说只有低自尊,随波逐流。我们要的是我们自尊的天平尽量倾斜于独立型自尊,更多地去做那些我们真正想做的能令我们感到幸福的事。

关于如何培养独立型自尊,根据自我知觉理论(关于得出自己的结论,简单的说,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NathanielBranden提出了一条重要实践:言行一致。“无论大事小事,无论是“我5点过5分到”那就5点过5分到,还是“我本周去健身”那就要做到,因为我们沟通,说出每个词时如果言行不一致,那我们本质是在对自己说,我的话无关紧要,不重要。反之,我保持高度正直,遵守诺言,我真诚的遵守诺言,言行一致,以低要求许诺,以高要求覆诺,还记得自我知觉理论吗,通过行动对自己说“我的话很重要,我很重要。””

讲完了自尊,现在你应该基本上知道如何去判断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当然,如果你经历较少,很多生活没有经历过,很多人没有遇到过,想要的生活并不清晰,那么请多去尝试,直到遇到能够令你驻足的事物。

到这里是不是文章就结束了,没有,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幸福吗?

在过去的生活里,你一定非常多次地获得过自己想要的东西,别告诉我过去的几十年里任何时候你都一无所获,如果你真这样觉得,我们前面讨论过了,类似“你从未爱过我”“我这一生从未快乐过”这样的想法大多是3M模型中的归纳过度。

当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那一刻及之后的一段时间你感到幸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幸福感降低,你甚至会开始怀疑这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以及有些明星为什么要吸毒,明明就已经那么成功了,小小年纪就获得了那么多。

Tal的一段论述如下:他们对自己说 “好吧,我现在不开心,但我成功后会很开心”。 然后他们成功了,他们意识到并没有料想中的开心,他们以为那会让他们开心,但没有。那时真正的问题才到来,因为到那时他们才开始体会到无助,那时他们就会放弃,根据Hamburger的模型,他们会患上习得性无助,自我放弃和怀疑主义。他们常常梦想成功,当然就会快乐一点,但之后他们又回到基础水平。当回到基础水平,他们很压抑,很沮丧、失望;更甚的是,他们很害怕,因为不知道怎么办好。但在那之前,他们以一种希望支撑着,想着成功后,他们会很快乐,但他们并没有更快乐,他们很害怕,很迷茫,他们想寻找解决方法,通常就会脱离正常经验,脱离常规生活,那有什么解决方法呢?常常就是药品和酒精,因为那让我们远离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好的或坏的……外部环境影响甚微,同样地。居住地的影响也很小。人们会想“如果我搬到,尤其是在白天,要是搬去加州,我会更快乐?” 错误,加州人不比麻省人更快乐。伊利诺伊大学教授Ed Diener 就快乐水平作了大量研究。他自70年代开始研究,他的研究显示,他和其他人,包括诺奖得主Daniel Kahneman 表明财富对幸福水平的影响很小。当我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即有食物、住所、基础教育,这些需要一旦得到满足,收入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他们以前是快乐的,一年后,他们也会快乐。如果不快乐,将维持不快乐。极端情况对我们的幸福影响很小。几代人之间没有变化,我们这一代比父辈富足比祖父辈更加富足。我们不是更快乐,这是全球现象。

实现目标,收入,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等这些外界因素,许多人认为它们会带来幸福,实际上如果缺少另一个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幸福感将是较低和不可持续的。这种幸福水平的状态如下图:

/pic/3_aIaVkibub1BZD4TWvibUgW1b1bTdfQ.jpg

想要高水平可持续的幸福感,我们需要以另一个因素为前提。实现目标和拥有都是一种结果,我们常常讲过程更重要,影响我们幸福水平的另一个因素与过程是有关系的,它便是一个人的内在心境——自我和谐。自我和谐这个概念有很多东西在里面,这里不做展开,简单地说就是,你是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在做的事,怎么看待你所处的环境的?(ps:除了自我思考,冥想和运动对转化心境也帮助极大,切记)。

前面提到过了ABC理论、3M模型、自我知觉理论、独立型自尊,你能否运用这些理论去解读自我和谐的这三个方面?最终要实现的是自我接纳,自我实现,适应环境,具有同理心,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并能享受自己所处的状态。

关于幸福感的这个问题就不再多做分析了,留给你自己去思考,什么都不做的话知道再多东西也没用,因为ABC……总结一下自我和谐和实现目标的关系:通过转化心境,也就是实现自我和谐,你设定了目标,然后你享受拥有这个目标和为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此刻即生活,然后你实现目标,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幸福感水平会波动着上升。如下图:

大方向就是这样子,转化心境加上自我实现预言,从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在一个没有人知道你在做什么的世界里,你会做什么?把你想做的事写下来也好,记在心里也好,这就是你的预言,在享受此刻即生活的同时,努力去实现它。

祝你幸福。

本文内容根据哈佛大学Tal Ben Shaha的《积极心理学》整理而成。

★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或您的好友。

★对本文有想法?

回到首页,在“发送”栏输入观点。

/pic/4_9A8ZhHib9XeddPtLjic5z4eNUKqVLA.png
长按该图片,扫描二维码,即可以一键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小编铁哥个人微信56276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