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合作者》读书笔记
一、提出问题:
前言 自然选择如何将竞争转为合作?
二、回答问题:
引言 囚徒困境
第一部分
合作的五大机制: 直接互惠 间接互惠 空间博弈 群体选择 亲缘选择
三、解释现象:
第二部分(基因与有机体)
生命起源于合作 细胞社会 蚂蚁社会
第三部分(人类社会)
语言的起源 公地悲剧 奖励与惩罚 三度影响力 集合数量与合作
四、解决问题:
结语 用合作来对待人类面临的挑战
气候变化 资源枯竭 人口过剩 核战争 金融问题
正文:
《超级合作者》这本书在开头即前言部分就给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自然选择如何将竞争转为合作?即原先的竞争对手决定开始互相帮助。根据达尔文对生存斗争的表述来分析,帮助潜在的竞争对手对自己毫无意义。在这样一个永无止境的抢夺食物、地盘和伴侣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某些个体会尽力去帮助其他个体呢?
作者认为解决这一困惑的钥匙就在于五大合作机制上,即本书后面将讲到的直接互惠、间接互惠、空间博弈、群体选择和亲缘选择。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一直是人们所公认的进化原则,而作者在这里对合作进行了全新的理解,他提出应该把“合作”接受为第三条进化原则。这是一种颠覆。为了促进合作,自然选择需要外力的帮助,而这外力就是合作进化的机制。
后面作者将通过实验,数学方程公式,即用科学的手段来阐述合作机制,并因此在证明他对合作的理解。
在讲述五大合作机制之前,作者举了一个案例,即囚徒困境来作为本书的引言。囚徒困境将作为合作的语境贯穿全书,作者只在囚徒困境这一语境中来探讨合作。
第一章,直接互惠。“我给你挠挠背,你也给我挠挠背。”这就是对直接互惠最好的解读。由直接互惠引起的合作进化,需要参与者有能力识别出眼前的同伴,并回忆之前与之打交道的结果。仅进行一轮的囚徒困境博弈,理性的人选择往往都是“背叛”。而重复进行的囚徒困境博弈告诉我们,只有偏于宽容的策略最终才能胜出。因此接下来,作者就介绍了直接互惠的几种博弈策略分别是“冷酷策略”、“以牙还牙”、“一牙还两牙”、“永远背叛与无条件合作”、“宽容以牙还牙”、“赢定输移”。通过囚徒困境博弈的重复进行,我们发现没有一种策略是真正稳定的,也没有一种策略能获得永生。合作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合作行为能维持多久,还要看多长时间才能出现合作的再次繁荣。
第二章,间接互惠。这一章很简单,我给你挠挠背,就会有人给我挠挠背。就是一种利他行为,只要期望的未来收益超过所需付出的成本,这种行为就会产生。我们付出成本与他人合作,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名声,确保将来能从他人那里获得回报。如果说直接互惠是看“脸”的话,那么间接互惠就是看“名”。间接互惠的原理很简单,但它却是五大机制中至关重要的。间接互惠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离开了语言间接互惠便不能发挥作用。
在这里我们可以先跳到第三部分的第九章,服务于间接互惠的语言进化。在这一章里作者阐述了语言创造人类,语言的起源,探讨了语言与合作的关系,只要说话者和倾听者都能从语言中获益,语言与合作就可以同步进化。利益决定了语言的需求,在利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语言。因为有了语言,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复杂,而我们的大脑也随之适应了这种复杂性。我们的大脑之所以得到进化,是为了要应对人们的流言蜚语。这些“流言蜚语”对间接互惠机制起着润滑作用,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我们生活在与复杂语言相伴而生的复杂社会政治中。
回到第三章,合作机制3,空间博弈。自然选择告诉我们,永远是背叛者获胜。但这是在均衡群体中的,如果在非均衡群体中,合作者就有可能战胜背叛者。即使没有复杂的策略,当你把充分混杂的背叛者与合作者群体(均衡群体)改成由合作者与背叛者群体所构成的非均衡群体时,合作得以出现并发展繁荣。在这里我们可以与第三部分的倒数两章相联系,继续探讨结构性群体与合作的关系。
在第十二章合作与利他行为的三度影响力中作者通过实验告诉我们,利他、合作等行为也存在三度影响力。
在这一章中作者给了我们一组公式 当b/a>k时,即收益成本比大于平均邻居数量时,合作者的数量就会大于背叛者的数量.平均邻居数量越少的个体越有利于形成合作关系。你的朋友越少,你的命运就紧密跟他们相连。
在第十三章集合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合作中,告诉我们,同属于多个集合的人更容易合作。当集合的数量越多时,合作者就有更多的机会逃脱,远离试图盘剥他们的背叛者,加入没有麻烦的集合。因此流动性是合作的关键。集合是促进合作进化的最具潜力的结构。如果你是一名合作者,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是合作者,反之亦然。
再回到第四章,合作机制4,群体选择。在这一章中探讨了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 的关系,自然选择对由个人组成的群体的影响。只要这个群体中的个体愿意为了群体利益而付出自己的代价,那么,这样的群体就会有生存优势。为了实现有效率的群体选择,各群体就需要一定的机制(如忠诚,群体黏性),来阻止个体在群体之间太过自由活动。
第五章,合作机制5亲缘选择。当亲缘关联系数大于无私行为的成本收益比时,这一机制就成立。在这一章中作者探讨了这一机制碰到的许多问题,作者相信如果适当表达的话,亲缘选择任然是一种合理的机制。
接下来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合作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居功至伟。第六章生命起源于合作。第七章细胞社会和第八章蚂蚁社会,探讨了基因与有机体世界中的合作机制。治疗癌症的新思路,如何让细胞间恢复合作。合作让蚂蚁成为社会性动物以及超个体的出现。
最后是关于第三部分的第十章和第十一章。这两章分别讲的是公地悲剧以及奖励比惩罚更有利于合作。在第十章中作者提出了公共品博弈,是囚徒困境的变体,参与人数超过两个人。而最著名的公共品博弈就是“公地悲剧”。所有人都能免费使用的资源,必定无法长久维持。免费使用,最后便成为免费滥用。在拥挤的世界中,未经管理的公有财产不可能有效发挥作用。说到“公地悲剧”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加勒特·哈丁,公地悲剧就是他提出了。他的一些行为和理论给我们启发和深思。如支持安乐死并实践安乐死。我们的世界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找到如何分配东西的方法。解决公地悲剧,不存在技术解决方法,与技术毫无关系,只能在道德和行为领域寻找答案,也就是“道德的基本延伸”。
从长远看,只有在人类的行为方式上下功夫,才能拯救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作,尊重他人的需要,避免过度浪费的生活方式。脱离直接互惠与间接互惠的稳固框架去研究人类行为意义不大。日常生活中的所以重要的互动都是在“重复”和“名声”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
在博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背叛行为,即使你知道被背叛者,如果要采用惩罚机制的话,对所有人都生效包括合作者,这样做只会导致更多背叛行为的产生。所以作者认为惩罚是一种可用的机制,但却不是十分有效。所以作者提出通过建立互惠的私下互动来奖励博弈中的合作者。公共合作者赢得好名声,吸引其他合作者前来与他们打交道,私下合作引导公共合作的发展,以此来解决“公地悲剧”。奖励不仅能让我们以合一的精神高效工作,还能激发出创造力。
最后是结语部分,合作引领我们走出“困境”。之所以称人类为超级合作者,是因为只有我们人类能够运用五大合作机制,在前面也谈到,生命起源于合作,小到基因如细胞等,再到有机体如蚂蚁蜜蜂等,大到我们人类,都是由于合作生命才得以繁衍不息。但是作者提到,合作可以让我们人类变得更强,成为地球的霸主。但是我们人类也强大到了永远毁灭地球的能力,人类的生命也是很脆弱的。如现在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变化,和各种战争冲突包括核战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挑战。人类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合作是永远的主旋律。
关注更多巡洋舰精彩内容欢迎加铁哥个人微信56276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