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红包大战中的内在与外在激励

昨天看了曾加用前景理论解释支付宝集五福为何会被骂的帖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QzOTc3OA==&mid=401670450&idx=1&sn=9460e2537eb56131573cb31400af2200&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觉得其说的有道理。虽然这种马后炮的解释有些难以证伪,但我之前也想就这个话题说一说,只是是借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来说的。角度不同,但都算是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吧。

除夕时,我微信摇一摇,怎么都没有摇出红包照片的权利,浪费了我这几天闲来想出的红包照片的宣传文案,可是我却没有因此不开心,而且我看到很多朋友圈里许多同样没有摇出红包照片的人也都如我一样,亮出了自己准备的红包照片。按照前景理论,红包照片的发布权和摇一摇红包放到同一个入口,会导致没有抽出摇一摇的损失大过摇到红包的喜悦。可事实却不是这样。因为我构思红包照片的过程本身就很快乐,最后能不能得到钱,这只是个彩头。

究其原因,前景理论的曲线,只适合外在动机,即看得见的金钱地位等激励,而不适合因为创造某件事而产生的满足感,即内在动机。微信的红包照片,是希望用户在社交中玩的开心,而支付宝的集福,却根本没有考虑用户在集福的过程中是不是开心。段子云,当年收集干脆面水浒108将的人,也就是如今集福的人,可是小时候集卡不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在小伙伴显摆,这是内生动机,而如今集福,却是为了分钱。正如“predictable irrational”中讲的,一旦外在动机取代了内在动机,那么这个变化是不可逆的。故而有时候金钱的激励不是最有效的,要想做好产品,最关键的是要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就感到开心。

然而我这里不想只是马后炮式的解释,而是想给出些可以争论的素材。那就说说明年的红包吧,说说我设想的春节红包社交该怎么玩。

1 网络版的非诚勿扰。春节被相亲的那么多,为何不能在网上玩玩非诚勿扰了,男生录一段视频,找朋友推荐录一段视频,模仿非诚勿扰的模式,在弄个智能机器人当主持人,只在春节期间开放哦。牵手成功,可以领取红包,还可以成为微信好友哦,你也可以选择把自己的互动广播到朋友圈哦。

2 网络版的幸运52,就是找几个陌生人,或者面对面建群组成的人来玩答题(选择题)的节目,用户可以选择题目的范围,同样是智能机器人主持,可以向观众,即一群陌生人求助,然后看到他们回答的比例,还可以向通过微信电话求助,答对最多的赢红包。也是过年期间限时开放,而且是每人每天只能有几次参加比赛的机会。

3 类似三国杀中于吉技能的蛊惑,你给照片配上一段话,,发到朋友圈,80%的人看不到照片,只看到文字,看有多少人信,另外的人要去评价你的描述是否属实。比如像这张照片,是我新年本来准备的红包照片。配的文字是,一件能让你,和每一个遇见你的人明白幸福真谛的衣服。(多巴胺)。如果多数人没看照片也信了,那么你就赢得红包。

/pic/1_aj6VOFphs4ticJToCrAliaWgkHN9Yg.jpeg

好了,就说这么多,立此存照。看之后我的这些创意会不会成为现实,让陌生的男女多些互动的机会,让所有人多知道些知识,这总是好事,大家新年快乐,新年里时光匆匆,不便多写,见谅。

热烈转发,随意打赏,支持原创。

长按下文二维码打赏作者。

/pic/2_48IMU6HMXE084SmPGXTDQBpRMCcfp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