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牛逼顿遇到李嘉图---物理模型能否去薅经济学(麻烦讲人话)

/pic/1_bSKq3hLXicRgJzCiaRabC4vxEIugMg.png

擦,最近画风太飘,打算洗心革面重新做狗,把以前论文翻译成人话,不知能否扳回一城……那会儿捣鼓数学模型,就发现数学、物理、经济学、计算机,是可以玩一块儿的。当时还没有复杂系统的概念,朦胧中跨界了,也明白了两句话:

对不懂的领域持恭敬态,但别怕,去试试;

对前人的成就装看不懂,要理性,不迷信。

/pic/2_wRgyzeDIeASEUxcc3LGPl9ocevuj8g.png

好了来介绍今天的CP:引力模型,国际贸易。

去薅的叫引力模型,是万有引力那个,牛逼顿整的,不是爱因斯坦炸毛的引力波。就是姑娘遇到心仪的少(gong)年(zi),会在本来平坦的路上,远距离摔进少(gong)年(zi)怀里那个吸引力。

被薅的对象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要洋气),该社团共有10+1个国家,10是指东南亚国家联盟(AESAN),1是指天朝,10+1贸易协议于2002年启动。别的不啰嗦,就酱。

然后,怎么薅?

先讲高中物理:牛逼顿他老人家发现,世间一切东西都有引力。好比说地球吸引着你,但地球好重,所以你无法6到飞起,你要是远出大气层,就可以6到飞起了;又好比说太阳就很远,但太阳更重,所以地球也无法6到飞起。

归纳一下,引力跟质量成正比,跟距离成反比:

/pic/3_P3Y9jrLnTMdVsFKXicA6g4k7FpGdeQ.jpeg

十年浩劫期间,有俩歪果仁(Tinbergen和Poyhonen)发现了个事儿:两国的贸易关系,可以用引力模型来描述:A国和B国的贸易额(Trade),跟它们的经济体量(GDP)成正比,跟距离成反比。这里偷换了两个概念:引力F,变成了贸易额T;物体质量M,变成了经济体量GDP。距离保持不变。

/pic/4_l5hvY6ARBPTHickztPHiaOGoc8PD3A.jpeg

用人话很好港:比如中国跟美国就经常做大生意,因为两边都壕。但我们的邻居老挝,抱歉好穷啊……它跟美国就搞不了大新闻,因为购买力太弱了。那中国跟老挝呢?也挺抱歉的……但至少比美国强,因为离得近啊!货物贸易的运输成本是用距离算的,为什么江沪浙能包邮,边疆地区要加价,就是这个道理。

/pic/5_ZKOfW5aeOuSericiaqZ8ufAXxibIIA.jpeg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怎样用最基本的模型去薅贸易关系。再进一步:如果影响贸易的不只有经济和距离呢?及,如果要描述国家不止两个呢?

好办。第一个问题,先把模型取对数,分号就变成了加号,变量前面还有了系数,还可以在后面添加解释变量(别问为什么说了你也不懂)。于是我们又塞了几个变量:人口密度DEN(验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的资源禀赋问题);共同边疆(两国是否接壤);该国是否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社团之间会不会火拼);该国是否有优惠贸易安排(废话)。

第二个问题嘛,sounds like I care,爱几个几个,全部放数据库里丢给电脑算,不然要Eview和SPSS干个卵?

妥了,现在隆重推出引力模型正式版:

/pic/6_hTUoOyyhgt2wNhuP8V7aYFBukTJjlQ.jpeg

之后就是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事儿了,总之都通过了假设检验,显著性杠杠的,出了几张下面酱紫的表,我们来说结论。

/pic/7_X4MiaX5ECfXiaKSOuz6bRrqhlqzibQ.jpeg

/pic/8_wRgyzeDIeASEUxcc3LGPl9ocevuj8g.png
结论就是:引力模型不一定靠谱,别乱用,它会出几个吊诡(这个词出自庄子谢谢):

(1)GDP有时呈负相关。港人话,就是贸易额跟经济增长成反比。这不科学是么?看图说话:04到09年阶段,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08年),一路凯歌的亚洲贸易哐当!跌了!但经济还蛮坚挺,09年的数据并没有哐当,所以我们看见了经济上涨贸易下跌的现象。一旦黑天鹅到来,一切自嗨的模型都是纸老虎。

/pic/9_RV1sibv8WPXqwqd2oNcEeiaqdvGzGg.jpeg

另外一个问题,中国方面的GDP显著性很弱。看右边这张图,我们的GDP全面碾压东盟10国总和,就是说他们加起来团购都买不动啥……总体来说,CAFTA的贸易额主要取决于对方的经济体量。天朝比较壕,物产丰富,我们想买1万吨,对方不一定拿得出手;我们想卖1万吨,对方不一定买得起。这就很尴尬了,直接导致模型中我方的GDP显著性很弱,因为买什么、买多少,主要看对方吃不吃得消。

(2)距离经常呈正相关。这又不科学了……不是说江沪浙包邮的么,怎么越远的反而越买的越多?但这是真的,CAFTA在总体分布上,有钱的成员国普遍比较远,穷的比较近,尤其老挝缅甸柬埔寨这几个。

/pic/10_XW6J4ZqHhr7icia4l7yZ0h3PH1IXlA.jpeg
是的,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但国内不少学者做东盟的引力模型,距离都是负相关,我很想知道睁眼说瞎话怎么写,而且那些论文居然能发表,也是迷之审稿。

(3)李嘉图还是阔以的。比较优势理论很经典,classic is classic。港人话,就是买卖行为=缺啥买啥,不缺啥卖啥。不管个体交易还是国际贸易,都是这样。比如新加坡巴掌大个地方,就得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越南倒是大,但智商略捉急,就经常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阿迪达斯什么的就是在那造的。这里交易的生产要素,叫做资源禀赋,源自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所以你看,真正经典管用的理论,都能用人话很通俗的港出来,而且百试不爽。

/pic/11_JoZcr89uiawL3Tvicogqpx84blFYqg.png
H-O理论图示

/pic/12_wRgyzeDIeASEUxcc3LGPl9ocevuj8g.png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数据靠谱的前提下,数字是不会说假话的,但是模型和算法会。真正会玩的人应该去看原始数据库,而不是权威解读,参见《大空头》里发财的几位爷。因为信息的解码再编码过程中,总会出现误差和失真,尤其是黑天鹅事件会让模型彻底垮塌。而这年头,黑天鹅真是满天飞。不幸的是,我翻过的很多文献中,都鲜见“质疑”的态度,总觉得歪果仁的模型就是好的,迷信高大上的量化分析,然后拼命调整算法,去获得一个“看上去很理想”的回归结果。可这种结果基本没有蛋用。

真正引人入胜的,是那些误差、矛盾和不对劲的地方。只有发现经典与事实相悖的地方,穷追猛打死磕到底,勇敢喊出皇帝没穿衣服,世界才会进步,才会有更新、更好的东西被创造出来。我觉得,这是做学问最基本的态度。不管别人怎么逼逼,脑子长在你头上,听笛卡尔的一句话:

怀疑一切,然后在怀疑中发现一切。

/pic/13_wRgyzeDIeASEUxcc3LGPl9ocevuj8g.png

P.S. 其实还有番外篇,是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我用图论尝试了修正和拓展,发现图论蛮好用的,下次有机会再写一篇。这次没用皮卡丘和大头阿狸,因为语气已经很不严肃了,配图就规矩一些(分割线是我专用的),诸君见谅。

肖小米2016-04-01 16:32:58

虽然我没看懂,为了分割线…….

作者

棒吧?

熠葚2016-04-01 16:54:23

排版终于不老火了阔以阔以昆明话哈哈哈

作者

活呢活呢!窝老人家亲自排的!

Joy 蒋2016-04-01 20:18:13

擦, 原来Ricardo 国内叫李嘉图, 咋翻这么好个名呢。/微笑 坦白说, 发文章这1事儿有时候会把做学问的1根本给忘了。Torture the data to get it conform to theory. 异化无处不在啊, 啥事儿做着做着就忘了初衷了。

作者

Newton国内还叫牛逼顿呢,你说的特别到位

来自寺巷镇的jsd,目标是2016-04-01 17:11:38

看着舒爽,

PoemAfterLiquor 2016-04-01 16:41:59

咳咳,好评

大明辶2016-04-02 02:20:46

赞,这种专业+人话+吐槽型,如同混子曰,必火~

威斯特法伦的挂猪蹄2016-04-02 06:36:39

看干货还得来巡洋舰。虽然看不大明白。另:翻成李嘉图是为了看起来像天朝人。现在还能把Sheldon翻成夏侯惇呢。

作者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Yinxuan杨胤轩2016-04-01 21:26:24

距离正相关的解释是经济体总量大的远?就是说距离和经济体两个变量相互不独立?

作者

是独立的,只是这个样本里恰好是大的远,所以回归结果不符合预期

Zga 珈珈珈2016-04-01 17:48:43

有空细细的看看

作者

窝阔以单独辅导/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