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愚人节后的老实话--诚实的不诚实读书笔记

                    (function(){
                        var cover = "http://mmbiz.qpic.cn/mmbiz/dcEP2tDMibcf5LJdReHia07CHzWppMzMZsYGgtoZYcNvKwSfeQTbEfFoe7vH1MIp4Fnooe47JSich3Jznu6NIMBjg/0?wx_fmt=jpeg";
                        var tempIm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tempImg.setAttribute('class', 'rich_media_thumb');
                        tempImg.setAttribute('id', 'js_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data-backsrc', 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src', cover);
                        tempImg.setAttribute('onerror', 'this.parentNode.removeChild(this)');
                        
                        document.getElementById('media').appendChild(tempImg);

                    })();

愚人节的意义,在于以一种戏虐的方式提醒人们诚实的可贵。事实上,没有人是永远诚实的,而今天要介绍的书,是一个经济学家做的关于诚信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书面就叫“不诚实的诚实真相”,作者是《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艾瑞里。

经济学家写的书,相比那些道学家,少了道德批判,而多了对现实“不哭,不笑,也不咒骂”的体察,这本书的结论,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定量的考察了那些因素会让人们变得更加不诚实,那些因素会减少不诚信的行为,而那些人们之前以为能遏制不诚信的方法是没什么作用的。

/pic/1_VJHyKXjXKcTJHABPkXsoiaRuoicppA.png

有的读者也许会问,不诚信,总归是不好的,这只是小孩子的思路。对于成人,要想建立一个更诚信的社会,一种是文学的熏陶,比如《悲惨世界》里神父的故事,囚徒冉阿让在神父家寄居,因为贫穷偷走了神父的银器,神父却说是送个他的,终于感动了冉阿让,教会了他诚实的道理。这是通过激情的感化来让这个社会变得更诚信,类似与尼采说的酒神精神。而经济学的眼光是只计算成本和收益,人内心的道德谴责是不诚信行为的一种成本,向身边人声明过要做个诚信的人,却没有做到,也是一种成本。这样的思考问题的办法,是理性的日神的一面。要想让我们这个时代变得诚信,两者缺一不可。

1
<pre class="js_message_plain ng-binding">       <img data-ratio="0.12104283054003724"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537" onerror="this.src='http://mmbiz.qpic.cn/mmbiz/dcEP2tDMibcfyNibceeGvVKo0qCGicGJ9lQoHXW3TLcADEaAG6TUurgQicXObHN6Mjyy4e0LZfU4BfU1ia0QSvCPWpA/640?wx_fmt=jpeg'" src="图片/混沌巡洋舰_2016-04-02_愚人节后的老实话--诚实的不诚实读书笔记/2_HN6Mjyy4e0LZfU4BfU1ia0QSvCPWpA.jpeg" style="width: auto !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 ! important; height: auto ! important;" width="auto"></img>

在这本书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实验是这样的,在下面的每一幅图片中,找出两个加起来为10的数字,你在五分钟内在几幅图中找到,实验人员就付给你相应的钱。这样的设计可以定量的估计出不诚信的幅度,可以对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的人探索不诚信的影响。从个案例中,我们能学到行为经济学中实验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在不同环境下测试被试者多答出的题目数量,可得出那些因素会影响我们是否做出诚信的选择。

/pic/3_MDTC3v9dZjYhIdvecRx99QJssOib4A.png

举书中的例子,8岁的吉米拿着老师写的字条回了家,字条上写着:“吉米从同桌那儿偷了支铅笔”。吉米的爸爸非常气愤,他教训了吉米很长时间,并说自己很心烦,也非常失望。为此,他还决定将吉米禁闭两周。他没好气地说:“等你妈妈回家了,你才能出去!”最后他说:“吉米,如果你需要铅笔的话,为什么不说呢?你也知道我能从办公室带回好几打呢!”这样的笑话与其是说成人的虚伪,莫过与说明了诚信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不过我看到这则笑话,想到的确是诚信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这本书没有探索过的一个话题,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下教出来的孩子会更加诚信,什么样形式的德育方式能让之前不诚信的孩子变得诚信。父母的不诚信行为和孩子的行为有没有相关性了?同一个家庭的老大和老二的不诚信行为是否会不同?养在不同环境的双胞胎参与上面描述的实验,其不诚信的指标是否会相似了。由于有了一个基准的指标来度量不诚信,这些都是可以去,更是值得去研究的。

这本书成书与2012,其中大多数研究是在社交网络普及前就已经做成的。在当下,这样的实验将会更加容易去做,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样本。假设经济学家和网络游戏商合作,在网络游戏中嵌入上文提到的实验,将给予钱币变为游戏币,可以花费更少的研究经费,得到更全面的数据,可以在游戏中的行为与玩家的不诚信指数中寻找相关关系,可以控制变量,比如在玩家赢得了比赛和输了比赛后去做,看看在不同心情下玩家的不诚信行为是否会有不同。

在《正义之心》中,乔纳森·海特提出了五种不同的道德基础,1:关爱/伤害2:公平/欺骗 3:忠诚/背叛4:权威/颠覆 5 :圣洁/堕落, 在这五个维度上的不同得分,可以区别自由派和保守派,而是否诚信,和不同的道德基础是否有关了,是不是在忠诚这个维度上得分更高的人群就越诚信了,还是那些更在意公平的人群更加诚信,这些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耶鲁大学从事猴子知觉研究的劳瑞·桑托斯做了基于猴子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果壳网上的文章有所报道,那我们能不能研究猴子间的不诚信行为了,在实验中,猴子已经能使用代币,那么可否先通过惩罚的方式教会猴子几块代币换几块食物的概念,之后放弃惩罚,看看猴子是否会变得不诚实。这里的实验设计当然不够专业,但想表明的是关于不诚信,我们需要了解的还有很多。

随着神经科学,尤其是光遗传学的进展,我们对大脑的了解更加深入。我们能不止看到在做出不诚实选择时,那一部分大脑更活跃,更可以通过光操控单个神经员,如果在猴子中的实验可行,那么科学界就可以更加可控的研究不诚实行为。

说了这么多这本书没有讲到却应该讲到的,是想说些我们关于不诚实真实的真相,对于什么会让我们不诚实,我们还有太多的层面不够了解,需要研究。这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是最可贵的诚实。

1
<pre class="js_message_plain ng-binding">       <img data-ratio="0.12104283054003724"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537" onerror="this.src='http://mmbiz.qpic.cn/mmbiz/dcEP2tDMibcfyNibceeGvVKo0qCGicGJ9lQoHXW3TLcADEaAG6TUurgQicXObHN6Mjyy4e0LZfU4BfU1ia0QSvCPWpA/640?wx_fmt=jpeg'" src="图片/混沌巡洋舰_2016-04-02_愚人节后的老实话--诚实的不诚实读书笔记/4_HN6Mjyy4e0LZfU4BfU1ia0QSvCPWpA.jpeg" style="width: auto !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 ! important; height: auto ! important;" width="auto"></img>

这本书的Take home message除了上面的那副图,还有”平庸的谎言“,这样一个概念。比江洋大盗造成更大损失的是每个人每天的一点点小作弊。人们总是一方面需要确认自己是个诚实的好人,一方面又想获得不诚实的。这里借用汉娜,阿伦特的“平庸之恶”,来形容一种不进过大脑的不诚信,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个故事里的父亲,他的不诚信只是一种习惯,他仍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诚信的孩子,可是由于他自己没有过着思考过的生活,会做出他不愿意让自己儿子做的事。

诚信,是一种类似常识的东西。但正如梁文道在《关键词》一书中所写,“当代中国不是缺少常识,而是常识的矛盾;不是价值的虚无,而是价值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断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诚信的可贵,至少在愚人节会知道,但又有多少会在日常的生活中践行诚信了。我们需要的不止是一本关于诚信的研究报告,而是负担起教导身边人诚信的责任,以自己的选择作为表率。

这本书中给出的建议,在反腐,在企业管理,在学校的德育中,都会是实用而有效的。这种经过实验反复验证过的经验,胜过道学家的演说。这本书值得所有相关的人事细细品读。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抱怨过不诚信行为的蔓延,你也应该向他介绍这本书的两个结论。即平庸的谎言和下面的这幅图。不想看图的,可以看孔子的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这样的人之所以孔子觉得没有救,是因为他们不诚实,没有执行力。一个每天不需要怎么奋斗就能吃饱饭的人,也许会有创造力,很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他们也会留意别人不诚信的行为,久而久之,这些人就形成了不诚信的文化环境。这样的一群人,好行小益,难成大事,值得每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避免。

作者的其他读书笔记

跌跌撞撞的幸福之路

该怎么做白日梦

好的富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一个AI的吐槽: 愚人节这么欢乐的事,不允许这样严肃的文章出现,所以这个必须在愚人节后发。

关注更多巡洋舰精彩内容欢迎加铁哥个人微信56276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