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你喜欢的事是一个有害的建议
做你喜欢的事,这已经成为了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表明上看来,这是一则引导人找到内心的建议,它督促我们思考什么是我们最渴望的,并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变成能为自己带来饭碗的职业。可问题是,这句话意味着我们低估日常工作的价值,以及对大多数从事那些工作的人的低估。通过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到自身和自己的幸福,做自己喜欢的事让我们不在意其他人的工作条件,只看重自己的选择。似乎只要坚持自己的选择,我们就可以忘记很多人不得不工作,不管他们喜不喜欢。
习惯了”做你喜欢的事“,你会觉得工作不是为了工资,而是为了自己的享受,如果现在赚的不多,那是因为你的热情和决心不够。通过给你一种隐藏的精英的即视感和自我提升的幻觉,”做你喜欢的事真正做到的是让你觉得干活是为了你自己而不是为了整个市场。
像“做你喜欢的事”这样的格言,都有着自己的起源。这句话来自与乔帮主2005年在斯坦福的毕业演讲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这段不长的话里You和your出现了8次。乔布斯在这段话中突出了自己多么喜欢的工作,他的黑色高领衬衫和蓝色牛仔裤成了苹果的象征,被无数人模仿。但正是因为有很多不那么喜欢自己工作的,看着苹果代工厂的重金属正在污染家乡土地和自己身体的幕后工人,乔布斯的梦想才得以实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听起来人畜无害,但它培养的极端是水仙花般的自恋。
大卫梭罗在“Life Without Principle”中写道:“一个好的经济会给他们的工人支付足够的工资,让他们觉得他们不是委身与低贱的工作,或仅仅是混口饭吃,而是他们的工作是为了科学的进展,道德的提升。不要雇佣一个仅仅为了钱而工作的人,要雇一个你真正喜欢的人“然而这里所强调的,依然是让工人们都有不错的薪酬,而21世纪的”做你喜欢的事“却一味要求返回自己的内心。接受了做你喜欢的事,你就不愿意承认还有更广阔的世界,以及对更广泛的工人的忽略,不管你有没有明说。
具体来说,做你喜欢的事把工作分为了可爱的”需要创意的,需要智慧的有趣工作和重复的,无趣的。那些做着第一类工作的人如同是贵族一般,有着经济上,社会地位上的特权。这样的分割是人为的,事实上,没有哪一项工作永远是有趣的。即使是那些听起来需要创新性思维的工作,80%的时间你做的也是重复性却必不可少的准备。如果你坚持要做你喜欢的,那么你进入职场后会很失望的。
对于那些做着他们不喜欢工作的人(事实上是大多数),他们根本不会进入大众的关注圈。在一个强调全民创新的年代,技工的工资就算增长的很快,人们还是会关注那些坚持自我的设计师,突破自我的创业者。但使乔布斯能当上CEO的是亿万人的相互协作,他的事物,他的交通工具,苹果公司在各地的生产线,甚至包括有人要去打扫他的办公室,为他的打印机换墨盒。当底层的工人们面料着不断上涨的菜价和房价,他们肩上的重担让他们无心去想是否该热爱自己的工作。
做你喜欢的事掩盖的是能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不是由于你自己有多NB,而是因为你的出身和家庭。你能从大学毕业,父母能帮你负担起大城市的房租。可那些为我们打扫大街的人不能,这不是他们的错。
另一方面,做你自己喜欢的事,让你自己变得更廉价。没有谁比在读博士更了解这其中的滋味。记得一个知乎上的吐槽说道,博士生是人工智能最后取代的工作,因为他们的性价比太高了,博士的工资低,固然有路径依赖,选择读博士带来的沉没成本。可有多少博士的纠结在于自己是否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学术界的人以为自己在追随自己的激情,但过低的工资会降低未来更聪明的人进入学术界的愿望。他们会更愿意去金融业,而不愿意去读物理博士。
子贡赎人后没有领取国家的奖励,以为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孔子说他这样不对,”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而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如果想要更聪明的人进入基础学科的研究,从而在长期上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要做的不是告诉博士生你们正在做你们喜欢的事,而是给他们充足的财务自由。
即使对于那些做着自己喜欢工作的人,”爱你所做的事“也不是个好的建议,如果你在生病的时候还回复工作邮件,在和家人晚餐时还在查看公司的进展,那么你会因为你的工作变得更幸福吗?爱你所做的事,让你变得24小时都属于你的工作,而一个更平衡的日程表,将会让你更健康,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么说,我们难道不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吗?非也,不论你做的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尽职的做好本职工作都是基本,在这基础上,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你选择自己要坚持的原则,就像小王子中的点灯人,那怕你的原则让你的行为当下的所作所为变得荒谬。你的原则决定了你今天是否加班,而不是你被灌输的“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样是加班,不同的心态,内心的骄傲相距很大。日本不强调“做你所爱的事”,他们重视你对公司的奉献,“做你所爱的事”在美国的婴儿潮一代才流行起来,那是一段对美国人来说物质及其丰富的时代,若是我们接受了“做你喜欢的事”,那我们才是“何不食肉糜”。
王志起2016-05-17 08:46:35
以前看过一篇反对做喜欢事的文章的,反对观点表达的是担负的责任不允许人的率性而为。提倡人该为自己真正的需求而工作!我认为这两种说法根本就没有根本的冲突。一个是在工作选择上去寻找自己的价值与意义,一个已经有了需要体现的价值(亲人,生活等),然后用工作赚钱来实现意义。归根结底的表达的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价值意义的证明方式。如同佛法里大乘和小乘的区别。都是佛子,选择自己适合的修法,才能修成正果!这里赞作者的是,对别人的话独立思考后在吸收。那些提倡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人都是做出了非同一般的成绩的人。适合他们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而真正该接纳的是他们做事时种种精神,但是这些,咱们老祖宗反反复复提炼了几千年了。放着身边的宝藏视而不见,却被当世各种段子绕来绕去。用句网姓朋友的一句话叫:你这么傻,我也没办法!
Freeman2016-05-17 09:06:52
喜欢或者不喜欢,重要的是以“价值输出”为导向~
Kane2016-05-17 08:33:03
自由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延伸
粒粒安2016-05-17 10:41:24
不赞同标题论点。之所以没说不赞同文中观点是因为全文例子并没有与标题呼应。 如果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害,那将其与反也不见得有益。别人的经验分享从来就没有鼓励你毫不结合自身情况而盲目复制。 举乔布斯的例子一方面对乔的事业曲解,另一方面也无法呼应标题论点。把你换到乔的位置上你依然做不成半个苹果。 不想评论更多了,浪费时间。 总结:此文不值一读。
刘海涛.加速培训2016-05-17 09:37:15
作者其实是在讲职场老板不要用做你喜欢做的事来帮助员工洗脑!实际上对于真正发展自我的人,必然是要去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与其去劝别人别洗脑自己,不如自己多长点脑子别让别人的洗脑成功!
!7772016-05-17 09:17:44
有时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有一番意外的收获。
张玮2016-05-17 13:16:49
呵呵
Louis.W2016-05-20 08:30:17
辩证性思维
Yang2016-05-17 14:54:34
观点和《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的"以原则为中心"相似。
李勇2016-05-17 12:53:59
论点与论据不匹配,感觉有点牵强。
素素2016-05-18 09:22:08
读完颇有收获,我以为写文和读文的人都是为了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生活,无论对错,有无价值。别人真诚的写下东西都是凝结了心血的,此文粗粗读来感到文字背后有对人的提醒,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错不错。/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