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欢乐颂,我更喜欢这部青春剧
都说欢乐颂太过现实,欢乐颂三观不正,欢乐颂太拜金。但在我看来,欢乐颂中最可惜的是没有一个理想的长辈。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应该传递的不止是现实,还包括作者对未来的期许。
这不禁使我想到了之前的一部青春片《我的青春谁做主》,类似的题材,三个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青春女性的成长故事,幸运的是,这三位表姐妹有一个共同的姥姥,一位很有智慧的老人,也是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角色。诚然,作者的人设将这个老人设定为退休的法学教授,但老人留下的智慧却是朴素而简单的。
看部电视剧的时候,总觉的这个角色像哈利波特中的老邓,同样的乐观随和,理性高尚。先列几个姥姥这个角色说过的经典台词。
理智与情感,是人生最难做的一道题。用感情覆盖理智是幼稚,完全理智是空谈,成熟的标志是把两者分开。可以用感性去看问题,但是必须用理智去解决问题。
现在社会给人灌输的成功观念太单一,你们年轻人追求的无外乎是赚钱、成名,给自己贴上成功标签,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是典型的唯结果论。其实不是所有得到 结果的都成功,也不是没结果的就失败,我一辈子的体验,是成功藏在过程里,将来回头看,乐趣不在最后撞线那一下,结果是买东西的赠品,好了算赚的,不好也没什么!
别光看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小样,有抱负是好事,但 在抱负里,挣钱不该排在第一位。你才20出头,家里有吃有住,没有经济压力,进入社会第一步首先是展示,人家肯给你舞台,就别问汇报,等他们承认你有能力 了,下一步才有可能给你发挥的机会,光想挣钱,亮不好相,以后全白扯,找一个自己能胜任的工作,把它干好,站稳位置,第二步才是赚钱。
家就是一个合作社、互助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家是什么?家是中国人几千年赖以生存的条件。家是每个人的安全伞、保护罩,什么都没有了,只要还有家就不至于一无所有。
这些话,在看过很多书的人看来,是在平常不过的道理。但要放在具体的故事里,才不会显得那么单薄,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像在哈利波特中,也不过只是提倡些人人都在幼儿园学过的价值。**欢乐颂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价值观的空白,**而不是其反映了阶级的固化。正是由于逃避去做价值是非上的判断,才导致了一个越发浮躁的社会和越来越多的公民之死,从病人,到医生,再到新晋升的父亲。
**如果不能改变结果,就帮助你们完善过程。**欢乐颂的结局我们无法改变,就像阶级的固化我们无法逆转,但来一个难关就过一个难关,老天非要给咱们出难题,咱们就要拿出点生活智慧来。我一直喜欢有一点坚持有一份情怀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最后推荐下这部电视剧吧,08年的老片子了,那是开着奥拓的基层医生还可以成为理想女婿的good old time。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要做的,只能是知耻近乎勇,更不要说是面对和救赎。不试图一口吃个胖子,慢慢试着用感性去看问题,但是必须用理智去解决问题。
更多阅读
如果原生家庭并不理想,我们可以怎么做?
SinYoung 毅融2016-05-11 10:45:40
用感性去看问题。
陈以意2016-05-12 00:34:34
现实不会给感性留下多少存货空间的,父母辈智者太少,父母皆祸害的情况占中国70%以上的家庭…
中华2016-05-11 22:49:42
人啊,人家拍的实际点,你们说太过实际,人家拍的理想主义点,你们说看不懂。我看过《我的青春谁做主》,两部题材并不太一样,一个是更多鼓励青年人追求自我,一个更多的是衬托五姐妹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故事。《欢乐颂》个人感觉很有意思,并没有三观不正,你有多大本事就产生多大价值,有人说小曲太过飞扬跋扈,拜托,人家富二代已经够低调了,生活中如果有这样的朋友,你赶紧烧高香吧
瑞妙佳音^ ^2016-05-13 08:55:42
很喜欢宝刚导演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坐主》和《家,N次方》这三部。喜欢奋斗里年轻人无所畏惧的勇敢,喜欢青春里那个开明的给晚辈们支持的姥姥,喜欢N次方里聪明、智慧的栗子姐,还有面对破产互相支撑的家人,还有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离婚,但情份依然在的夫妻,喜欢那样也有矛盾但还是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欢乐颂》还没看,但却已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种当下社会的写实风格。希望时代再变,但总有人坚持。
绩效2016-05-11 19:30:53
反应生活太赤裸裸
Aprilis2016-05-12 06:55:42
什么是价值是非上的判断
施飞2016-05-12 07:02:59
我没看过这些片,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古惑仔》,那是我的青春。仁义礼智信。。。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