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洋舰讨论-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吗
引子: 性格在这里的定义可能更接近心理学的人格, 意指一个人内在的人格特质,如内向与外向、勇敢与温和。
**许铁:**活的越久越明白人的性格是天生的。
**G:**认知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示你这句话在扯淡。
F :@许铁心理学老师说~根据社会心理学,一个人的性格七成来自遗传~
**G:**进化心理学上目前比较流行、我也比较认同的看法是:
1)性格差异中,50%左右可归因于遗传,
2)剩下的一半中,大部分可归因于同龄伙伴及其在同龄群体中的地位,
3)然后,兄弟姐妹排行也有较大关系,
4)胎儿期母亲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出生的季节等胎内环境,可能有一定关系,
5)父母、老师和其他长辈的影响,生活条件、教育经历的影响,都很小。
**H:**其实说几成来自遗传也是扯淡,离开具体的度量方式的空谈。而给出具体度量方式之后,你会发现那种度量方式所测量的性格和遗传之间的关系根本就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F :**嗯有道理大致意思是遗传对性格影响很大。
**许铁:**性格定义本身也模糊
**P:**性格,人格,多伦多大学的Jordan Peterson有个课专门讲这方面的研究,youtube上有录像
F :@G 父母对子女性格影响很小这点有点不解似乎有点不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比如家教,似乎对性格还是蛮大~
**G:**我在上上个帖子里提到“性格差异中,50%左右可归因于遗传”,这里我所引用的是Matt Ridley的说法(见《先天,后天》),后来看到几位该领域的牛人说法类似,我由此判断该说法是主流。
李敖之提到的双胞胎研究,Matt Ridley在他的书里做了详细介绍,显然,他是不会错过这一类信息的。
这里我想澄清的是统计学概念,说“性格差异中,50%左右可归因于遗传”,并不意味着:假如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基因基础,其他条件随机,则其性格相似度为50%,或者性格相似度为50%+p,p=0-0.5的随机数。
不是这样的,“XX差异中,50%可归因于YY”这一命题,仅仅意味着:若剔除YY的影响,则样本集的均方差减小一半。
这个均方差,或许原本就很小,或许,人类的性格原本就共同特征远多于个体差异,所以,一对被分开领养的同卵双胞胎,其性格相似度远大于50%,这与我介绍的说法没有冲突。
**K:**之前看paul bloom的心理学导论好像说这是对同卵双胞胎在不同家庭长大后性格相关性统计的结果,我记得是很高的。说明遗传影响很大
**G:**同卵双胞胎由不同父母抚养和同一个父母领养几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相关性,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得尊重科学方法指导下的研究结论。
**F :**沙哈尔幸福课对于性格的表述和研究很多~提出,我们不必主动改变性格,可以积极行动,靠行动来作用认知~慢慢影响性格~
**G:**认知心理学好像认为核心信念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只能从外围做起慢慢的来改变本来性格这种东西就是路径依赖的
**K:**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人说过,她以前性格内向,不善交流,本科时通过学习和实践了基本讲沟通的干货书, 两三年后, 已经非常善于交流了,之前的同学都不敢相信
**F:**沙哈尔结合以前研究,提出的上述观点~对于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新思路~~不必直截了当治愈抑郁症,而是积极主动行动起来,这些积极的经历和体验有利于重构认知~抑郁状态的认知虽然仍然存在,但是新的认知path搭建成功,可以相对减轻抑郁状态~
**G:**这说的如果一个自闭症小孩通过治疗治好了,说明后天可以改变很多?我还是倾向核心信念很难改变,自闭症发病也没改变核心信念。
F :@K,业余心理嗯嗯赞~其实善于沟通交流,可以是内向/外向共同属性~比如不少新东方的段子手老师,讲台上谈笑风生,其实本质是内向型,喜欢安静独处~比如李笑来,唐静~
**K:**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 但DNA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
**G:**这必须啊,我是男是女都是基因决定的
**P :**总觉得,性格里本质的东西就那么几条,但是后天的修炼什么的可以就用这几条达到很积极的结果
充分发挥优的一面
K :@F。更极端的:外向的悲观主义者,搞笑的抑郁症者,都是不罕见的
**G:**基因甚至决定了我的性取向,我甚至从出生起就被决定了以后要找女朋友的命运
**X:**基因是否表达是可以被调控的呀
**G:**抑郁症和性格没关系好不。或者说关系很小
P: @ G但是他们说的基因也就包含了调控,讨论重点没在这边
**G:**如果抑郁症有关系,那么双相障碍怎么破
**X:**环境会引起一些表观遗传学的改变
**G:**对的,抑郁症的发病有这方面的因素
**X:**实际上环境和基因…还是参杂一起很难分开的
**G:**不过也是易感基因才能表现
**X:**不过基因还是定了整个基调的
**C:**基因是一回事,基因的表达又是一回事
**O:**目前性格的权威量度是big five吗?
**K :**其实在脑物理层次,原则上一切皆可改变,无论先天如何,无非是改变神经元链接而已。只是在生物层次, 和意识层次(比如看书修习,催眠),这种改变的程度有限,所以才有先天/后天之辩
**P :**那16型人格呢?
**G:**哦,你这么说性别也能改变,反正是物理层面上的,性取向也能改变,反正是物理层面上的
F : @芦鑫人工智能对对,沙哈尔在开了,哈佛幸福课之后,又开设了领袖心理学,提及卓越领导者的共性——
1,UA ~(Uncondtional Acceptance )就是无条件接受自己的性格,把它当作认识,自己的性格~
2,AI ~(Appreciate Inquiry)欣赏式探寻,就是积极挖掘自己性格的闪光点,不断完善,扬长避短,这样瑕不掩瑜……
3,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每个人是一颗种子,接受自己的环境,比如土地,(UA), 而后积极主动探寻环境的养分,吸收阳光,让自己成长起来……类似,领袖都有接受恶劣环境和局面的能力,而后积极扭转局面~所谓现实扭曲力场~
P :@G 说的人自己做得很好,他的行为是正确的,表达出来可能会让人觉得鸡汤
延伸阅读:里德利Matt Ridley的《先天,后天》这是一个综述类型的书,里面介绍了很多相关研究,介绍的也很详细。
As for2016-05-22 13:19:18
性格应该是由各种第一次经历事情后的内心所想慢慢构建而成的
王志起2016-05-23 11:35:39
高逼格扑面而来,但是没看懂! 剖析性格的形成,还有另外一个特别好的角度。道家关于性格的理论体系!老祖宗很多东西是牛逼闪闪的!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