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够摆脱命运的枷锁吗?
本文是巡洋舰群讨论启发而成。这是一支不同领域高手逃逸日常琐事的乐土, 一起共享研究和切磋思想的快乐。
命运, 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有人说一个人生长到35岁就完全定型了, 这话多少有点迷信。 但是他也反应一个比较重要的事实, 那就是一个人往往是被他的历史绑架的, 而这种绑架到一定阶段就是不可逆的了,你即使知道有更优的人生选项,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你已经选不了了。 用一个比较学术的话说,就是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的最典型例子是键盘, 如今的键盘配置称为QWERTY式样, 这种排布并非我们能够设计的最好用的键盘, 但是由于当初键盘的设计延续了早期打字机的习惯,就导致了今天这个布局。
回到人的命运这一层, 人到了一定阶段, 明知具有更优的选择, 却不能做出, 很大原因就是这个路径依赖。
那让我们从不同尺度上看看路径依赖这个东西吧。 站在宇宙尺度上, 你发育成什么样子, 你生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路径依赖的结果。 你可以看到你身后站着的是整个生物进化史里所有你的祖先们,从各种猿人, 到灵长类的始祖, 到哺乳类的始祖, 到动物的始祖。 这个生物进化史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前世记忆, 决定了你出生就去吃奶, 怕黑,怕痛等一切赖以生存的生物本能,这些东西构成你做为生物人的基础,也是一切的基础。 你日常的生活和你祖先猿人的联系远比你想象的多,这些知识进化心理学都进行过仔细描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阅 。
站在历史尺度上, 你身后的是你的数倍祖先的历史, 比如你生在一个美国的中产家庭, 那你的最先可能从遥远的福建逃荒到美国西海岸修铁路, 第二代开始成为工人 ,第三代创业开场赚点小钱 ,到第四代第五代方成为稳定中产, 你数代祖先缔造的家庭背景可谓是路径依赖的原因之二, 无论是你的DNA,还是所谓文化和家庭的烙印, 都成为你自我造成不可剥离的路径。
而站在你自己一生的尺度上, 就是你的成长经历, 你可能由于某天在图书馆中不经意遇到一个朋友给了你一本神奇的物理书, 之后你就一发不可收拾的成为了一个物理男,此后三十岁一直都在寒窗苦读, 这些都是路径依赖。 一些偶然的际遇和一段奇缘都是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
即使站在最近的时间尺度上, 就连你此刻会做的决定, 在你大脑神经活动的运程里, 也其实在更早的时间就被决定了, 当你动身起来去取一块糖吃的时候, 前一小时你大脑的内部活动可能早在计算该怎么补充血糖, 你仍然是所谓“潜意识”的奴隶, 被大脑活动的路径所捆绑。 而那些潜在的大脑活动, 又与我说的那个宇宙的最大尺度, 整个生物进化史的遗传信息相连。
总结上面所说的,就是你绝非独立于历史的自由个体, 虽然你生活在现在, 你面向着未来, 可是你其实早已被历史绑架了,你是完完全全生活在过去里。 自我独立是骗人的,自由意志是虚幻的。 而路径依赖, 在99%的情况决定你的命运, 这个过程往往在35岁前早已发生,或者说在你意识到命运这个词的存在的时候, 它的枷锁往往已经套在你的脚上了。
既然没有自由意志,那生活是不是没有希望了? 我之前是loser, 我看着华尔街之狼好羡慕, 然后我是个含泪淹面去店里定下一个墓碑。
世界上的事往往是比最悲观的情况乐观那么一些,首先你虽然不掌控命运, 但你也无法预测命运。 这看起来是无能, 可事实上是大好, 因为范进总不能排除中举的可能,既然无可预测, 未来也就仿佛是自由的。
这里插一个题外话就是随机性,有一种随机叫真随机, 一种是假随机。 真随机只存在于量子世界: 在那里上帝是掷筛子的, 那叫量子效应,同样的已知条件,结果就可以不同,所谓上帝没有计划表 。 不过这个效应只存在于纳米以下的微小尺度, 而在现实生活的尺度,物理依然是确定性的,只是由于有关现实生活的复杂因子太多(维度高), 我们穷尽所能也无法刻画出你现在的一个行为(比如没事撞了马路边的大爷就逃之夭夭) 和之后的某个行为的必然联系(大爷恰好是你未来的老丈人)。 在这里上帝的计划表里有一大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你未来老婆因此修了你),然而由于你不知道, 就可以继续憧憬未来。
这个无法确定的假随机往往被称作混沌 。 它的一个经典预测是所谓小概率的时间在较长的时间尺度里总会发生,只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大多数时候路径确实绑定了我们的命运, 但是翻盘者也从来不乏人在, 所谓黑天鹅无时不在发生。 有的贵族衰落了,有的新贵族崛起了。 即使在最保守稳定的国家, 这样的情况也都无可避免。一句话, 即使有路径依赖, 也不要把未来看死。
说到这里都是为了提出一句, 不考虑路径依赖的思考未来是瞎扯, 但是我们却不是路径依赖的奴隶。反之, 越是能巧妙的认识和利用路径依赖, 你的决策能力就越强。
首先说路径依赖分主动造成和被动造成两种, 你要先识别哪些是被动的路径依赖。 由于我们在年幼的时候近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 , 被动接受自己文化的熏陶,父母师长的教育,所以路径是被动的。 在我们18岁以后独立思考能力逐步产生的时候, 如果你不去主动的反思过去的路径是多少出自它人的影响和如何进行修正, 那么你一生就很大可能永远落入被动的路径依赖里,白过一生。 比如你是一个女生,之前你的父母教育都是让你朝着做个好婆娘的方向去, 如果你不在哪个时候反思自己的亲人这种路径是不是过上好生活, 那就很容易被动套牢。 我之前说过, 一个优秀本科生优秀与否不在他的GPA,而是看在这个阶段他是不是开始主动思考他的生活,就是这个意思。 你是如何走到今天? 什么因素让你走到今天? 你有我没有不加思索的随着惯性向前? 比如是优等生我就要读硕士,读了硕士我就要读博士?
**然后谈谈, bifurcation-分叉点。 路径依赖在什么时候可以被打破? 那就是分叉点。**一条道路并不是向着一个方向永不拐弯,而是过一段就会有岔道, 尤其是在人年轻的时候。在分叉点上, 命运的可能性打开, 一些在分叉点前不太重要的微小因素, 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命运, 比如你高考填志愿那天早上看到的一则新闻。
分叉点- 我在另一篇文章 动力学的世界观(三) 相变与混沌 有详述。
对于分叉点, 有的明显可见, 有的却是你看不到却悄悄发生的。 显性的分叉点, 比如刚刚说的理工科学生, 在本科或硕士毕业的时候往往是可以主动选择跳出之前的专业去银行或投资公司的, 只是由于信息闭塞的原因 ,很多人选择了惯性向前。 分叉点是打破之前路径依赖的重要机会,但是不是所有都能够意识到而且有能力去做改变。 首先认知上的懒惰就使得很多人无视了它们的存在, 这种时候就是上了贼船也不赖别人。
有一些分叉点十分隐晦难以被发觉, 比如你某一天讲座时候遇到了一个创业者邀请你一起创业,或者看到一个网上刚贴出的某IT公司招人offer。你可能完全无视这些事件,也可能恰好重视起来结果影响了一生。 能够意识到这些隐性分叉点的存在往往和你的经历见识有关, 一句话还是要培养思维广度多读书, 如果你局限于一个狭窄的领域, 是无法自觉发掘这些分叉点的。
**虽然在分叉点你具有一定的打破过去路径依赖的自由,选择做的好不好却深度依赖于你对之前路径的理解,**尤其是对路径本身结构的理解, 因为在你的历史里沉淀的要素是可以被用于下一段路径的,也在暗示着你下一个路径该怎么选。 就像一个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往往可以走金融的路子, 是因为两者的内部逻辑的相似性。一个工科专业的博士生应当认识到未来技术创业的巨大优势, 因为博士培养的自主完成一个项目和对技术领域本身的理解力都是创业不可或缺的资源。 对过于路径所准备的资源要素认识充分, 可帮助你更好把握分叉点跳出之前的路径。 关于路径的结构, 可以从从国家产业升级到职业选择–一篇Science神文的启示得到启发。
之前说了很多路径依赖消极的一面,那它有没有积极的一面呢? 被我们看做捆绑的路径依赖, 其实恰是复杂结构比如生命体, 人类社区能够产生和维持的必要条件。 因为一个复杂结构,无论是组成机体的细胞群落,还是峰群,蚁群, 人类社会 ,都需要依靠其初期类似的组成成员按照不同的成长路径发展出不同的功能,这个功能分化就必要意味着全能性的丧失(路径依赖),因此细胞才形成各司其职的组织,人才形成不同的社会单元。 用一个机器学习的术语, 那就是路径依赖使得一个系统能够从自己的历史路径中积累经验和学习, 得到更好更复杂的结构。
回到人的生活,那就是任何高级别的专业知识, 都是在路径依赖基础上的, 比如说物理吧, 在现在这个时代, 除非天才, 你几乎是无法在任何专业上转入到物理专业人士的队伍里(除了数学),勤学好问也顶多是个民科。 还有像一些特殊领域的律师, 居多的case study和经验积累铸造的路径依赖恰恰是专业性的保证, 也是对外界竞争者的壁垒。
在这点上,优化职业选择恰恰是在自己喜欢的专业范围里寻找那些路径依赖最大的方向, 因为这些方向最容易靠专业实力的积累形成壁垒, 壁垒之上则可以形成复利, 复利随时间不停滚雪球加大, 就可以在人生的一定阶段积累出大量的剩余精力,继续创造更高级的事物,做成一番大事业。
游戏里的技能树是你这种路径依赖式的技能发展的比喻。
当然你也不可以因为你也不能过度仰仗你职业所需的复杂路径依赖而有恃无恐,因为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出现对原有职业进行维度打击不是不可能的。
最后结尾还是想强调一个观点,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你都应减少主观意识的自我绑架, 因为我们的自我意识往往是使我们的路径依赖更加稳固,减少本来就不多的命运变数的。比如理工男认为自己该当延续自己的理工路径最好别的都是死路,是信息的局限和意识的保守造成了你的选择,而你的选择又加固这种意识,所谓以做地为牢的方法为自己的现实处境做辩护。 你要做到思想上先自由一点, 不要给自己做意识形态捆绑的基础上, 从自己的历史中反思最好的出路, 科学的实现路径的转化。 方为路径依赖之善用。
欢迎加铁哥微信(562763765)
王志起2016-06-12 07:45:16
依科学思维用科学名词描述命运。有趣! 道家说,一念生死。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不管花里的世界,还是木里的浮生,都是念,你的念头决定了你的世界,世界里浮生的命运。
峰叠2016-06-12 05:45:47
想起了一句经典台词:一切,皆有可能!
MC2016-06-12 12:12:44
能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在于: 认识到路径依赖对人的不可避免性,透过对其概念的深入剖析,回到自己,结合自身对路径依赖进行合适的复盘,能理解为对路径依赖在自身之后的继续反复的塑造吗
作者
可以的
云凡2016-06-12 08:33:18
这不就是MATRIX三部曲的主旨演讲么/微笑
倾世皇妃赵2016-06-12 11:31:34
一个人的命运,既要考虑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Jeremy2016-06-14 00:00:32
一命二运三风水
Outlier2016-06-13 02:30:41
精神病学心理疗法的行为认知模型,认知控制下试图做成一次并重复习得性强化,最关键在于第一次成功的行为尝试,反馈强化到理论和认知层面,同时会产生行为上的无意识习得性,在下次做出选择时会易化下次行为尝试的难度,逐渐孵化出新的路径依赖,在这个时候如果之前行为模式出现一次破窗效应事件又会同样被易化,,其实无论哪一个方向出现一个意外性破窗事件都会孵化出各自正反馈路径依赖的对抗,如果不用理性认知去诱导它,很容易就陷入死循环的无休止犯错。
SinYoung 毅融2016-06-12 17:05:43
我的敌人曾经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她所任职的外企世界五百强以一个店长的身份认为自身是跨越阶级,对其手下的打压从骨子里认为是在完成一种商业阶级壁垒,事实上,作为她的对手兼敌人,同等酒店管理专业出身的人在央企学到的是新加坡国际酒店管理与美国直接合作后的商业模式为集团所买用,无知让她自以为是的当我是乡巴佬并且以她的资历,学历(三本后的研究生),性格中的劣根性,传统教育的弊端,认知浅短的这么一个底层生物爬到中层是破天荒的,当然不乏在潜规则的交易上她本人的姿色很容易成诱饵和筹码的拷贝,高层那个阶级她是永远都别想的,除了竞争,性别上已经限制。/坏笑/坏笑外企不可能那么傻的,嘿嘿嘿嘿。/微笑
悦耶春风 张琛—Cherry2016-06-12 21:45:46
喜欢 说的很透彻 命运其实是对历史积累思考选择的改变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