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石油、汇率与房价
今天,南海仲裁案的“废纸”要公布了。凑个热闹,瞎写一篇。坊间分析太多了,主权、军事、外交、法律、大国崛起等等。我们尝试一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再以我惯常的做法,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问题放到一起来讨论,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一、能源革命再探讨
在《技术革命与农民工》一篇中,我们提到了技术革命的三大要素,就是信息、能源和交通。在信息和交通领域,中国由于高速网络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普及,在全球来讲都占据先机,这是未来经济转型的基础。但在技术革命的第三个领域——能源领域,却没有起色,仍然受制于人。反复提及的,对于人口众多的大国,工业化与就业直接相关,要把天量的工业人群在短期内转化为服务业就业人群,这个转型任务之重,人类历史罕见。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要顾及就业吃饭这个根本问题,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举是必然的。
工业,尤其是大规模建设,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能源的束缚。在过去长达将近20年的地产经济模式下,中国工业化对能源的需求,直接拉升了全球一系列基础资源的价格。以工业之血液——石油的需求来看,1993年之前中国还是石油出口国;1993年中国变为了石油净进口国;2009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突破50%;2011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突破55%;2014年底,这一数值突破了59.6%。石油行业的预测是,按照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速度,在能源结构没有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到2030年,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高达80%。什么意思?这意味着,能源革命如不完成,中国的工业命脉将在他人之手。
小清新会讲,以后的汽车都是电动的,都是TESLA的,根本不需要加油,充电就行了。请各位小清新有时间梳理一下电力的来源,看一看清洁的电力都是从哪里来的,此外,还请各位小清新有时间梳理一下电动车最重要的部件——储能电池的发展现状,看看目前的储能电池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对环境的各种负面影响。且不要说,你能指望重型卡车、航空和船舶是依靠电力驱动吗?
与之完全相反,由于页岩油革命的巨大成功,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从2000年的63.66%下降到了2014年的26%。BP甚至认为,美国将在2030年成为石油的净出口国。不仅如此,美国的天然气也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预计到2020年时,美国将成为仅次于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
我们讲货币主义下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从根本上看,是由于技术革命导致的,这就是全球反复都在倡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而当今技术革命的三大领域——信息、能源和交通,美国是全球唯一做到能够同步推进同步领先的。中国,在资源和劳动力方面仍有优势,在三大技术革命中的信息和交通领域,在全球范围仍有优势,但唯独能源上受制于人。因此,在很长时间的战略选择上,中国还摆脱不了工业化、城镇化现状下对石油的需求,这就决定了能源安全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要继续找到一个合适的新能源替代方案,另一个,就是仍然要考虑石油进口问题。
石油进口,说到底,两种方式,一是陆路管道运输,一是海运。翻开世界地图,哪怕不识字也能明白,陆路管道运输必然要倚重俄罗斯和中西亚,那里既是产油国,也是毗邻国,这就是西部外交战略的根本。而海运,说到底,就是南海安全问题。如果南海被扼制,中国石油对外依赖将完全听命于中西亚、尤其是俄罗斯,而**控制住南海,石油安全问题不但极大缓解,还将无限增加对西部陆路各国的战略谈判砝码。**所以南海问题,牵涉面十分广,但很根本的一个问题,是与能源安全相关的。石油运输东西线的展开,将为中国新能源革命争取到时间。
所以南海仲裁结果,以目前国力,说是一张废纸,虽然在法理上不太好听,但能以实力使之成为一张废纸,善莫大焉。其实,大国较量,什么时候又真是现行法律说了算呢?我们距上一次大战结束,才不过刚刚过去了70年而已,连人类历史的沧海一粟都谈不上。
二、汇率与房价
最近网络流传一篇文章,“保汇率还是保房价”,引发热烈讨论,官方媒体甚至组织专家学者出面专门探讨释疑。汇率问题,美元加息问题,资本流出问题,美元回流问题,外汇管制问题,它们与房价的关系问题,这些去年以来讳莫如深的问题,终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摊开来讲了。能够摊开讲,一定程度上,说明对策已经到位,压力已经减小,预期已经得到引导。对策无非是一定程度上的外汇管理;压力减小,在近期而言,则与英国退欧直接相关。至于预期,看房价就应该知道了。
汇率,说复杂了极复杂,说简单又可以非常简单。汇率问题说到底,无非就是关乎进口、出口,关乎资本流动预期。一个国家,如果资源完全不依赖于人,不需要进口,而经济又自给自足,就业不涉及外贸,那汇率跟这个国家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进口如果关系的是命脉,例如,如果能源、粮食等基础性产品有高度对外依赖,那汇率对一个国家的内部安全而言,影响将是巨大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如果我们的石油是高度对外依赖,而石油进口以美元结算,那么美元的大幅升值将导致我们的工业成本高启,我们通过对外贸易赚回的那点美元储备,将在换汇支付过程中受损。所以面临进口依存压力时,最自然的选择是尽量避免使用对本币升值的结算货币,或者通过市场化操作,避免汇率损失。而最强势的选择就是推动本国货币更多的成为结算货币。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需求,并不在于要“替代美元”这种近乎飘渺的希望,而在于实实在在的降低由于能源等重要物资进口依赖而导致的货币剪羊毛问题。说难听一些,关税高一些,大不了大家海淘东西贵了,骂两句,买不到TIGER的电饭煲还可以买国产的,但石油这样的基础性资源你可以不进口吗?
**出口,则关系的是产业和就业。**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当然也巨大,本币升值,出口下降,这种基本的道理,都会明白。但说到底,本币升值对外贸的影响,最终要反应到外贸相关的就业上。外贸曾是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现在出口的艰难,从长珠三角的房价上涨就可见一斑,对就业的影响也可见一斑。但出口,也不只是受汇率影响,这个不展开了。
**汇率与房价的关系问题,说到底,是资本流出对房价的影响问题。**这两年,国内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岭峰资本创始人贝乐斯。这个观点,是从资本支撑的角度考虑房价,是货币主义下的讨论模式。简言之,就是如果中国经济出现不良预期,资本大规模流出,那么对房价的货币支撑将会实质性转向,犹如2015年的A股市场。
**房产,如果单纯从投资品的角度来看,可以类比证券市场。但综合来看,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房产,毕竟是以居住作为基本需求的,因此不能完全以证券市场进行类比。**讨论远期的人口流动和总体下降,其实在现阶段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在我看来,影响房价的根本因素,在未来而言,与其说是人口影响的力度大,还不如说是技术革命的影响力度大。这就是本公号之前所有文章一直坚持从微观领域一步一步探讨房价变化的原因所在。
汇率与房价,不是二选一的问题。要使房价普遍下跌,最根本的方法,是去除房价中的所有投资性因素,使房产完全回归居住属性。具体来说,就新房而言,应该采用的方式是提高首付金额、提高房贷利率;就二手房而言,应该采用的方式是,在严控租赁价格的前提下征收房产税。请回顾一下我们对工业化和城镇化需求的分析,并再回顾一下2.7亿农民工这个就业现实,这两种方案如果同时推行,不等房价下降,实体经济也就彻底熄火了。所以,中国今天的房价,并不是完全由政策导致的,而是由于地产经济的历史与现实、政策与市场的博弈而导致的,如同其他经济体一样,这样的市场形成,有很强的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
正是基于对历史和现状的理解,我们对房价的分析从来不会作为一个板砖式的整体来讨论,从2月份第一篇文章开始,我们就将一线、二线相区分,就将教育、医疗资源并行考虑,就将技术革命与产业发展、就业人群综合考量。所以,房价的整体变动,犹如全国人均收入一样,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所以汇率与房价问题,如果说有关系,有关系的那一方面,仅指投资性因素方面,仅指在完全看空中国经济时资本大规模流出才可能出现的情况。但正如此前文章所反复提到的,中国毕竟是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经济多中心国家,并不能简单的以某些国家的个别历史来推论。下面,我们就来瞎聊一下日俄与中国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三、日俄与中国
在网传的汇率与房价的文章里,将日本、俄罗斯两种模式对立起来,认为日本就是刺破地产泡沫维护汇率,而俄罗斯就是维护资产价格放弃汇率。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认识。
首先,就日本当年而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产价格高启,日元强势,同时面临基础资源和粮食的高强度对外依赖,如果国际粮价高启或者日元大幅贬值,都将面临吃饭问题,这是命脉在他人之手的攸关生死的问题。而另方面,日本当年的经济状况是高科技出口立国,资金普遍进入地产领域,各种资源价格高启,核心实体产业快速空心化,中低端制造业迅速被中韩所替代,立国之本遭受冲击,没有实业产生的利润流入,只有不断刷新的房价记录,这样的泡沫,资本流出的预期将会不断加强。在此基础下,日本选择刺破地产泡沫,一蹶不振几十年。不管日本当时的决策是否正确,但它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就是汇率与经济命脉的进口依赖这个问题,以及出口贸易的就业问题,都是它必须要面对的。应该说,这是回顾和分析日本历史的关键意义所在,而不是简单看它是选择了资产价格还是选择了汇率。同时不要忘记了,虽然制造业被中韩截流,但日本长年通过资本输出和商社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资本利润能够反哺国内,而全球商社贸易则保证了其作为一个弹丸小国对全球粮食在内的诸多资源价格的影响力。
俄罗斯的情况,不一样。俄国,在普京大帝治下,找到的模式是石油资源输出型。应当讲,没有中国地产发动机这20年,也就没有俄国的资源输出模式。俄罗斯并非在汇率和资产价格方面选择了资产价格放弃了汇率,而是它在石油价格高启的历史阶段选择了石油资源出口作为经济之本。石油出口是美元结算的,而俄罗斯所缺乏的其他主要资源(例如粮食)的进口,也是以美元结算的,在石油价格高启的情况下,俄罗斯并没有考虑太多的汇率问题。俄罗斯真正遇到问题,是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之后。正是新能源革命导致的全球油价下跌,使得俄罗斯的经济遭受巨大冲击,而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高,使得中俄两国又有了重新走近的契机。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内心的笑脸,只有利益的认同。
日俄两国的历史,对中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一是地产泡沫导致的产业空心化,将导致实体经济严重受损;二是石油、粮食进口的高度对外依存,将与汇率因素产生叠加影响,冲击经济命脉;三是主动快速刺破泡沫,将导致资本流出预期快速形成,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南海对策也好,外汇对策也好,都是在避免上述问题。
另一方面看,中国与日俄又有本质的不同。一是作为资源和人口大国,地产经济的容纳方式并非小国能比。一线城市群的兴起,挤出效应导致的二线城市的人口集中化,这在小国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从技术革命的趋势来看,除能源革命滞后外,信息和交通的技术革命,中国已经处在领先地位。
从资本争夺战来看,美国在三大技术革命领域已经形成强大的预期,对中国、欧洲形成巨大压力,尤其是,中国内部债务、2015年股灾问题导致的负面预期十分突出,但卡梅伦同志,却以己之力,推动英国退欧公投,一举将欧盟经济撕开一条血口,欧洲资本外流压力反而要比中国资本外流压力大了不知道多少,美国一线投行甚至立马发声,美联储在可预期的将来都将不会再有加息了。所以到了今天,我们的官媒终于可以轻松的公开讨论汇率和房价问题了。
所以,我们再来判断,关于资本外流对房价,还有多大的影响力呢?
(转载请联系后台取得白名单授权)
兰兰2016-07-13 06:47:47
分析师深入有力。看似不相干的问题联系起来一看。引响着整个国家导向人民生活水平。
刘琼2019-05-22 19:24:25
今天看到这个文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预见与深入分析。在当下的背景下来思考这个主题,粮食进口多,能源依赖强,关税等等,似乎都指向不容乐观。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