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的秘密
每个人都想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一番成就,最好还不用做出超出常人的牺牲,最好是“Work hard, play hard”。然而,很多人实际上是在工作中混日子,不止他们的上司知道他们在混日子,最可惜的是那些混日子的人自己也知道自己在混日子。今天谈论的这本书指出了怎么提高效率。这本书的前言列出了作者接触的一个大神,就如同我们口中的大牛,他们有超人般的精力,一个人做了3个人的活,还都做到很棒。他们似乎不需要休息,更不需打鸡血。最神奇的是,他们似乎不是那么忙,不怎么加班,动不动还能和家人度假。
再介绍了他这本书成书的缘由后,作者由点及面,罗列了他和那些高效的个体所作的访谈,对诸多传说中的团队进行的调查,以及查阅的相关心理学文献。作者总结道,我们已知晓了高效工作的秘密,那些选择,那些沟通技巧,那些framing当下任务的方式,会带来高效率。而这本书就是作者的调查报告。阅读这本书,除了能看到高效率的秘密,还可以借鉴作者调查问题的思路。就如同一个记者去调查一个奇诡的案子,如何高效工作的答案是反直觉的。
阅读这本书,明晰那些习惯预示着高效率,可以帮你选择那些具有高效率的潜在员工或合作伙伴。实践这本书的内容,按照书中指出的路径来要求自己,可以逐渐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效率的人。而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再加上第一人称的叙事,会让人产生代入感。让人觉得不止是在读总结版,从而能更深入的理解。这也是读一本完整的书和碎片化的速读的差距。速度适合让你总结清楚你已经隐约知晓,却还没有说清楚的观点,却不适合一个全新领域的系统知识。
假设你对该怎么高效工作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那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A工作时从来不会刷微博,刷微信。B每一封邮件都会在第一时间回复。C按照上司的计划,一丝不苟的完成。但他们的工作效率都不够高,这是为什么?
这三个问题,本质都是再问我们工作中的选择是被什么驱动的。如果一个人觉得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中没有支配权,如果你在工作中的选择是由规章,领导定下的计划说决定的,那么你的价值就没有办法呈现出来;若是你不做出选择,不发出声音,那么你也就没法得到反馈,从而无法提高。这样长此以往,勤奋不过是混日子的遮羞布。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中这样混混沌沌的人多了,新人就会有样学样,从而变成一颗默不作声的螺丝钉。所以说,高效工作的第一要素是要找一些有独立的想法,能自己拿主意的员工。最不应该要的是那些把“随便”,“听你的”挂在嘴边的员工。
下一个问题,该怎么让一群思维敏捷的员工合作无间。书中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但却不易维持,需要持续的挑战,才能保持在这样的状态。
关于高效的团队,我曾有一文好团队是怎么样的?其中的观点和这本书中所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有了团队,接一来就该一展宏图了,不过在这之前,作者用了一章的篇幅提醒读者认知上的隧道效应,这方面可以参考 心智上的贫穷–什么是时间稀缺,注意力稀缺,关注稀缺以及该如何面对。高效的工作需要认清现实,而不是让自己的预期导致选择性失明。然而总会有需要快速作出选择的时刻,在这些时刻,你的注意力会不够用。这时候你会本能的逃避到自动化的反射,然而正确的做法是问自己一些提前准备好的as if question,通过评估之前设定的种种应急方案在当下哪一个更适合,需要根据当下的特殊场景作出那些微调,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不是让自己只是按照checklist排除问题,或者只是回应当下你正好看到的问题。
有了团队,有了对要解决的问题的准确认知,下一步就是制定目标了。这方面作者偷懒,给出了一个缩略词式的checklist,用来指导判断一个目标的好坏。
对照着你自己的目标,看看你对目标的拆解是否符合SMART 的标准?你可以问自己以下这7个问题。
以上就是这本书前四章的内容,明天将带来这本书之后的内容。
更多内容
Wang2016-12-08 08:09:59
请问有中文版吗?
作者
书名见图,应该没中文版的
拉普拉斯小兽(杨雷)2016-12-08 10:15:12
呵呵,大神的工作方法,你学不来,就如同学霸,我用脑子想5分钟,够你琢磨2小时,你跟我比效率? 这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Long March2016-12-08 21:06:36
自诩大神,还关注公众号?
折節讀書。2016-12-08 10:27:17
可以发一下pdf或者audiobook链接吗 感激不尽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