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潮下的UI设计(一)

编者语:设计的本质是什么了?答案是认知,正是因为认知科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有,UI设计才可能被自动化,下面是一段论述和例子。

人们获取信息,形成思维的判断和概念。看见奔跑的动物,将其看做食物,“不错的晚餐”是人们对奔跑在平原上动物的认知概念,于是动物变成了人的猎物,人们想办法去猎杀它们。当人的认知对猎物的信息想给予改变和回馈的时候,行动上就去制造狩猎的工具。尖锐的器具可以更好的捕获猎物,刀斧与箭簇越来愈锐。从信息的角度,人造物是人对来自世界的信息给予反向调节的手段和方式,饥则农耕渔牧,寒则织衣筑垒,种地的锄头和打桩的锤子都是接受信息并且给予回馈的的结果。

一方面,设计处在“人-人造物-自然”认知过程的中间,设计的目的就是便利这种信息的流动。苏格拉底说“美就是有用”,现代主义标榜“形式追随功能”,最本质反应的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中,设计要使“人-人造物”之间的信息互动变得直接与快速,形态要谕示功能的便利,因此人们喜欢锋利的刀,厚重的盾。而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化的生命,人不光要与自然沟通,也要与自己的同类沟通,设计也处在“人-人造物-他人”认知过程的中间,设计的目的是传递标签化的阶层信息,因此才有华丽的巴洛克彰示王权,才有品牌,才有品位。

在传统设计中,人的认知与世界通过具体的“物”来实现沟通,实现设计的手段与设计最终呈现的形式直接相关,因此设计的直接对象的实现方式成为区分设计分类的原因,诸如建筑设计依赖土木工程,环境艺术设计依赖环境科学,工业设计设计依赖机械与材料,视觉传达设计依赖印刷,服装设计依赖纺织等等。此外,传统设计物对人的认知的反馈是固化且简单的,认知规律只是间接的通过被设计的“物”对人产生作用。

而对UI设计而言,人的认知与世界沟通的“物”被虚拟化了,计算机呈现语言与最终的UI界面的展示之间的关联变为间接的,不懂得程序的UI设计师也可以完成工作,这就形成了UI设计的呈现形式与实现手段的剥离。另一方面,UI设计对于人的认知的反馈是变化且复杂的,认知规律直接通过虚拟的界面对人产生作用。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如何觉知、学习、记忆和思考问题,而在觉知方面,格式塔理论成为认知心理学重要的理论来源,如大小、形状、色彩的恒常性,以及图形-背景、邻近、相似、连续、闭合、对称这样的格式塔法则。对设计而言,认知心理学中涉及视觉的理论是UI设计所直接需要的。除了觉知中的视觉理论,学习、记忆和思考问题的理论对UI设计都具有相应的价值。

但是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更多是“黑盒”式的,只能从实验倒推大脑运行的规律,不能直接从大脑的微观去解释宏观的某个心理规律,而了解脑的工作规律需要从分子、细胞、系统、行为最后到认知层面,这个过程的复杂性逐步上升,这部分工作就需要认知神经科学介入。

依托认知神经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理论的发展,人工智能成为最近几年最为受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还是锤子手机发布会的语音识别都是人工智能技术渐趋成熟的标志事件。**那么对于设计师而言,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对UI设计会有怎样的影响?人工智能会不会替代设计师?何种程度,哪些领域会替代设计师?**亦或是人工智能很大的促进设计师的工作,就像Adobe公司的各种图像处理软件一样?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感受一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有个网站名为tailorbrands(https://www.tailorbrands.com/),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按照需求者的意图制作出logo,这个网站所用的技术就是人工智能。笔者尝试用Gestalt(格式塔)制作了一个logo,下面是Logo制作过程:

1.前期的几部准备工作,输入logo名字,描述公司的性质,选择一个设计的类别。

/pic/1_8rvk1IBiamVibr4FJic82vqyTuEtzA.png

2.网站识别出Gestalt的特殊意义,因此给出的图形是根据格式塔闭合原则(closure原则,人在心里会把图形的缺口填充成闭合图形)设计的几个图形,选择其中一个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

/pic/2_nib8kUgpbkalG57icrhtb57ExJc6TA.png

3.网站会每次给出一对字体,选择其中一个(笔者基本选择的是非衬线体),经过几次选择,网站说明在下一步可以生成六中风格的logo,确定颜色和完善设计。

/pic/3_YNnol0TKwWQHOo9r3jEXzY6jUbqRfQ.png

4.网站给出设计的logo和实时的效果。

/pic/4_PJMW7HDOOzgkScr5LE2p7Xxyt9HHaQ.png

5.对选定的最终方案中的一个进行细节调整,优化设计,得到最终结果。

/pic/5_l6SDpxGmtWnrEOeBs9turSbRsyicDg.png

我们可以从图中给出的最后设计直观的感受到,人工智能的设计水平起码达到了一般质量的“合格”,这种设计能力甚至好于很多初出茅庐的设计师。除此之外,网站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公司进行设计优化,进一步提高生成设计质量。

/pic/6_pbuxUo13YDxLeOiaNwPLhy46y43b1A.png

Tailor Brands还不能用上传图片或者使用汉字(图形化的文字)的方法来制作logo,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该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让我们回想一下设计平台网站上的设计需求,大都是中小业主基本的VI系统和logo设计需求,如果有一个可以用汉字设计(也就可以达到图形设计的能力)logo的网站,对于那些对那些付不起高昂设计费的中小业主而言,他们就可以用很小的成本得到质量基本满足需求的设计,那么原来做这些低端需求的设计师要去做什么?这将是一个并不遥远的紧迫的问题。

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农业人口下降,工业技术的发展促使一线的生产工人减少,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则会对人类所有工作领域带来影响,设计师引以为傲的设计行业也不例外,非常火热的修图软件Prisma证明“风格”的学习不只是人类才可以做到。

/pic/7_YbOeTPG3cg7CZNhpmjqyRcviaVT9lw.png

回到人工智能,人们从新闻上得知这个技术在各大互联网公司受到追捧并且发展迅速,却并不了解人工智能。人们不了解人工智能,实际的原因是并不了解“人的智能”,人工智能正是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启发才有了早期的理论并在之后的发展中不断借鉴前者,所以要了解人工智能之前先要了解人类智能本身。

人的智能事实上是一个极度复杂的问题,现有的科学研究已经得到了非常多的科研成果,但是面对复杂的大脑,现有的研究仍旧不能穷尽其奥妙。在下一篇中,笔者本身并非认知神经科学或者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班出身,只能尽量尝试从几个角度加以简述,解释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揣测其可以给设计带来的影响,希望可以有所启发,如有偏颇和不足则实属难免。

拉普拉斯小兽(杨雷)2016-12-26 12:40:03

我敢确定,宇宙是人造的

zzx2016-12-26 04:15:54

时差么

晃晃2016-12-26 15:30:18

『僧繇(杨雷):我敢确定,宇宙是人造的』 我以为我不承认就不会有人怀疑我造了宇宙,看来我错了/跳跳

Strong.T2017-01-31 19:29:27

1.前期的几部准备工作,麻烦改下"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