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一起来做一边做慈善一边做一个知识社群

知识值多钱?无价。既然如此,那知识变现应该很容易吧。可不是吗?罗辑思维得到APP上那么多专栏作者不都做到了吗?更多知乎大牛不也正在做吗?

若你是这么想的,你就没有看清楚事情的本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作为一种公共商品,本身因为缺少稀缺性是很难变现的。大V们提供的服务,是帮我们甄别信息,从而让我们能够在碎片时间,用更高的性价比得到浓缩后的知识。

然而如果你的认知架构没有给新的观点留出位置,没有搭好相应的框架,那么即使你接受到了高性价比的知识,也无法改变自己的为人做事的习惯。

所以我在过去的一年通过坚持写作来深挖自己的大脑,把那些杂草,那些不符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缺乏逻辑严密性的部分去除掉,从而为自己接受新的观点做好“预实验”,我觉得这就是个人的认知管理的起点。比如 当看只干货成为一种本能,你进步了多少 读这本书不会让你变聪明,但会让你避免犯错绞杀榕,黏鸟树自然界的生存之道能教给我们什么

将这一过程分享,希望更多的人来参与,这是我做这个公众号的本心。也想搞和读者的互动,比如读好书,要我们不只是说说而已<交叉学科好书读书召集令> 后来觉得,让读者读完一本书,再写读书笔记,这有些门槛太高。

最近看到了“小密圈“这个工具,又动了做分享知识社群的念头。这个工具操作很方便,你只需要在微信里关注“小密圈” 公众号,就可以看到自己加入圈子的内容,不需要打开额外的应用。

相比于微信群,小密圈除了人数更多,其优点还在于对文件,这种半衰期相比于语音和聊天更长的形式能进行更方便的管理。对于较大一些的文件,也可以在小密圈而不是微信群中分享。使用者可以对群中的文件进行留言,方便针对每一个文件的讨论,还可对文件加入标签,便于索引和搜索。

在我们设想的知识社群中,我们会:

1)不定期分享 混沌巡洋舰群 参考巡洋舰群001号体验报告中讨论的精华,分享的链接(带标签,介绍),有一些我想发到朋友圈的内容,怕刷屏打扰到别人的,都会发到这,当然少不了铁哥的心灵砒霜 参考铁哥行思录

2) 每周至少1次分享1组“得到APP或混沌研习社”上的优质音频(选自多个专栏及读书解读,但不限于一个专栏),每组长度1小时以上,争取做到结合一个话题,连接多个专栏的优质内容。

3) 不定期分享电子书或有声书或视频资源。

4) 可能涌现的其他好玩的东东

至于收费,就定在52元,50是这个平台允许的最小的收费值了,而加入一个知识社群,多少是有点2的行为吧,就自嘲一次吧。

这是我一个月之前的想法,然而之后我的想法变化了,我觉得知识社群不该这么搞,不该只有线上的交流,还应该有些落到实处的地方。我很欣赏Better Read 公众号 做的好书漂流活动,但我觉得这样的活动还不够去中心化,我希望在我这里的知识社群中,我希望再加入我自己设计的两个活动。

假设你有一本你打算分享(多本书也可以,省邮费的),你可以在这个社群中分享,之后如果有人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留下地址,书的主人会将书以到付的形式寄给你,想读这本书的人只需要出邮费,就可以得到一本或多本书。不过读者拿到书之后,每本书有两月的阅读时间,需要在两月之内对一本书提交一篇不小于300字的读书笔记,(收到多本书的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写读书笔记,每两月一本书的要求不高)否则会被移除出社群。这里管理员只需要记录什么时候读者收到了书,然后提前以群公告提醒读者写读书笔记就好。至于在这之中产生的读书笔记,如果读者愿意,我们都会发到巡洋舰的公众号和知乎专栏中。

但如果读者不只想写读书笔记,还想对更多人以群讲座的形式讲一讲,那也可以在群里通过公告的形式来做分享,时间不少于10分钟就好。提前2天在社群中通知,分享之后主讲可以贴出自己的微信收钱二维码。这里不止限于读书报告的群讲座,你可以讲讲你所在的行业,讲讲你的见闻,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可能涌现的其他好玩的东东。巡洋舰也会对群里的分享进行整理,发布在公众号和知乎专栏中。

以上的两件事,都是需要门槛的,所以要收费吗?这个逻辑不是这样的。小额的收费是验证诚意,而上面的活动必须要参与者能做到相互信任,你付过钱的东西,多少会在乎一些。但由于这个社群是要尽可能去中心化的,所以收到的钱将不能分给某一位大牛,所以收到的钱去做慈善,是最公平,也是最体现去中心化意图的选择。既然要做的是知识社群,那怎么能忘记了缺少知识的弱势群体了。所以每一位参与社群的人,我们都会拿出你所付的52元中的49元来做慈善。(为什么是49元,因为小密圈提现时会收管一定比例理费的)。

关于做慈善,这是一件需要说几句的事。不是像罗一笑那样,也不是捐给大的基金会,而是由一群前华为人一对一的捐给山里的孩子,给她们提供书籍和过冬的棉衣。至于这件事,可以在网上查找“前华为人慈善捐助基金”,笔者参与过他们的活动,志愿者做事很认真,一对一的将善款送到当地孩子的手上,该机构还会提供明晰的收据。

好了,就说这么多,最后放上二维码,长按二维码付费52元入群,加入后别忘了关注 小密圈 公众号,点击我的圈子,就可以看到每天分享的连接和消息了。或者也可以下载小密圈的APP,也可以参与知识社区的建立。

/pic/1_HicYLrofsVggXWNcmPianlk6oYI68g.png

更多阅读

巡洋舰读书笔记集锦

推荐几本科普类的英文书

破碎山河难料得 艰难兄弟自相亲

雪2017-01-02 07:49:41

作者您好,您确定这圈子是收费的?咋貌似没交也看得到啊/疑问

作者

想看看第一个回复我的是谁,故意测试的

是名觉2017-01-02 11:20:49

刚试了一下,好像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圈子了?没看到付费入口?看了其他圈友截图,是直接转账给郭瑞东?

作者

直接转账,不用手续费

张甜2017-01-02 13:03:23

赞赏行吗?转账的二维码呢?

作者

历史信息中有的

王一书(Sciker)2017-01-02 10:10:38

(为什么是49元,因为小密圈提现时会收管一定比例理费的)。笔误吧,分享的书很棒!《社交网络的崛起》/强。真正对认识世界方法论的把关

祈祷阳光2017-01-02 09:52:13

木有找到付款链接,已进/可爱

作者

直接转账,不用手续费

胡克2017-03-23 00:12:02

睡觉,明天找找二维码,转给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