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共享单车的外部性

从海淀区的知春路地铁站出来,我看到了令我震惊的一幕,超过两千量的共享单车。路左边是排的密的插不进一个人的小黄车,路右边是小红车,仿佛是对峙的两军。在那一刻,我想起了我中学的自行车存车棚,那里好像根本没有这么多的自行车吧。莫非是因为这些一模一样的自行车排在一起,闪瞎了我的钛晶狗眼,让我产生了认知偏差,让我误以为我见到了这辈子见过的最多的自行车。

身边正好有个学经济学的朋友,我就喊到,看市场失灵了。

/pic/1_aE9OOOXvj9vqUgp2PyrRYKuIjhPT1Q.png

喊出了观点,就到了论证的时候了。在海淀区转了挺多地方,发现路边的共享单车泛滥,不是一个别的现象,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切身体会的。

那是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导致了这个现象的发生了?

目前共享单车还处于各家抢占地盘的阶段,这时重要的不是控制成本,而是获得垄断地位。假设小黄车粗放的去大量在街上放小黄,而小红车决定收集客流量的数据,然后搞个技术驱动的大数据建模,使得小红车在其使用年限内能够被用到最多的次数,那么由于数据收集和建模所需的时间较长,等到模型搞好了,共享单车已经全被小黄车车抢占了。

如果仅仅是粗放扩张的商业模式战胜了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这不算是市场失灵。共享单车的出现,如图任何新兴事物,都是有外部效应的.

/pic/2_vf8emmrhlD0gzkE7f0HvVANOdKjlDA.png

最容易看到的是小黄车们对人行道的占据,本来可以跑步的路变成了单行道

想的多一些,本来走路的人,因为有了共享单车,开始骑车。这会不会增加交通事故的概率了,骑车肯定比走路更容易磕磕碰碰,这会不会增加医保的负担了?

再想的深一些,小黄车上的金属,不管是钢铁还是铝,都是会产生污染的。自行车轮胎中的橡胶,也是战略资源。如果没有这一波的共享单车兴起,那么这些过剩的钢铁产能也许会被优化,从而开启产业升级,但是由于这一波共享单车,多少自行车厂又将注意力放在了量产低端自行车上,而不是搞特种自行车,升级产品质量上。每一量被闲置的共享单车,都在不经意间产生着PM2.5,想到这里,是何等的痛心。

看到那么多整日里风吹日晒的共享单车,我就想起来我那辆从中学骑到大学,骑了10年的永久牌自行车,这些共享单车们,那里能够获得这种老骥伏枥的机会啊,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也不会爱惜,就会喜新厌旧。可是任何一个用品,也应该有尽其天年的机会,只有不浪费,才能让资源得到最高效的配置,才会避免无意义的重复,从而刺激创新。用脚投票,来逼厂家提供全新的产品,而不是像智能手机那样只是简单的升级。

经济讲的是如何最高效的分配稀缺的资源。做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经济的增长只是副产品。昨天和朋友谈论中等收入陷阱,我觉得其症状在宏观上的表现是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低,而在全民的心态上,则是失去了敬畏感,不珍惜粮食,不再推崇勤俭节约,只喜欢买新的“旧东西”(成熟的商品),而不是对那些全新的东西充满好奇和冲动。昨天朋友聚餐,剩了很多的菜,叫他们打包带着一起吃,却没有人理会我,这不是一个好的征兆。

总结

1 外部性,机会成本

2 物尽其用,避免共享带来的公地悲剧

3 保持好奇心,避免低水平的重复,从而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职场

原创不易,随喜赞赏

/pic/3_IaRAHbiaSMkkexJ1TPJWNqVSfXWT1w.png

扩展阅读

袖珍创业帝国以色列揭秘

从认知角度谈谈全球老龄化的影响

冯希顺2017-06-04 10:17:54

这文章写的也太没有水平了吧?论证苍白到媲美小学生辩论水平[闭嘴]

Terrie2017-06-04 10:52:09

这篇文章大失公众号的一贯水准。

王一书(Sciker)2017-06-04 09:54:40

有时点了餐剩下的没有带走,还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人吃饭,浪费少,两个人,点餐有可能就会多余增加,三个人也会,人越多,越容易剩余,而且剩余后越发不想打包。拒绝浪费,拒绝外部不经济行为。 共享单车,像一围棋,商家在落子,用户则玩起了跳棋 文前有一别字 两千量之量

菅 2017-06-04 12:40:14

这篇文章大失公众号的一贯水准。唯一欣喜的是能够大度把我这条评论晒出来

呦呦2017-06-04 11:43:56

迅速浏览一下之后,有一点特别想喷: 每一辆闲置的共享单车,就相当于在制造PM2.5。 这实在太扯淡了。首先,什么是闲置?放在那里是闲置?放了一天是闲置?还是要放一个月? 共享单车,本来就应该在上下班高峰区的地方比较多,才能实现它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当非上下班时间段时,必然会有大量共享单车停放在那里。但这并不影响大多数车辆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相比之下,私有的自行车,骑得多的也就是学生或者离得近的上班族,他们也不过是上下班/学的时候使用,难道使用频率能更高? 再说共享单车放在那里就生产PM2.5了,那汽车岂不是更多。北京每天还限两个号呢,岂不是政府要求生产PM2.5?那些闲置的房子怎么办?那就更多了。 资源本就分布不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看到地铁口车辆堆积,确实会觉得有一些资源没有完全利用。但这并没有什么,这只是最开始的情况。整个共享单车市场还在壮大。等市场容量稳定之后,只要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车辆的分布自然会趋向一个比较合理地配置的。 发展的时候,谁也劝不住投资商堆积数量的,就如同大家都知道买彩票时,个人中大奖几率几乎为零,但多买几个号就能提升自己中奖几率的几倍,这是没法劝阻的,否则各类彩票早就没有了。。。

蘭2017-06-04 09:32:13

共享单车的外部性,作者主要提到了共享单车负外部性的部分(也就是外部不经济性),并以占道、增加交通事故以及影响产业发展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证。但是,共享单车也有非常多的正外部性,譬如改善出行方式(从而降低了汽车使用率,这点我没有数据验证)、解决出行痛点以及改变产业结构(不是所有的自行车生产厂商都适合并能够生产高端产品,这并不是主要的市场需求)。以上意见,仅供讨论。

重装Matt2017-06-04 16:32:26

经济学是要不断进化的!有进化老的东西就有灭亡 我觉得你应该去研究新的经济学说 不要守着有可能过时或者不适用的东西 这个群学术氛围非常好可以给做学问的人很多启发!共享单车有点像有些化学反应一样讲究饱和 和过量 最好下楼就是 我有些时候为了避免堵车 把车停在离目的地2~5km左右且停车费便宜的地方 下车骑过去比开过去更快 走的时候不用享受二次堵车之苦 还省下一点停车费和油费还锻炼了身体 节约了时间!另外浪费可不仅仅只是自行车行业 汽车行业的浪费更庞大惊人 滞销新车往往不降价卖掉 而是直接扔到废车厂烂掉 这可比共享单车浪费多了!

威斯特法伦的挂猪蹄2017-06-04 14:33:46

文章感觉没写完,有点敷衍。。。。不过思维方式有点意思,深入下去会挖出点新的东西~~

拉普拉斯小兽(杨雷)2017-06-04 12:26:46

市场永远不会失效,只是各种傻逼看不懂。 市场是无限趋于理性的,就是归零,先震荡,然后趋于平衡,然后再次发生震荡

王建男2017-06-04 23:40:44

Peter的文章一直都很喜欢。加油加油↖(^ω^)↗ 对于社会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希望读者们勿喷[拥抱][拥抱],这都是作者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不分对错。

龚鹤扬@1587causalai2017-06-04 12:57:56

确实需要讨论一下他的正外部性,文章才完整

作者

太累了,懒的写了

王一书(Sciker)2017-06-04 09:55:24

喜欢来源于生活的思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