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留德新生的用钱指南:从找房到银行卡再到保险和理财的方方面面

到这个月,来德国刚好两年整了,想起当初刚刚来德国的场景真是「痛不欲生」。当时在德国没熟人,什么也不明白,两人两猫就这么落到了斯图加特。

没租房、没地址,当了一个月的黑户,从车票也不会买的「小聋瞎」一路成长起来,各种悲催。又到了开学季,整理一下自己当时的各种经验教训,希望能够帮到学弟学妹们。

文章比较长,主要内容如下,方便大家快速找到想看的内容:

找房子的一点经验和建议银行卡的方方面面申请一张信用卡医疗保险和责任保险生活小事:车票,购物等理财的老生常谈

找房经验

到了德国头等大事肯定是找房,有了房子(关键是地址)就什么都有了。德国是个邮寄国家,不管干什么都要邮寄,如果没有地址和信箱基本什么也干不了。

我当时就是吃的这个亏,房子是短租又没有熟人,注册、保险、银行卡什么都办不了,就这么当了一个月黑户。直到后来朋友来了斯图,借用了他的地址,才把各种手续弄完。第一个月里不断的周转,搬了四次家才稳定下来。

从零开始的流程:

短租 > 找房 > 长租

来德国之前就能搞定长租的只是很少的幸运儿,基本不要抱这个幻想。先老老实实的解决短租的问题,再一点点想办法。

短租

几个方案:Airbnb 民宿、酒店(青旅)、找朋友打地铺。

如果能找到朋友打地铺,推荐这个方案,一来解决住房,二来可以蹭朋友的信箱地址,办其他手续。不过现在这种方法不能用于政府 Anmelden,从 16 年开始,必须要房东的签字确认。

如果用别人的地址收信,收件人名字还是自己,但是要收件人后面附上「 c/o: XXX 」(信箱上的名字) 。

Airbnb 和 酒店预订相对简单,只要网上预订付款就 👌 。注意提防骗子,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一篇很长的英语邮件解释自己不在当地,让你汇款之类的。记住只用官方的付款渠道。

我当时是在 Airbnb 找了十天的短租。Airbnb 的主要好处是灵活好商量,当时带了两只猫,找到了一个也养猫的房东,对我们很好,后来搬家还开车送我们。

找房

解决了临时住的地方就开始找房子了,对于刚刚到德国的新生这一步最难,主要还是语言问题。斯图加特的房子超级抢手,每次去看房都会遇到 N 波竞争者,看着人家和房东呱唧呱唧的聊天,各种无力感瞬间涌上心头。

在德国,坑你的往往是中国人,但是真心帮助你的也恰恰是中国人,对于刚刚到德国的新生,我的建议是优先找中国人的渠道,简单好沟通;相比之下德国人要麻烦很多,又要填表格,又要查你信用,语言又不好,真的很不好办。

几个比较好的渠道:

  • 当地微信群
  • 当地华人论坛,比如斯图华人论坛 stu-cn.de

德国本土渠道:

  • 学校附近的粘贴的小广告,Vaihingen 校区在银行 BW-Bank 附近
  • wg-gesucht.de, immobilienscout24.de 等

我当时通过 wg-gesucht 看了很多次房子,可是由于语言太差,一次也没成功。最后还是在华人论坛找到了一个房源,最后顺利入住。

长租

斯图的房价和地点相关,住的远就便宜,住在市中心或者学校附近要贵一点,一般一个 WG(一个房间) 400 欧左右。如果地点偏远会便宜很多,我的房子到学校要 50 分钟车程,换一次地铁,价格暖租 400 欧,独立卫生间和厨房,50 平米,和市中心一个房间的租金差不多。要方便还是要便宜,看个人需求。

找到房子后一定要认真读合同,具体的租期也要和房东确认好。有些房东不允许提前结束合同,必须要住满一年或两年,一定要特别注意。

还有一些房东比较斤斤计较,一点点日常损坏都要你赔偿,这种房东最好避而远之,否则以后有你烦的。另外,建议投保 Privathaftpflichtversicherung 责任保险,如果不小心损坏房东的东西 或者 钥匙丢了(丢钥匙赔偿费很高,动辄成百上千欧元),不需要自己掏钱,保险公司给赔付。下面保险部分我会写。

现金、银行卡

搞定住房开始生活肯定是买买买、吃吃吃啦,钱从哪来呢?

建议刚刚到德国的新生准备一些现金,德国人生地不熟,有时候取钱不方便。 我当时两个人带了 1000 欧元,足够了。

取钱的两个途径:银联卡 或 德国银行卡

银联卡取现、刷卡(注意区分银联和银行的区别)

银联卡并不是每个提款机都支持,斯图加特地区只有 BW-Bank 和 Sparkasse 支持,幸运的是,这两家银行在这里分布最多。

但是,银联卡取现只适合偶尔应急,不建议常用。银联卡取现走银联渠道而不是银行渠道,银联的汇率通常比银行汇率高不少,算下来,大额取现比汇款手续费贵多了

只有少数情况下,银联的汇率要好于银行汇率。银联汇率每天更新一次,银行则是实时汇率,出现大幅汇率波动时,银联的汇率有时间差。同理,由于这个时间差,也可能导致银联的汇率大幅差于银行。

简而言之,除非每次取款前都仔细查查汇率,否则不建议常用银联卡取钱。我曾经吃过两次亏,当时不知道银联汇率单独定价,按照银行外汇牌价去取钱,结果取 1000 欧元多花了几百人民币。银联卡刷卡也是一样的道理

中国国际信用卡

这个方案是最优选择,在德国刷卡,在国内用人民币还款,汇率是银行渠道,很划算,而且没有其他手续费。建议还在国内的同学抓紧办一张,最大的特点是支持银联和 Visa/Master 双渠道,国内走银联渠道,国外走 Visa/Master 渠道。

国际信用卡上 Mastercard 或者 Visa 的标示,如下图。

/pic/1_Sekol0a7pY1Edr3CKc4zr5WibGuqJQ.jpg

德国银行卡

每个新生都有一个 Deutsche Bank 的锁定账户,每个月解锁一部分资金,我当时是 670 欧元,第二年开始的账户就随便了,再没有这种要求。

这个账户需要在银行激活后才能收到卡片,激活后前前后后会收到 4、5 封信,分别是银行卡、密码等,大概要 2~3 周的时间(德国工作效率比较捉急)。但是,在账户激活后是可以立即使用的,只是没有卡片而已,可以找工作人员要到 IBAN 码,签住房合同、网上买东西只要用这个 IBAN 号码就可以。

Deutsche Bank 的银行卡取现不太方便,提款机比较少,Commerzbank、Deutsche Bank、Postbank 和 HypoVereinsbank 的提款机都可以免费取现,但是在德国一共才 9000 台 ATM,远远少于 BW-Bank 的提款机。DB 的银行卡在 BW-Bank 取钱要 5 欧左右的手续费。

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开一个银行账户,我之前推荐过 Consorsbank 的银行卡,欧洲所有取款机都免手续费,还有一个类似余额宝的 Tagesgeld 账户,现在搞活动,开户返现 40 欧元,具体开户教程点这里

Deutsche Bank 是去是留

DB 常常是大家吐槽的重点,服务各种麻烦,还会导致很多费用,比如汇款失败要给你寄信,然后还要你付邮费,很恶心。

但是,我建议大家保留 Deutsche Bank 的银行卡,其一,存钱方便,其他银行门店少存钱很麻烦,小银行干脆就不能存钱;其二,国际汇款便宜,DB 毕竟是德国最大的银行,国际业务多,费用比小银行便宜。

申请信用卡

在欧美国家,信用卡还是相当必要的,很多网站网上购物只能用信用卡付款。刚刚到德国,没有信用记录,也没有工资单,申请信用卡相对困难一点。

两个方法:

  • 申请低门槛信用卡
  • 申请附带无透支信用卡的银行账户

低门槛信用卡 Gebührenfrei Mastercard

/pic/2_RgwuPbDztvhUIRYz2An31eszV1BpzA.jpg

Gebührenfrei 信用卡基本算是新生必备了,申请通过率几乎 100%,开始时额度较低 300 欧元(也有人品爆棚的,朋友申请初始就 2000 欧),几个月后会涨到 5000 欧元。申请链接:https://www.gebuhrenfrei.com

/pic/3_ibkqpQTbtzzmPQLG9lOXScT6EuENEA.jpg

现在申请信用卡还有福利,老用户推荐新用户,每人返现 40 欧元到信用卡账户,开卡之后推荐给朋友还能小赚一笔。(活动截止到 9 月 30 日,需要在 10 月 31 日前消费一笔)。没有人推荐可以用我的推荐码:5XXA1XARE1O4W4FJ,申请时在「Aktionscode」一栏内输入即可。

信用卡使用有弊有利,要小心过度消费哦,如何合理使用信用卡,可以看看我这篇文章,「感觉被信用卡掏空?NO,一定是你打开方式不对。」。

Consorsbank 附带信用卡(借记卡)

有些银行,比如 Consorsbank 的银行卡还会附带一张 Visa 借记卡,可以理解为「没有透支额度的信用卡」,除了不能透支和普通信用卡没有区别。

这种借记卡和银行卡共用账户,相当于账户的一张子卡,使用信用卡通道付款。

医疗保险和责任保险

医疗保险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因为是强制保险,没有不行;责任保险同样重要,却往往被忽视。

医疗保险

刚到德国最感兴趣的话题应该是换保险,估计很多人是拿着「猫哥」给的 DAK 保险证明,我当时也不例外。那么 AOK、DAK 或者 TK 到底有多大区别,是换还是不换呢?这里主要对比 AOK 和 DAK,AOK 是德国最大的公立保险,DAK 又是新生来德国的主要保险,比较有代表性。

费用。AOK 和 DAK 费用差不多,AOK 现在每月费用 90.99 欧元,DAK 通常比 AOK 贵 2~3 欧。但是要注意,「猫哥」的 DAK 是有隐藏费用的,仔细看看自己的材料,实际上是「Dr. Walter」和「DAK」两份保险,当我们激活 DAK 的保险后,从我们刚刚入境到激活 DAK 这段时间,实际算是 Dr. Walter 承保,要交相关的保费!

报销范围。都是公立保险,覆盖范围一样。

活动。两者都有自己的各种优惠、返现活动,实际上差不多。但是 DAK 的宣传做的太差,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AOK 在斯图有学长提供中文资讯和帮助,要容易了解的多。

服务。前面几项的内容差不多,DAK 稍微贵一点。服务这项会拉开很大的差距,AOK 的办公室很多,在学校就能解决各种问题,宣传也到位;相比之下,DAK 的办事处只有市中心一处,很不方便。

如何换保险

如果想换保险很简单,直接找到学校里 AOK 的办公室,说明情况即可(他可能会直接帮你把 DAK 的保险撕掉😝)。然后分分钟就换成 AOK 保险了,DAK 不用管它就好了。

开始没有换保险,DAK 激活以后,要 18 个月才能再次更换保险公司。一种情况例外,如果保险中途涨价,可以直接申请更换保险公司。我当时是在涨价后从 DAK 换到了 AOK。

鉴于 AOK 的用户最多,后面的说明就以 AOK 为例。

到底要不要参加 AktivBonusTarif

AktivBonusTarif(后面简称 Bonus) 是保险的一种返现活动,适合不生病的同学。参加 Bonus 后,完成指定的体检项目和疫苗等可以获得返现,学生每年最高返 180 欧元。

这个活动是有代价的,就是「最高自负额度」为 200 欧元,如果看病买药、住院等,200 欧元以下的费用 AOK 不报销。

如果是很健康的同学,不生病、不买药,每年可以省下 180 欧元;但是如果经常看医生,可能反而多花了 20 欧元。所以说,Bonus 活动不适合所有人。

申请参加 Bonus 必须亲自到 AOK 办公室。

Prämienprogramm

不适合参加 Bonus 的同学其实也是可以获得返现的,搜索「aok prämienprogramm」,完成各种项目,比如去健身房(需要合同)、做体检、接种疫苗等,每年最高可以获得 3000 点积分(Prämien)。积分可以在 AOK 兑换各种东西,比如 1200 点可以兑换 30 欧元代金券,换算一下相当于每年最高返现 75 欧元。

这个活动可以在线申请。

责任保险

责任保险是自愿保险,但是真的很有用!之前的文章里介绍过

Haftpflichtversicherung 责任险

推荐指数:☆☆☆☆☆

属于德国必备保险,保费便宜(每年 50 欧元左右),保额超高(普遍 1 千万欧元以上),用于赔偿过失对他人造成的损失,比如损坏东西、丢了钥匙、弄坏房东的房子、不小心烧了实验室等等,强烈安利给工科党、实验党。

具体文章点击这里可以查看「德国保险篇」

各种生活小事

车票

德国的逻辑和国内区别很大,以至于刚刚到德国的时候往往各种蒙圈。

德国的车票按照分区(地区划分)和时间购买,根据分区和时间买票后,在此范围内公共交通可以随便坐。

可能这么说还是很糊涂,举个例子:买两个区的日票,那么在当天,这两个区内的公交可以随便坐;再比如,买两个区的四次票,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算一次,这一次内各个交通工具都可以做,比如说 A B 都在这两个区内,从 A 到 B 要先地铁(U-Bahn)再换公交再换短途火车(S-Bahn),只计算一次费用。

具体分区比较复杂,google「VVS Tarifzone」可以看到,以火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一般情况下 10、20 两个区可以覆盖市中心的大部分范围了。

/pic/4_iahIH5GdrIT8Vkjb7J3EeAEfRwmNqg.jpg

学生如何买票

在学校注册后,可以收到学费内包含的初级学生票,在斯图加特内「工作日 18 点以后,周末及节假日全天」乘车不用额外付费。

其他时间内如果经常出行,建议再购买一张学期票,每半年 203 欧元,VVS 所有分区内都可以使用。

刚刚到德国时,没有在学校注册是不能购买这种学期票的。建议先购买月票,学校注册后再转为学期票,月票费用可以抵扣,再交 5 欧元的手续费即可。其他没有注明购票人名字的车票,比如四次票、周票、日票是不能抵扣的。

检票

日票、月票等注明日期的车票不需要检票,次票需要出发时自助检票,Bus 和 U-Bahn 在车上检票,S-Bahn 在进入站台以前检票,检票机长这样:

/pic/5_aUK898V8AVcMCKE2uHvHMzfNSPlDow.jpg Source:http://www.stuttgarter-nachrichten.de

买东西去哪

PS: 刚刚来德国时最大的纠结是找不到超市,因为不知道超市叫什么 🤣

日常购物超市:

  • Kaufland 全能型超市,从日用品到汽车配件,啥都能买

  • ALDI、LIDL、Netto 平价超市,店面一般不大,日常购买食材等足够,蔬菜水果比较平价

  • REWE、EDEKA 稍微高档一点,贵一点,能买到一些不常见的东西,比如号称世界最辣辣椒,听朋友说 Edeka 有卖,可惜我忘了名字了。

家居类:

  • IKEA 宜家,刚刚到德国,最好去一趟,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懂
  • 各种 Baumarkt(建材市场),比如:toom,可以买到一些大件,木板、纸箱、装修器材啥的都有

日化类:

  • dm,德国日化类市场占有率 50% 以上,最常见
  • Müller, Rossmann,不如 dm 常见,但是促销活动比较多

逛街:

  • Königstraße,斯图加特最大的步行街,基本啥都有,价钱稍贵

理财投资

估计大部分新生对于理财投资兴趣不大,所以放在最后了。就是想老生常谈一下理财的意义 🤑。

理财的核心是能力和观念,不是钱,所以「没钱可理」不是一个借口。从零开始培养理财的能力,到能够熟练处理各种理财事务要五年左右的学习和经验,等有钱了再开始一定会觉得心有余力不足,而且,没有理财观念,往往也难以等到有钱那一天,毕竟高富帅们还是少数。

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我以前的文章,公众号内有目录。

相关阅读

回复对应编号,如 D01 查看对应文章。

D01 德国保险篇 | 你需要的不止 Krankenversicherung,搞懂德国的各种保险

D02 德国版余额宝:Tagesgeld,开户还能返现金

D03 如何在境外投资理财(上):中短期投资

D04 长期投资的简单方法,帮你超越 70% 的投资者 | 如何在境外投资理财(下)

/pic/7_YEJEGC4cL6TW1l0u8tW98iaQyyOj6Q.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也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