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于好奇心的书-读《Why》

如果要我选择一句话,作为我墓碑上的话。我一直以来都希望是这样的一句话,“真的好奇怪,这个人至死都保有了好奇心,也许有一天,每个人都会这样”。我自觉是个好奇心旺盛的人,也喜欢结交有好奇心的朋友,或者说只和有好奇心的人深交。但对于好奇心是什么,却并不完全了解。

而今天介绍的书《Why-What make us curious》则是一本关于好奇心的书,这本书是一本17年7月新出的书,作者曾经写过很多精彩的科普作品,比如我之前提过的读读伟大科学家的失败+ 失败系列读书笔记 中提到的《Brilliant blunder》,他的书一直都视角独特,而这背后的原因,则是作者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的人。在介绍这本书之前,先让我们好奇下这本书会写些什么?

/pic/1_IRfuLZbDyXRT3gw5WbG5ia4We18TWw.png

从个体上讲,我希望了解好奇心背后的神经学原理,也就是在好奇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中发生了什么?有那些关于好奇心为什么会产生,什么会让我们好奇的理论框架? 好奇和幽默有关系吗?

从群体上来讲,我想知道为什么有的人能永远保持好奇心,有的人却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失去好奇心?那些一直抱有好奇心的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那些比其他人具有更强烈的好奇心的人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有那些和好奇心有关的名言?那些各行各业的大牛又都在好奇什么?有没有共同点?

从文化上来说,我想了解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好奇心,而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或者说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会遏制好奇心?在未来这样一个AI全面入侵的时代,拥有好奇心会有什么样竞争优势?

带着上述的问题,我翻开这本书的目录,不必按照书中的章节去读,按照上述的问题去读,我先说说书中介绍的关于好奇心的产生机制的心理学解释。回答一个问题之前,最好先夸夸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说说自己为什么目前还不好回答这个问题,比如当前研究的局限什么的,接下来可以说说好奇心的定义是什么,这个定义最好要简单些,比如desire to know why, how, or who。

那我们会对那些事情好奇了,有一派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信息鸿沟)Information Gap的解释,指出具有新颖性, 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自身冲突的话题会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上述的四个特征的信息,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划出了一道鸿沟,而人们不喜欢做know nothing的囧,所以好奇心就产生了。信息鸿沟假设我们的好奇心是由外界触发而引起的,其强度由我们的知识和未知的之间的差距决定,按照下图的倒U型曲线一样,已知的很多和很少的时候,我们都不会好奇,而只有在我们一知半解的时候才会好奇。

/pic/2_xu2VyoNNRLwKchf0iaib109j59wllg.png

信息鸿沟理论认为另一个影响好奇心的是外界刺激的强度,其依旧是倒U型的曲线,当外界刺激太强烈或显著时,不仅不会引发我们的好奇心,还会让我们抵抗对的探索。

/pic/3_5LA6s1d3bxNrIiah88FP14LBX4ibuA.png

这种理论框架看起来符合我们生活中的常识,也能解释挺多现象的。然而好奇心远远比这个要复杂,满足好奇心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好奇心也不全是由负面的情绪,如对未知的焦虑引起的,最典型的反面例子是我们在性方面的好奇。Information Gap 还无法解释那些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未知为何会令我们好奇,就像盲人即使不知道光是什么,也会好奇看到世界是什么样的感受,如果若是一定要感受到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差距,那我们可以好奇的也太少了,甚至根本就不必好奇了。

而相对应的理论则是假设人的好奇心是天生的。人们好奇,并不是因为焦虑,或者为了物质上的奖励。至少部分的好奇心不是这样的,这里研究者油按套路的把好奇心分为两种,然后看看不同类项的好奇心是否会激活不同的脑区,具体的分类这里就不细说了,强调的是将探索所有可能性的好奇心和我们一般人以为的对未知的好奇区分开,可以引出作者真正想探讨的话题,也就是科学家,艺术家,跨界的斜杠青年的好奇心是怎么一回事。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去研究那些历史上的第一流好奇者,比如达芬奇,费曼,就如同积极心理学要研究那些最幸福的1%一样,研究好奇,也要去最具有好奇心的人。你还知道那些有好奇心的名人吗?能说出他们的故事吗?能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吗?这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给自己提出的问题,以后再去看名人的故事,我就会带着这些问题,若是有好运气,也许我自己能找到足够多的材料,去写一本自己的关于好奇心是怎么样的长文。

但古人无法合你对话,你无法问他们问题。所以作者在这本书中还做了另外一件事,也就是去做访谈。作者和十个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人就好奇心这个话题进行了电话访谈,记录下问答的过程和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个高效的学习方式,从中不止可以学到好奇心是什么,还能学到怎么去问问题。

说起问问题,能问出好问题,也是好奇心的最高体现。机器只会回答问题,而只有人类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写关于好奇心的内容,说的不那么高大上一点,在过去是只有偏执狂能够生存,在未来则是只有有足够好奇的人才能够生存,在过去是知足常乐,而在未来,你只有不断的去探索去发现才能够维持当下的幸福感。所以最后在这里推荐一下这本书,所有想保有自己好奇心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虽然这本书的作者并没有在这本书中回答我上述提到的所有问题,但阅读这本书,不失为了解好奇心的起点和坚实基石。

原创不易,随喜赞赏

/pic/4_vHVmC19a0o7YS03eqTrIL9QJS4wS4w.jpg

扩展阅读

教你怎么去读 “Edge的2016年度问题-这一年里有趣又有用的科学新闻”

问问题该怎么问?

[有人@我] WLan2017-09-03 09:41:34

过去是只有偏执狂能够生存,在未来则是只有好奇控才能够生存;过去是知足常乐,而在未来,只有不知足的探索才能维持幸福感。[强]

贾利辉2017-09-03 12:15:51

心存好奇心,思想才不会僵化[呲牙]

Miry2017-09-03 10:26:03

第一段就戳中我!我就是喜欢结交有好奇心的朋友!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