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赫尔曼·西蒙教授的交流

年前,《多一些亩产英雄和隐形冠军,少一些泡沫独角兽》一文发表后,《隐形冠军》一书作者,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公司(Simon-Kucher & Partners)创始人赫尔曼·西蒙(Herman Simon)教授,托其同事转来关于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分布的材料。西蒙教授现年71岁,是全球享有盛誉的管理学大师,他既是企业产品定价领域的知名专家,又是“隐形冠军”理论的创始人。与国内大多数高高在上的“专家”相比,西蒙教授能关注远在地球另一端不知名作者的文章,并主动联系,着实令人钦佩与感动。基于观点的交流,而不是基于职位的交流,不被各种伪专家绑架,是今天我们迫切急需的。

借此机会,我向西蒙教授咨询了一些问题,西蒙教授在大年初一予以了回应,摘要于此。

问题一:关于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一直有融资难的问题。中国经济在前几十年强调高速发展,在城市化初期,房地产行业拥有高收益,金融与房地产结合紧密。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速发展,市场估值越来越高,资金也大规模涌入。房地产和互联网这两个领域,是资本最集中的领域。而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是比较低的,真正埋头做事的企业,短期也很难有频繁的资本运作,因此资本的关注度很低,在融资上普遍存在困难。不知德国在金融上是如何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发展的?这可能涉及德国宏观的金融和产业架构。

回 答:

这非常有趣。根据你描述的阶段,中国的资本流动已经开始并正在发生变化。你提及房地产和互联网是资本最为集中的两个领域,因此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遭遇瓶颈。对德国隐形冠军企业而言,并不存在这一问题。它们近些年利润十分丰厚。自我盈利(self-financing)是其主要的资本来源。它们与储蓄银行(saving banks)和合作银行(cooperative banks)也紧密合作,但与少数大型德国银行(例如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合作较少。

问题二:关于中小企业的区域分布

我看了您转来的PPT,发现大部分Hidden Champions是在前西德地区,前东德地区明显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是否因为前西德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前几十年先行市场化和国际化,有先发优势?或者西部的教育较为领先?您认为德国东部地区未来在制造业方面还有追赶上西部的可能吗?事实上,中国目前也存在类似区域不均的情况,在中国东北等老工业地区,经济转型面临困难;而较为先进的制造业,集中在沿海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尽管德国大众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是在中国东北的吉林省长春市。莱茵-鲁尔区也是从传统工业区转型的,为什么能够转型成功呢?相应的,美国底特律却没有成功。

回 答:

是的,大多数隐形冠军企业确实是在德国西部。在东西德分裂时期,东德只有3个隐形冠军企业,今天则可能有大约40个。你需要理解,**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需要耗费数十年,而不是几年就能实现。**德国东部仍然未能完全赶上德国西部。**在东西德重新统一后,未能对东部地区中等规模企业给予更为系统性的支持,是一个失误。大多数资产被出售给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将这些东部企业直接关闭,因为它们不具有竞争力。(因此,)在德国东部地区并不存在实实在在的中小企业部门(Mittlestand sector)。**你提及莱茵-鲁尔:这个地区也存在问题,因为它一直未能在传统煤钢工业的消失后得以完全恢复。底特律也是如此,更为严重。

问题三:关于中小企业与人口政策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人口拐点,国内赞成鼓励生育的声音越来越大。德国也面临老龄化问题。但从您的著述中,我发现您对德国此问题持有乐观态度。从经济情况看,德国确实比日本更有活力。我不成熟的想法之一,是德国经济的区域均衡度较高,不像日本那样将大部分资源和人口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区域分散的经济形态,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大都市人口虹吸造成的小城市过早老龄化。不知您对德国未来人口问题的乐观态度,是基于哪些方面的理由呢?

回 答:

是的,德国也存在老龄化问题。但在过去四五十年,我们有强劲的移民进入。今天,大约有15%-20%的德国人口具有我们所说的“移民背景”。问题不在于移民,而在于许多来自穆斯林国家的移民未能很好的融入。在农村地区情况有很大差别。在德国东部,小镇和乡村的人口在流失,而在发展良好的地区如慕尼黑、法兰克福、汉堡,即便是小乡村人口也在增长。

问题四:关于中国制造业发展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中国中高端制造业如果发展,对日本和德国的影响会很大,因为中国有广阔的市场,甚至有时可以用市场去引导规则。您是否对此有所担心?

回 答:

我认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是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两方面看:其一,如你提及,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德国人已经在中国有很好的定位。单就太仓而言(对于中国来讲,这是个小城市,只有70万人口),就有280家德国企业和大约200个工厂。中国人进入德国市场主要依靠收购德国企业(过去三年收购了162家)。这是一个正常的全球化过程。100年前发生了同样的事,美国人也收购德国企业。在1980年代,看起来日本将要主导全球,但其实并未实现。

以上。

-——————————————-

前两天,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先生著文**《时代从来没有放弃我们,是我们在放弃自己》**,认为我们并没有与经济高速增长去同步发展我们极为稀缺的科学精神,人们主动或是被动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脑子里固化出对“权威”和“大家”的崇拜与依附,将思想自由拱手让出,让一个又一个似是而非的思维泡沫引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进而不断加剧自己的焦虑感。诚哉斯言。

**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信息获取从未如此便捷的时代,也是一个只要你想思考就没人能够限制的时代,同样,这也是一个充满思维惰性和从众心理的时代,还是一个精英翻墙、小镇直播的时代。当我们回想120年前的戊戌变法,回想40多年前尚在文化革命,还有何理由认为自己生不逢时?谁也没有能力放弃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放弃自己。

很晕2018-02-22 13:04:03

好文!!感谢作者的付出!

张行止2018-02-22 15:10:47

我更关注的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文中德国教授给出的方案似乎是以移民方式来解决? 我们中国的历来的传统文化以及近一段时间走强的民粹主义似乎并不适用移民这个解决手段……不知作者的观点为何?[合十]

作者

从工业文明发展来看,老龄化问题是必然的,本公号此前译有一篇《文明的乱序》,可以查阅。是否一定需要或者能够“解决”,我是存疑的,有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应对。

与苏格拉底为友2018-02-22 12:48:12

从西蒙教授的描述中,德国解决老龄化也是依靠移民的方式,区域均衡度带来的人口增长似乎并不明显。

作者

区域均衡发展对人口老龄化有缓解作用,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初步观点,事实上西蒙教授并未回应这个观点,我理解是因为德国不像中国一样版图巨大,且德国很早意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鼓励移民政策。另方面,他其实也未否认区域均衡化对人口问题的影响,不回应是很谨慎的,因为这需要深入研究。但从德国情况我们也可以看到,经济差的地方人口流失,经济好的地方人口增长,而经济好的地方如果生活成本会越来越高,就会减少出生率。

晨无日2018-05-31 21:47:08

我刚好在德国汉堡市,也注意到移民的问题。本地人确实生育低,外来人口都拖家带口的,普遍三个孩子以上,而且似乎没有语言障碍。语言是融入的第一步。 另外,我所在的一个华人圈对移民政策嗤之以鼻,将很多社会问题归结到移民政策上。我是才过来的,所以没有特别深刻的比对。 德国汉堡算得上是知名城市,但是城堡本身不大。不像国内城市摊大饼,巨无霸。 我感觉亚洲城市的发展和西方不一样。韩国首尔,日本东京也是吸虹效果严重。难道是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差别? 关于第一个问题:保护中小企业,我推荐看一下日本法律。 我曾在一家日资企业工作,也问过类似问题。当时日方派遣的财务人员指出,在日本企业还债,中小企业有优先权,大企业排在后面。当时我们要给很多供货商付货款,他对于大企业优先而中小企业延后的做法非常吃惊,说着要是在日本要被罚款的。而且日方人员对于违法这个概念非常强烈,什么事情都要先问一句:这样做违法吗?

淡之逝2018-05-22 14:36:32

现在出现许多文章描述中国现今的人口老年化有多严重,我开始非常相信,但自从读了您的文章,使我有了不同的见解,人云亦云很吓人。我想请教您对如今中国人口老年化的看法,不需太多,寥寥几字就可以。[笑脸][笑脸][笑脸]

作者

老龄化这个问题现在不突出,但未来是很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目前的经济结构下

小小竹排江中游2018-02-22 12:51:05

我很好奇,这位教授是怎么读到你这篇文章的?

作者

西蒙顾和在中国有子公司

冰冰岛主2020-05-05 03:44:56

谁也没有能力放弃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放弃自己。 ~~此言以自勉,还要持续终身学习, 保持大脑的独立思辨。

鲁班七号2018-06-18 09:09:50

德国也意识到中国制造对他们的威胁,他们和美国的态度的差异有多少,采取何种策略, 而且德国不消灭他们的中产,没有不列颠的百年中产归零策略,需要了解的东西太多了,这本身就很有趣,

作者

中国对世界的了解是非常少的

哼哼哼哼2018-02-22 23:41:11

我倾向于认同作者的经济发展均匀可以延缓老龄化的观点。另外,本质上老龄化影响的是劳动率下降,我认为通过合理分工以及技术提升应当可以对抗社会老龄化

timofan2018-02-22 15:41:25

Simon Kuecher 的人真的嗅觉很敏感! 我个人目前在德国汉堡汽车行业就职,很习惯看你的文章,不知可否加个微信号,谢谢!

智能水艺任建强2018-02-22 19:24:22

中国幅员辽阔,一些问题没有答案没关系。选几个区域,先行先试!改革试验区

yan2018-03-10 11:39:39

这是群体智能的一种方式。AI已经到来。

文筆精華l2018-03-04 23:03:32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林洪亮2018-02-22 15:49:51

有深度的独立思考,太难得了。

At.Lin2018-02-22 11:38:43

深以为然,只有自己能够放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