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的小秘密

事非经历不知奇。自从开了这个公号,结识到一些朋友,也了解到很多不开公众号就不会深入了解的“秘密”。相关感悟,在此分享。

1、公众号的粉丝、转发、点赞都是可以买的

我还是比较懒,每年写的东西不多,影响力也不大,大多数文章阅读量不过几千,没有刻意经营。根据我的观察,维持涨粉的秘诀在于经常写,互动多。“爱国”和“骂国”都是涨粉最快的,这直接反应了目前社会的整体水平。在写了几篇转载比较多的文章后,就有来后台推广卖僵尸粉的。大概价格是29元1000粉,“活跃粉”更贵一些,转发和点赞都是有价格的。大多数人其实会被转发数和点赞数影响,所以这是个大产业。有时候看着官方、半官方非常认真的回应某些传播非常广的爆文,感到社会资源完全被浪费了。很多爆文其实只是在做流量经营而已。在PC时代,这种互联网地下经济就出现了,在今天移动互联网高大上的时代,变得更强了,这个产业链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由于我是业余写作,没想过靠公众号赚钱,也不需要靠公众号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因此没买过、也不会买粉丝。目前这个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其实很少,所以当我觉得某些文章值得推广时,我都会在文章末尾写上希望读者能够自发扩散,换言之,本公号的阅读数和点赞数是非常真实的。我需要真实的数据,因为写作目的是出于自我认知的需要,因此真实的反馈最重要。

2、公众号大媒体也分派系

现在公众号平台很多,平时写的一些文章,有“知名”公号媒体来找,希望授权转载。有一些媒体曾经聊过,说转载一次会给我带来多少粉丝,有利于我扩大影响力云云。这是很真实的,就是所谓互联网的“流量导入”。

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号平台有个问题,就是必须去追当天(至多三天内)的热点,这是新闻媒体的通病。传统媒体其实积累了非常多优秀的记者和编辑人才,但在从纸媒向网络媒体转型的冲击下,很多都七零八落了。所以目前中国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冷静、客观、有专业水准的舆论监督机制正在经历一个历史的低潮,还需要时间去重建。**现在整个媒体行业的时效性强了,这是因为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是技术进步不是人进步了,但相应的,深度和专业性差了,因为此前积累人才的组织都面临重组。

现在存留下做公众号运营的专业媒体其实不是很多,这种集中导致互联网大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不独中国如此,美国也是如此,这是信息时代的新问题。以前很多信息是官媒一言堂,大家不满意;现在出现的情况是,大媒体说了算,大媒体背后的资本有影响力。有影响力其实也没问题,一个社会本来是多元化的,各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的声音。问题在于**一方面的声音如果压过了其他的声音,就会出现普遍的偏见。**舆论的引导力是非常强的,大多数人没有很强的判断力。**这其实对整个新媒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必须要客观、公正、中立,要在赚钱和社会价值这两者之间有所取舍,这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你能不能坚持?**有时候当流氓是很赚钱,最赚钱的方法确实都写在《刑法》里,你要不要从?我们看到今天很多新媒体还在给数字货币和P2P做广告,很多带血的钱,这与你做媒体的初衷相符吗?

此外,从本公号文章被转载的情况看,也挺有意思。前期关于地产经济的文章多,各类媒体都会转,这大概是因为每个行业都受到了地价房价快速上升的影响,各媒体的“小编”都有切肤之痛。中期写一些历史类文章,无人响应,读的人少,更谈不上转载了,其实这部分内容是我最看重的。最近写实体经济比较多,尤其开始对互联网经济有些评价,昨天《是时候彻底反思中国的互联网经济了》还直接点名了平台,所以有平台投资背景的新媒体肯定是要跟这类文章划清界限的。

所以从读者的角度,也要认真思考你平时看到的内容,究竟是怎样被筛选出来的。

3、为什么要开这个公号

这个公号的文章完全是个人原创,没有团队。所以文章的内容完全都是按我自己的想法来设定。大多数时候,我只是在做记录,类似于读书或者思考笔记。

从目前互联网上各类文章的质量来看,是参差不齐的。举个例子,很多看似非常专业的互联网文章,数据是没有来源、不写出处的,很多是百度来的,不知道是第几手资料,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大多数人其实不会看数据,只会看结论,但凡100000+,看起来又有道理,很多人就接受了。这种普遍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想想我们的教育就知道了,想想我们在论文中普遍存在的变相抄袭就知道了。

那么对数据较真的意义在哪里?我之前写《大都市与小城镇——从东京的人口说起》、《大都市与小城镇——都市圈的真相》和《多一些亩产英雄和隐形冠军,少一些泡沫独角兽》,最初只是因为看到梁建章的文章里出现了一个数据,就是他提到东京都市圈有3,700万人,所以建议上海的规划人口应该要到5,000万,而不应该是2,500万。那么东京都市圈是有3,700万人吗?我随手查一下,才发现原来东京都市圈跟上海市完全是两个概念,东京都市圈经历了多轮扩张,并且有“一都七县”和“一都三县”的区分。我再查下去,才发现我们对都市圈的理解跟发达国家对都市圈的理解完全是不一样的,这跟整个规划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一方面,一个网红经济学家的高大形象,在我心中完全垮塌了。另方面,激起我对都市圈发展的兴趣,于是我用了大概半个月的休息时间,去检索全球主要国家的统计数据,包括都市圈的人口、GDP、Fortune 500以及中小企业分布情况,这些数据只要能在各国统计局官网查到的,一定不引用第三方资料,假设要引用第三方资料,一定要确保来源是很严谨的机构。比如日本的人口统计数据,看似最后就是一张表格几个数,但其实原始数据不是现成的,需要自己手动相加,这费了大概四、五天休息时间;德国部分数据是德文的,看不懂德文,先得转成英文。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掌握了第一手材料,这个过程其实很愉悦的。因为做了这件事之后,国内关于都市圈和区域发展的文章,我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是讲得对还是讲得错,我都可以随时拿出例证来。所以如果你今后看到一篇看似很专业的文章,如果数据没有来源,就不要看了。最好,顺手查一下数据来源,看看是否准确。只读结论是会受害的,比如你是做投资,可能整个方向就错了。

这个公众号到目前为止,就是我阅读和思考的记录,会有对具体事件的评价,会有观点,但离我自己的认知需求还差很远。比如最近讨论制造业升级,讨论芯片行业,不要看美国,其实韩国就做得非常好,日本也非常好,那么我们对日本韩国有多少了解?如果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把中日矛盾、乐天撤资当作谈资,也很正常。但我们的精英呢?有多少认知和了解?我最近集中在读韩国,在整理近四十多年韩国经济发展的资料。如果你去查询,会知道这方面中文资料其实非常有限,也就意味着我们对韩国的整体认知其实是非常欠缺的。但我们看到的却是,韩国这么小的国家(219,155平方公里)、这么少的人口(截至2015年统计是7,650万),三星能在整个高科技领域一骑绝尘,SK、现代、LG、韩华长期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整个国家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难道不值得我们多关注一下?

今天公众号后台有这么一位读者,应他(她)的要求,我将其评论公开放在这里:

/pic/1_cLrH92niaia8NPGT62aibGNpkCARpQ.png

我的回应是,对于上述问题,我心里原来有数,以为很简单就有答案,可是年纪大了,阅历多了,却发现可能我越来越不了解真实的世界。我已经过了喜欢喷这喷那的阶段,但对于喷子,有时候反感,会反喷一下。至于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请先阅读从20世纪中叶至今的非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各类著作,如果不知道是哪些,请自行检索。

前两天跟朋友聊天,说起这代人除了挣钱是不是还得有点理想,钱挣来做什么呢?如果说上一代人因为时代,在教育和观念形成方面受到了影响,在社会不富足时出生,在人生选择上受到了影响,那么这代人,是不是还要继续上代人的缺陷,可是明明我们没有出生在贫苦的年代,明明我们已经进入了相对富足的时代,那为什么我们不该做点对未来更有意义的事呢?所以在挣钱之外,在喷完之外,是不是可以利用你有限的生命,为下一代铺垫一些基础,包括最重要的,知识的基础和思考的基础?

所以,对上面这位读者,或者持有类似观点的人,麻烦你们自觉移步各类喷子公众号,把你们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你们的理想。这里不需要你们带流量,我完全会忽视你们的存在。以后上述这种评论,直接拉黑不予回应,这是第一次讲,也是最后一次。

以上。

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公号

/pic/2_c2ibk97b1vdZQ3WRVy1CYhyZKF0s8A.jpg

gyren2018-05-18 14:24:23

这个民族永远会有您这样的知识分子,或富贵,或清贫,努力追求并幸运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饱含家国情怀,自觉地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

作者

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也不一定要有多大情怀的

王宗益 海狗种水果2018-05-18 13:14:33

我这样说似乎否定了您独立思考的成果,然而请您相信我,并不是这样。看文章看的不仅仅是内容,更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思想的深度。写公号最艰难的不是追热点,而是“感觉思想被掏空”。像您这样的高手,只写“长销书”,不写“畅销书”,自然是积淀深厚。再次感谢您与我们分享您的思考和积淀。[抱拳][抱拳]

徐弘祖2018-05-18 15:57:31

哈哈,作者你真幽默。 那三个公共号有两个曾经关注过,后来也都取关了。本来想听你批判一番,结果。。。。。

作者

公众号我觉得有两类文章可以读,一是新闻类,即时信息;二是深度分析,要有我不了解的观点。有时间多读书比较好。公众号也是平台模式,原创大多也是低附加值的。整个社会做基础研究的人本来就非常少,怎么可能提供大量有意义的思考呢?

駑駘2018-05-18 15:06:31

现在有很多阅读量很高的公众号,写的文章真不敢恭维,思想和观点很偏激,甚至完全是非颠倒,荒缪错误,不知道是他们学识浅薄还是另有目的。比如:宁南山,他的文章每篇都有一万字左右,是做经济和产业分析的,数据很广泛翔实,但他的观点像是官方口径,就跟厉害了我的国一样在宣传国家主义和爱国主义。 还有那个战略风云学会的公众号,有几个作者署名是中科大的博士什么的,写的文章多是时事热点类的,观点和思想很左,和上面的大同小异。 还有一个更奇葩的是有个叫至道学宫的公众号,作者署名白云先生,文笔老辣,观点雷人,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很长,基本上都在一二万字,阅读都是十万+,粉丝至少百万级,基本上一二个星期更新一篇文章,看样子像是个人号,可见其影响力。此人号称要复兴中华文化,写的文章无所不包,从中西方历史 文化 宗教 到经济 金融 时文类,但基本上都是贬低西方,否定普世价值,把外国人统统称为蛮夷,宣传民族优越论,美国阴谋论,中国崛起论,看样子像个官方喉舌,但当又不像是个高级五毛,他称如今政府是官僚买办集团,贬低邓,颂扬毛,极像个毛左。 这三个公众号文章,初看感觉写的不错,有点道理,但当你看的越多越困惑,很多文章似乎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概念,观点偏激,前后矛盾,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是为了赚钱还是有个什么组织在后面支持当局宣传。 作者你怎么看

作者

我没时间看这些文章

虎2018-05-18 13:55:45

抛开一些不能明说的因素,从现阶段的社会文化,人文精神方面来思考,中国无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作者

向善而为

匠人2018-05-18 13:18:39

抱歉,上文里面韩国的人口面积数据是整个朝鲜半岛的。韩国大约10万平方公里,5000万人。

作者

谢谢,的确错了,查的是Korea的,非常感谢

王宗益 海狗种水果2018-05-18 13:10:35

整个公号里面最牛的文章系列就是文明的乱序,写的太好了,翻译的也太好了。我全都打印精度,为能遇到您这样的高人而感到欣慰。

作者

还有一篇金融资本主义也是我很喜欢的

悍行 彪三2018-05-21 15:25:08

您好,我这边是杭州的一家信息科技公司,请问您这边接广告合作吗,我们想和您洽谈合作事宜,麻烦看到请回下哦,静候佳音

作者

不接广告,谢谢

张行止2018-05-21 10:31:38

置顶的公众号往往都好到不舍得分享[捂脸] 很羞惭

作者

多分享,多传播

Allians 赵福海2018-05-21 22:53:45

有点意思,今天刚看到你的公号,试着看了一篇,观点认可,就继续看了最新的这篇,看到最后部分,有同感,70后创业中,随着这几年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奋斗了,几乎一天都在想着如何突破,当然是实业创业者,坚定只有实业才是根本,越做越发现目前周围的企业家么多数都很浮躁,都不能全力关注到产品本身,社会本身对实业也不是友好,很多问题,不多说了,自己认为唯有打造好的产品才是王道;回到题头有意思上来,近期也是一直在思考 因为创业很累尤其是创新研发,想想自己为什么如此 完全可以过的舒服些,想来想去,一个结论,我认为人应该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而不是贪图享受,否则对于人本身来看为了享受太可怜了,看到您的结尾很是一笑,或许年龄相仿吧。

作者

共勉。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那几个数字和几张纸。

丁美苓2018-05-18 13:09:51

在中国,能够以量取胜的,多数不是精品

庭欣2018-05-19 10:35:46

在这个时代坚持自己的思考的人不多了,非常佩服作者~每次看您的文章都有种阔然开朗的感觉,反思当下也反思自己!很感谢您与我们分享,我也很荣幸能拜读您的文章。

MLIU2018-05-18 15:01:41

从个人受教育的经历以及接触的人而言,个人感觉我们受到的教育大多以一些结论灌输到脑子,以记住结论的准确性以及运用性为最终目标,而教人怎么去思考的教育太少了。还有一点我很好奇,为什么人会像飞蛾一样捆绑在房子上面[发呆]

作者

关注房子是因为生活需求和投资需求,这是现实的

炳2018-05-18 13:25:08

文章前面说得好,后面怼得好。这些喷的一代,不仅知识可怜,三观也可嫌。[流汗]

作者

放到年轻时,可能我也一样

特殊的小立方2018-05-25 09:24:28

原本我想问您接不接广告的,看了文章之后就默默地关注吧,因为工作关系看过太多营销号还有水号,现在一股清流出现在我面前

作者

很多来推销广告的也默默的成为了读者

任我 行2018-05-24 23:43:16

作者的文章很有深度[强][强],希望见到作者能出一篇关于讨论(分享经济)和(共享经济)这类文章

作者

没什么可写的,就是把租赁做成金融骗局

北京段律师2018-05-20 11:06:03

无论观点正误,从老师您做研究的规矩和对数据来源的严谨看,您是真正的学者,期望有缘相识。不知方便否?若老师以认同这种方法和秉持科学精神的粉丝为基础设一群,供后学结识真正同道,做点正事,则功德无量矣,叩谢!

作者

暂时没有时间做这件事,零散交流意义不大

郭辛2018-05-18 19:42:06

之所以读书少是因为收益期太长,而生活所迫不得不大部分时间工作和睡觉啊,平常能抽空看看行业动态和知识就不错了。您写的很不错,写多了有没有梳理之后出书的打算?毕竟汇成书一个是防HX,一个是有条理啊。请继续好好写,谢谢。

作者

没什么需要被和谐的内容,我的文章体制内外都有读者的

Corn2018-05-24 14:44:25

作者的文章是归纳法

Zackary2018-05-22 09:20:47

你说的这个小秘密,从微信公众号诞生就开始了,我们第一批玩公众号的不堪其扰,天天遇到卖粉的[破涕为笑][破涕为笑]

作者

其实在PC时代就有这个产业,只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公开无所谓了

使独尊2018-05-18 13:36:12

写作目的是出于自我认知的需要。我有打比的对象了! 我们对于别人辛苦得来的东西,尤其是认知,往往很快就遗忘,重回自我世界。总是在遇见不的时候,才去寻求是。所谓反者道之动? 总之,不在点上,非本质,一再经历无用之后,那颗心就被杀死了!大多数人,继续接受糟糕。绝少数人,开始寻求做那能够带来改变的实实在在的事情。走一步是一步,越来越壮大!

晨无日2018-05-31 20:26:55

佩服!我也检索过日本韩国,看到他们国民发展指数接近1也很震撼!尤其是韩国,国家分裂,国家安全得找靠山,经历过98年金融危机,好像涅槃一样,一直走在前面。 在国内啥都能做成产业,连医闹都能产业化,咱们国民真的宇宙第一聪明,咋不干点正事呢!真是奇怪!

许梦熊2018-05-23 23:39:51

不知有关文明史这本书何时出来,十分期待,大开眼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作者

说不定得几年,平时时间有限

蔡小泽2018-05-22 12:30:16

终于遇到知音了,我自己做公众号也遇到了作者所提到的这些困扰,看到留言非常高兴的点开才发现是加粉广告,很感谢在自己迷茫的时候遇到了你,让我更坚定的坚持己见的走下去。[微笑]

作者

我没有在做公众号,只是业余时间写点随笔

困嗯哈根2018-05-21 13:02:47

怕不是140字的微博才是喷子的主场吧,想不通那么贫瘠的东西怎能吸引如此多的人,同时希望作者大大持续更新,有朝一日结集出版。

BO沙龙2018-05-18 19:16:37

老大什么时候出书啊 悲剧与希望翻译的真好,英文不好买了书后发现读不懂啊,盼望早点出版 好东西就应大量传播

作者

这个还早呢吧,没有那么多时间,慢工才能出细活

不贰2018-08-27 12:49:29

一直很佩服能静下心来做事的人,向您学习

Xhui2018-06-05 12:02:48

作者说的这代人挣钱外还得有点儿理想,个人觉得资本社会给理想的空间很小的,商品日新月异,不拼命挣钱其实就在被社会淘汰。其实对这代人来说,理想更是奢侈品。

武2018-05-31 17:10:30

这篇文章必须转

谙歆2018-05-31 13:16:41

公众号的名字让人念念不忘,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万物恒长,丧钟的鸣声辽远空旷,人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时间的洪流是有情还是无情,与我无关又与我相关,智慧的思想就像一块甲板,在漂流的夹板上看到太阳照常升起。庆幸关注到这个公众好,在琐碎无聊的工作生活中的娱乐。

谙歆2018-05-31 12:57:43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蔡元培先生所提治学精神不仅局限于象牙塔,而适用于整个国民生活。民国让人怀念的不仅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还有崇敬知识分子的氛围。

陈敏2018-05-30 23:21:06

支持对待喷子的态度。一次就够了。时间有限,笃定读书。

恒耀王磊2018-05-29 18:55:15

作者大大好任性

云帆纵2018-05-29 14:11:00

这才是真正的做内容,做真内容!转发!点赞!评论。跟上! 希望阔大这个这个世界的真实!

上善若水2018-05-29 03:17:33

不可多得的客观分享的好文,赞

旗开四击斋2018-05-25 19:18:54

金圣叹说过一句话,送给作者共勉。他大概是这么说的:平常人家的子弟读书切忌只记住了一堆闲事,阅读重在观作者之心胸!观作者之心胸。[呲牙]

桑茂2018-05-25 16:38:34

偶然从其他平台看到您的文章,果断关注。像这样有独立深度思考,不盲从大众的好文章,应该多支持。

Bin2018-05-25 11:59:34

很精彩的文章,几乎篇篇精品,我现在有点贪心了,就想问问伟大的作者,2017年11月24日被删的那篇还有办法看到吗[破涕为笑]

作者

看不到了,其实没什么内容

With U2018-05-23 23:49:51

客观、公正、中立

合肥9米6平板180630511862018-05-23 13:34:17

一个小学毕业的人,好像也能理解您的文章

让鹅散散心2018-05-22 18:27:46

从虎嗅而来,被作者文笔犀利倾倒~

Even2018-05-22 08:50:40

默默的关注

索南顿珠2018-05-22 06:54:55

经济史是做金融学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常识,只有在具备常识的基础上才能有理性的思考,非常认同您对历史的观点,对互联网经济的分析我觉得从历史角度分析的非常好,受益匪浅,感谢您。[西瓜][西瓜][西瓜]

老蝦2018-05-22 00:10:46

已关注置顶了[强]

作者

谢谢,但更新会很慢

喵甲阿旺2018-05-21 20:28:51

德才兼备 您衬得起[强]

作者

担不起

朦胧2018-05-21 18:17:15

很有深度的公众号,支持作者!

dan2018-05-21 13:49:40

路转粉,文有深度,人三观正[抱拳][抱拳]

翩然远逝2018-05-18 17:57:44

您很有责任心很细致,偷偷学习一下这种态度。

catea2018-05-18 16:27:08

您写的都市圈真的给我好大帮助,当时正在做相关的研究还有案例分析,受文章的启发,真的发现好多文章统计口径 的疏漏,后来就去扒官网翻译完再用,想偷懒都不行了笔芯~~

作者

原始数据很重要,今天一疏忽,查了korea的数据,没查south korea的,就出错了。

M烟火蔓延-刘美军2018-05-18 14:06:38

我喜欢你的文章,你的文章有深度,更想向独立思考。标题也不是那种假大空博眼球。

十月猫马甲号2018-05-18 13:34:36

赞

丫兔2018-05-18 13:20:16

逐渐满足认知需求是快乐的[愉快]

林洪亮2018-05-18 13:13:50

实际上我很赞同 您,上一篇中的观点会分享给孩子,他刚上大学,理性思考,探究本源,很有教义。

沐风2018-05-18 13:00:11

[鼓掌]

唯有时间2019-07-05 17:52:45

一个民族国家的崛起,需要需求脚踏实地做实事的人。那个说互联网企业没权利的人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它们掌控者话语权舆论的力量,指鹿为马、颠转黑白。最大的恶就是为了私利缺少责任担当,

小萱2019-04-20 14:45:08

太阳照常升起,我记得是日本村上春树的一篇文章吗?太阳照常升起,每日笔耕不辍

连城2019-02-11 14:47:51

超喜欢你发的文章,将来如果有我自己的公众号一定要学习你的思维,透过现象直达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