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财务状况速查清单,你真的准备好投资了吗?
**理财的修炼,发生在投资以外地方。**虽然提到理财,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总是投资。但是,投资其实是理财的最后一步,而不是第一步。
财务状况的考察重点是「脆弱性」
检查财务状况的核心不是我有多少钱,而是「我能“活”多久」,归根结底就是「脆弱性」三个字。
窃以为,中产阶级与富人的主要区别不是体现在表面的消费水平和日常的生活质量上,而是体现在当前财务状况的抗打击能力和自由度上。
先看个人的生活质量,从无产到中产的过程中,生活水平的变化是可以说是飞跃性的。当你有第一套自己的房子,拥有第一辆车的时候,生活的安逸程度和便利性会上升一个台阶。相比之下,从中产到富人的过程中,生活水平当然也会上升,但绝不及无产到中产那般明显。山珍海味再好吃,也不及当年饿了一天后吃到的那个鸡腿。
那么中产和富人间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为什么很多人说「自己不敢生病」,为什么存在「中年危机」,其根源都是财务状况的脆弱性所导致的。当中产阶级因突发事件失去工作或工作能力时,生活往往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上有老、下有小,再背着一身房贷,想想都后怕。
活得久比跑得快更重要,只要活着总有机会。所以,检查财务状况就是要确保自己能活着,确保你能挺过黎明前的黑暗,坚持到下一次机会。
速查清单
我把自己关于理财的思考和投资的准备,整理成了下面包含四大问题的清单,以方便及时回顾自己的财务状况,获得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日常收支及资产水平吗?
- 我有多少个账户?包括银行卡、信用卡、支付宝及现金等所有形式;
- 每个账户的余额是多少?总误差不超过 100 元;
- 过去几个月我的收支水平如何?钱都用来干嘛了;
- 未来六个月内,我会有哪些预期开支?
动用一切手段,能够在 10 分钟之内拿出结果的,就算是合格。
了解自己的收支和资产水平是理财的基本前提,也是一切投资的基础。如果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花多少,那么应该如何确定自己能够投资多少呢?
改进手段:开始记账。
记账是一个容易开始,却难于坚持又容易遗忘的小事。对于记账,常听到这样的反对意见「就算我记了账,该赚多少还是多少,该花的钱也没少花,我记账干什么呢?」
没错,记账本身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记账却能让很多改变成为可能。就好比,游戏显示怪物的血条本身不能给你升级,但却让补刀成为可能;镜子本身不能提升你的化妆技巧,但至少可以告诉你今天有没有「苍蝇腿儿」。
刚性开支占比高低?
所谓刚性开支,就是那些不花不行的钱,比如房租、贷款、基本餐饮、水电费、交通费等等;相对应的柔性开支则是消费、购物、下馆子等。
刚性开支占比越高,财务状况的弹性就越小,财务越脆弱。刚性开支占比过高不一定是收入低的缘故,也可能是自身生活水平与收入不对定,比如月薪一万却住着房租八千的公寓。
我建议刚性开支占比不要超过 60%,理想情况是不到一半。再考虑每个月一般 20% 的消费和娱乐,至少每个月都有不少节余用来投资。
另外,也不建议过于苛刻压制消费等柔性开支,该适当享受的时候也需要放松一下。如果压制过多,很可能会导致某一时间的「报复性消费」,就和人减肥饿急了暴饮暴食差不多。省钱和消费间还是需要一个适当的平衡。
如果突然失去工作,你能撑多久?
前提:
- 不降低当前生活质量,如果有贷款,不能断供;
- 不影响当前的投资计划,不可提前撤回投资;
这个问题考察的核心是紧急备用金的配置,备用金的金额建议能够保证 6~12 个月的家庭生活开支,包括消费、基本生活、还贷款等所有一切开支。
虽然以失去工作为假设,但是紧急备用金所能应对的情况绝不仅仅如此。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变数太多了,生病、修车、意外消费、熊孩子闯祸等等,可能每件事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叠加起来小概率就变成了大概率。
来回顾一道高中数学题,如果每个意外发生的可能是 10%,那么十种意外至少发生一件的概率是多少?(1 减去十件事都不发生的概率)
十件叠加后概率增长为 65%,已经变成了一个大概率事件。所以,防患于未然真的很有必要。
我的建议:
- 紧急备用金应该以活期存款或者货币基金等形式保存,要求绝对保本、能快速变现。另外,不建议放进余额宝,太容易被消费掉了……
- 除了备用金以外,还可以考虑备一张专门的信用卡。真到急用钱不可的时候,透支取现的速度最快。然后,一定记得立刻把备用金转出来还掉信用卡,透支取现没有免息期,非必需时刻不要乱用。
是否配置了必要的保险
保险是否必要且合适?
- 是否给全部家人都配置了医疗相关保险?
- 是否给家庭配置了财产相关保险?
- 保额是否与个人状况相匹配?
日常生活的意外无外乎来自两个方面——人和钱。所以,医疗相关和财产相关的保险应该是每个人都必需的基本保险。
首先必须承认,凡是保险,肯定没有「划算」的,综合考虑概率和所支付的费用,投保人一定是亏的,不然保险公司怎么赚钱。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买保险?保险的目的是为了防范无法承受的重大风险,所以保额一定要和个人状况相匹配。
举几个例子来说吧,先说医疗方面:
- A 年收入二三十万,净资产百万出头,那么五十万保额的重疾险就明显保额太低。真的发生什么重大灾难,这 50 万对 A 来说杯水车薪,必然导致生活水平相比以前急剧下滑;而且,50 万自己也拿得出来,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何必让保险公司把钱赚走呢。
- B 年收入八万,没啥存款,还背着房贷。同样五十万保额,对于 B 来说就很合适。如果没有保险,突发意外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对 B 来说,50 万可以做很多事了。
再说举例房产保险:
- C 辛苦了一辈子,攒了一套房,那么与房产价值相匹配的房屋保险就非常必要。万一火灾、发水,你难道要从头再来一辈子?
- D 有几套房,分别在不同的地段,而且没有房贷。那么对于 D 来说,单个房屋的风险就完全可以内部消化,甚至可以不需要房屋保险。因为一套房屋的损失对于他来说,并非不可承受,而所有房屋全部损失,这种事件的概率几乎为零,就算真发生了,也是世界末日来临,要保险也没用……
对于保险而言,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基本的没保,却弄了一堆自以为可以占便宜的保险。可以参考两个问题判断一份保险是否值得买。
总结
这篇速查清单的考察目标只有一个——发现财务的脆弱性,帮我们活的更久、投资更久,赚足复利的优势。
如果速查清单有不合格的项目,建议先不要急着开始投资或者买理财,现在着急赚的那点钱,以后迟早要还回去。
王旭光2018-07-23 14:38:24
哎,刚遇到脚踝骨折,确实需要备用金的支持。 但是社保用到了。由于多出来的钱不够一万不够免赔额保险无用。[发呆]之前不知道这个坑。
作者
备用金是必须滴! 关于医疗险,还是那句话,保险的目的是防范重大不能承受的风险。我个人觉得 10000 免赔挺好的,不然医疗险根本不能这么便宜,一万以下个人承受还是不难的吧。
Didier2018-07-23 14:07:57
目前除了生活费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每个月会固定一笔钱投资债券基金作为毕业后的紧急备用金。
作者
如果是给毕业以后准备的,债券基金很好,算是一笔中期投资。 不过,毕业以后还是要取出来,债券基金本身不太适合做备用金账户,因为不保本,不确定性偏高,波动个 5~10% 是常态。
潘正虎2018-07-27 09:47:21
看了文章有买保险的冲动了[微笑]
作者
看来我应该考虑改行去卖保险了…… [偷笑]
曾晓冬-艺仓美术馆2018-07-23 13:50:48
可是,年龄过了四十岁就买不到50万保额的重疾险了,唉,保险对年龄的歧视很直接告诉我,要开源啦
作者
重疾险买不到,医疗险还是可以的。我就是不买重疾险只买医疗险。
嗯哼-JJ2018-07-23 13:46:06
已经开始用MoneyWiz做记录了,也建立了收支计划表,开始追踪钱的去向 保证投资计划[ 强][强] 感谢分享
Vongola2018-07-29 18:56:55
有个问题,如果买大件,比如笔记本或者出去旅游等预算怎么计算
作者
这类开支一般都会计划一段时间吧,算不上意外开支(电脑突然坏了这种算是意外)。如果是记账的话,可以考虑分月摊销。
刘阿伟2018-07-23 16:11:08
看完之后,感觉改入手一份保险了!
不搭2019-04-22 13:16:30
薪资不高,很清楚自己每个账户的情况,但是从刚毕业就开始每个月强制性存款,从刚开始的几百到现在的几千。每个月给自己设置一个预算,随时记账,查看消费比例,但是遗憾的是没胆量投资啥的,基本放余额宝了没啥利息
卤仁乙2019-01-30 21:51:49
刚毕业半年,有了支付宝的相互宝现在完全不想买保险了[破涕为笑]
作者
30 万够干点啥啊……
牧童2018-10-20 10:30:58
存款有20万,目前正在考虑如何保值,只想到买房。小主有建议没?我倒是记账了三年了,一页纸算了下,刚性开支占67%了,是否不适合投资理财了?[捂脸]
作者
建议翻一翻历史文章
小小笑儿2018-10-09 12:20:28
年入8万买50万的重疾险,会不会占收入比例太高啊?
作者
从保额来讲,50 万还算合适,怎么地也得 4-5 年工资的保障,再少保障意义就不大了。所以最后就是保费的问题了。
甜瓜2018-10-09 12:09:47
不买重疾险只买医疗险,怎么着也是一个有钱人啊。。。
作者
倒不一定非要钱多… 重疾险的缴费太高,这些钱自己投资最后的回报其实也不差。还是看个人的实际抗风险能力和收入的稳定性。
明净2018-07-26 21:39:39
[捂脸]反思了一下,回去就开始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