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重构你的理财框架,一周年36篇内容的一次性梳理

也谈钱还有两个星期就一周年了,利用这个契机做了一次「大修」,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公众号菜单也重新设计了一下,去掉了很多冗余的东西。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得更舒服,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内容。

本文内容摘要

  1. 让那些沉淀的内容流动起来
  2. 梳理我的理财框架
  3. 过去一年的内容汇总及摘要

让那些沉淀的内容流动起来

我很喜欢《反脆弱》中的一个观点:

那些已经存在越久的东西,就越有可能存在更久。

相比于热点和流量,我更希望给大家分享那些随着时间流逝却历久弥新的内容。

不过,相信大家也有所察觉,公众号文章的寿命普遍很短,刚刚推送出来的内容阅读量很高,然后再随后的几天锐减,直到无人问津。

很多内容和理念的寿命理应更长,我也一直在和公众号内容寿命这个问题努力抗争。这次内容梳理和重新设计菜单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让那些沉淀的内容更容易被触及。

也谈钱的理财体系

/pic/1_L3QEiakTYgG1Eeib1AxcibqVgn8aDw.png

注: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是 iThoughtX,因为每次都有人问,所以就直接备注在这里啦。

理财大于投资

对于个人来说,理财的范畴是大于投资的,理财的内容绝不止于「买什么投资」,而是一种对于生活与金钱的全面思考。甚至可以说,凡是和钱有关的事,都叫理财。小到零钱往哪放,怎样杜绝现金「失踪」,大到证券的分析和思考,统统都是理财。

我所坚持的理财体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在紧急备用金和保险的保护下,坚持合理规划和有效投资。

紧急备用金和保险之于理财,就好比房屋的屋顶和地基。

/pic/2_bxJ6JM5Ye2nrly9tU7Kepfrext6I9Q.png

紧急备用金和保险

紧急备用金和保险虽然不是投资的主体,但是作用却不容忽视,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尽一切努力避免意外的投资中断。

长期投资不怕波动、不怕慢,最担心的实际上是「意外中断」。如果原本计划投资十年,买入了较高波动的股票指数基金,但是却在一年后就被迫赎回了,就会给整个投资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 指数基金长期预期收益为正,但是短期收益却完全不可预测,很可能被迫撤资的时候正好赶在市场底部,面临巨大的本金风险;
  • 长期投资中所有的亏损都是为未来盈利所付出的准备,是一种成本。提前中断意味承担了应有的成本,却放弃了本应所得的收获,损失的不仅仅是当下的本金,更是未来的预期收益。

关于紧急备用金和保险的阐述,我放在菜单「理财理念」中。

/pic/3_BERJnZkebibp6P1SKKTbZHJxicsBeg.png

何谓「合理规划」?

实际上一笔完整的投资是要划分成两个步骤的:

  1. 找钱
  2. 赚钱

如今的大部分内容都专注于「赚钱」,而假设「找钱」这个步骤已经被完成了。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 你是否有过意外发现一个沉睡已久的藏有「巨款」的账户?
  • 有多少本来可以用来投资的本金变成了家里可有可无的「消费升级」。
  • 有多少可用的资金无所事事的躺在活期账户或者余额宝里面?

对于理财来说,赚钱只是理财的第二个步骤。没有找到钱,何来本金投资,何来赚钱呢?

对于普通工薪族来说,通过融资、借贷来找钱并不实际,找钱最有效的途径恰恰是从手中的个人账户下手。如果在没有降低生活水平的情况下,积累了更多的本金,亦或者发现了一笔一直沉睡中的资金,何曾不是「找钱」呢?

早期关注我的朋友一定会记得我不断的强调「节流!节流!」,节流其实就是最简单可行又有效的找钱方法。在「找钱」这个版块我会更多的讨论关于记账、个人账户管理的方法。

随着经济升级、消费升级,大家对于投资和保险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记账这类更加基础的财务管理手段却常常忽视。其实记账这件「小事」,也是可以直接影响投资和保险的。

「找钱」和「赚钱」两个板块被我一起放在菜单「谈钱方法论」中。

/pic/4_caF4z1bpQicaKENzUNribvqdEarVAQ.png

何谓「有效投资」?

一笔有效的投资应该是 实际的目标 + 正确的规划 + 持续的坚持

目标要实际,过高的预期必然会导致加倍的风险。如果希望实现每年翻倍的收益,必然要承担大概率破产的风险。如果都破产了,我们还理啥?

规划应该与目标相匹配,短期投资一两年的钱,就不要去买适合五年以上的股票基金。同样,可以放十几年不动的资金,就别放在余额宝里面白白的浪费机会。

如果没有坚持,什么目标和规划都白扯。前面提及的紧急备用金和保险,也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坚持自己的理财规划,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不断的读书与自我迭代

每一个创造正收益的基金背后都跟着无数个亏损的基民。是基金不好吗?并不是。中国基金行业过去十几年创造了年化 15% 的回报,但我们却无奈的看到平均收益为负的基民。

决定投资收益的其实不是投资产品,而是投资人本身。

所以,除了投资金钱,投资自身同样重要。而读书绝对是提升自我最具性价比的方法。为什么在熊市的时候拿不住,牛市的时候又慌忙入场?心理是一大因素,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认知的局限。

除了简单使用的理财方法,我也会一如既往的持续更新读书笔记,维护推荐书单。

过去一年的内容梳理

注:下面的内容稍微有点长、有点干,大家也可以收藏了慢慢看,也可以在公众号菜单最左侧「周年汇总」中找到。

理财体系

用十年时间实现财务自由,在四十岁以前退休

对于大部分工薪族而言,只要提前规划,在开始参加工作的早期就做好财务规划,完全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 40 岁以前实现财务自由(被动收入大于工资收入),满足退休的标准。

退休是可以通过自力更生完成的,而不只是苦苦的等待退休年龄到来,领取那微薄的退休金。当然此退休不是真的退休,而是说我们有条件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工作和生活方式。

注:因为文章有过更新,不允许以链接插入,原文还麻烦大家在公众号回复「十年」查看。

构建理财体系:紧急备用金,隔离意外支出的干扰

「紧急备用金」是投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一环,配置备用金可以缓冲一些不测的情况,从而保护我们的投资,有利于保持收益的稳定。看似备用金占用了部分资金,实际上反而是促进充分投资的。

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傻瓜式投资」

投资可以很简单。这篇文章推荐给想要理财投资,但是受限于工作和精力不能投入大量时间的朋友。「傻瓜式策略」利用指数基金与货币基金的再平衡策略,实现同等收入更低风险,同等风险更高收益。

两个问题判断一份保险是否值得买

保险的种类千千万万,买保险的难度甚至不亚于选股票。我总结出了这个选择方法及标准,彻底解决了我的选择困难症,几乎适用于分析全部「这个保险是否合适我?」的问题。
对于保险其实我们只需搞懂一个核心——保险的目的是承担我们个人所不能承担的风险,这就够了。

理财投资新生的操作指南

主要从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普适性为切入点,解决大家刚刚开始理财无从下手的难题。理财应该是大家都可以学会并掌握的基本技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

注:请在公众号回复「操作指南」

赚钱

如何找到更可能创造高收益的基金 | Barron’s 周刊翻译解读

筛选基金千万不要仅仅根据历史业绩,而要穿过业绩看本质。Barron’s 周刊统计整理了拥有出色业绩基金的一些特征,比如基金经理自己也持有大量基金份额、个人基金经理相比于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收益更高。

基金跟投靠谱吗?除了大 V 本身,我们还应该考虑这三个因素

找到靠谱的大 V 其实只是漫漫长路的第一步,正确理解所跟投的方法、设置合理的亏损预期以及同自己的人性抗争也是跟投成功非常重要的前提。

几个方法对抗熊市时的消极情绪

熊市时期消极情绪不断蔓延,消极在内心中权重越来越高,很容易导致投资计划的中断。「在他人恐惧时我贪婪」是知易行难的典型代表,如果不能有效的对抗消极情绪,「贪婪」只是一句空谈。
通过回顾投资笔记、读老书,把我们的视角拉长到更长周期、甚至是回到牛市时期,让我们获得除了「当下」以外的另一个视角。

如何在印象笔记中记录和整理投资笔记

投资笔记是投资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每天面对的新消息中有多少真的重要?如果没有一本可靠的笔记,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初心,迷失在信息汪洋之中。

对于投资账户记账的一点思考,我为什么建议不要过于精确记录

对于投资账户而言,精确记账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劳动。

再谈投资账户记账——我的账户净值法

在精确但恼人的记账和模糊也糊涂的记账中间,取一个有效的平衡。帮助我们有效的监控投资和收益情况,又不会增加太多的工作量。

理财服务和工具越来越完善,为什么还要花时间自己学习?

决定收益的永远不是投资产品,而是投资人本身。

境内投资买点啥(上):中短期投资的选择

介绍国内中短期投资的标的。
另外,由于小平台的各种问题和跑路,关于 P2P 的投资存在很多争议。但是,我从一开始就说过选 P2P 其实不是选产品,而是选平台,一定要选那些信得过的、有强大后台背景的平台。如果自己依然觉得难以判断,按照投资的存活原则,宁可不要投,长久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境内投资买点啥(下):长期投资的选择

长期投资,指数基金依然是不二之选。

如何在境外投资理财(上):中短期投资

如何在境外投资理财(下):长期投资的简单方法,帮你超越 70% 的投资者

境外投资的标的和国内其实相差不大,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区别只是途径和形式上的细微区别。

解析那些帮你提高收益的日常小行动

理财是一件靠无数小事积累起来的整体。每个小行动、每读过的的一本书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理财结果,做好每一件小事,结果自然能够如期而至。

决定投资 FOF 前注意这个几个要点,别被薅了羊毛

FOF 的本质是好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大类资产配置的问题。只是现阶段的费用还不明朗,在国内基金行业普遍管理费居高不下的情况下,FOF 很容可能因为二次收费而成为一个吸血鬼。
如果在费用上能够有所改善,FOF 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来测试一下自己的财商吧——《富爸爸》现金流游戏

如果读过《富爸爸》,对这款游戏应该不陌生,如果还没尝试过现金流游戏的小伙伴可以来体验一下。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投资机会

受到第一本投资书籍《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的影响,我至今依然坚持自下而上、从身边寻找投资机会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消费和「听说」其实都是一次调研,很多投资机会其实就隐藏在我们的身边。从茅台、伊利到苹果、谷歌,那个公司不是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

本周全球大跌后的反思

大跌带来的亏损并不完全是坏事,有回撤才能倒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是不是在「裸泳」。这就好比,经济危机才是检查企业质地的最佳时机。

找钱

省钱 vs. 赚钱:钱到底是省出来还是赚出来的?

很多人对于理财心存质疑,觉得钱应该是赚出来,不是省出来,并把「有钱人才不用这种东西」挂在嘴边。实际上,看了很多书籍和传记就会发现,很多富人在生活上是很节俭的。「Rich people stay rich by living like they’re broke. Broke people stay broke by living like they’re rich.」

而且,净收入的高低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财富的有效指标,「高收入穷人」也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他们虽然收入很高,但是财务状况却非常脆弱,甚至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富人的标志应该是「高净值」,而如果不省钱、不积累本金,则基本不可能实现高净值这一目标。

信用卡的正确打开方式

信用卡是把双刃剑,既不要过于谨慎,也不要谈卡色变。

梳理了一下信用卡对于理财的利与弊,信用卡使用不当,确实会导致很多财务问题。但是,我认为,信用卡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对于控制账户及收支结构有不小的帮助。

信用卡的出现是为了刺激消费,掏光我们的钱包,但是,只要好好利用,信用卡也可以变成省钱利器。

又忘了记账?给你三个建议

记账是理财的基础,如果不清楚自己花多少、有多少,又怎么做好理财呢?

记账进阶:用 MoneyWiz 规划个人预算

记账本身只是一种监控,不能直接控制和改变消费,但是,预算可以。可以说,如果记账只是记录,那么最多也只利用记账 50% 的能力。合理的规划并执行预算应该是每个理财人的必备技能。

巧用预算和愿望清单构建「打怪升级,爆装备」的消费体系

没有不会省钱的人,只有不能省钱的消费方法。通过愿望清单预算的关联,省钱这件事也会变得充满期待。

餐饮预算规划心得 | 花的更少,吃的更好

压缩餐饮开支和提升饮食水平并不矛盾,一点我的思考和实践。

保险篇

买保险注意这几个常见误区

保险的几个常见误区:迷恋返还型保险、过度追求高保额、「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不读保险条款。

读书

熊市多读书 | 怎样快速判断一份书单是否值得读

如何收集自己的理财书单

从判断书单 再到 寻找自己的书单,解决不知道读什么的问题。

PS:也许以后还得再写一篇——可以读的书太多了,读不完了怎么办😰,哈哈……

读书 | 迄今最值得推荐的一本书《软技能》

值得每个人不断反复阅读的好书,介绍了从工作到生活几乎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方法论。如果你听说过《原则》,嗯很好,这本书对我的帮助数倍于《原则》。

读书 | 五年后再读《富爸爸穷爸爸》的新感悟

五年前第一次翻开《富爸爸穷爸爸》开启了我的新视角,从那以后真正开始了我的理财之路。经过五年的实践和摸索,在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次翻开《富爸爸》,有读到了很多当年「看不到」的新内容。

读书 |「和这本书一样安静」,帮你获得更加平和稳定的投资心理

大家也许用过 Calm 这款软件,这本书和 Calm 师出同门(英文书名就是 Calm),帮你撇去浮躁、专注于当下。心理因素是影响投资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获得更加稳定平和的投资心理,这本书或许能够帮到你。

读书 | 您厉害,您赚得多

雪球创始人的大作,对于互联网和投资者思维有很深刻的见地。投资的研究包含三个层面,研究他人、研究公司、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最有效但是最难执行的方法,因为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性」。

读书 | 睡眠革命

好好睡觉,这是个很重要的话题,很多内容颠覆了传统的观念,比如以周计算睡眠时间,而不是每天 X 小时。

杂谈

玩「模拟人生」收获的一些理财感悟

唉😔,人要是疯魔起来,玩个游戏也满满是理财……不过,模拟人生的完成度真的很高,当之无愧的经典。

谢谢你读到这里

这么长、这么干的文章都能坚持读到结尾,钱君感谢你的支持,留个言冒个泡呗,或者顺手点个赞也成。

为财务自由,共勉。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018-08-29 15:36:28

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作者的回复,我是个宝妈,宝宝一岁,和老公两人毕业之后就一路吃喝玩乐到去年结婚生宝宝,很少会思考人生什么的,也没有多少积蓄,就是在最近有了宝宝之后,要买房落户,老公想买车,我想给宝宝买很多东西,意识到我们要开始规划人生,只是看着账户里可怜的积蓄,有点迷茫和焦虑,也知道了开源节流,同时才意识到要理财,目前就是想通过攒钱和理财,在两三年后能付首付,还有积蓄应付生活开支,保险方面已经都配备齐全了,就是理财很茫然,因为投资期限只有两年,今天偶然的机会看到作者的文章,然后就一气看了很多文章,给了我很多触动和感悟,我也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只是会不会在这个节点才开始有点晚,认知与意识真的会影响人生轨迹,一下午文章看下来,目前就是决定一半资产放货币基金,一半放中短期的债券基金,不知道这个方法是否可行,也希望作者能给我更好的建议

作者

如果只有两年,应该以保守为主,即使全都放货币基金也不过分,力求本金保值即可。你的方法挺合适的。 而且我很喜欢你问问题的方式,目标、背景、时间交代的都很清楚。如果每个人的留言都能这么写就好了 ??。

SaebaRyo2018-07-17 14:15:14

您好,从今年年初我开始有理财的想法,加上看了您一些文章,所以2月份开始做基金的定投,其实我对基金的了解不多,指数型、混合型、股票型等等的基金也不太懂区分,也有买一些债券,但是债券好像也有区分,到现在5个月了,现在看账户,亏了10%左右,我原本的投资期限定的也不长,一年左右,因为我原本打算一年后离职创业,到时候不止理财可能还有一段时间没收入,但是最近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越来越焦虑,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到一年后离职,对于我现在的理财规划,您能给些建议吗?您觉得,一年的计划,有必要做吗?还是现在不定投了,全放余额宝算了,其实我一开始也觉得,一年其实没什么意义,但是当时抱着这些钱目前也用不到,做定投一年后或许能比余额宝多赚点,能赚一点是一点,但是现在碍于工作问题,我在想是不是该放弃,照现在的情况看,似乎一年是不可能有比较大的收入增长的,期待您的回复

作者

怎么说呢,一年的投资本来就不应该定投,更不应该用股票和债券类的基金,就应该简简单单的余额宝或者一点固定收益的定期理财。一年以后要用的钱算不得闲钱。 抱歉没有办法回答你的问题,你想要一个赚钱的建议,可是市场的短期完全不可预测,这是给我出了一道送命题啊。

SaebaRyo2018-07-17 16:34:46

也就是说我压根就不应该买基金和债券?那我一直都做错了[破涕为笑],那应该多长期限的才做定投呢?

作者

债券基金建议三年以上,股票基金至少五年以上,十年以上比较理想。 遇到牛市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提前卖出获利,但是做计划的时候必须按照最糟糕的情况来考虑,也就是最长的期限。

T2018-07-16 07:48:14

老师您好,从少数派一直关注到公众号,学到很多东西。有两个问题一直想跟您探讨: 1.据我所知德国的通货膨胀大概2%左右甚至不到,而中国前几年有过10%左右的通货膨胀。您的方法是否更适用于通货膨胀低的国家呢? 2.我一直没搞懂的一点就是被动收入怎么拿出来用…比如基金收益每个月按月取出来作为日常支出?但是这样就跟长期投资理念冲突了…

作者

1. 投资方法是没有国界的,而且我自己投资于德国的比例其实并不高(不到 5%),基本上一半国内、一半国际。就好比价值投资大家一直说不适合 A 股,但是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非常成功的价值投资者。2. 长期投资还是有期限的,不然不就变成终身投资了吗?有期限就自然有卖出的那一天,至于怎么卖还是要看当初的目标和初衷。另外,基金是有分红的,这部分也是一笔现金流。

甜甜圆圆圈2018-07-16 10:59:01

像我这种来自三四线小城市,没见识没背景的人,自媒体时代您这样的愿意分享的人真对我们有很大帮助,真的,谢谢!

作者

不要妄自菲薄啦,莫欺少年穷。

幻宇天穹2018-07-16 08:25:36

一直想投资,但本身资金积累不够,好不容易攒了钱不是买房就是买车,积攒不了多少本金,慢慢学习吧

作者

嗯…… 我就实话实说吧,如果说不喜欢、不愿意、不感兴趣我都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家总要拿没有钱和没有时间做借口呢?

嗯哼-JJ2018-07-16 07:12:55

感谢内容梳理 一次性这么多干货的总结肯定很费心思

作者

总结的时候自己也会思考,也能重新学到一些东西。而且,有分享的拉动,本来可能要准备一个星期写完的内容,居然一天 10 个小时不到就都搞定了 ??。

Am.bitionr2018-07-24 02:02:47

这么好的文章,阅读量却不高,好可惜啊。不过从投资就是小部分人赚钱大部分人亏钱角度出发,倒是好事[捂脸][捂脸]

作者

恭喜你,先于大家发现了一支「潜力股」[害羞]

小朱2019-01-07 21:26:31

找了很久才找到我想要的。理财一直想做,奈何没有任何概念和规划。从今儿起就跟着大哥混了。大哥,好[抱拳][抱拳]

作者

小弟好 [抱拳]

鲁磊2018-08-19 23:50:03

怎么不开个赞赏呢?

作者

慢慢来~ 我觉得留言比赞赏更好??

冯老师2018-07-31 08:53:44

第一次过来,看你的文很接地气,很喜欢。比很多大号都实际。

作者

多谢多谢,因为我就是普通人,所以更愿意写大家都用得上的方法。

张阳2018-07-18 12:38:41

满满的干货。 学习投资,学习理财,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过的更幸福。 拥有原则,长期坚持,抵住诱惑。 与作者共勉。[破涕为笑][破涕为笑]

阿潇Moonlight2018-07-17 00:42:38

一年也太快了。很佩服的两位,很幸运这一年跟着公众号也开始思考了一些关于钱,工作,时间,平衡和生活的事。一旦开始想才意识到它离我们很近也很重要。当我还把自己当学生拖拖拉拉时,身边的一些朋友其实已经想法很多,也想的很深很远了。我想分享的意义是提供一个角度意识到并思考这个问题,更好的情况是促使判断和行动。我不知道10年后20年后生活会怎样,但我知道它取决于当下的决定和行动。引用文中一句话“Rich people stay rich by living like they’re broke. Broke people stay broke by living like they’re rich”主页君俩的躬行,谈吐处事,阅读的积累和效率,生活中的乐趣,以及强大的自律让我汗颜,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动力。

None2018-07-16 12:22:57

[强]冒[强]泡[强]成[强]功! 本篇阅读用时约10分钟。

K2018-07-16 12:08:09

钱君,且慢上的跟投策略,在其它平台,比如蚂蚁金服上操作,效果是一样的吧?

作者

非自动交易的策略,在操作及时的前提下是一致的。其实,我也是在蚂蚁金服买的,因为不希望账户数量太多。有些计划本来是发布人在自媒体上发布,且慢是合作帮忙提供一些提醒和计算,所以和购买渠道没有相关性(交易费用可能有区别)。

Jack Sparrow2018-11-29 11:03:29

我之前也是没有做理财,后来在支付宝上有个博时基金,买了点,这两年涨了。我想咨询一下,这个要是看各类基金的情况,是要用什么软件吗?

作者

我之前推荐过四款基金 App,可以在我的历史文章里找找。

朱公子2018-11-27 22:00:14

作者好,本文中作者写到财务自由是指被动收入大于工资收入,而在十年这篇文章中指出是被动收入高于自己的日常开支即财务自由,请教究竟何为财务自由?另外求用于估算的Excel表格,谢谢。

作者

财务自由是一个相对概念,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实际上也有多种理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日常开支可能不如工资收入直观(毕竟收入是个确定的数),所以我后来用工资衡量的比较多,更方便沟通。

Kayb2018-11-01 21:03:02

感谢您的回复。3年之内会用到吧。3年之内会买房,结婚。 其实就想问3年左右的时间。您建议如何理财[微笑]

作者

建议大部分买入债券基金(如果比较保守,货币基金也成),用小部分资金(20% ~ 30%)投资股票指数基金。

Kayb2018-11-01 20:19:39

[微笑]作者你好 我是一名工作者,目前有3万左右的存款。近几年可能会用到这些钱,比如结婚,买房子等。但是现在相对这些钱理财一下。望能给到建议[嘿哈]

作者

几年是多少年?结婚有大概预期了吗?买房大体啥预期?

L ゛YT2018-10-18 16:11:40

关注一阵子后才有空深入了解,感谢分享,期待分享

行云2018-09-25 10:45:24

[强],赞。穷爸爸才读了一个月,差不多的心态哈。人过而立,重新开始。

青海青2018-09-12 16:37:59

钱君好[微笑]有幸刚读完您ETF基金场外与场内收费比较的文章,很受启发,压缩交易成本也是提高收益的重要因素啊,想做进一步的了解,比如如何筛选性价比好的ETF场内基金呢? 另外,最近刚跟投了且慢长赢计划,了解不多,想听听您的高见,谢谢!

作者

主要看跟踪误差和费用这两个方面。

sera2018-07-24 23:45:24

您的体系跟我非常类似,只是我还没有达到您这样的高度,不过我从今天开始,会慢慢阅读这里的每篇文章,好好跟您学习。

作者

我的体系也不是独创的,只是把各家之长尽量融合到日常生活中。

橄榄绿2018-07-19 16:32:42

什么时间开始都不晚,跟着小编边学习边思考,希望用个十到十五年的时间,通过理财,实现提前“退休”,这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吧[愉快]

作者

那是必须滴

一盘唐僧肉2018-07-16 07:51:54

大概在上班地铁上看完顺便留言点赞的可能只有我吧

作者

其实,我现在也在和你做一样的事情,你不孤单啦。

Zero Li2018-07-16 07:32:26

感谢钱君,财富自由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开始

张晴天2018-07-16 07:28:02

哈哈,满满的干货呀,赞[强]

依依2018-07-16 07:12:42

看完了,很多启发,需要做个笔记[调皮]

米线哥2019-07-21 22:41:06

关注了各种公众号,每天泡在各种碎片化信息里。第一次留言,计划细读您每一篇文章,系统提升自己的理财技能!必须改变自己了!!

作者

加油好好干??

陶然2019-05-24 08:52:32

想先集中学习优化消费结构类的,怎么找历史文章?[撇嘴]

作者

公众号回复 g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