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实证#45-从投资到保险
题图:设计总监和‘大黄黄’ | 摄影师:张思晨
实盘投资周报第 45 期,最新净值是 0.9306,本周增长 1.27**%**。
且慢管家这周推送了且慢保险业务上线的文章(阅读原文可查看),很多朋友以为是我写的,其实并不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负责且慢保险的钟琛(也是“铁锤”的“妈妈”),经过她和小伙伴们半年多的努力,我们交出了且慢对保险的第一份答卷。
坐在咖啡馆里,想起且慢和保险结缘的点点滴滴,想在自留地里把这些话写下来。
且慢和保险的缘分始于2年前。一次和我的好朋友林敏跑步,他特别兴奋的和我说有一个idea - “保额账户”,一种新的保险服务的方式,强调用户对“保额”的认知。那时的我对保险完全不懂,“保额”、“保费”、傻傻分不清楚,对“保险”这两个字也深恶痛绝(因为每天接到的骚扰电话基本都是保险推销),这次讨论就仅仅持续了1个小时。我并没有当回事儿。
在我当时的认知中,投资是最重要的,把投资做好,可以解决所有的财务问题。
今年初,偶然的原因我拜访了很多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先行者,我问了他们两个问题:
- 对于一个懂投资的人,需要保险来做什么?
- 保险如果对用户有价值,为什么口碑会这么差?
深度交流和思考后,我有了答案。
保险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在不确定的未来,给自己的生活托底。保险的作用,是无法用投资来取代的。投资是进攻、保险是防守,保险可以帮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的等待投资成功的到来。
但和基金行业的问题很像,以销售指标为中心的模式,没有把好的产品和有需要的人连接起来。“保险容易理赔难”、“老人存款被骗买保险”,可能都是这种销售模式下产生的问题。
销售端产生的问题,却容易让整个社会为此买单。“基金都是老鼠仓”、“基金经理都是骗人的”,这些言论让非常多人失去了利用基金来实现财富稳健增值的机会;“保险就是骗人”、“一人买保险,全家 XXX”,也让很多人(包括我)失去了在最好的时候用保险来做足保障的机会。
真正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不久后“且慢管家”后台的一则用户留言。一个对且慢非常信任的忠实用户,在且慢投资了1年多的时间,但不幸患了严重的疾病,需要赎回基金来治病,问我们该卖那一部分。
我一直认为,大部分投资者亏损的原因是由于 “被动的卖出”,或是因为把短期要用的钱配置到股市,或是因为对下跌的恐惧而被动的卖出。且慢通过预期管理、严选策略和用心陪伴的方式,已经很大程度帮助用户去防止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但还有一种情况我们无能为力,就是不幸发生的时候,用户是否有一笔应急的钱。
这种需求应该由且慢来解决吗?“卖保险”的“坏名声”会损害用户对且慢的信任吗?
这个问题我们思考、争论了很久。坚守“能力圈”还是拓展“边界”,这篇公众号推文就是那阶段思考的一个总结。
最终我们想清楚了一件事,衡量做与不做的标准很简单,作为一家“站在用户一边”的公司:
- “保险配置”是否是你的用户的需求?
- 你是否能更好的解决这个核心需求?这包括价值观、知识边界以及专业能力
最近重读《助推》,更让我坚定。在金融这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做正确的事情” 无比重要,而勇于承担起客户的信任,“助推”他们去做正确的事情,比起怕为所谓的“负面”所累,更为重要。
这,也决定了且慢的做法。
且慢对基金的答案是:
“ 用户需要的不是单只基金、而是解决方案 ”
而且慢对保险的答案是:
“ 买保险就是买保额 ”
这句话是且慢保险服务的核心。陪伴用户拿到长期资本市场收益,是且慢的能力核心,我们对此非常自信。这也决定了且慢会将投资和保障分开,我们帮助用户根据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配置 消费型的 “重疾险”、“医疗险”、“定寿”以及“意外险”,希望能用 较低的保费、较高的杠杆 做到 充足的保障(保额)。而长期投资的需求,我们相信且慢可以陪伴用户一起做到更好。
最近的另一个大新闻是 P2P 的频繁暴雷。去年底的时候,我曾经就这个话题写过一篇文章 - “什么是投资中确定性”。最近半年,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恐惧来源于未知、不安来源于不确定。“确定性”可以帮助我们解放自我,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眼前的一切。
无论是基金、还是保险,我们都希望帮助用户建立这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不依赖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高级投资模型,而是建立在对投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对未来各种可能发生情况发生的预知、建立在发生各种可能性时有已知的预案;这种确定性不依赖于500台机器24小时每天比较1亿种保险方案,而是建立在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建立在对且慢产品选择逻辑的认可,建立在不确定的未来发生未知风险时、有一份已知的钱在那里的安心。
最后是个硬广,如果你想体验且慢的保险服务,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希望我们能帮助到你。
- 本周操作 =======
- 8月6日 跟随长赢指数投资的发车,买入一份 5万 富国300,一份 5万 广发500C,一份 5万 全指医药
- 最新净值 =======
本周实盘账户新增资金 6万 元,按照上周末净值 0.9189 折算份额 65295.46。
最新的资产是 4,438,231.06,基金净值是 0.9306,本周增长 1.27**%**。
最后附上最新的且慢截图(2018年8月10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冷言颜先生顽2018-08-11 20:50:08
对大多数人来说,保险是投资是资产配置的基石,从投资角度分析是一种减小回撤的最好方式。 之前写过家庭资产配置的一篇文章,引用过来: “ 不买保险的话,如果罹患重疾,那么10年后资产为50-25=25万;如果没有患重疾,10年后资产还是50万。也就是资产区间为[25,50]。 买了保险的话,如果患病,则治病的25万保险公司出,也就是不管有没有罹患重疾10年后资产都为50-10*0.6 = 44万(假定连交10年)。 上面的数据结果对应到证券投资上,一个策略最大回撤可能是50%,另一个策略最大回撤只有12%。你会选哪个呢?我肯定选12%的策略啊,也就是买保险的方案。” 这个工作早就应该有人换个方式来好好做了,祝且慢这块业务越来越好。
作者
说的真好,谢谢阿甘老师,给您置顶。
陈年旧事瓦2018-08-11 17:15:38
且慢在用心,我们很安心
作者
谢谢
蒙着眼睛看人772018-08-11 17:48:11
为且慢点赞,根据实际收入开支替客户推荐应该拥有多少保额。[强]如果能在最后的汇总页面,提供微调的选择就更好了,让客户根据自己预算来决定是否增加一档或者减少一档保额。另外,根据当前客户在相同保额情况下,画出不同年龄段的保费增长曲线,让客户知道保险越早买越划算。
作者
谢谢星空,很棒的建议。
变成气球弑2018-08-11 17:44:05
3月份就特别想为自己买一份保险,但看不明白,拖到现在都没买。且慢保险一上线就看了,但还是没弄明白。等我慢慢看明白了应该会买的
作者
1. 看懂再买;2. 我们接下来努力帮您看懂
啤酒当茶喝强2018-08-11 17:23:48
公众号 关哥说险,我就是在她的文章里了解的保险,然后前不久给自己下了第一份重疾险。保险和理财一样,都是越早开始越能享受到时间复利带来的好处
作者
[强]
情侣太拥挤擦2018-08-11 17:29:42
我不会叫朋友投资,但我会叫他们买保险
個好莮銀医2018-08-11 17:37:16
再次留言,恭喜且慢,在资产管理上又做了一件无比正确的事,独立有担当
作者
[拥抱]
windy炎烸l2018-08-11 17:31:51
慢即是快,且慢注定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却又充满光明的道路。 且慢且行且珍惜[抱拳][抱拳]
作者
谢谢,一定努力。
辉攻商2018-08-11 17:24:15
做好家人的保险规划才能踏实地长期投资,为孟总点赞[强]
作者
[拥抱]
臥澜听风雨home2018-08-11 17:59:54
保险看似是钱花在自己身上,但实际买的是“未来的自己对家人”的一种保障—— 可以理解为“期权”么?哈哈哈 且慢,你在闹哪样?变相投资?!
作者
哈,更了解投资的人确实可以理解为“期权”
图吧林射手2018-08-11 17:16:59
绿化做的这么好,又想骗我们去投资!哼
作者
扶你上墙
塑身电话2018-08-11 20:34:29
我之前根据张翼轸老师公众号里的分享,买了重疾险,还没买全,也想给家人买保险,看了且慢的保险组合,有一个疑问,感觉且慢保险里的公司名气都不大,这个会有影响吗?
作者
我国暂无保险公司破产的先例,即使未来遇到极端情况,保险公司遭遇破产清算,还会有另一家保险公司进行兼并、并购,兼并后,原保险公司的保单依旧有效。另外,您也可以参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服务这两个指标,可以在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页面查看到。
神精病涩2018-08-11 20:12:03
极致理性的且慢,不乏人文关怀的追求!
作者
谢谢封老师,和您一起努力。??
观阴嬉2018-08-11 19:58:04
有点好奇,且慢保险的问题,低于1000的支出不存在吗?
作者
可能产品经理认为通胀太厉害了??
被推入过去含2018-08-11 19:36:36
选择了且慢,为投资理财路上加了一份安心险[强]
作者
谢谢信任,不负所托
布布布布丁亻2018-08-11 18:16:55
哦耶 [胜利]孟总承认了,且慢总是变相搞事情,太贴心不好[憨笑]!不过,自己确实也是受到了身边一些事情的冲击,去年身边特别年轻的一位朋友不幸病逝(28岁)。然而面对80后独生子女的一代,白发人送黑发人,旁人一句安慰的话都是多余。所以,配一份重疾、寿险、意外和医疗,给自己顶多是份安慰(毕竟没人想行权啊)更多的是给家人未来的一个保障哈哈哈!支持,且慢把事情搞大[机智]…
滚来滚去在2018-08-11 20:00:43
且慢会教用户针对本身已经买的但是很差的保险怎么样退保损失最小吗?深切感觉已买的是个大坑,可是退保肯定有损失,如何把损失做到最小呢?有没有大神支招?
我有俩朵花冉2018-08-11 19:33:14
大二开始接触投资,从货基到债权到基金股票到各种衍生品,对风险认识越深越敬畏。保险本应是家居必备,却由于这个行业畸形粗暴的利益分配制度,让保险变得像瘟神一般。中国保险这个词不应该沦落至此。希望能有越来越多专业的人加入互联网保险的浪潮,让保险姓保,让更多的家庭得到适应的保障。[咖啡][咖啡]
作者
一起努力 ??
竭斯底的笑飒2018-08-11 19:02:09
保险真的很重要 但水太深 比挑基金更难 虽然我已经为家人配置了保险可能暂时不会从且慢购买 但还要感谢且慢能推出这样的产品让更多人收益。保险产品的比较很复杂 投保人情况千差万别 怎么能够让投保人有更好体验 咨询成本如果太大也是个麻烦 成本大意味着不能推太低利润的产品 似乎又和且慢想服务客户的初衷有违 考验且慢团队的智慧啦
作者
很好的问题。“站在客户一边”是最重要的原则,如何在这个原则下,高质量、低成本的提供有标准的服务,是我们努力追求的。
晚风吹惆怅顾2018-08-11 18:46:06
可以在保险方案的选择项中,添加已有的保额或者可以有顾客自己选择的保额
作者
嗯,会的,在计划中。谢谢。
媚俗的忧伤辈2018-08-11 17:30:56
保险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在不确定的未来,给自己的生活托底。 确实我也是这么想的 最近打算帮父母也买点保险 但无从下手
作者
可以先把自己的保障做足,针对父母的保险方案在准备中。谢谢。
小螳螂饿了的家2018-08-12 21:15:01
相信且慢保险业务会做得好,最近看了各种保险,也了解了平安的一些保险,感觉保险太全面反而个个都不太满意,希望且慢给我们一个惊喜
作者
谢谢,我们一定会努力。
卟必费心质2018-08-12 12:44:40
孟总:你好!关注且慢缘于简七的理财课,简七非常棒,她的保研所也做得很好,保障助理非常专业(关于平安保单的解释比线下平安保险销售人员还专业)打消了我购买线上产品的顾虑,先买了一份试试,其实买保险最担心的是赔付,一般人对医疗专业术语不懂,在身体健康告知这项有点担忧,需要保险专业人员指导,买保险实际就是买好的服务。且慢也开始销售保险了,希望你们比简七做得更好,我又多了一个选择。 为了了解且慢平台关注了你的公众号,出于对你的信任开始在且慢跟车e大,你不要有压力哈,投资是个人的事,希望且慢越做越好,给我们投资者一个安全、方便的投资平台。另外问一下,买保险的最佳时期是人生中那个时间段?
作者
还是要多理解长赢的理念哈,谢谢信任,一起成长。
小手菜菜萎2018-08-11 23:48:24
在认识且慢的过程中也接触了保险,也认识到家庭配置保险的重要性,就像我们给车买保险一样,谁也不希望发生交通意外用到保险,但是每年除了强制险,我们还要购买商业保险,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托底。可是至今我还没有购买家庭保险,一是不知道什么险哪一款最适合自己,二是对保险的条款读不懂,看不透,三是经济负担比较重。 现在销售保险的渠道也非常多,支付宝、微信、各种互助平台、公众号等。每每看到保险的推送,就觉得自己了解不透,拿不准。在且慢投资了一段时间后,深切感受到了且慢团队的贴心,一切为用户着想的理念,还有孟老板的真诚、执着,也非常认同他要走的少有人走的路。再看到保险推送时,就想,要是且慢也做保险服务,像做基金投资一样,一切从用户出发该多好,这样要是想买保险了,一定会像买基金一样,明白、踏实。出乎意料,且慢真的要做保险服务了。相信,一定会和基金投资一样值得信赖!
作者
谢谢,我们一定努力。
情难自持卿2018-08-11 23:40:43
一直在考虑到底要不要去香港买保险,如果去香港买的话理赔起来会麻烦吗?外汇管制的情况下,理赔的钱能拿回内地吗?希望且慢帮我科普科普
作者
香港储蓄保险以美元计价,有资产配置作用。高端医疗险部分产品有特长,重疾险免体检额度也高。不过近年内地保险竞争激烈,香港重疾险在产品设计或是费率上已无优势。理赔资金不高的话进出境问题不大。健康告知上,香港遵循“无限告知”,相比内地的“有限告知”(仅回答询问到的健康问题),更严格。
个疯杂母阴2018-08-11 23:04:19
我就是通过学习如何给家人配置保险,从学习保险到学习理财投资。结识长赢,又结识且慢的(就因为老婆两年前一句话,“人家都给孩子买保险了,咱们怎么买”)攻防有序,才能长赢。
作者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强]
Dream丶龙sunny2018-08-11 22:52:23
站在整个家庭考虑,任何人都有发生重疾、意外、身故等风险,难道所有人都需要买保险么?如何在保费与保额之间取得平衡呢?
作者
这需要从风险发生时的财务影响来考虑。如果不幸罹患重疾,治疗、疗养费用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收入补偿部分则不一定,家庭支柱会有需要考虑收入补偿,但老人和小朋友就不太需要。建议试用一下且慢保险服务,测算一下基本的保额。
摩羯组图了2018-08-11 21:04:33
我发现市面上对六七十岁老年人的保险几乎没有合适的,这个才是现阶段我们的痛点,希望且慢能解决
说了再见理2018-08-11 19:27:52
对小程序账本的几点建议: 1.净值曲线增加对比标准(沪深300+中证500+中证流通) 2.增加年化收益率和绝对收益率曲线图 3.总资产曲线图里增加一个本金曲线对比图。最好这个图不用折线图,而是用本金+绝对收益=总资产做成堆积柱状图,显示效果为绝对收益为正显示红色,如果为负数,则绝对收益显示为绿色
作者
收到,谢谢您的建议。
小恋小雨决2018-08-11 19:17:17
群里说孟大要建社群,发币是不是真的,求证一下
作者
不是我,我还不懂区块链和比特币。
雨酒儿home2018-08-11 18:57:27
一直都认为买保险就是保障不确定的意外,在意外发生的时候能够相对从容的应对,所以对返还型,红利型保险一直都不赞同,回归保险保障的本质,去伪存真,相信且慢会越来越好。
作者
[拥抱]
橙爱逗2018-08-11 18:09:49
为“站在用户一边”点赞!基金做投资,保险做保障,二者缺一不可。而无论基金配置,还是保险配置,对于普通个人来说,都绝非易事,感谢且慢提供的方案!
作者
[抱拳]
言西叔琳2018-08-11 17:57:49
保险是一个隐性的杠杆,在这方面确实让用户很难选择,这方面体现了且慢的用心。
作者
[拥抱]
她叫苏诺汐挤2018-08-11 17:52:04
以前也对保险印象不好,想明白保险是消费是保障之后,给自己买了重疾险和意外险,如果后面换工作,还准备补一份年金险
作者
赞
烟熏妆意2018-08-11 17:40:40
急需儿童保险方案
作者
好的,你接下来有的忙了。
心能吃呢民2018-08-11 17:39:19
当年国内保险从业人员门槛太低,只会推销佣金高的不管顾客需不需要的保险,不会结合顾客收入,资产和需求推荐产品,希望也相信且慢在保险方面也能帮助很多人
作者
谢谢,努力。
我走就好昼2018-08-11 17:38:54
用过测试版的,很好用。因为以前投了平安福想提高保额或者转坑,开始时在且慢没发现有人工服务所以使用了另一个公众号的服务。最好加这方面的引导
作者
收到,我们继续改进。
遇不见悲伤某2018-08-11 17:31:13
小程序什么时候加入且慢的数据
作者
我们正在努力,会很快的。
滥情爱52019-09-19 15:15:09
看到置顶阿甘老师的留言,联想到 如果买返还型的保险这个回撤是不是会更小?但是返还型的保险又是很多人不推荐的
作者
不推荐
Asuras许小童鞋2018-08-13 19:47:08
阿甘老师的留言好棒
作者
是
南乔home2018-08-13 16:02:19
那么新的疑问产生了,断缴了会如何?毕竟30年可能发生的意外太多了
作者
如果断缴,保险合同就失效了。保障就中断了。
临时全职男人2018-08-12 13:48:12
正道难行,任重道远。
作者
收到。
撕扯临2018-08-12 12:18:31
且慢好贴心[愉快] 孟总很厉害 接下来买保险就靠你喽!
作者
谢谢信任,一定努力。
钰昏2018-08-11 23:46:24
这就是在保险文中出现的意外险保额10w的且慢设计总监么?
作者
是的是的
码啡疼2018-08-11 23:34:44
还有一个疑问,且慢给出的保险方案,往往一个保险需要缴费20甚至30年,那每年的保费是会变化的么?
作者
长期人身险的保费一般采用均衡费率,保险公司将投保人需要交纳的全部保费在整个缴费期内均摊,使每期交纳的保费都相同。 简单说,不会变化。
情杀犯扑2018-08-11 23:28:31
谢谢孟总,我已经体验过了。看着一年1w+的保费,我就在想,整个家庭所有人如果都要买,负担不起,特来问了这个问题。您的回答解决了部分疑惑:非家庭支柱不考虑收入补偿。希望且慢能讲清楚底层逻辑,而不是指给用户一个选项。 我去按照其他家人的角色再测算一下
作者
嗯嗯,明白,我们接下来会努力让大家明白且慢配置的逻辑。
Dream丶龙sunny2018-08-11 20:30:48
做对的事,真好。
作者
[拥抱]
洋娃娃鱼儿迷2018-08-11 20:25:27
衡量做与不做的标准很简单,作为一家“站在用户一边”的公司——感佩!
作者
[拥抱]
内木光枝time2018-08-11 17:31:50
且慢小帐本是怎么调出来的啊孟总
作者
在微信的搜索框里面搜索 ”且慢小账本“
321艾米5212018-08-11 17:30:24
孟总不是15年跟的长赢吗?一份五万,资产和收益看不明白!
作者
哪里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