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年近九十,是否还有心气,向人类史上最困难的百万美金发起挑战?
9月21号爆料,黎曼猜想有可能被证明,我在朋友圈发了下面这篇文章。
今天Aityah爵士在海德堡公布了他的证明,短短5页论证,很多人第一眼看来,都在怀疑老爷子是被盗号了,还是年纪大了……
简单说,就是他以导师的名字构造了一个Todd函数,然后把黎曼zeta函数框进去,构造了一个新函数F(s)。再假设了个参数b(b不在关键轴1/2上),证得F(s)=0时zeta函数必等于0。
整个证明十分简洁,高中数学基础即可看懂,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个所谓“弱解析函数Todd”到底是啥,在5页论文中并没有严格论述。在我们了解Todd函数以前,不能轻易评判其有效性,但看望月新一对ABC猜想的证明,足足500多页,目前为止能看懂的没有几个。
我也不禁怀疑,作为一个数分补考过三次,复变泛函近世代数没及格过的学渣,都能看懂的证明,会不会……额,有点那个。今夜仔细想来,却有另外一番感悟,爵爷此番尝试带来的价值,依然不可估量。
首先,为何21号的爆料会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地球上始终有这么一群人,在信息噪音充斥的当下,依然守候着那些接近终极的问题。无论在哲学还是数学中,有两个词都让人充满敬畏,一个叫“无限”,一个叫“随机”。如果真的有上帝,这两个词一定是上帝的语言。
而人类所能逼近的,只有一个词,叫“极限”。在严格的数学定义中,极限是你永远到达不了,但能永远无限接近的地方,比如爱情。我们相信那个地方住着许多真理,为此发明了指南针和望远镜、造出了内燃机和大型强子对撞机、从大航海时代到阿波罗登月,这些东西没有一件直接让粮增多,却在不停地趋近那个终极的命题:了解这个世界,了解我们自己。
其次,Atiyah爵士作为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自带菲尔兹和阿贝尔奖红蓝buff,在证明公布当天,我看到了来自民间第一时间的求证与质疑。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科学精神,是教育的所能赋予的最高品质:不畏身份与权威,人们在求证真理的路上,一概平等。
换句话说,在你二十多岁时,敢向八九十岁的大佬说,你这个证明有问题吗?
而当你八九十岁时,还敢不畏失败,向着人类智力的巅峰发起挑战吗?
就像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赤子,像那个一遍遍冲向风车的唐吉柯德,只要这种心气与勇气仍在,我们就永远有逼近极限的能力。所谓朝闻道夕可死也,一个谜底的揭晓,还会带来更多的迷。对全人类而言,这一个个被证明的公理,是整个文明的奠基石,而对探索路上的一个个人而言,正如松民所说:有个署名定理、或者写一本红楼、或者画一幅星空,人就差不多接近永恒了吧。
最后,奉上《大教堂时代》的一段歌词,向这些伟大的智慧与灵魂致敬:
Il est venu 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
Le monde est entré
Dans un nouveau millénaire
L’homme a voulu monter vers les étoiles
Écrire son histoire
Dans le verre ou dans la pierre
躺王之王2018-09-25 10:42:23
不多学几门外语,连歌词都看不懂,还是要学习的
作者
http://www.le.com/ptv/vplay/24843310.html?ch=baidu_s,超帅的
吹牛大王2018-09-29 00:12:07
你的标题仿佛是在说爵士是为了百万奖金才挑战黎曼猜想的[微笑]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