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学生理财的三条建议,学生也可以一样理财

这篇内容本是计划之外的,不过前几天刚好 @追风筝的人 问起

请问能写一篇关于大学生理财的文章吗?

我一想也是,我当初的理财之路其实就是从大学时期开始的,现在正好又赶上新生开学季,也算是应景。我把自己本科时期的理财经验总结了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理财,「理」字当头

通常来讲,理财的最终目的往往都是增值,但是我认为这适合大学生的情况。绝大部分同学的财务并不独立,也没有稳定收入,也没有本金,谈理财增值还为时尚早。

相比之下,学生理财应该是「理」字当头,赚钱不是第一位,培养收支的计划性才是第一位的。而计划性也恰恰是以后理财投资的基础。

我把自己的亲身经验总结为三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1. 生活费以固定周期、金额发放。
  2. 进行完全独立的收支核算。
  3. 养成记账的习惯。

虽然按照顺序来讲,应该是先周期发生活费,才能进行独立核算。但是我认为独立核算的思维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先来说独立核算的问题。

建立独立核算思维

窃以为,独立核算是如今学生群体最为缺乏的一种思维。

所谓独立核算思维,就是要认同所有和自己有关的开支,不管是学费、住宿费,还是电脑手机等大件,都应该一律视作自己的开支,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支取。

但是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同学都是家里给一份基本生活费,管吃饭等基本生活。等到遇到交学费和买大件时再和家里额外申请。这种习惯在工作以后就会衍生为工资付基础生活费,大件消费虽然没了父母拨款,却变成了信用卡分期和消费贷。

以前和朋友聊起生活费的问题,他们报的开支都低的让我咂舌,一瞬间我就无地自容了。后来一问才知道,在他们的概念中,买衣服、换手机、交学费这种事都不算自己的开支,是父母的。

如果没有独立核算意识,很难养成消费的计划性。因为计划的前提是「量入为出」,收入和本金是有限的。但是如何核算不独立,理论上收入是无限的,谁还会考虑什么计划性的问题呢?

养成独立核算就是要培养一种意识:完全为自己的财务状况负责,没有其他人会来再帮助自己,所有开支都要限制在自己的生活费范围内。只有独立核算才能实现真正的理财,否则自己的生活费存余额宝,再和家里要钱买东西,这叫哪门子理财呢?

像工资一样固定周期固定金额

生活费按照固定周期和固定金额发放,有助于提高开支的计划性。原则来讲,这个周期应该越长越好,最短也不应短于一个月。至于金额,应该基于上面说的独立核算原则,涵盖学业生活范围的全部开销。

周期性的固定收入有助于形成按照收入规划开支的习惯。而由家长控制的不定额的生活费,就会形成花完再和家里要的惯性思维。

另外还有些同学家里虽然是按照固定的金额和周期发放生活费,但是金额卡的特别极限,基本上只够吃饭。我觉得这样不可取,由于核算不独立,遇到大额开支还要和家里额外申请费用,本质上还是不定额,没有上限。

虽然这个方法的反例也不少,有不少同学刚刚开学的时候家里给了一年的钱,结果一个月不到就开始和同学借钱吃饭了。但是我认为症结不仅仅在于自控问题,更多是由于前后巨大的变化对比。在上大学之前,家里都是管得特别严,现在又突然一下放的特别宽松,很容易就会失控。说到底还是个「度」的问题。

只要和家里好好的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家里还是大概率会支持的。至于怎么和家里谈,看大家本事啦,就当面试谈工资好啦 🤗。可以试着从按月发放开始,一点点延长。

其实我自己的理财之路也恰恰是源于家里一年给一次生活费,而且一直被灌输独立结算的思维,才有了后面的发挥空间和研究动力。

用记账实现计划性

实现消费的计划性,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比较难。因为未来的消费难以预测,很难计划周全。

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从记账入手。如果我们连过去花销多少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指望规划未来的消费呢?在不记账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开支的计划性,尤其是比较长期一年以上的计划。

有些人可能会说,「记了账,但是该花还是花,没什么用」。根据我的经验,会这么说的人基本都是浅尝辄止,只记了很短的时间而且一定是记了一手糊涂烂账,连账户余额都对不上。

在记账的初期(一年以下),账本确实只有一种功能——提示,让你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但是,知道总是好于不知道的。

记账真正发挥强大作用还是要一年以上记录。虽然我们的工作是按照月度计算,但是绝大部分家庭的开支周期其实是一年,很多重大开支也是以年度来计算,比如学费、年终奖、保险费、会员费等等。不足一年的记账其实很难覆盖到个人的全部开支类型。

关于记账,我写过不少推文,在公众号(也谈钱)菜单里可以找到,路径:干活梳理 → 谈钱方法论 → 找钱。

/pic/1_dItbGibAIaNgSaTBKKC2GJQalicnPg.png大学开始思考理财早不早?

大学开始考虑理财真的一点都不早!我不赞成「等以后有钱了再开始研究理财」的论调。

首先,理财起步其实很慢,从完全小白到小有所成,一般都要 3~5 年时间(至少一轮市场周期)。在大学阶段开始学习,等到开始工作有所积蓄时正好已经过了最初的小白阶段,可以比较好的衔接。

而且起步阶段其实对于本金要求并不高,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而言,仅仅基金一种投资工具已经可以覆盖全部理财投资需求。现在基金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很多基金的门槛已经低于 10 元了。抱怨自己没本金不能理财已经是一种过去式。

其次,本金少的时候开始理财,“学费”更便宜。但凡理财,没有不交学费的。即使是运气好,开始没有赔钱,迟早也要还回去。而且关键在于投资活动的“学费”是按照百分比来交的,本金越多亏得越多。所以说,早期本金较少未曾不是一种优势。趁着早期钱少的时候把该吃的亏都吃过了,相当于后期省下不少本金。等有钱了开始学习了,错误的代价只会更高。

总而言之,理财不嫌早,越早开始,越早收获,越少亏损。

现在你的思路无限宽广了

实际上,在实现独立核算思维和固定周期生活费以后,学生和工薪族本质上已经没有区别了,只是在具体数字上有所差别而已。想要学习理财也不用专门挑针对大学生的建议了,广开思维,多多学习吧。

相关阅读

又忘了记账?给你三个建议

记账进阶:用 MoneyWiz 规划个人预算

阅读原文

沈耀鑫2018-09-16 22:35:24

今年大四,但是大一就和「也谈钱」不谋而合,大一开始管理自己的钱,家里给了16w,四年的学费生活费一次给。所以学校的每一笔消费都要记,每年都要复盘。记账3年,投资三年,虽然现在没钱,但是相信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慢就是快。和也谈钱真的相见恨晚呀。「财商」真的很重要,把它分享给学弟学妹。

作者

??,和我的观点太合了

Jonathan Goh2018-09-13 21:47:14

看了您关于moneywiz翻译的吐槽 然后我发现繁体中文翻译比简体中文好几千万倍

作者

??,这个发现太实用了,送你置顶。

H_Hsz2018-09-13 18:37:58

大二开始记账,只是纯记账,偶尔看看花销在哪里;大三开始理财,去学习基金、股票、保险的课程,然后开始每月定投指基,虽然不多,但是坚持下来也是笔小钱;现在大四觉得自己在思维上有了质的变化。刚开始学的时候,有给人一种想靠“旁门左道”来赚钱的感觉,其实我想说的是,学习理财并不能让我一夜暴富或是突然富有,而是在理我的生活,配置好自己的资产,让自己量入为出,用之有度,也是在为以后做打算。

作者

赞,直接置顶。

遠|空2018-09-13 18:48:12

其实还是有点早了,一个月一千多(普遍)吃饭是够了但也不算太宽裕,每天记账会对花钱有一定负面作用。大学的生活费本应该保证生活,为学习压力打下能量基础,不能本末倒置。(当然财务管理的当我没说)

作者

一下让我想到了「大学期间不要着急谈恋爱,好好学习」的“谆谆教诲”。 说的好像这些技能都不用学习,一毕业就自动加成似的……

Rejoice.2018-09-13 14:55:03

明明每笔账都对上了,还是会有账户金额不同的时候。。这个时候一般用烂账还是直接修改余额来完成对账?BTW,随手记使用时间长了,总会有那么几百元是对不上的。

作者

肯定还是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如果是电子支付,最好还是能对一下流水。不太可能是软件方面的问题。如果烂账只是差个几十块直接记录为“烂账”或者“其他”也可以,但是几百的话误差就有点大了。

James2018-09-13 19:15:08

大一,这个月刚开始定投[白眼]身边的人都想去兼职(家教之类的),我也想去[破涕为笑]不知道这样好吗

作者

大一开始定投,启蒙很早啊,加油??。至于打工,我可能给不了建议了,我自己学生时期没有兼职打工过,也就是实习和论文的时候拿过一些工资。我觉得这些决定还是看个人喜好,也不能用好不好一句概括。

Bonjour°2018-09-13 15:29:54

大三学生,家里生活费按学期给的,之前只知道花花花,加上现在支付宝微信现金到处都可以用钱,更不知道钱用了多少,现在记账一个月了,大概知道自己钱花在哪里了,嘿嘿嘿,从而也抑制了花一些不该花的钱

作者

??,记账是理财的开端。

小蜜蜂2018-09-13 15:15:56

软件能推荐一个吗?好用的

作者

记账软件吗?我一直推荐 MoneyWiz,虽然是付费软件,但是能值回票价。

丽谖TANG2018-09-14 11:17:26

那个说兼职打工赚钱的,我上大学时同学们不少兼职,累得要死各种被坑影响学业而且最后算下来还没我奖学金多……

作者

这个还是因人而异吧,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我身边还有不少同学奖学金和打工都没耽误,耽误学业和打工没有必然联系。

我叫侯同学2018-09-13 22:29:48

有适合我们大学生的理财软件吗?现在听了您的话准备试一下,先来个100块的

作者

[擦汗] 要不您把文章末尾的总结再读一遍?

LHY2019-02-13 09:38:50

天啊,评论好多人也给我上了一课

作者

高手在民间 ??

潘达2018-09-13 16:57:52

家里一般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地给钱,我每个周都有在算收入支出,每个月盘点一次。然而我还是月光

作者

方法是开端但不是全部,最后肯定还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lazy胡图图2018-10-11 11:18:17

大一新生一枚,之前学了长投课堂小白营的理财课,觉得财商很重要,但是理财的体系还是很杂,决定每周都抽出一段时间学习,但是不知从何下手,渠道太多了,幕布,理财课,公众号,知乎,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作者

可以看看我周一推送的书单。

过审天王2018-09-26 19:42:34

早点看到这篇文章就好了,工作之前没理过财,工作一年后因为p2p的暴雷损失了资产的80%,代价太大,但没负债。这次教训真的让我懂得理财不仅仅是记账和投机投资而已,早点学习早点亏损才能早点领域

FtChen環達2018-09-13 17:17:38

打开随手记,自念书以来已经持续记账17xx天 记账是个好习惯,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smile at the sun2018-09-13 16:23:02

我从小到大都有记账的 习惯,可是由于是学生,没有收入,紧巴巴

作者

家里的生活费也是收入的一种形式啊。赞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