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是坐电梯上来的,还是自己努力上来的?研究海外ETF的一点意外发现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个段子:三个人坐电梯从一楼到十楼。一个人原地跑步,一个在做俯卧撑,一个用头撞墙。他们都到了十楼,有媒体采访他们,你们是如何到十楼的?一个说,我是跑上来的。一个说,我是俯卧撑上来的。一个说,我是用头撞墙上来的。这个电梯,就是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而那三个人就是……
这个段子隐喻的是,很多成功并不是因为某个个体有多么的出众、牛X,而是因为整个时代在带着你跑,而你只是恰恰站在了正确的位置上,站在了「电梯」里。(为了表述方便,就姑且称为「电梯现象」)电梯现象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牛市时期盛产“股神”,为什么很多成功经验实际却难以复制。
在小的尺度上,个人和企业被国家的发展带着跑,而在更大的尺度上,每个国家又何曾不是被整个地区或者世界带着跑。之前我一直以为的都是中国拉动世界经济,后来才发现,原来中国才是被拉着走的那一个。
投资的是中国还是新兴市场?
在投资中尤其容易陷入电梯现象,比如说问大家一个小问题:
港股和中概股比如腾讯和阿里,它们的股价走势是受企业经营状况影响最大,还是受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
答案是都不是,而是受整个新兴市场的行情走势影响最大,不信看下面这个 2015 年至今的走势图。
其中红线是 MSCI China Index 的走势,可以理解为中概股 + 港股的组合;而蓝线则是 MSCI Emerging Market 新兴市场指数,涵盖中国、韩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其中中国占比仅 30%。是不是发现两者在中短期内的走势竟然高度重合?所以上面问题的答案是,海外上市中国企业股价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境外资金的“心情”。
但是如果我们翻看国内的财经报道,会发现对于 BAT 等海外上市企业的股价走势解读,无一不是和中国经济结合在一起讨论的。股价高了,就是因为中国经济给力、发展的好;股价重挫(比如最近),则是中国经济陷入低迷。
但是如果我们把观察尺度拉大,却发现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很多时候中概股跌了仅仅是因为其他国家也在跌,我们一直都是坐在电梯里面的那个人,只不过最近这段时间电梯在往下走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很多所谓的“专业解读”和鸡汤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下图 👇 是新兴市场指数中不同地区的权重)
### 如何影响我们的投资
电梯现象一方面影响我们对于事实的解读和判断,另一方面也是一道投资选择题,我们面临了这样的一个选择,是投资电梯,还是电梯里面的人?
我个人更倾向于投资“电梯”。一方面,这个现象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资产配置的核心逻辑——收益的 90% 来自大类资产(电梯),而其他所有因素才占 10%。整体来看,两者的投资收益水平相差并不会太大。而另一方面,“电梯”的数量显然更少,需要付出的研究成本也要更低。而相比之下,“人”的数量就要多多了,能够在小范围内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原本我是计划在境外 ETF 中高比例配置中国相关指数 ETF 的,但是经过这次思考,我选择降低权重,用 70% 的新兴市场和 30% 的中国指数组合,把投资放在更大的维度。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投资维度越大,基金的管理费反而越便宜,投资整个新兴市场的 ETF 费率为每年 0.1%,而中国 ETF 居然要收费超过 0.6%。
但是,中国市场依然值得投资
虽然中国 ETF 的走势在中短期内是被带着跑的,但是我依然认为新兴市场指数不足以完全取代中国指数,所以我没有只投资新兴市场,而是 2:1 的组合搭配。
短期来看市场是投票机,投资者的心态胜过事实,表现出来就是市场走势间高度相关;而长期来看市场是称重机,企业自身的价值增长才是基础,而中国企业最近这十几年的变化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而且虽然不能说中国一定比其他新兴市场更值得投资,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中国的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的了解必然是更透彻的,投资也才更拿得住。所以我一直建议大家,优先投资自己生活和了解的地区。
最后再放一张全景图,文初的那张对比图为了更直观的表现走势的相关性,我是从 2015 年开始截取的,如果我们把观察时间提前到 2012 年会是什么走势呢?请看下图👇,资本市场短期投票机,长期称重机的表现是不是更加清楚了?
(依然是红色表示中国指数,蓝色表示新兴市场指数)
总结
往大了说,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不妨把自己的视角放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找到那台“电梯”,而不是局限于我们自己的运动。
往小了说,就我们的理财投资而言,个股在中短期内走势源于行业,行业的走势又源于大盘,大盘的走势又源于整个国家和地区。对于精力和时间有限的投资者,不妨在投资中秉着「抓大放小」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和时间集中在更大尺度的投资上,集中在通过指数基金实现的资产配置上而不是个股“精选”上。
相关阅读
提到境外投资,可能有小伙伴会问关于境外投资的账户推荐,可以看我的这篇内容 盘点我一直在用的几个投资账户 。
关于资产配置,可以看我的这篇整理版读书笔记 资产配置的原则与操作。
CYY2018-11-26 14:25:11
也就是软件行业常说的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吗[呲牙]
作者
同理哈
Ken.N2018-11-26 14:05:39
所以巴菲特难以复制 相仿的人都是同时代的人
作者
是的,巴菲特的成功确实有时代的因素(当然个人的实力也很重要)。
王小明2018-11-26 14:15:05
新兴市场指数里台湾的权重为什么这么高
作者
台湾厉害企业确实不少啊,比如半导体和代工。
qinggeouye2018-11-27 12:26:07
想起知乎以前常见的一句话,大意是「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
作者
??
Pluto2018-11-26 18:05:37
所以这算另外一种说法的超视角吗?放在更大的尺度里面不就是相当于上帝模式的超视角吗?[呲牙][呲牙][呲牙]
作者
算是一类具体应用吧。上帝视角比较虚,说得好听,但是应用起来刚开始肯定还是摸不着边。
佳钊2018-11-30 13:05:57
受制于行业、大盘走势的股票不值得买。没有创造价值也能涨上去,最终是劣币驱逐良币。
ZHANG2018-11-26 23:52:47
为什么被带着跑的不是印度 偏偏是中国呢
作者
谁说印度不是被带着跑呢?
豆浆豆浆Gene Law2018-11-26 16:41:26
总结太到位了,msci各种指数历史数据在哪里看得到呢
作者
msci 的官网可以查到实时数据,但是历史数据我还没找到很好的免费途径。如果有信息的朋友欢迎留言,不胜感激。
Cviler2018-11-26 14:41:35
突然就茅塞顿开了[机智]
作者
[愉快]
snowzhao2018-11-26 14:22:26
这篇文章太有价值了,值得收藏,辛苦了
作者
谢谢你的表扬,很厚脸皮的收下了[呲牙]
vin2018-12-02 10:21:17
中国经济就占了新兴市场的半壁江山,你说中国的走势跟随新兴市场的走势,这到底是谁影响谁呢
作者
首先,经济是一回事,资本市场是另一回事,中国资本市场体量和新兴市场比起来真没多大。另外,中国经济占了新兴市场半壁江山,就一定是主导市场了吗?我看未必。
宇宙级幼稚鬼Doroloo2018-11-30 17:19:36
在国内,想投资BAT可以买中概互联,想投资H股可以买恒生指数,但是如果想投资新兴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有什么途径呢?毕竟去对应国家开立证券账户也不容易。
作者
可以参考我文末的相关阅读。
D2018-11-29 22:31:03
阿尔法收益和贝塔收益的区别和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