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限制消费一定会影响幸福感吗?

提到控制消费、增加储蓄时,常常会有人说「我还是更希望享受当下,满足当下的需求」。

但是限制消费一定等于减弱幸福感吗?我觉得其实并不会,而正相反,有计划的消费反而能提升幸福感。这个幸福感的提升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 提高单位消费的效率
  • 高储蓄带来心理上的正面暗示
  • 财务稳定改善生活的波动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储蓄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太间接了,所以今天不谈储蓄和投资对于生活的改善,单单从消费的角度考虑。

本文是鼓励有计划的、理性的消费,而不是倡导激进地完全不消费。而且事实证明,过于激进的控制消费是很容易导致报复性“反弹”的,并不可取。

消费到幸福感的传导

首先,消费确实可以实打实的产生幸福感,这个是没什么争议的。我也不是想要劝大家不消费,而是希望能够把从消费到幸福感的传导过程效率最大化。对于购物和幸福感,最有效的衡量方法就是「单位消费的幸福感产出」。

我的观点可能和普遍的看法相反,我个人认为,对消费进行有效的规划和限制,是可以有效提高消费幸福感的:

  • 有限的预算会促使我们优先考虑最需要、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想到什么立刻就买。这会提升单位消费的利用率。
  • 因为消费有限,我们会更多的考虑如果发挥已有物品的更多用途,每笔消费产生的幸福感更持久。
  • 用更便宜的价格实现了和高价产品一样的功能,幸福感至少翻倍。而且真正适合自己的好东西,往往其实都不贵。

提高每笔消费的利用率

如果消费没有计划,想到什么东西立刻下单,就会常常需要买什么重要物品的时候却没有钱了。最后真正需要的东西一拖再拖,而买下的东西没多久就又被束之高阁。

一笔成功的消费是可以持续产生幸福感的。每天使用所购物品时都会有种暗爽的感觉,而且很久也不会腻歪。

而有计划的消费可以帮我们提高成功消费的几率。因为预算有限,容错率较低,会倒逼我们消费前仔细做好功课。

优先购买最必需的东西

这个优先不仅体现在购物的先后顺序上,还体现在资金的分配上。最理想的情况是,不买没用的东西,省下的钱把必需的东西买最好的

**如何判断是否必需?**我的标准是会每周使用,并且预期使用寿命 5 年以上。

**如何判断「最好」?**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而且往往不是最贵的。好东西不一定要多花钱,稍微花点时间,多研究一下评测还是比较有必要的。

不论是「必需」还是「最好」,其实都和高消费不搭边。而且德国的一家专业评测机构 test.de 也证明,评测冠军很少是最贵的产品。(每次必需消费前,我都会花 3~5 欧元买一份评测机构 test.de 的评测,几乎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贴一张报告的截图,相当详细。这类机构虽然国内还比较少,但是前景还是相当明朗的。)

/pic/1_iczsN1zfxAibot0YuFsbsPXJ6HIKJw.jpg

PS: 博朗的入门款 3系剃须刀评分完全不输顶级版,价钱却差了好几倍。

理性消费的行动清单

可能是因为我和领导都是理工科出身,所以我们总是把理性和收益最大化放在第一位,希望一笔消费能够获得最大的幸福感产出。这是我平时使用的一些 Tipps:

  • 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财目标明确消费预算。
  • 平时注意收集自己的愿望清单,想到要买什么东西,优先放进清单里,而不是直接下单。
  • 消费前根据需要或者想要的优先级来排序愿望清单。
  • 事先研究评测,做功课,必要的时候可以买一下专业评测。
  • 相互送礼物,如果选得好,幸福感翻倍加成很容易,这也是我最近才学会的新技能😳。(不过送不好,也可能掉沟里😫)

专门提一嘴「愿望清单」,清单能够给消费欲望一个沉淀的过程,把真正必需的物品和一时的冲动分开。很多东西几天之后再看清单,就完全没有消费的欲望了。另外我还写过一篇关于愿望清单的推文,感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

限制消费其实没那么难

我和领导都是从消费大手大脚一路过来的,后来按照一定的方法,从记账、设置预算到设立欲望清单,再到现在实现大约 50~60% 的储蓄率。整个过程其实完全没有感觉到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下降。

这些经验和内容我整理在公众号菜单 谈钱方法论 - 找钱 里面,回复「省钱」也可以看到。做投资不能保证立刻赚钱,但是通过理性消费带来的省钱效应却是立竿见影的,也是作为工薪阶层最有效的「找钱」方法了。

阅读原文

吕哲2018-11-06 14:53:53

自从开始学习理财之后,我越来越发现财富增长带来的快乐比吃喝玩乐强多了

作者

正解!但是这个东西没实际经历过的人很难明白,所以我一般不写。

我不是李冠典2018-11-06 14:21:16

对小情侣来说..主动限制消费不可能的.. 这辈子都不可能会主动限制消费是… 只有被动限制消费…

作者

所以从“小情侣”到成为“伴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灯 等灯等灯2018-11-06 14:07:37

本文是一系列“消费降级”文章中的一股清流

作者

消费降级真不是啥大事

坐山客2018-11-06 23:43:14

有时候就觉得每次买东西前要研究半天,好累

作者

有时候觉得……前要研究半天,好累。你会发现几乎把任何东西套进去这句话都成立。

Sky2018-11-06 14:12:53

限制消费就是理性消费[得意][得意]

作者

限制消费容易走进盲目压制需求的误区,我以前就是这么过来的。

吴晓君2018-11-06 14:29:25

幸福感是由消费产生的吗?占多大比例?

作者

消费能产生幸福感,但是幸福感不全是消费来的。至于比例,我真心不知道。

双木2018-11-06 18:15:50

我偏向极度限制消费,前任偏向想买什么就买。而我经常会让她少花钱。现在她离开了,而我则慢慢地放松自己的限制,就像博主那样,把平时自己想买而又不舍得买的东西放进愿望清单里,当成一些长期投资(如健身,看书等)的奖励。生活的确过得挺愉快,而且,将有限的金钱买到最值的东西的时候,那种愉悦感 真的比有钱随便买买买开心得多(譬如买了条裤子~)。

張文靖同學2018-11-06 18:36:52

很有道理,但是女朋友这种生物买起东西来可不这么想[撇嘴][撇嘴][撇嘴]

Vivi2018-11-06 15:00:04

看好创业板ETF吗大大

作者

我没太深入研究过创业板,现在的投资主要还是集中在沪深 300 和中证 500(也就是前 800),从行业洗牌和马太效应的角度来看,强者恒强的可能性更大。

光影_青空2018-11-06 14:47:41

欲望清单是个好东西,很多东西丢进去快一年了,不点开都快忘记这东西了,不过ipad pro是从第一代9.7种草种到现在new ipad pro,虽然我一再告诉自己A12x我拿来也用不上,但是还是想买,家里A7的mini2已经被我打入冷宫了,反应太慢了。

作者

那就把 new ipad pro 丢进清单里啦[坏笑]

Maverick2018-11-06 14:30:52

领…领导[奸笑]

luo2018-11-06 14:17:48

回归理性消费

洪楠2018-11-06 14:15:58

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想买啥就特想买,然后连续好几天都心心念念的,总有一天忍不住就下单了。 后来尝试了一下把这些想买的放到一个清单里,也就不怎么挂心上了,隔断时间再看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项都不想买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愿望清单的方法挺好的,让自己冷静一下。 还有一种思路是,我现在把这些非必需的购物的钱省下来,放到投资里,对自己的未来更加负责,很多项目就直接pass了,也没有什么特别难受的。

毛淘2021-02-04 08:05:40

幸福感的来源之一,掌控感。 尤其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如果不对财产进行整理和规划,财产的增减不过是数字的变化。对于数字的浮动,大部分人是无感的,这个时候,消费反而成为了负罪感的来源。 而记账呢,则让财产变动变得清晰可见,尽管记账前后,消费行为可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一切都慢慢变得可控了起来。从不可控到可控,就幸福感而言,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感谢也大带学生入了记账的坑

苔米2019-01-27 17:36:52

少而精

陈晨2018-11-07 17:06:15

限制消费,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幸福感更强,而不会有疯狂购物之后带来的负罪感

作者

??

张锡贤2018-11-07 17:01:40

愿望清单 真可以试下,总是被某些推文骗我购物[微笑]

meng2018-11-06 17:38:53

说起来盖x排行做得还可以,就是冠军几乎都是贵得要死甚至没购买渠道的,不知道图啥[破涕为笑]

作者

如果是这样的话,排行的意义就不打了。一万块的产品吊打一百块的,对比就失去意义了。

木头2018-11-06 17:13:57

这个测评有点实惠了 说句题外话,手动的锋速3 实在便宜又好用,我都忘了是多少钱买的了,反正用了有几年了,配的4 个刀片还有 3 个

流汗去2018-11-06 16:33:01

还以为可以代购剃须刀呢哈哈

涟漪2018-11-06 16:07:16

不过送不好 有可能掉到沟里 hh有故事[得意]

作者

没有啦,都是我自己 YY 的。

海霞Haixia2018-11-06 15:47:31

关于礼物的难题,保留退货的可能性才是最佳解决方案。不过这里就真的需要伴侣心态了。

BI8FQD2018-11-06 14:16:12

推文来的很及时,正在学习理性消费,在大学里乱消费给自己挖了无数的坑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