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心得的一句话总结
最近这几年大家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了,各类保险也开始不断完善。虽然目前还谈不上完美,但是大的方向确实很光明的,好事 😀。
虽然我保险不是我写作的重点,总共也就写过寥寥数篇内容。但是也必需正视保险对于理财的作用,现在又适逢春节期间,大家都奔走在路上,再聊聊保险,总结一下我对于保险的思路和心得。
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保险的,不会提及具体的产品(精力实在跟不上),主要还是以整体的思路为主。我把对于保险服务的核心理解浓缩成一句话来总结,所谓保险就是:
消费者以概率劣势为代价,换取对抗不易承受的重大风险的保障。
先划两个重点,「概率劣势」和「重大风险」,大家先稍微体会体会,我稍后仔细解释。
精练解读版
先说一个比较精炼的解释,这句话可以拆成两个更便于操作的原则:
- 保险宜少不宜多;
- 保额宜高不宜低。
因为保险本质上是概率劣势(保险公司要从你这赚钱),所以保险买得越多、越杂,对于个人财务的不利影响实际上更高。所以与其各种保险都买,不如在真正必需的保险上多花点钱,走精品集中策略,这就引出了第二条原则。
为了更好的起到防范重大风险的作用,应该选择保额相对高的,因为风险的高低最后都会反映在造成损失的金额高低上。既然我们要防范重大风险,那就干脆彻底一点,把自己的保额弄够了。
深度解读版
前面给大家花了两个重点,概率劣势 和 重大风险,下面就详细说说这两条内容。
概率劣势
因为保险公司是商业公司而不是慈善公司,保险公司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能够从消费者这里赚钱。在这笔生意中,保险公司是概率优势的一方,而消费者则是劣势一方,这个关系就和赌场与赌客的关系基本一样。(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两个行业都是对先进科技非常重视的行业,目的也是为了维持概率优势)
所以即使再好的保险产品,也逃不过「买得越多,赔的越多」的结果,所谓保险是否划算其实是个伪命题,只是消费者赔多赔少的问题而已。样本越大,概率作用的体现就越明显。
再强调一下,指望着保险能够“划算”、甚至从中占便宜的朋友可以洗洗睡了,保险公司是一家商业公司,那么多精算师在背后规划出来的产品能让你把这便宜给占了?
重大风险
在保险中,既然我们的代价是概率劣势,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保险,或者说我们能从保险中获得什么?答案就是前面所说的对于重大风险的保障。
通过保险,我们实际上是把自己不能承受的重大风险分摊到了更大的群体上(保险公司的客户),相当于大家一同承担。「相互宝」就是一个更加直观的例子,虽然去掉了「保」字,但是底层的逻辑确实一样的,只是这个过程更加透明。
那么保障的风险到底如何衡量?最简单粗暴又方便对比的方法肯定就是折算成金额了,也就是回到了保险的保额上。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保额宜高不宜低」的原因,既然对抗重大风险是我们保险的理由,就尽可能做得充分一点。
如何应用
选保险的难点不仅仅在于保险产品种类太多,还在于如何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何谓重大风险?**答案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我自己在用的衡量标准是——五年储蓄水平,即预期风险是否会超过自己 5 年时间所积累下来的储蓄额。(如果比较保守,3 年也是可以的)
在一年前的内容 两个问题判断一份保险是否值得买 中,我当时提出的判断方法是五年收入水平。但是后来发现衡量抗风险能力的最有效指标不是收入水平,而是储蓄水平。一个年收 50 万,每年必须花掉 49 万又没有储蓄的人,财务甚至比年收 10 万,每年开支 5 万的人脆弱得多。
用储蓄水平,能够更直观的衡量风险所导致的“生活水平倒退”。
我自己 Pass 的保险种类和理由
以下判断不是我的建议!只是演示思路的具体应用,是根据我个人实际情况的判断,不能适合每个人,仅供参考
- 人寿保险。预期收益太低,同样的钱用来投资而不是用来买保险,最终能够到手的资金要多得多,而且自由度更高。
- 重疾险。保额偏低,长期来看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而且每年的保费开支偏高。
- 宠物医疗。理由依然是保额偏低,而且条款很苛刻,每年保费上千,保额上限还不到 10 万(还要自付 20%)。
- 意外险。保额偏低。
- 扯淡险:比如身份证丢失险、赏月险等等。
根据这个思路,我拒绝了人寿、重疾等常被认为是“必备”的保险。因为这类保险的保额并不够,我确定自己就可以承受类似的风险,所以也就不用拿真金白银来换取一点心理安慰了。保额是过滤保险的一大利器。
最后我给自己和家人留下的保险只有寥寥几个:
- 医疗险。现在的医疗险虽然还不完美,有不少坑,比如续保问题。但是当下也确实没有更好的代替品了,居家必备。
- 责任险。主要赔偿个人过失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比如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由于事发概率很低,所以保额比较高,一千万欧元,估计我这辈子都用不上…… 国内还没怎么被提及过,但是在德国这边是必备保险。
- 财产保险。财产保险其实我有点纠结,姑且留着吧。
- 没了…… 就三个保险
我们只要谨记上面的两条原则,保险宜少不宜多、保额宜高不宜低,基本上各类保险都能够进行快速判断了。
关于保险这个话题,我以前也写过两篇内容,感兴趣可以点下面的链接看看:
YZ2020-08-10 03:12:25
有些老读者问到,回来补充几个新的信息。 重疾险至今我个人还是没有投保,主要是因为自己本身储蓄比较高,风险依旧可控。但也渐渐转变了对于重疾险原本消极的看法,当时拒绝的理由是“保额偏低”,但最近新增的各类额外保额重疾险已经可以逐步弥补这个空缺。就补充“收入缺口”这个保障而言,已经比较可靠了。 寿险我个人已经投保,幸运地找到了保额够高、保费也并不贵的消费型寿险。
作者
最新的完整观点已经整理到公众号后台菜单中,有需要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下。
灯 等灯等灯2019-02-07 14:34:48
重疾险对家中的主要/唯一收入贡献者还是很必要的吧
作者
还是那句话,看家庭风险承受能力,五年储蓄水平。而且假如唯一收入来源病倒了,赔付那几十万也撑不了太久。
常青2019-02-07 14:16:19
意外险应该是必备的吧,相对来说出险概率大,保费低,保额高。
作者
保费低、保额高必然概率低,如果仔细看条款,就会发现绝大部分是致残、死亡才赔付,没啥用… 人都没了
张锡贤2019-02-10 14:19:06
作为一个配齐了 重疾 意外 人寿 医疗 的男人,个人感觉 重疾 医疗 对于我们穷人来说还是必要的,虽然通胀的力量真的恐怖,意外 人寿 的身故责任大概率性价比太低,毕竟如果真走了自己是不受益的[破涕为笑] 只能说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作者
没事可以算算账,如果全部的保费都变成自己的投资,以 10% 的复利计算 10 年后能有多少储蓄。想要留给后人的话,现金肯定才是硬通货,而且是实打实的“自己的钱”。
Ting丶风云2019-02-16 21:00:18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如果用花在保险的年收入5%~10%用在长期的理财上,长期也是不菲的积累。我觉得如果本身有一定的积蓄,加上有长期理财观念的可以考虑不配备重疾险和定寿险;如果本身没有什么积蓄,而且自己的理财观念并不是很严谨,把这些钱用来买保险也挺好的,毕竟我觉得大多数人买保险可能最重要的还是求一个心安。 当然,只是个人浅见。这里也感谢作者,给别人开拓了一些新的思路,之前我也是认为每个家庭支柱都得配齐这些保险,其实每个人的想法也会是不同的,相同的方案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作者
??,真看懂我观点的人着实不多。
呸你一脸滑稽2019-02-07 16:04:03
年纪大的买不了医疗[白眼]
作者
对于 60 岁以上的保障确实是个难题
gongmin2019-02-07 15:02:45
我个人觉得消费型重疾险和寿险是必备的险种
作者
嗯嗯,看个人实际情况。
桃夭2019-02-07 14:23:08
我还是觉得重疾和定寿在我的规划范围,毕竟这两项的风险都是我无法承受的。
作者
??,保险策略因人而异,独立思考很重要。
LYNN驾培&盘扣脚手架2019-02-07 14:13:00
重疾险不是必备,是因为个人储蓄足够高吗,但是对越普通的家庭来说,重疾险难道不是更需要的吗,不会因为一个人得重疾导致全家生活垮掉
作者
是不是必备要看个人的储蓄水平,内容有提及。单就抵抗风险而言,医疗险已经足够覆盖了,而且覆盖面更广。
孤鸿影2019-02-07 14:12:54
准备把招行推给我的疾病和意外都保的住院险注销掉。只有住院才能报销,每天最高上限是500RMB,这个太积累了,一个月160多RMB
钟福洲2019-08-15 07:15:25
写这文章出来之前得去更深入的学习保险的基础知识,国家在大力提唱与推动各种商业保险,为2030年全国人均寿命80岁的健康中国战略在做前瞻性的铺垫,国家定义为保险是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你这是对健康中国战略拖后腿。
作者
就服您,真的。
Being2019-03-11 17:34:54
因人而异,不是保险一定要配齐。琢磨下。谢谢[强]
呼呼2019-02-15 10:36:12
但是国内医疗险的续保是个问题哇,一旦停售了,健康出很多小问题的话产品就买不了,另外意外和人寿险的话核心还是给家人留的呀,人没了,家人生活还要继续呀
作者
医疗险的续保确实是个问题,但是现阶段没有更好的代替方案了。 与其用保险给家人留钱,为什么不直接留下积蓄呢?省下的保费用来投资,最后积累下的资本很快就会超过保险所能覆盖的部分,而且重点是自由,活人也能享受。
暖阳阳elva2019-02-11 06:55:08
得了重疾用医疗险去支付费用,可能会有三种结果: 1,治好了 2,没治好 3,当下稳住了,后续还待观察 结合现在及未来20年的医疗水平等,大家做出心里预判而进行原则。对于不懂投资的普通人来说,如果经济能力可以,重疾+医疗也是比较安心的原则
作者
我的观点正相反,条件一般的、抗风险能力差的,医疗 + 重疾。条件好点,重疾那点保额并不够,起不了多大作用(相对个人资产而言),何必抱着概率劣势呢。
叫我第壹名2019-02-07 16:06:37
保险主要是保障,但目前国内公司都是往理财型的年金分红险去了
作者
如果一个保险又能保障、又能理财,结果就一定是都没做好。
Kay2019-02-07 14:18:34
国内确实很多重疾险解决不了问题,真发生毛病了该卖房还是得卖,每年交的保费也不少
作者
重疾险的保额还是不够,抗风险还是得靠积累个人储蓄。
京2019-03-26 14:27:58
我也是作者的观点,所以曾经拒绝一切寿险重疾险。但最近体检发现瑕疵越来越多,竟然转变观念给自己买了重疾险,我考虑的是个体风险可能大于精算师用的风险系数。要是体检没什么瑕疵,可能仍然坚持不买重疾险呢
Moore2019-02-08 19:11:16
保险保的是钱,不是健康,所以普通人买便宜点,有钱人买贵点,还是看好四大配齐
作者
“保险保的是钱”这句很认同,但是四大配齐就看个人需求了,我个人是完全不考虑。
双木2019-02-08 00:44:41
观点有点新颖。还得消化消化
子杨2019-02-07 15:57:57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我得再思考思考
carol2019-02-07 14:41:51
刚买了守护者一号,最高保额只有50w,确实保额不高,还在考虑加购一份消费型重疾险,买多了心疼保费,买少了觉得保障性不够。。。[难过]
JW2019-02-07 14:41:32
年龄大的父母,买个合适的保险还是很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