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关于定投,你应该知道的几件事

定投作为一种省时省力又长期收益有保障的投资策略,对普通投资者是个难得的好东西。

大家常有的没有时间投资的顾虑,在定投面前基本都不是问题。即使在完全手动操作的情况下,定投每个月最多也就需要半个小时,而如果是自动定投计划,基本属于一劳永逸。

而且定投同时兼具投资和储蓄双重属性,尤其适合没有本金的投资者,不存在没钱可理的困难。

理解定投建议从两个重点入手,公式化策略可操作性

首先定投是一种公式化策略,以一个简单的模型为基础,确定未来的投资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人性贪婪、恐惧对投资的干扰。选择公式、相信公式是定投的基础,如果一天一个策略,到头来基本还是走不出亏损的怪圈。

而第二个重点,可操作性,则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策略不能有效坚持执行甚至比没有策略还要糟糕。所以在考虑定投的时候,需要尤其重点思考策略的简单性、可执行性。如果一时好高骛远,选择了一个相对复杂的策略,到头来效果可能还不如最简单最“笨”的方法。

定投的策略及方法

最传统的定投,指的是「定期定额投资」,这也是定投最初名字的由来。不过这个方法后来被不断的扩充,又在定期定额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定期不定额投资」,包括价值平均策略、均线回归策略和估值百分位等策略。

关于这四种方法的具体解释和对比,可以看我的旧文——盘点四种定投策略,总有一款适合你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扩充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策略的收益,并附带了一定的抄底、逃顶功能,但是也增加了公式的复杂性。选择定投策略请一定注意文章开头提到的「可操作性」原则,如果不能有效执行,再华丽的策略都没有意义。

对比的四款定投 App

选好了定投策略,接下来就是定期下单投资了。推荐几个我在用和用过的 App 中体验比较好的:

  • 蚂蚁财富,集成在支付宝内,也有独立 App,最为方便;
  • 且慢,走精品策略路线,不会塞给你成千上万的选择,精选几个策略;
  • 蛋卷基金,雪球旗下的基金平台,如果你用雪球较多,上面有比较喜欢的大 V,不妨试试蛋卷上面的策略;
  • 天天基金,老牌基金平台了,提供的信息和功能最为全面,用来研究基金很方便。

原文: 推荐四款我一直常备的基金 App

定投频率如何选

「是每周定投好,还是每月定投好?」是定投的另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我用历史数据进行过回测,最后的结果是两者收益差别微乎其微,并不构成显著的收益差别。但如果非要说个所以然,那么按照发工资的频率进行定投最好,资金利用率最高。大部分人都是每月发工资,那就选择每月定投即可。

原文:干货出炉,定投频率怎么选,且看量化回测 月初、月中或者月末定投,对于收益有多大影响?

如何理性处理跟投

除了自己直接进行定投以外,跟投一些靠谱的定投策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简单愉快。一个完整的投资计划包含很多琐碎的细节,很多投资者可能感到有些无所适从,这个时候选择跟投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不过跟投也不是就完美无缺,除了跟投的策略本身,对于策略的理解和信任也举足轻重。在市场底部由于亏损产生动摇心理,最终放弃跟投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跟投是更加透明的基金,并不能帮你解决恐惧和贪婪的问题。

原文:基金跟投靠谱吗?除了大 V 本身,我们还应该考虑这三个因素

定投的止盈策略

由于国内市场常常出现各种非理性的暴涨暴跌,牛市疯涨,熊市又是大幅度连年阴跌,我们有必要在牛市末期及时止盈保住利润,等到熊市到来再重新投入资金。

关于定投也有一些量化的止盈策略,比如翻倍止盈、定期止盈等,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这类规则太“死”,很难应付市场的变化。

我建议采用「盯梢」的策略,盯准几个自己比较信任的跟投计划,分批次的跟着止盈退出自己的定投。退出的资金可以考虑一些更加保守的股债二八策略,既能保底,又能吃到一部分牛市后期的收益。

原文: 基金定投的退出策略:赚了 3%,该抛了?

补充一下:除了股债二八策略以外,也可以考虑退出后换入部分趋势类策略,比如二八轮动,牛市后期效果也不错。

定投可以随时开始

定投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最终收益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小,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定投。虽然不同时点开始,短期收益会有区别,但是对长期收益影响其实并不大。就绝对收益而言,选择开始的时点远不及选择止盈的时间点重要。

最近一个月的行情比较好,2018 年下半年等比较晚开始定投的朋友账户已经开始盈利了,而更早开始定投的账户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损。这会给人一种感觉,更晚开始定投的这些朋友更加「幸运」,而开始太早反而不划算。

但是如果我们看另一面,虽然晚开始定投,账户实现了盈利,但是因为时间短、账户积累少,虽然快速实现盈利,但是绝对收益其实并不高。而反观比较早定投的朋友,如果只看最近几个月的表现,账户的绝对收益实际是更高的。如果现在市场开始进入牛市一飞冲天,必然是越早定投最终获利越多。

**盈亏总是同源的。**你现在吃的亏,都是给未来攒下的家底。


相关阅读

如何更好地找到和看懂公众号干货

学生理财的三条建议,学生也可以一样理财

我的推荐书单,自学理财不是事

整理了一些高频出现的留言

刚2019-02-18 22:12:55

刚刚开始跟投指数基金,没搞懂申购费率怎么计算的,能请教下嘛,谢谢!

作者

抱歉,请自行百度,不喂饭。

PumpkinPie2019-02-18 13:35:15

我正是2018下半年进行定投的,经历第一次大底,一个政策底,一个历史大底,最后还是慢慢上来的,学生而已,放的本金很少,主要是想体验一次熊转牛的过程,想品味一下其中的奥妙。不过真也收获很多

孤鸿影2019-02-18 13:50:54

请教一下,我在支付宝的财富里面买了指数金基,分红方式如何选择哪个比较好,红利再投,还是现金分期,等下次发工资再一起定投?

作者

现金红利相当于免手续费赎回,如果需要现金流可以选现金分红。 但是如果现金分红以后再重新定投,就要多花一次申购费用。

宇宙级幼稚鬼Doroloo2019-02-18 15:26:30

上涨的时候深有体会,起步晚本金少,就算账面上收益率不断升高,但其实也没赚到多少[皱眉][失望]

一直很二很二的老帖2019-02-18 14:17:04

钱君,结合最近的学习思考问几个问题 1、当前的杠杆工具有哪些?分级基金现在都没了吗? 2、根据自己这段时间很浅薄的学习和跟投长赢过程中的思考和观察,我觉得投资核心一是如e大说的不要买贵了,买贵了自然难赚钱,第二点就是心态,也就是如何反人性保持理性。判断是否买贵要有自己的估值体系,我现在能想到就是通过当前估值处在历史估值的分位来判断,那么市盈率是其中一个最直观因素,e大说市面上公布的沪深两市整体市盈率有误差,是因为用的总市值/总盈利所以当一些小市值巨亏的时候会引发归并偏误吗??那比较客观的市盈率是如何计算的呢?是市值和盈利全部按照市值的权重去加权,然后加权后的市值求和除以加权后的盈利求和??? 3、估值体系除了市盈率和市净率这几个基本指标外还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指标?

作者

1. 分级基金貌似要被取消,不过具体情况我没有了解。海外有倍数 ETF,比如2、3 倍的,不过需要海外账户。2. E 大喜欢用等权重的计算,这个看个人理解,没统一答案。3. 股息率也很有帮助。

Being2019-03-11 17:47:45

满满的干货,辛苦啦[强]

summer2019-02-21 14:19:01

钱君好,请问你理财主要是走基金而不是股票是吗?

作者

核心资产在基金,非核心在股票

宇宙级幼稚鬼Doroloo2019-02-18 14:33:25

我竟然把段落标题看成了“如何理 性处理跟投”[捂脸]

作者

有的时候我自己乍一看也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