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努力存下这么多钱,到底图个啥?

注:今天的文章分两部分,后一部分是留言整理。

之前和同事聊天,聊到理财和预算的问题,我介绍了一下自己的预算和规划(当然比较抠啦)。后来同事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你不花钱,存下这么多钱又不花,图个啥呢?

当时一瞬间我都没反应过来,可能因为一直在写关于理财方面的问题、聊这些话题,渐渐的把自己带入了这样一个前提假设——大家都知道存钱的意义,但是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存不下钱。

但是都来我才发现,很多小伙伴不是存不下钱,而是根本没有想过要存钱。

确实哈,按照德国这边的收入和消费情况来看,硕士毕业参加工作后,收入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在没有小孩的情况下,坐奔驰、开宝马,再供一个 House 并不算难(一房两车)。在这样舒适的生活触手可及的情况下,愿意选择放弃,转而开始储蓄的人其实并不多。

我和老婆至今还没车,去哪基本靠走(城市小),也几乎没钱下馆子(预算太紧),连回国一趟都得做好大的心理准备,我们到底图个啥?

从中产向上进化

财务状况速查清单 中我画过一张图 👇

/pic/1_PJRXoGJb8HB7Oee3fibA1UJiacibTA.png中产与富人在日常生活的区别并不明显,富人日常用的东西中产也大多买得起,所以两者日常生活的品质相差其实并不大。

但是这种消费背后的代价却大有不同,有的人用投资的收入消费,而有的人则是消耗未来投资的本金甚至负债来消费。最后导致两者的财务状况天差地别,债务积累,财务状况越来越脆弱。

而「本金和投资」的不断积累,才是从中产继续向上进化的基础条件。进入中产以后,还希望通过单纯的努力工作实现阶层跨越的可能性相当低。

所以为啥要存下钱?为的是未来当自己的工作潜力被榨干之时,依然有继续向上进步的潜力。虽然有本金不能保证投资顺利,但是没有本金,投资却是万万不能的。

整理一些比较值得参考的留言

散户与机构的「人性」

/pic/2_1NuicicCHgnvupBQ6OgaQ3nToWYl5g.png原文背景:当从来不投资的朋友,开始想你推荐股票的时候,就该小心准备退场了。

牛市熊市交替背后的推手很大程度上归于「人性」。而从散户到机构,内含的人性是在不断减弱的,所以参考性也越来越弱。这是「支付宝」和「朋友」的本质区别。

但是并不是说机构就一定理性,还是支付宝推荐为例。支付宝虽然一直在推荐,但是推荐的内容却是总是在变化的。这个推荐的内容却反映出了很强的「人性」因素,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当支付宝开始推荐的时候,也就大概率接近了红利消退的时候。

关于止盈

/pic/

定投需要止盈的前提是市场波动巨大,大起大落。如果市场如一条斜线持续向上,止盈也就没有了必要。

一般而言,越是成熟的市场,比如欧美,市场整体的波动性越小,以熊短牛长为主。除非出现了极端的高估,这类市场可以不止盈,至少不需要像国内这样三五年止盈一次。

而国内的市场则属于大起大落,牛短熊长。牛市往往走势凶猛,但是昙花一现,随后则是漫长的熊市。如果不及时止盈,熊市中我们会损失绝大部分前期利润。而另一方面漫长的熊市也给了我们止盈以后再重新入场的机会。所以在目前的国内股市,止盈算是一种常态。

核心资产与非核心资产

/pic/5_ia2alE9E6iaSp7wLvZ5wgrIZfCiajg.png这里涉及到资产配置中核心资产非核心资产的划分。

核心资产的重点是在高确定性的前提下,追求合理的高回报。从理性的角度,我不会拿自己的全部身家去豪赌,宁可慢一点。

而非核心资产则是在控制整体风险的前提下,追求超额回报。风险怎么控制?仓位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控制非核心资产投资在总资产 20% 以下。赚钱了我高兴,赔光了我就离场,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这个话题我在 资产配置读书笔记 里面有提及过。

用概率思维思考的人并不多

/pic/,比较遗憾,真正看懂的人并不多。很多回复不看前提条件和思考过程,上来就质疑「重疾险真的没必要吗?」。不过很高兴,还是有懂的朋友(比如这条留言)。

概率思维本身是「以决策质量,而不是决策结果」论成败,不看过程直接看结论,最后读到东西往往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所谓决策质量无非是以概率为基础评判。

最近在读一本书《对赌》,讲的也是这个问题,过几天会发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这个问题。


相关阅读
* 留言整理(一):一些高频留言
* 保险判断一句话总结
* 一份财务状况速查清单,你真的准备好投资了吗?
* 关于定投,你应该知道的几件事(合集整理)

阅读原文

莉莉豆2019-02-25 20:31:48

被你圈粉以后,过了一段时间的极度节省的生活。后来有天去吃了下大学时光最喜欢的酸菜鱼,然后就发现已经没有原来的味道了。现在有点调整了,有些幸福的感觉是过十年有钱也没法感受到的,适时要行乐,不过度就好。

作者

平衡很重要,貌似我也没有提倡过拼命节俭吧 [尴尬],我提倡的是“在不影响幸福感,甚至提升幸福感的前提下降低开支” 而不是死命省钱。

Vanessa2019-02-25 13:08:42

请问有十五万存款,做基金好还是股票呢

作者

能问出这个问题的话,多半做不了股票(我是说能赚钱的那种,不是炒着玩)。

悠扬小Q2019-02-25 13:22:27

存钱积极做韭菜啊,这不,新的一茬韭菜马上来了

作者

是的,已经开始有人打听投资的事情,跑步入场了。这一轮涨到现在居然还没有出现个像样的回调

Csmart2019-02-25 13:37:43

我一个19岁就自己买好了医疗险,意外险和重疾险,图什么就图个心里踏实,裸奔的生活总是感觉没底气。然后平常生活的工资除了基金定投就是生活花一部分,踏踏实实的慢慢来

日森炎焱2019-02-25 15:53:16

还没做好准备大A股就开始暴涨了,越涨越慌,本准备分批次建仓结果仓位刚到一半就涨成这样,犹犹豫豫不敢做决定,甚至感觉没买的仓位自己在亏钱,我是不是太贪了。

作者

盈亏同源,仓位轻的之前下跌的时候淡定,反弹的时候慌;仓位重的下跌的时候慌,反弹的时候悠哉。

陈晨2019-02-25 15:01:51

涨得有点多,让我有点慌[呲牙]

作者

我也有点惊到了…

Livia2019-02-25 13:17:02

定投止盈之后适合继续投么?

作者

看最初的止盈动机是什么了。如果是因为市场高估,那就等到市场高估结束以后再重新开始。

喜欢蒂芙尼蓝的少年2019-02-25 14:06:42

最近市场可能会出现小幅回调,但整体趋势应该是向上的,现在都还属于底部附近。

作者

同感。

丶止水2019-02-25 13:43:43

最近各种卖房炒股的都来了,韭菜开始大量进场咯

acr2019-03-03 21:35:19

存钱就像游戏,一直存钱一直爽,一直游戏一直爽,为了爽而不断做着,不会停下来问自己为什么,也不是为了什么明确的目的,就是爽才开始做的,因为爽而不断做着。 爽可以理解为促使存钱的各种因素和存钱得到的满足感。

作者

你这样已经算是比较高的段位了,内生正循环。

晨光熹微2019-02-25 22:57:26

存钱是为了以后啥也不干也可以有钱花[憨笑]

作者

对,这就是我存钱的理由

吴婷2019-02-25 17:53:07

孩子,老人,太多需要钱的地方,没事的时候还好,真有啥事也不慌

作者

也是一个原因吧

Chenbo2019-02-25 16:11:53

您存钱的目标是为了财务自由啊。存钱或者理财都要有一个目标 比如早日退休 养老 子女教育 结婚 买房买车 环球旅行 等等。你就算说是我喜欢看财产增加也是目标。个人理财规划的第一步是设定目标。您真应该再安利一下如何写理财计划。

作者

我之前写过啊,而且很多次

钟大大 2019-02-25 13:40:51

就差一个像样的回踩收割了。。。

陈逮逮2019-02-26 12:49:58

我就喜欢看资产增加 巨有安全感 [██▓]2019好运加载中

一刻2019-02-26 01:11:12

有个疑问,对于偏保守型和理财入门新手的人来说。是否可以按核心资产投资确定但收益不高的产品上去,只要确保能持平或跑赢通货膨胀就行;将非核心资产投资到高确定下的高回报去获取一定的收益?另外,这种策略还能叫投资吗?

作者

这也是一种策略,策略没有对和错,只有合适不合适。有多大能耐,承受多大波动和风险。

双木2019-02-25 18:56:34

“努力存下这么多钱”,它会不会只是一个投资思维的一小部分,所以努力存钱,图的是习得投资思维的,并且将传给下一代。我觉得,它是非常宝贵的一种经验,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培养。(“努力"这词能不能说明它费时间)

作者

这应该算是整个思维的一个折射点,事是小事,但是背后的思维更重要。

刘昱2019-02-25 16:37:50

钱君 你好,问个新手问题,基金止盈后,是否应该留部分在原基金上,还是重新选刚出来的基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

作者

公众号内回复 止盈

小马无双2019-02-25 16:28:08

国内的无奈就是需要买房,还上房贷基本就没钱投资了…

奔跑的肉夹馍2019-02-25 14:53:11

年前买的两个基金现在都20%,没想到开年这么猛,钱君,如果计划长期的话,现在有必要往回收点吗[嘿哈]

作者

看看我之前写止盈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