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好好学习如何休息《精力管理》读书笔记
导致精力透支的惨痛教训,痛定思痛好好研究了一下如何高效休息这个话题。找出了一直打算看却拖了半年之久的《精力管理》,结合自己一直以来的工作状态和加班透支时的对比,重新印证了很多思考和方法。
在开始认真对待休息和节律以后,终于感觉整个人又重新复活了。
《精力管理》吉姆·洛尔 托尼·施瓦茨
先用简单概括一下这本书的核心观点:管理时间不如管理精力,精力才是影响效率的最终因素;休息很重要,这是我们恢复精力的主要来源,休息的方法也值得学习。
作者把精力管理的要点总结为四个原则:
- 恢复精力有四大来源: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 精力的过度使用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储备。
- 突破惯常极限,精力上限也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
- 建立仪式习惯,这类活动对于精力的消耗更小。
恢复精力有四大来源: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这么说比较笼统,我再详细补充一下。这条原则实际上是对各种休息方法的高度总结。
体能主要指生理方面,可以通过健身、饮食和作息恢复精力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精力容量。餐饮方面建议多食用低升糖的食物,合理搭配三餐和间餐以保障精力。健身则推荐间歇性训练和力量训练,这对于改善自己的精力,比长时间的持续有氧运动效果更好。
情感则是指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可以是亲情、关系,也可以是娱乐项目,不仅仅局限在人际关系中,总而言之让自己爽就行。但是作者特别提到,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不属于这个范畴,消磨时间但是没有营养的活动反而可能放大焦虑。
思维是指,通过一些特定的活动做到清空思维、切换思维。有的时候我们虽然身体上正在休息,但是脑子里很可能还在疯狂运转工作上的问题(过去的两个星期我算是深有体会)。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日记、瑜伽或者冥想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清空思维。
意志可以理解为人生目标,帮助我们树立更加长期的思考维度。
精力的过度使用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储备
这一条的后半句我自己一直有所感觉,有的时候一天无所事事反而觉得头昏脑涨,这个时候学点东西、做道数学题,精力反而瞬间恢复。
大家都知道精力不宜过度使用,但是殊不知不正确的休息,可能反而会进一步消耗精力。真正的休息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换个思路和方向来使用精力。工作和运动搭配就是例子,再比如想要从长途旅行的疲惫中回复过来,最高效的方式不是上床睡觉,而是做适量运动。
作者在这个部分给出了一条总结,一张一弛的节奏比单线化的不断持续效果更好。比如健身中的间歇性训练,全情工作、充分休息的结合,都是提现这条思想。比较合理的精力管理思路是尽可能实现工作时全身心投入,安排好中间休息,并定期进行充分恢复。
在网球运动,吉姆证实了这个结论。选手的心跳越是一成不变,他们的表现越会逐渐变差,更有可能输掉比赛,因为精力消耗却得不到补充会导致心跳逐渐加快。
突破惯常极限,精力的上限也是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的
我们可以像训练体能一样有意识地训练我们的精力容量,但是要注意训练应该和充分休息相结合,一张一弛效果最好。
每一次对于突破极限的尝试,都应该附以充分完备的休息计划,让自己从高强度的工作中快速休息过来。
建立仪式习惯,这类活动对于精力的消耗更小
仪式习惯主要是指那些形成固定节律的行为,比如睡前刷牙,早上看新闻等等。这类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重复发生的行为形成仪式习惯之后,对于精力的消耗会迅速减弱。
仪式习惯的作用也正好再次证明了工作节律的重要性,给重要的事情安排固定的周期和时间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决策成本,也可以帮助我们节约精力。
我自己的改变
在家里工作时我一直有注意休息和节奏,每半个小时就会被电脑踢出工作,强制休息 5 分钟。但是这个节奏我在上班的时候却忽视了,休息严重不足。不过办公室的环境也不太适合过于频繁的休息,所以我给自己设置的是大约每小时工作配合 10 分钟的休息。休息的时候拿点水,走动走动。
德国的工作时间相对奇葩,午休是 13~14 点,吃饭比较晚。有必要给自己安排点间餐,按照精力管理的建议,我准备来点坚果和水果,重点低升糖。
如非必要,避免加班。加班两小时只能增加 25% 不到的工作时间,但是下班后的个人时间却因此缺失了超过 50% 以上,怎么算都不划算。
发觉日记的另外一个作用——清空思维。当我脑子中有想法挥之不去的时候,统统写到日记里面确实可以有效的清空思维,好好休息,为下次工作做好准备。
最后,附上一句全书我认为最精辟的金句。
我们越是忙碌,越会高看自己,认为自己对他人来说不可或缺。
lulu2019-05-30 13:40:04
自从上次看到你发的,自愿加班两周,整个人都不好了的文章,我也开始审视自己的状态, 我基本上加班了快一个月,整个人都丧掉了,简单的工作做不好,复杂的工作就急躁,心情动不动就崩溃,压力达到飞起。然后我开始请假休息,请了半天+1天,好好睡觉,终于慢慢恢复了些。谢谢你的提醒~~我也去翻开我买了差不多一个月的《精力管理》
linjun2019-05-30 13:28:51
“每半个小时就会被电脑踢出工作”这个是什么软件么
作者
Just Focus,mac 上的 app
悠悠yuyu2019-06-10 13:23:39
我居然在留言里看到了我翻译的书——《高效休息法》[脸红][脸红]
作者
原来我的公众号聚集了这么多各路大神,不行,我得去得瑟一下了。对着手机屏幕止不住的傻笑??
皮皮2019-05-30 14:40:43
比起精力管理我更想知道您是如何做到周末看完一本书的[捂脸],而且还能写出读书心得[强]
作者
这类畅销书一般一两个小时就能翻完,字数本身不多,而且精华内容往往只在前半部分,读起来会比较效率。
索弘毅2019-05-30 13:09:11
可以看看万维钢老师精英日课里面也有很多关于休息的文章[奸笑]
众人皆醉我独醒2019-05-30 13:14:02
今年毕业,每周去健身房4到5次做力量训练,一天练一个部位,每天喝黑枸杞,晚上有空看看书,现在正努力从凌晨睡觉改到11点前睡觉。
Clover2019-05-31 00:50:46
推荐看下 久贺谷亮的《高效休息法》
nefelibataとaugenstern2019-05-30 17:41:22
最后一句非常赞同,我就经常会这样。等到辞职了才发现,世界离了谁都一样转。
爱吃西瓜的番茄酱2019-05-30 13:37:27
以前一周一篇,现在一周两篇,越来越高产
作者
改到一周两篇已经快一年了 [发呆]
泽秋2019-05-30 13:23:19
一直都想要做好精力管理,但没能贯彻番茄工作法和少加班,这个是主要的问题
静水流深2019-06-01 10:26:21
”加班两小时只能增加 25% 不到的工作时间,但是下班后的个人时间却因此缺失了超过 50% 以上,怎么算都不划算。” 非常同意这句话!! 有段时间任务太多,因为回家休息路途太远,晚上决定在单位住宿加班。想象着自己能延续白天的工作效率,晚上还安静,加班到11点,就能迅速完成。 结果是,宁愿吃零食发呆也不干活,效率十分低下,整个人就像没有脑子了一样……
米龙Pr2019-06-10 19:52:55
有其他像Just Focus一样的软件吗?我百度了找不到?我也想控制一下自已的时间
作者
Forest 也不错,我在手机上会用这个。
JuiceLiang2019-06-03 19:52:23
最后一句话深有感触,很多时候这都是我们的错觉
方玥2019-06-03 19:46:52
对于不当休息反而消耗精力这点深有体会,以前的习惯是休息的时候会听音乐,可是听音乐的时候其中脑中还在不断的想着事情,听完半小时音乐之后反而会觉得很累。我刚开始工作,很多时候下班时间我脑中还在想着工作上的事情,而且越想越多,不知道怎么去强迫停下来,晚上也很容易睡不好,我想听听您有没有什么建议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