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财务自由实证前传:一个差点吃土的大学新生

在想到公开做财务自由实证时,我的个人财务自由计划其实已经执行过半了,以至于常被大家开玩笑说是「抢跑了 200 万」😅。很多朋友都好奇我在开始实证以前的经历,以及何时开始的理财启蒙。

说实话,研究理财挺久了,我还真没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就入坑了理财呢?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的我应该并没有这样一个瞬间,醍醐灌顶、打通任督二脉,从此开始理财走上人生巅峰。

简单来说,当初驱动我开始理财的画面是这样的——你不会理财?好吧,那你真的会被饿死。哦……What?!

这就要从当初的生活费说起了。

微缩版理财挑战

在上大学前,家里做了个决定,为了锻炼我的理财能力,一次性给够我一年的生活费,让我自己来管理,并约定除非极特殊情况,中间不会再有补贴和接济。换言之,我要用这笔钱为我的生活安排一整年,假如我提前把钱花完了,就得自己想办法如何不被饿死。

当时一般通常的做法是家里一个月或者一周给一次基本生活费,遇到买电脑、买手机、交学费等开支,还要再单独和家里要钱。

管钱这件事说起来很容易,我只要把总金额十二等分,然后每个月花一点就行了。但是当这些钱都在自己手上的时候,执行起来却是异常艰难的,我们总会安慰自己「反正早晚都要买,先买了吧,下个月少花点就行了」。但是事实是,每个月都先买一点,最后几个月就没钱了。

当时的我是完全没有记账意识的,最多只是频繁的检查账户余额,然后默默地计算自己后面每个月平均还能花多少,并安慰自己「没事,还够」。但是你知道的,这个计算结果越往后就越小,刚刚开学时是计算每个月能花 5000,等到第二个月再算就变成了每个月能花 3000,越来越小。

而且花钱这件事实际上也是没有办法等分的,你可以把钱分成 12 分来计划,但是要用钱的事情是不会等你的。事实上,我也确实“不负众望”,开学交学费、买电脑、换黑莓手机,不到一个月就花掉了一大部分。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和同学出去逛街买东西,买了一条 700 块的裤子,800 多的鞋。相比之下,现在的我买 20 欧(160 元)的裤子都肉疼。

总而言之,就是花钱一时爽、账户火葬场。然后就在焦虑和压制中不断循环,可是还有那么一点点小得意,毕竟我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财务生活,不需要「妈,我看好个手机,我和你讲,老好用了,我们班同学都换了…… 对,学习也能用上……」。

但是,这些得意到了第二年四月就戛然而止了,因为我知道自己要没钱了……

被家里强行接济

在四月的时候我就确定自己肯定撑不过这一年了,扣除预留的暑假回家车票钱,就算顿顿吃食堂,我也最多只能撑到暑假开始的前一个月左右。

但即使是如此,也实在开不了口,「爸,我把钱用完了,没钱了」。毕竟坚持了这么久了,而且都约定了自己想办法,死活不能说,于是给自己勉强制定了一个吃土计划,就这么硬撑着。

所幸最后并没有出现「某大学生没钱吃饭、暴尸荒野」的悲剧结局,相当幸运,我的第二年生活费居然提前打过来了,我也侥幸熬过了第一年。

爸妈并没有按照实际规定的计划执行,没到一整年,时间提前了几个月。后来问老爸为什么,老爸说怕我没钱,回不来家了。

事实上,大学的五年期间,爸妈还是偶尔“强行”接济我的 😳。要说完全放心还是不可能的,后来我换位一思考,这个反馈周期毕竟太长了,一整年呢,心里肯定还是没底。我们工作中布置一个任务下去,一个星期拿不到反馈都觉得不踏实,还隔三差五问一问进度,更何况当年,一笔“巨款”交给一个小屁孩“野外生存”一整年,要说不担心才怪。

形成统筹思维

我觉得自己后来能够形成理财思维,和当时的生活费支取方式有很大的关联。因为要对自己的财务百分百负责,学费、购物等全部开支都要从中支取,我形成消费规划稍微早一些,除了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还会提前计划大笔消费,比如旅游、交学费、买东西等等。

当时好奇问身边朋友每个月开销多少,得到的数字总是低得发指。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大家都不把买东西和消费算作自己花的钱 😳。

一笔钱用一整年,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方法,但是真心不容易,对当时的我来说应该算得上是越级挑战了。从那以后在理财的各种坑里扑腾了小 10 年,我才算是对这个问题交出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答案,形成了现在基于预算和愿望清单的消费思路。如果带着这个思路回到当初大一,我肯定能活得舒服得多,年末还有大把富余。

后记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任务除了「完成」以外,还有「耍赖」这个选项。当时爸妈的几个同事也尝试了这个方法,结果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恐吓来电——「妈,我没钱吃饭了」,吓得赶紧改回了一个月给一次钱。

假如我当初知道并使用了这个选项,也许能白赚一年的生活费,大学第一年的生活肯定爽得不要不要的。但是我很高兴没有想到这一层,因为等你真的步入社会,没人再会忍让接济你的时候,谁会为你的任性买单呢?

空灵2019-06-10 14:03:52

我上大学的时候爸妈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把一学期钱都给我,可我从来没考虑过理财以及怎么规划花钱,因为每次都会有剩余,可能是花钱太省了,大一第一个学期总共才花了1500,可能还不到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错过了培养理财的最佳时机,现在才开始总感觉起步晚了好多年

作者

1500 一个学期到底咋实现的?

子非2019-06-10 13:14:31

羡慕你,好小就自律。很早就理财

作者

理财开始的最佳时机是昨天,如果错过了,第二好的时机是今天。

光影_青空2019-06-10 13:42:08

大学的时候我妈是一个月一个月给我打钱,不过到大学毕业我愣是存了一半…工作后这半被我直接买了一个单反[脸红]

作者

然后拿着单反接活赚钱,赚钱再存一半,再然后,我好像财务自由了……?

ct ing2019-06-10 13:12:13

我的大学生活费就是一年一次额 好像高中开始就一次性把生活费给我自己安排的。 突然发现我还安排很好的 在没有加生活费的前提下还交了几个女朋友[破涕为笑]

JAMKITGO2019-06-10 13:39:53

大学时一个月只约有800生活费,emmmmmm,贫穷限制了我的巧克力

clearluo2019-06-10 14:02:31

我大学期间也是一整年给,记得除了计划外的大花销,没有家里接济过

作者

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心,都被你们拍的碎碎的……

公主病康复治疗中2019-06-10 13:12:33

以前我也一次性带一年的,但是好像自己花父母钱的时候还知道管理,自己赚钱了就大手大脚……

一直很二很二的老帖2019-06-10 15:24:34

我不会告诉你我大学时候父母每个学期都会给银行卡补够2w块,结果我的余额从没低于15000,还是放假做飞机的情况下,快夸夸我这个守财奴,当时哪怕有点定投的概念也好啊,现在想起来心疼那些钱躺在活期账户的那四年。

作者

看了前半句刚想夸,看了后半句…… 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撇嘴]

慎二今天哭了嘛?2019-06-10 13:09:59

本科的时候也是爸妈一给给一个学期的钱,但是没有出现过火葬场的状况,可能是因为我抠,但是本科期间没有养成记账和财务管理的习惯。 现在研究生家里不给钱了,就发现自己财务有点混乱 我觉得我得重新看一遍怦然心动的人生管理魔法了,最近有点混乱,还要列愿望清单了

玉米米2019-06-10 13:06:58

我有攒钱的习惯。我上学的时候,我爸是一个学期一给。中间给家里打电话,永远说的都是,没钱管家里要,没事。但是我基本上没开口要过。

晴朗(云图翰林)2019-06-10 14:02:48

我现在大学,也是这样,不过我平时做兼职了。之前也是没有记账的情况,觉得自己平时很俭省了,也不出去玩,很少聚餐之类的,听到周围同学说一月1000的生活费就觉得挺高了,结果自己一记账,每月全部实际花费都在1500左右,但是三餐500不到[捂脸]

作者

不记账的情况下,毛估估的数字得翻一倍才能接近真实数字

昕昕子2019-06-10 14:18:23

哈哈哈同…我也是爸妈一学期一学期的给,都是自己支配。但是我是恐惧型的,从小家里也比较节俭,因为害怕花太多最后还得跟父母拿钱,刚开始都不太敢花。而且账户里的数,一旦低于五千我就很恐慌(一般是半个学期以后),怕接下来不够花,就会下意识的紧缩开销,结果一般一学期都能剩个一千来块钱(留给下个学期立刻花光 )

Rejoice.2019-06-10 14:46:40

家里也是按月给,有一次玩脱了,提前消费加借钱给好朋友,导致一个月只有500还是600可用,真的吃不起饭,提前5天左右和家里人说,被责骂了一顿。之后,预算概念牢记心中。开始工作后,3000的到手收入在杭州苟活了两年,靠的都是提前吃的亏。

作者

提前吃亏真的很重要,亏能早吃就早吃,理财投资都是这个道理。

Headway2019-06-10 19:01:49

看大家都在留言,也说说我吧。 大学期间也没有兼职什么的,经济来源只有生活费,但是每个月都有结余,手机自己攒钱换,出去旅游自己攒钱,我妈总是好奇我的钱哪来的

作者

我现在做事情也是的,我妈总说:你哪来的时间?别把自己给累坏了,是不是都不睡觉的 ??

安瑾2019-06-10 13:17:26

回想起来,大学期间除了两次学费,好像在没向爸妈要过一分钱,全都是靠自己计划来安排进行的。包括现在工作,会做一个大致的每年预算,做到心理都有数[笑脸][笑脸]。节流做到了,现在要开始学习开源[破涕为笑]

作者

如果不嫌弃可以看看我的推荐书单[呲牙],另外推荐得到的个人投资课,讲的很不错。

空灵2019-06-10 14:40:44

1500一学期,是天天吃食堂且吃最便宜的菜,比如1元一份,然后加2个馒头;不吃零食不喝饮料,即使买衣服也是和同学去批发市场买几十块的,现在想想一把辛酸泪

蔡阿蛋2019-06-10 13:24:05

真知出自实践。有时候人会高估自己的意志力。感谢分享,打算以后就这么训练我家娃[坏笑]

封同学2019-06-10 14:51:33

大学的时候总是在省钱,一个学期的钱可以分在两个学期用,但现在想想,当时应该尝试做些事情去赚钱,不管能赚多少都是好的。

AAAAAAAAAA2019-06-10 13:02:56

财富自由是通过时间积累的程序下完成的

张思意2019-06-10 23:17:49

可惜当我两个月把一学期的生活费花完之后 我爸妈把汇款变成一个月一次 完全没有逼迫我甚至时不时给我额外的零花 以至于现在毕业了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正在入坑中PS我也读了五年 也先生莫不是也读医?

作者

不是,但是我们专业也是五年……

米龙Pr2019-06-10 20:58:28

我只要一没钱我妈就给我打钱过来。完全不知道理财是什么,现在加油那个时候一没钱我妈就打钱过来,每次过一段时间就问我有没有钱。。。所以我那个时候每个月用了2300块钱[大哭]我也不知道自已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可是总是莫名其妙的钱就那么花了

周公2019-06-10 15:03:31

我上大学开始是一学期一给一学期3000块钱,包括火车票钱,因为父母给我打钱还要去银行他们嫌麻烦,我每学期都会有剩余,后来是一年一给同样是嫌麻烦,从来没有因为过度消费而吃不起饭,直到工作后都不会提前消费,我也不会计算太多,心里大概有个数就好了,当然除了买房贷款属于提前消费了,但是可以认为这是一项投资,不过其实我现在还不会理财,只是比较省钱,花的少而已~

小麦1232019-06-10 13:20:12

我最近买了你的课,可惜错过了互动,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和你在这互动,谢谢你的分享

作者

教程的留言我一直有回复的,在这里留言也可以

晓如2019-09-17 13:13:59

为了不听家里的 大学我就不花家里的钱 靠勤工俭学和奖助学金也过完了 往后目标就是一直没有负债

暖暖2019-06-10 18:50:34

我大学时,爸妈会把一学期的生活费5000左右打给我,每学期末我都多少能剩一些,后来因为年末发奖学金,所以之后剩的比较多,一直放在银行卡里,连定期都没存。也一直有记账的习惯,可是只是单纯的记账,偶尔翻一下看看花了多少钱,一直没有形成统计思维,直到现在才懂得了记账的目的是为了统计分析,不是只记个数字放在那里躺着的[破涕为笑]还好,现在的我及时醒悟了

CAN2019-06-10 14:58:26

记得大二有一学期,我妈不高兴我月末总问她要钱,于是改为每周250(讲真,我觉得我妈在嘲讽我),结果因为她每周打钱的日子都忘打钱,就恢复每个月打了

Elsieeeis钟钟2019-06-10 13:50:59

有点小钱,要是不花也不知道怎么理,并不想存银行[捂脸]

面粉2019-06-10 13:20:44

我父母就是把一年的钱都给我。结果一年结束后至少还能余下几百

星辰2019-06-10 13:03:42

理财能力从娃娃抓起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