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拖延,可能真不是你的错

今天想聊聊任务管理方面的话题,作为一个主业是码农的理财公众号作者,这方面多少还有点心得。

说起任务管理,常常会代入一种和懒惰等人性做对抗的视角。但是我自己并不这么看,高效工作不是对抗懒惰和拖延,正相反,高效的工作是为了让自己懒惰的时候能够更加心安理得。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也表达过类似观点,他会尊重自己的拖延,并把这看做是人自身的一种精力保护机制。

与懒惰做对抗,往往只有一种结果——最后还是偷懒了,而且还带着强烈的负罪感。一个合理高效的工作方法,应该充分接受懒惰,让休息更加理所当然、心安理得。考虑并尊重人性,往往能让方法更加容易执行。

至于如何考虑休息,没有什么比限制产出更简单粗暴的了,这也是避免精力透支的有效方法。

设置一个产出上限

对于任务管理而言,预防系统崩溃,比维持短时间的高效更加重要。一个绞尽脑汁提升 50% 产出,却没有办法坚持的方法是没啥意义的。

没有什么比高估自己、过度安排工作更容易导致系统崩溃了。这个负面循环往往会这么发展:

安排太多任务 → 完不成 → 挫败感 → 第二天希望弥补,安排了更多任务 → 任务越攒越多 → 挫败感越来越强 → 放弃这个方法。

而跳出这个循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个每日产出上限,根据其他作者的经验和我自己的实践,一天真正能够保持专注高效的时间其实也就 4~5 小时。

但是相比于小时数,我更加喜欢另外一个衡量方法——番茄钟。

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度量

尝试过各种各样的组合和方法以后,我还是回归了看起来最没新意的番茄钟,工作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

很多人不太喜欢番茄钟是因为不喜欢 25/5 这样的节奏,确实,怎么看都像是拍脑袋随便想出的一个数,看起来一点都不科学。但是后来在读《软技能》的时候,我才注意到这个节奏最大的优点:

(番茄钟的精髓不是 25/5 的节奏,而是)在于给事前任务规划和事后回顾提供了一个量化指标。

半小时为周期的番茄钟很方便衡量时间,相比之下一小时偏长了,15 分钟又太短。

后来自己渐渐习惯了这个节奏,倒是觉得 25/5 很舒服,不用熬到自己感到疲劳就已经开始休息,大大降低了开始工作的门槛和难度,也充分考虑了人性。

事先预估任务时间

给自己少安排任务,有时候比给自己多安排任务更难。我们总是倾向过高评价自己的工作效率,假如不做量化,大概率会不自觉地给自己安排远多于预期的任务量,只是设置一个总的上限还不够,有必要把时间分配到具体的每个任务,攒够 8~10 个番茄钟就收手,不贪多。

但是预估的时间毕竟和具体工作的时间很可能不一致,偏差在所难免,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有所修正。我会稍后细说。

办公室工作的相应调整

上面的这几条建议更适合发展副业、自由职业或者学生,大前提是时间安排相对自由、灵活。但是对于在办公室工作的上班族,很多时候事情的安排并不是由着我们的,所以方法需要有所调整。

我自己的经验是——把这个方法优先应用于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为这些任务留出一定的时间,哪怕每天 2、3 个番茄钟也可以。

出于本能,我们会更倾向于优先处理更加紧急的任务,而这些当前不紧急的任务却被一拖再拖,直到不紧急的任务也发展成了紧急的任务。

我的一天工作流

我会在平时注意收集各种各样的待办事项,并整理汇总在软件中(自己比较偏爱 Things)。

每次开始工作前,先过一遍自己的全部待办事项,再根据情况估计每个任务大概需要的番茄钟,选出总量大约 10 个番茄钟的任务。

在具体执行时,实际消耗时间和估计时间很可能有偏差。有的任务会比预计的时间耗时长一些,如果不是赶时间,我会选择按时停下这个工作,把剩下的部分再记录为一个待办,然后去做计划安排的其他任务。

长时间耗在一个任务上会导致自己执念越来越重,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任务,越来越钻牛角尖,目光越来越窄,效率反而越来越低。这种亏我吃过无数次了,很多任务加班加点也搞不出来,却很可能晚上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分分钟就弄好了,状态真的很重要。

而且切换任务还能换换脑子,相当于某种程度的休息。如果一个任务久攻不下,不妨放到第二天再做,转头去处理别的任务。

如果幸运比计划提前完成,比如原计划 10 个番茄钟,结果 8 个就做完了全部任务,那也别给自己补充任务,放纵休息、享受剩下的时间吧,算是给自己的奖励。如果提前完成,又要给自己添加新任务,就会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反正提前做完还有新任务,还是拖慢一点吧」,这反而违背了我们提高效率的初衷。

你想想,假如提前完成任务的员工不但得不到表扬,反而要被指派更多的任务,那还有谁愿意高效工作呢?

既然提前完成了任务,就理应有资格享受放松的时光。

总结

拖延与其说是病、是恶习,不如说是一种精力保护机制。与其挖空心思与拖延做对抗,不如坐下来好好想一想,拖延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很多时候顺应拖延、好好休息,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推荐一个工具

推荐一个可以把自己踢出工作的番茄钟——Just Focus——到时间会直接锁屏,而且还会非常人性化的提前一分钟提醒你,让你有所准备。(目前只有 Mac 和 iOS 版本,欢迎大家留言 Win/Linux 平台的类似功能软件)

/pic/1_OibrwlvCJxKr7jgIQFL70nfsFRva8A.jpg

对于番茄钟而言,仅仅是普通的提醒是远远不够的。我就常常看见弹窗,想着还差一点点就弄完了,然后一回头,半个小时又过去了,直到换了 Just Focus。

金2019-06-27 13:55:47

workrave 三大平台都有,并且是开源的,不过默认的休息时间是45分钟,可以自己修改成25分钟休息5分钟

鱼旦2019-06-27 14:11:08

Win下有个叫eyeGuard的小软件。定时锁屏,鼠标会被锁定到屏幕中间,工作时长和休息时长都可以自定义,还会统计当天工作时长。[微笑]

流云2019-06-28 09:35:48

也谈钱,虽然主题是钱,但公号内容更多的是围绕钱相关的各类能力包括良好习惯、工作效率、能力边界等等,是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掌控生活、资源安置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面对生活不可或缺的 学习到了许多新观念,非常喜欢这个公众号,期望也大保持身体健康,全面平衡生活,公号一直更下去

作者

我准备写到至少 80 岁??。

十三2019-06-27 13:43:22

win定时闹钟类软件很多吧,不过还是机械旋转上发条的番茄钟更有手感、仪式感(淘宝搜番茄钟有,外观是一个金属蛋非常漂亮)

作者

光定时一抓一大把,关键是刚需到时自动锁屏的软件。

十三2019-06-27 13:55:02

自动锁屏,自己写几行命令,比如:25分钟后自动按win+L键

张继峰2019-06-27 13:20:43

这个软件有点猛

山海2019-06-27 14:03:13

win上的EyeLoveU

金轶2019-06-27 13:44:20

也大近期更新很积极啊[强]

作者

扎心了…… 话说改到一周两更已经快一年了[尴尬]

梧桐2019-06-27 16:19:04

在机关上,年轻人不拖延会被累死

晨光熹微2019-06-27 14:08:25

突然啥也不想干,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作者

休假去吧 [偷笑]。效率确实会有明显的周期性

波波| Little Cat(消息不定期回复)2019-06-27 13:38:43

期待大家推荐的Win/Linux 平台的类似功能软件

蚱蜢蝈蝈2019-06-27 18:31:05

学生,一整天都是自己的时间,感觉自己很容易陷入一件事情中,然后发现自己好多事儿没做。

徐州有线电视~谢作顺2019-06-27 15:20:49

为啥我用的forest,用手机做别的,番茄钟不作废?是因为软件没付费吗,另外也君用的哪款清单app[微笑]

作者

需要设置中关掉“用手机工作”

金生水足2019-06-27 14:23:12

试了just focus ,工作时间没锁屏,按home还是可以随意看微信,能不能做到工作期间除了接电话别的什么都不可以!

作者

试试 forest,这个可以设置工作时间跳出 App 就会导致番茄钟作废。

Kelly2019-06-27 13:51:40

在私人电脑上就是用的just focus,也是码农小哥哥推荐的,很好用! 只是现在工作用win,没有这么好用的app啦

月玲珑2019-06-27 13:21:20

也君,这几天正好在欧洲出差 刚打开手机 看到你发公众号了 决定上来跟你打个招呼 早[呲牙]

作者

早安 [呲牙]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