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为啥你不容易选到好基金

有过一点投资经历的朋友,大多听过这么一句话「买基金比买股票安全」。确实,基金作为一篮子股票的组合,本身的波动要远小于股票,但是买基金并不能减少你亏钱的概率,只不过让你亏得少点,因为市场上不靠谱的基金和不靠谱的股票一样的多。

要我说,基金不靠谱这事比股票不靠谱更麻烦。股票不靠谱,我不炒就完了,但是我却几乎不能不投基金?只要想理财,想投资,对财务自由还心怀预期,基金总是绕不过去的坎。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工具其实主要就两大类,固定收益理财 和 基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房子,但是房子本身交易频次太低,这里就不讨论了。)

固定收益理财中,银行理财占了一大块,P2P 也属于这一类,不过 P2P 已经凉凉,高收益、保本保息的幻觉早已碎得一地渣渣。固收理财靠谱的收益都上不去,收益高的都不靠谱,总而言之一句话,想靠保本保息的策略实现高回报是基本不可能的,天下没这么好的事,就算有这么好的事,也大概率没我们的份。

对于长期投资而言,我们的选择其实就只剩下基金了,选基金是永远绕不过去的。

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百试百灵的方法(未来也不会有),让你一下就抓到未来十年的十倍基金。但是,确实有很多负面清单来帮助过滤掉大多数不靠谱的基金。

过滤基金的第一步,不妨从自己的消息来源上下手。选基的问题很多都出在信息来源上,很多人获得基金推荐主要来自广告、App 推荐和理财经理的推荐,而很遗憾这几个渠道靠谱的概率非常低。

广告里没有好基金

不要相信任何从广告里获得的基金信息,不管这个广告说得多么好。从广告中发现好基金的机会无限趋近于零。

投资中有一个常识,超过一定程度以后,基金规模越大越难创造超额收益。市场上的机会有限,能够容纳的资金也是有限的,能满足大规模资金需求的机会就更少了。

既然市场上赚钱机会有限,如果这个机会真的这么好,大家都削尖脑袋往里挤,凭什么轮到正在看广告的你?

为投资者负责的基金管理人很少会主动扩大基金规模,甚至很多好基金最后都会走向封闭,不再接受新资金。不过国内基金市场体量尚小,大多数基金规模还不到百亿,个人认为还没到不得不封闭的那一步。

投资经理,一言难尽

在银行和证券公司都会有专门给你咨询和提供建议的投资经理,我的建议是,除非你极其信任对方的人品,尽量不要参考推荐的基金,但是客观数据和交易规则可以听一听。

在这样的场合下,你最常听到一句话往往是「哎呀,姐,你现在这个基金不好,给你推荐个新的吧……」。

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个典型的利益错配,投资经理是按照销售额拿提成,更关心的是自己能卖多少,而不是你未来到底能不能赚到钱。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投资经理更有动力推荐提成高的基金,而能够支付高额提成的基金,后期管理费往往不低,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注:我不是一棒子打死,投资经理也有认真负责的,这里只讨论平均上的大多数情况,同下。

谨慎对待基金 App 推荐

上面的道理也可以引申到投资类 App 上。我们打开基金类 App,首页常常是各种五花八门的推荐基金、推荐组合。

这类推荐的参考意义也非常小,这类推荐无非两类——广告 或者 所谓的“精选”。如果是广告,上面我们已经讨论过。

这里说说为什么大多数精选也不靠谱。如果你长期观察过,你会发现绝大多数 App 的精选是每周甚至每天一换。我们先假设这个推荐都是对的,今天我听你的推荐申购了一项投资,还没拿热乎,过几天一看,推荐又换了,那我是换新推荐还是继续持有?

假如新推荐比老推荐好,那么我拿着旧的就是亏钱,但是这么天天换下去本金都付手续费了。假如新推荐没有就推荐好,那这个 App 究竟出于什么目标,要更新推荐呢?

当然认真负责的推荐也是有的,真心为投资者考虑的 App 往往只会推荐少数几个基金或者策略,并且长久不变。可惜的是,这类 App 实在太少了。

选基还是选人性?

选基金其实不是选基金本身,而是选背后的人性,尤其是基金管理人和管理公司的人性,把这一层看透了,很多问题就很好解了。

之前有个读者特别有意思,我当时写了一篇关于主动基金的文章,这哥们读了以后在下面留言抬杠,罗列了一大堆专业名词,从说人话的规模、行业、费率,到不说人话的 α、β、sharp 等等说了一大堆。重点是最后还附上了一句,我一看就乐了,「我研究了这么多,还是亏钱」。

恩,我说的是当时这篇——筛选主动基金的检查清单。最后再重复一句,我这里并没有百试百灵的选基方法,有的只是检查清单,帮你筛掉不靠谱的基金。

吴文斌2019-07-25 15:09:39

支付宝经常推基金红包,我最早的就是这样买入的,是一位北大学霸管理的,成功破除了我对北大的崇拜。

愤怒的哈士奇2019-07-25 13:45:20

个人更推荐300多一点,500历史点位虽低,但估值较贵,企业质地相对300也有差距,未来没有像15年的中小创行情的话,相信估值会进一步下落回归。

作者

这里的隐含假设经不起推敲,往后看吧。

lisa2019-07-25 13:55:19

定投两个基金,一个指数(每天20)一个混合(每天10),都选的排名靠前的,感觉没太大的效果,准备投5年看看,就不知道坚持的下去么

Leo2019-07-26 08:28:49

请问,且慢算是极少数app吗?长期只有那么几个策略

作者

我认为算得,且慢也是我最常用的 App

冬天的小郭2019-07-25 13:26:14

也大大,现在手里有一笔闲钱,是买沪深300好还是中证500呢?还有就是要不要买增强基金

作者

各买一半,关于增强基金,前几天写的指数基金那篇同样适用。

Josh·全2019-07-25 15:46:13

好文必须在看推荐给其他在坑里的人。

东东2019-07-25 14:01:53

订阅了作者的少数派的操作指南,有两个问题想问下,先谢谢老大,问题比较肤浅: 1、对日均线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看文章中说了50日均线就是过去50天的平均价格所计算的结果,是否可以理解为就是每50日的每天所有的价格相加然后除以50得出来的平均价格为一个点,每50天得出一个平均价格为一个点,然后相连得出来的走势图。 2、看里面有句说到200日均线适合长期投资,这里的长期是多久时间以上算长期,是否是200日均线更能反映出基金的长期走势,如果说是短期的话时间范围多久算短期呢,如果短期的话日均线应该看多长的,看文章中演示用的50日均线,后来答疑中说只是为了方便演示,那如果短期的话应该看多少的日均线。 最后,谢谢大佬,麻烦了

作者

1. 是的、2. 关于长短期,参考 1、3、5 年那张表,或者简单粗暴点,5 年以上算长期,3 年以下算短期,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指标,不用太过纠结具体数字,关键是大方向。

仓佑嘉措2019-07-25 13:47:32

求推荐理财小白入门书籍

作者

回复 书单

阿凡提2019-07-25 13:17:50

定投买易卖难!

Grace。2019-07-25 17:56:31

也大 有木有iOS的记录账单的APP

作者

你说的账单记录是说记账,还是真的专门针对账单处理?

军少°2019-07-25 15:29:45

看完也大这篇文后,选基方面还多独立思考!之前猛买某宝红利基金(看到广告后)。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