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在欧洲宅了4年,可算明白了旅行的意义

要说宅,我觉得自己也算得上一号“能手”了,来德国接近 4 年了,除了自己读书、工作和转机的城市以外,没去过任何其他任何地方,也几乎不曾出游。

一直没能想清楚旅行的意义究竟在哪,不旅行的意义我倒是能够列一个超长的清单。

为什么我不旅行

为了自己未来财务自由的目标,我的第一目标是恪守预算、把成本控制做到极致,在理性和现实面前,所谓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之类的说辞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财务目标还是新奇体验?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对我而言,与其换一个地方继续看着和家附近其实差不多的风景,远不如把同样的预算投入到现有的生活之中,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幸福感。即使是经过这次旅行,我依然维持这样的判断,就幸福感的投入产出比而言,投资于当下的生活更有实际意义。

所谓出去旅行换个心情恢复状态也同样说不过去。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出去换个心情又能如何?无非就是短暂的逃避而已。旅行回来就能升值加薪了?就能凑得出首付了?就能不用还房贷了?现实问题还是要在现实中解决,那就踏踏实实的在现实中努力。

确实可能有些人在旅行中获得某些机遇,从而改变一生,但是我知道那个人不会是我,这是非常简单的统计学问题。

旅行的前两天,我非常的不开心

阴差阳错地规划了一次为期三天的短暂旅行,地点在隔壁村——维也纳,也是德语区,对于我这么个旅行白痴也算是比较合适的新手村了。

/pic/1_wUypBe4JehqZmWgIdYiazYNuu7lTWA.jpg

本来想着没准出门以后就会发现,旅行其实也很好,然后对旅行一下就改观了。然后…… 果然如我所料,根本不会这么简单,实话实说,一共三天的旅行,前面 60% 的时间我都非常不开心,我一度怀疑自己为啥要出门?

酒店的床没有家里的舒服,99% 的景点也只是看看而已,吃的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欧洲所谓的美食很多都是骗人的,去过欧洲的“中国胃”应该有经历,大多数时候真的宁可吃泡面。)

旅途到了第二天,我的不快甚至开始升级成愤怒,质疑自己当初出门的决定,「果然旅行没啥意义」。

旅行的意义到底在哪?

所幸还算理智,我们决定及时调整策略,砍掉了全部所谓的「来维也纳不得不尝试的 XXX」。把余下的绝大部分预算都砸在唯一一家还有所期待的餐厅,然后最后一天就全靠吃最便宜的路边摊解决。

我相信我会在未来几十年的每次旅行中,感慨自己当初的明智决定。虽然这一顿我们吃了半个月的餐饮预算,但是体验确实大幅改观,一顿饭下来心情都好了不少。抠门如我,唯一的遗憾竟然是当初现金没够,小费给得不够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破局的唯一可能性就是把有限的预算集中在一个可能的点上。**经过了这次短暂但近乎完美的体验,我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旅行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

虽然经过这个转折,旅行的后半程体验大幅改观,收获也不少。但是我认为最大的感悟却并不在旅行的本身,虽然我看到了很多、接触了很多,但是毕竟旅行中的一切除了回忆和大概率压箱底的纪念品,我们什么也带不走。

在旅行的过程中,换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对于原有生活的思考却会大比例提高。我们在旅行中谈到最多的不是维也纳如何如何,而是「维也纳是这样的,对我们现有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启发?回去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如何」

旅行是对现有生活的一次打断和重启,就我这次的体验而言,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旅行本身,而是给跳出原有生活节奏提供了一个契机,换一个时间、换一个空间,打乱既有的一切,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原有生活的问题和意义。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常识:

重启,能解决八成疑难杂症。

只是没想到这个方法不仅适合电脑、手机,对于生活一样有效。而旅行,正是这样一个高效的生活重启方式。

后记:我自己的收获

当我们局限于原来的生活,就会受限于固有的思维路线,即使有所察觉也会因为沉默成本等一系列问题而大概率选择逃避,没有办法正视原有生活的种种问题。

过去的一两个月我心中一直有一种隐隐的焦虑,感觉自己写东西的灵感在枯竭,思考和自我更新能力都在不断的衰弱。

我有注意到这个情况,但一直没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更谈不上解决方案。后来在航班上独自翻书的时候我意外的找到了答案,答案出奇的简单——我翻开了自己的书单和读书记录,从 4 月开始到现在我几乎没有读过一本新书,而是用了大量的碎片音频课程代替了读书的时间。

虽然说知识获取的方式多种多样、不断“升级”,但是却没有一种方式能够代替读书。读书和旅行一样,一本书本身的内容可能没那么有价值,但是在读书时所能获得的状态却是无价的,在翻开书后,我觉得自己的状态和思考能力瞬间回归了,原有的焦虑一扫而空。

从旅行回来以后,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节奏,把读书放在了最高优先级。

阅读原文

勿观2019-08-05 13:09:30

也大对旅行的理解,也和许多人不一样。不过我也深受启发,原先也觉得旅行重要,能给原本一成不变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看了你的旅后感,感觉还是非必要情况下,不要老想着旅行好,作为调节,一段时间一次可以[偷笑]

作者

自己找出来的意义,才有意义,别人说的那都是别人的生活。

肖仲翔2019-08-05 13:30:39

不喜欢出门其实还是因为“穷”,或者说是有限资金的分配宁愿更多花在物质上,而不是自己的感受上——因为前几年我也不喜欢出门,觉得出门就那么回事,有旅游的钱我宁愿拿来干嘛干嘛;而与此同时又很羡慕那些收入不如自己,但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游的同事,但仅仅是羡慕而已,也没觉得必要。转折是在2017年辞职后花了大半年时间,国内国外走动几次后,不说爱上旅行,但是确实觉得换个环境和视觉所感受到的东西,然后审视自己过往的生活轨迹,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我不是李冠典2019-08-05 13:18:04

出去旅行还挺开心的,旅行对我的意义就是制造了个相对封闭的圈子,我跟朋友能在里面快乐的玩耍,享受人际交往的快乐。虽然回到现实大家还是各自努力,但是多了一份快乐的回忆~

叶青2019-08-05 13:12:49

美食对短暂而漫长的人生,绝x是一种美妙的升华——总有一些时刻让渺小的人类感觉,没有白活,爽滑!

作者

你这饭吃得…… 让我觉得自己很渺小

谷木2019-08-05 14:31:40

评论区发现好多同样不喜欢旅行的哈哈 好几次想尝试出去走走,但是每次都发现累的没情绪,只能说出远门不太适合我

Wah2019-08-05 13:41:02

旅行的意义个人觉得是在旅行过程中让自己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并寻找到自己最为向往的那种,更加了解自己和明确自己的方向。 旅行中也会常常遇到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样的锻炼也是实打实的提高了。。。 这种不断充满未知挑战的生活,老刺激了[奸笑] (——了解了自己是喜欢追求变化和刺激的人[捂脸])

Ruqin2019-08-05 13:04:49

还有在冥想吗?想听听更多体验

作者

冥想也不是上街买菜、天天上新,其实作用就那么多,变不出花来。亲自尝试、探索才是乐趣所在。

阿进2019-08-05 14:14:39

宅也要找出宅的意义,旅行也要找出旅行的意义,其实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有个意义

作者

推荐一本书给你《活出生命的意义》,人活着就是为了个意义。你不觉得可能是因为这个意义埋藏在潜意识,没有浮现出来。

小佳佳 2019-08-05 13:19:52

我想起我父亲,他也不喜欢去旅游,一直在强调,旅游比以前下田种地更加辛苦[偷笑][偷笑]

作者

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旅行好像还挺好的……

喵~2019-08-05 13:16:25

赞同+1。万年死宅的人渐渐地出去了几趟也能更加了解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环境,然后从这开始又将自己分析一遍。

轨迹2019-08-05 14:48:27

你这个重启的理论对我很有启发哦,我以前也不爱旅游,和你一样,觉得旅游就是看看而已,吃的睡的都不家里。你这一句重启说到心里了。 怪不得我家孩子不爱旅游,7岁的孩子不需要重启啊,需要重启的是大人。

陈逮逮2019-08-05 13:42:49

我出去玩是为了挑战自己的忍受底线 因为旅行途中会总会和期待的差距甚远 只有不断调整的自己忍受。才能变得好脾气[呲牙]

作者

这个思路真清奇 ??

秋天来的小土豆2019-08-05 13:12:42

我也是一个极度不喜欢出去旅行的人,主要是感觉特别的麻烦,虽然朋友和亲戚都说是出去放松心情,但给我的感觉就是出去受累受苦。。。。。

作者

是的,回到家的一瞬间,整个人才能真正松弛下来。

橙子2019-08-05 13:15:23

我也不喜欢旅行,住的不舒服,吃的不习惯,体力跟不上,最主要是,花钱肉痛,当然,美丽的风景会带来几刻心旷神怡的美好感受。可能我还太穷,更关注物质生活[捂脸]

Mr.2019-08-05 13:06:49

旅行=重启

Kyle-叶2019-08-05 13:06:15

旅行的时候也可以和当地人聊聊天,认识一下不同的人生,也挺有趣的

Rita2019-08-05 13:17:13

好想知道吃了半个月预算的那一顿吃了啥[呲牙]

作者

在 Plachutta 吃了 Tafelspitz(百度图吧,不好描述),主菜其实没这么贵,但是因为放开了点,所以还点了很多前菜和甜品。

黄火火Gold2019-08-05 13:03:40

发现同款,旅行前会不开心而且越近越不开心,怀疑自己为啥要去旅行!

作者

那啥,那后半截呢?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