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帮你分析重疾险买多久最划算

在上一篇关于保险和投资如何组合搭配的文章中,我建议大家中短期靠保险、长期靠投资,两者需要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在投资增长到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以前,使用保险对抗风险就是一种刚需,既是保护我们的健康,也是保护我们的投资本金不被打断。

但是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平衡的问题,保险买得太贵挤占现金流会影响后期的投资,保险买得太少又没有办法充分覆盖风险、保障不足,这个问题怎么平衡?

影响保费和保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保障期限,买终身还是买定期,具体买多久,这是个值得斟酌的问题。

终身保险还是定期保险

我先问一个问题,你还记得大概 20 年前的物价水平吗,在这个过程中货币购买力贬值了多少?我找到了国家统计局从 1978 年到 2018 年的统计数据,在这 40 年间物价上涨 6.5 倍(我自己的直观感觉甚至还要更高)。

那么问题来了,过去 40 年是这样,那么假如我们现在购买了终身重疾险保额 50 万,那么再过 40 年以后这份保险的保额价值还剩多少?折算一下也就相当于现在的 7.7 万了,保障能力的下滑还是挺明显的。

/pic/中的两条线也很直观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保险的价值随时间降低,投资则正相反。既然保险会逐渐贬值,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保障期限适度缩短、保费更低,再用省下的保费来投资,获得真正的长期保障。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更平衡的选择。

重疾险买多久最划算

既然需要保险和投资的组合方案——**买几十年的定期保险,再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投资。**那么问题来了,保险期限买多久对我们来说最划算?

考虑到公众号读者的年龄分布,我这里就用 30 岁计算了,比较有代表性。我对比了三种方案。

  1. 买终身重疾险,保费缴纳 30 年;
  2. 买 40 年保障的,保费缴纳 30 年,省下的钱定投;
  3. 买 30 年保障的,保费缴纳 20 年,省下的钱定投。

我选择了海保的芯爱-惠享版作为参照,各方面比较下来条款和价格都比较有优势,三个方案的具体对比如下 👇

/pic/。总的来说,10% 这个预期收益完全可实现,甚至还有点轻松。

为了对比这几个方案,我计算了 保额+投资 的总价值变化。假如真的不幸生病,保险和投资可以共同负担我们的生活。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附加了投资的方案二和方案三后期的表现非常惊艳。每年只投资 2000 元,60 年后居然可以增值到上百万之多。

/pic/3_qsAc6HiacDZJQk0WjqjgsqV43pTjXw.png我们稍微把这张图放大一点来看 👇,要关注的关键点是保险保障到期后,我们的投资增长情况如何,能不能兜得住。可以看到 30 年保期的方案(黄色)在保险到期的第一年略低于 50 万,还是有一点风险敞口;40 年保障(绿色)的方案则比较稳妥,同时兼顾了保障和后期的价值增长。

/pic/4_caCuMeaHbOicmyWLEGT5nxoInic9Xg.png看数据说话,我个人是比较倾向 40 年保期。综合保险和投资,重疾险 40 年期限是保费和保障最为平衡的组合,可以同时覆盖掉短中长期的保障,而且后期会有高额的可支配资产。

给到具体结论,对于年轻人更适合买定期重疾险,保障 40 年最合适。如果已经步入中年 40 岁往上,则还是建议直接买到终身,年龄再加 40 年和买到终身就已经区别不大了。

具体推荐

在给出具体推荐前,先说说我的重疾险选择逻辑。选保险我会优先筛保障条款,保障要全面、不能有坑,最好能覆盖重症、中症和轻症,保险的第一目的肯定是保障。然后再剔除有强制附加绑定、性价比不高的,比如绑定身故责任的,最后选出性价比最高的一到两款。

在原来的推荐达尔文超越者涨价以后,纠结了好一段时间,最后选了芯爱-惠享版。芯爱增加了心血管疾病保障,像心脏支架这类冠脉介入手术可以二次赔付,无需加价。自从听了得到的《给忙碌者的心脏医学课》以后,我可算是格外注意这方面,996 高压工作尤其要注意。

另外芯爱的核保条款比平均水平要宽松,1-6 类工作都可以投保,对非标体质(比如三高、甲状腺等问题)也相对友好,经过核保后部分情况甚至可以直接按照标准体来投保。有朋友说芯爱月末有可能收紧核保条款,建议有特定需求的朋友早做定夺。

不清楚怎么买可以直接搬下面的配置建议 👇

/pic/5_scCUYBhOKElhfsicYd8fTdWI6G2xPw.png保额建议 50 万以上,十万二十万的重疾险真需要的时候很难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尤其是有房贷和负债的。因病失去收入最后导致断供想想还是挺严重的。

保障期限,20 岁左右的读者建议选「至60岁」,30 岁左右的读者选「至70岁」,超过 40 岁的话选终身。

投保地区设置为海南即可,不会影响全国投保。海保人寿目前只在海南有分支机构,不过不会影响后面的理赔,这年头大家理赔都在网上,跑网点理赔反倒费事费力。理赔时也可以申请平台方的协助,方便快捷不少。

缴费年限选最长的,对现金流的压力会小很多,早期快快开始积累自己的投资本金。

身故保险金和保费豁免不建议勾,不是很划算。

具体链接在此 👉 芯爱重大疾病保险-惠享版

如果觉得保障还不够、预算又充足,也可以补充附加保障。<a class=“weapp_text_link” data-miniprogram-appid=“wxe186f230ce102b30” data-miniprogram-nickname=“保险精品汇” data-miniprogram-path="/pages/middle/middle?id=1049103&path=/product/product&planId=128312&productId=103898"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data-miniprogram-type=“text” href="" style=“font-size:16px;line-height:36px;;font family: mp-quote,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text-align: justify;">芯爱-爱享版,增加癌症二次赔付,在意癌症保障可以选。<a class=“weapp_text_link” data-miniprogram-appid=“wxe186f230ce102b30” data-miniprogram-nickname=“保险精品汇” data-miniprogram-path="/pages/middle/middle?id=1049103&path=/product/product&planId=128311&productId=103898”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data-miniprogram-type=“text” href="" style=“font-size:16px;line-height:36px;;font family: mp-quote,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text-align: justify;">芯爱-芯享版,增加特疾(癌症、急性心梗、冠脉搭桥)二次赔付,保障最全也最贵。

再特别提醒一遍,下单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健康告知」和其他相关条款,如果有疑问建议直接在投保页面预约一对一顾问,确认无误再下单。

/pic/6_9d3hXBPBfx4KAuwqlk9hRibVxVD3QQ.png另外,通过上面链接投保的读者在以后出险理赔的时候可以得到平台方的理赔支持,也可以直接后台联系我。这么好的福利不要忘记啦。

D.H.2019-09-11 13:07:44

每年只投资 2000 元,按百分十收益,60 年后可以增值到上百万之多。这个怎么算的?

作者

就如字面说的这么计算,你还是太小看复利了。

英明的石头2019-09-11 13:36:19

17年底开始投资基金,入场点位不算低(上证指数3300左右),到今天总收益率13.86%,年化收益15.43%。

作者

我觉得你这个数学有点问题,投资一年半总收益 13%,年化怎么就变成了 15%,回去找你体育老师去。

熙2019-09-11 16:40:08

买了保险如果没生病是不是就白买了[呲牙]

作者

合着你买保险都是冲着生病和出意外去的[发呆]

张婕2019-09-11 13:16:53

收益30年后才有区别,如果40来岁就重疾了呢?

作者

这种情况,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能获得一样的保障,然后定期保险帮你额外省了几个月饭钱,再就区别不大了。

三旬2019-09-11 15:47:39

完全没想到随着物价上涨保险赔付的金额会巨大缩水[捂脸]

Jasmine En2019-09-11 14:02:09

四十岁再买终身重疾太贵了,而且重疾的健康告知比较严格,四十来岁大部分人都会有点毛病吧,个人觉得还是趁年轻身体好布置好终身重疾。

作者

对的,保险还是要早买,对投资、对生活都是好事。

Asteroid2019-09-11 13:19:48

写得很好,补充一点从重疾发病概率讲,70岁以后还有35%的风险,需要考虑后期保障手段,具体买可能更多是预算的平衡。

Lin0002019-09-12 17:36:13

前两年被同学“忽悠”,买了华夏福返还型的重疾险+医疗险,夫妻两人共1.24万/年,缴费20年,最迟88岁返还。但保额只有20万,医疗险最高500万。 第三年也快缴费了,请问现在年假36岁了,若舍弃华夏福再去换其他高保额的重疾险(比如50万),值得吗?谢谢

作者

你俩能交得起 1.24 万的保费,说明收入应该不低,总共 20 万保额太低了。这种情况首先考虑的已经不是划算不划算的问题了,现在等于基本没保障。

五月2019-09-11 15:49:38

我觉得关于重疾保险,要认识到国家的社保越来越全面,先要关注自己的社保如何?其次再是重疾保险,年轻时候能规划第一次、中年规划第二次;不过再怎么规划保险还是先做好自己身体投资和财务投资才能保证尽量远离重疾和有资本兜底[呲牙]

Pony2019-09-11 13:19:51

且慢似乎很推荐健康2.0为啥也大没有选择这个?

作者

芯爱当前的条款更宽松,对很多非标体质比较友好。另外我计算了最佳年限是 40 年,芯爱最短是保到 60 岁,是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当然健康保2.0也是个不错的备选,假如后面芯爱条款修改了,我可能也会选择健康保。

黄蓉2019-09-14 11:02:18

请问也大,如果在意癌症保障的话是需要买了惠享版后再买多一个爱享版么?还是只买爱享版就可以了

作者

只买爱享就可以了,相当于高配版惠享。

为云2020-03-27 08:20:18

守卫者3号40年和终生只差几百买终身比较好,钢铁80岁和终生也是差700-900,钢铁为什么就买80岁比较好呢?27岁男

作者

两者的定位不太一样,买多次重疾往往更看重保障,而单次更看重性价比。看保障自然是越久越好,用上多次赔付的概率也更高,投资很难达到这个多次赔付的量级。 而且两者保费基数不同。守卫者3号,本身保费基数大,差个几百影响比较小。但是对于钢铁战士 1 号,差着小一千加价幅度就高得多了。

玉溪生2020-02-24 00:12:02

请问也大,如果我现在买了重疾险,保费是5k,那么以后每年缴纳的保费都是这么多吗

作者

是的,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保费是每年恒定,直到缴费年限结束(缴费年限可以自己选,越长每年缴费就越少 )

Fleur2019-11-01 03:38:33

请问也大,我跟你一样人在国外(隔壁法国),还有必要在国内买一份重疾么?我感觉这边的基本保险和补充保险已算很齐备了。。。 PS 昨天偶然Google到了你在少数派的文章,一路追到公众号,相见恨晚,实在是太实用了,感谢!

作者

不需要,欧洲的医保已经自带重疾险的属性。如果需要可以考虑给国内的家人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