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投资的人怎么买保险?
按照原计划今天本来应该是写战略配售基金的,保险内容放在下周。结果被平台的小伙伴告知我给大家的推荐居然要在今晚 23 点涨价…… 所以就被提前拉出来示众了,搞得我猝不及防贼别扭。
……
保险这个话题相信大家都已经相对熟悉了,现在关于保险的内容和课程已经有不少。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依然决定把保险作为我今年第二个系列内容的主题,在如今保险课程遍地的情况下,我想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考和视角。
目前市面上关于保险的内容,大都是把保险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而不是和投资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但是保险和投资同样作为金融工具,其实有很多互补或者相互替代的部分,只考虑保险本身,很容易导致低效和资源浪费。
投资之所以能够与保险互补,在于投资净值超过一定临界值后,也能带来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假如我每月能用投资产生 1 万的被动收入,那我的抗风险能力一定就要远高于工资 1 万的情况。因为投资带来的被动收入不会受到生病、误工等情况影响,是纯正的“睡后收入”。
当我们已经进入或者计划在未来进入这样的被动收入状态,就势必要重新考虑保险组合。怎么让保险和投资配合起来,这会是贯穿内容的主线思考。
首先要说的是,不管做得多么好,理财和投资都是离不开保险的,保险是不可替代的。在我的理财投资四步走理念中也不断强调,保险是理财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比如医疗险和重疾险等常备险种,就是防止我们因病致贫的根本保障。
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想着重回答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懂投资的人应该怎么买保险?
两条线看价值变化
投资者买保险的思路和一般买保险有什么区别?我们来看两条线就知道了:
这张图是保险和投资的价值变动对比,保险的价值最高点在起始,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价值不断下降。而投资的价值变化和保险正相反,投资的早期价值很低,本金少、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投资越到后期价值越高,复利积累效应越来越明显。
那这两条线告诉我们什么?
保险盯住中短期,投资盯住长线。别指望着保险能够解决长期、尤其是终身问题,也别想着刚刚开始投资就能分分钟产生稳定的被动收入、从此生活不求人。后面我会反复用到这两条线,想让保险买得更划算,靠的就是它。
比如说重疾险,相比于终身保障,我更推荐保障期限为 30 年的。30 年以后,保险本身的价值就已经所剩无几。同样是 50 万的保额,如今觉得绰绰有余,但是等到我七老八十,很可能 50 万就够打个车的。终身险只是个心理安慰,其实保不了终身。
你可能会问,那我 30 年后的保障怎么办?答案在第二条线上——投资。保期30年的保险比终身保障要便宜不少,如果把节约下来的保费用来投资,30 年后会有大大的惊喜,积累下的投资大概率会超过保险的保额,还愁老了没有保障?
为啥保险要早买
早买保险是个两头赚钱的好事。
首先,保险越早买越便宜,真生病以后很可能就买不了保险了,这是比较常规的理由和思考。现在我们还要用上面的「两条线」来做补充。
为什么保险要早买?因为早期我们的投资价值还没有涨起来,处在一个非常脆弱的时期。
早期最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损害本金,今天失去的 1 万元,未来很可能价值 5 万、10 万甚至更高。在投资理财的早期,保险乍看上去保的是健康、是生命,其实保护的也是我们的投资本金。
保险越早买价值越大,而保险越早买也越便宜,所以其实是两头赚钱。
保险是消费不是投资
保险不是一笔投资,增加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在增加负担。
要说关于保险策略什么比喻最恰当,我认为是——头盔 + 防弹背心。保险就好比防具,没有装备就上场等于自取灭亡。但问题是装备也不能穿太多,穿太多就失去了灵活性,太笨重反倒更容易被歼灭。
所以问题来了,哪个装备没有会要命,不带不行,最好还不要影响灵活性?答,头盔和防弹背心,护头、护心即可。
保险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的原则就是只买刚需,其他杂七杂八的一概不要。省下来的钱,要么做投资、要么把刚需保险升级,再或者加个蛋也是好的,好歹算是享受到了。
进入下一部分前,稍微整理一下上面的重点,方便你们明白底层逻辑。
- 保险盯住中短期,30 年左右性价比最高,长期的事交给投资去做。
- 保险只买刚需,刚需买到最佳,其他的一个子都嫌多余。
操作攻略
我不打算在这里长篇大论保险有多少多少的坑,大部分读者看不完这么枯燥的内容,就算看完了也很难 get 到重点。
我想换个思路,每个险种我只精选 1 个精品,并简单直接地说明应该怎么配置以及我的理由。排雷填坑的工作我已经做好了,如果你认可我的逻辑,照着选准没错。
医疗险,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
医疗险是每个人必备的,头盔级,不管多抠门也不能抠在医疗险上。我建议大家优先考虑能够保证续保的医疗险。
医疗险产品好、杠杆高,但最大的不确定性是续保问题。假如突生大病,又正好赶上对应产品下架不能续保了,以带病体质换其他保险都做不到,到时候就真心举步维艰。
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一年会贵上几百块,但为了省这么几百块,冒着不能续保的风险真不值当。要真的想省钱,也不用在医疗险上纠结,下面重疾险部分有大招。
链接在此 👉: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
重疾险,达尔文超越者(不含身故)
重疾险是一年保费中的绝对大头,买得好一年也要三千左右的保费,买得亏可能会近万。重疾险的策略很重要,这是省钱的主力军。
还记得我们开头说的第一条原则吗?中短期看保险,长期看投资。懂投资的人在重疾险这项有巨大优势,核心就在保障期限上。
估计大家这两天已经被这款保险刷屏了,推荐理由我就从简,确实是好东西,除了保障全面以外,40 岁以前出险给赔付保额的 135%。文初提到即将修改条款的就是它,新款会强制绑定身故赔付,然后大幅涨价。如果在 9 月 5 日以后读到这篇文章,请无视这个推荐。
下面还是主要说说具体怎么配置。以下是我的选项建议 👇,我会一一解读。
选项建议首先我建议大家重疾险保额选 50 万,重疾险的目的是保障因病误工失业所带来的收入缺失,十万二十万的起不到什么保障作用,尤其是有房贷的。
然后重点来了,保障期限不要选终身保障,选择保到 70 岁即可(如果年龄超过 40,建议选保到 80),然后省下的那部分保费用来投资。以 30 岁投保为例测算,不要终身保障每年能省下 1700 元的保费用于投资。70 岁保障过期之时,这笔投资可以积累到 70 万,已经超过了保险的保额。(按照年化 10% 算,这是个比较中庸的投资预期)
恶性肿瘤额外赔付建议选,增加一个癌症二次赔付,赔付保额的 120%,是个值得推荐的亮点。
身故保险不要勾,加价的部分够买份上百万的人寿了。
缴费年限尽可能选长期的,对现金流的压力会小很多,有助于早期积累更多的本金。
链接在此 👉:达尔文超越者重大疾病保险-不含身故
PS:有稳定被动收入且高于工资的,可以不买重疾险。你已练成金钟罩铁布衫,防弹背心不再适合你了。有被动收入的人专注于保护“罩门”即可,后面我会细说。
特别提示
下单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健康告知」,如果有涉及,建议直接在投保页面预约一对一顾问,宁可不买也不能胡乱买。
除了保险本身,很多读者还会担心以后理赔怎么办。我和平台方确认过了,通过链接点去投保的读者都会提供后续理赔支持,我后面会在公众号菜单中放上相关选项,理赔方面无需担忧。
如果依然觉得纠结也无妨,我也不想说什么时不我待来徒增焦虑。只要需求在,总会有新的产品填上这个空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款产品即将涨价并不构成仓促下单的理由,还是合适、认可最重要。
我依然会给大家不断同步对于保险的态度和认知,保险和投资一样,要永远往前看。
张三2019-09-04 13:08:18
买了终身的我。。。看到太晚了。。。[流泪]
申夏2019-09-04 13:54:56
等保护罩门的部分
作者
练过金钟罩的大佬出现了 [发呆]
天天2019-09-04 13:19:10
也大我有个困惑,保终身的话身故可以退还现金价值,保到70岁不行吧?这款现金价值还蛮高的,所以很纠结
作者
我拿自己算过,保终身加价 1700,对比保额 100 万的寿险保费才 1200,你说哪个划算?
wonder辣2019-09-04 13:11:46
有了医疗险应该不需要买重疾险了吧?
作者
不是一回事,比如医疗险不能帮你还房贷。假如真生病不能工作了,背着房贷简直致命。
A彤妈2019-09-04 15:46:08
目前买着平安福的人,怎么办
作者
鉴于你已经买了,我觉得我啥也不说你可能好受一些……
李大可2019-09-04 15:40:35
我买的香港保诚的终身重疾,5万美金保额,前十年送50%保额就是7.5万美金差不多50万人民币,后面保额还会一直涨,之后退保也是连本带利的,美滋滋
作者
我的直觉告诉我,天下不会有免费的午餐。要么有特殊条款,要么保费比较高,或者两者都有。
昕昕子2019-09-04 13:07:23
我终于又来了…之前一直想配置终身的,因为还没工作,所以没买,最近开始实习了,感觉要提上日程了,却发现实习工资还不够生活费的 听你这么说感觉很有道理,30年确实差不多了,交30年的钱也交了好多了嘞。不过就是50多岁以后很难买保险了呢?老了万一有个大病几十万投资的岂不是一下子就没了
作者
我在计算中,攒下的钱本来就是从保费里面省下来的,老年用这笔投资支付医疗费合情合理。优势在于这是你自己的钱,如果没生病就是你的财富。
老曹2019-09-04 19:48:14
也大,我软件开发的,现在自由职业,可以买这个达尔文吗?职业怎么选?[尴尬][尴尬]
作者
“假装”你在上班来评估就好了,软件技术人员,妥妥 1 类。
Gzw2019-09-04 16:00:05
也大 ,今天港股大涨。你提前加了港股
作者
真是踩了狗屎运,提前正好一天。
Asteroid2019-09-04 15:30:28
不赞同笔者观点,30年长期复利能到达10%的投资者聊聊无几,照这个逻辑,重疾买的越短越好,因为同样资金,时间越长累积收益越大。我是认同重疾的消费属性,问题是对多数普通人,又有多少人能保证长期同等资金进行有效投资,更别说10%正收益了。另外重疾保终身是有现金价值的,比如到70岁、80岁可以选择退保,返现金。个人的一点感悟是重疾是基础保障,不是投资增值,理论上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自己的重疾险,剩下的钱合理分配投资。总之,有经济能力还是买终身的比较好,毕竟人类预期寿命越来越长,70岁后可能还有35%的风险。
作者
后面具体算笔账吧,重点不在于投资,而在于终身其实保不了终身。
俏儿2019-09-04 14:52:07
看了达尔文一个多月没下手,有点拖延,也大你这个有点刺激,吓得我赶紧买了,直接治好我的拖延症[捂脸]
吃啊猹 2019-09-04 14:41:22
也大,如果是三人家庭是不是夫妻二人都同样投保
作者
医疗相关建议都保,寿险主要保给家庭支柱。
几米2019-09-04 14:10:44
我昨天买的居然就是这个达尔文,机智啊,而且是买的保到70[鼓掌]
作者
??
Jun2019-09-04 13:53:05
除了责任险和财产险,感觉在德国还需要买一个法律险,最好个人职业房子交通都保。碰上一些争端,可以省事省力。尤其是一些无赖公司。
作者
我不这么看,保险只买刚需,只保不能承受之重。买法律险不符合这一条,律师虽然贵,还是请得起的。 法律险与其说是保险,不如说是法律相关打包服务。
Monkey.D.Funkey2019-09-04 13:50:27
好医保长期医疗,还是可以续保到100岁,6年续保嘛。所以这个6年续保,比如我生病之后,6年内可以继续续保,过了6年就不能了是吗?如果病没有好的话
作者
不是一定不能,是存在这个风险。按照条款说,生病不影响续保,但是如果产品停售就不能续保了,全凭良心。 但是 6 年已经是目前医疗险的最长保证了,只能说医疗险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xum2019-09-04 13:30:25
目前在德国留学,未来发展未定,为避免将来可能的理赔纠纷,是不是国内的保险先不要买?
作者
如果你未来确定会回国,而且已经有医疗险了,我建议不要停。 如果中途真的生大病,回国以后就没办法再投保医疗险了。你还在上学(年轻),保费超便宜一年才几百块,犯得着省这么几个钱冒着大风险吗?
X.Y.T2019-09-04 13:20:40
平时有医保,还需要购买医疗险吗?还是单独配重疾就好
作者
医保保障不太够,一来保额太低,二来药品限制比较大。如果资金不过,刚需是医疗险。而且医疗险一年才 1000 左右,比重疾险便宜不少。 医疗险能保证你活着(能治得起病),重疾险能保证你活得好(后续隐形开支)。当然是先活着最重要了。
流云2019-09-04 19:04:25
意外和寿险呢?
作者
寿险我已经选好了,菜单: 保险 - 精选,里面有。不着急可以等我的文章解读。
李大可2019-09-04 16:44:50
我25岁,一年1000美金多点儿,还可以吧半个月工资,就当存钱了没出险以后也可以退
作者
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挺划算的……
蜡笔不是小芯2019-09-04 15:45:50
也是最近才重新学习的保险知识,忍痛将直接那个买了一年理财型重疾险退了,亏了几千块。不过现在买这款,保障高了,缴费压力也小了。
作者
对,理财型保险也是个坑
蓝鲸2019-09-04 14:30:36
还是保终身合适吧,一般70岁之后才更容易生病,那个时候怎么办,靠投资的钱,大部分人应该做不到
作者
就算你买了终身保险,等到 70 岁以后也帮不上什么忙,这是个幻觉。40 年后的 50 万能值现在的 10 万就不错了。
平底斜2019-09-04 13:08:42
请问相互宝的重疾险能替代达尔文吗?还有好医保作为医疗险可以吗?
作者
相互保保额不太够,40 岁以上只有 10 万。现在看虽然相互保保费比较低,但是上涨趋势很明显。
摇光2019-09-04 13:06:17
在德国的话,公立医疗保险就够了,吧?
作者
德国的话医疗方面只要公立保险就够了,额外还需要责任险和财产险,基本就齐活了。
鸿淼2019-09-06 01:53:05
观念很正,前30年靠保险(的杠杆和风险转移)后30年因为通胀因素保险保额折现,就得靠长期的储蓄复利和投资。 结论:一定保额的定期重疾险保障30年内的风险+家庭定期(复利)储蓄解决40年后的风险
敬夏2019-09-05 11:04:53
罩门是寿险?
作者
不是,是百万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