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给自己揽了个新活
最近这几个星期遇上两件不大不小的事让我特别在意。
前段时间我偶然求得一个煮鸡蛋特别好吃的方法,就每天吃鸡蛋。碰巧一个月后检查血常规,胆固醇直接超标。以前我还不服,觉得别人说鸡蛋会升胆固醇都是耸人听闻,肯定是生活本来就不健康,结果数据直接打脸。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后来我和爸妈聊天的时候提起这件事,得到一个特别意外的回答——妈妈居然也胆固醇超标(其他指标全正常,唯独这一项),还在一直每天吃鸡蛋,完全不知道鸡蛋会富含胆固醇这回事,我们习以为常的健康常识在父母这里反而成了一个缺口。然后和得意洋洋的和我说,她们公司的很多年轻人指标还不如她健康,😂 咱能不能往上比比。
另一件就是在看综艺剧《做家务的男人》有一集,袁弘的爸爸被一个卖黑发口服液的微商忽悠,花了几千块买了一箱黑发口服液。综艺里把这个当做一个段子,嘉宾们也是埋怨老爸总被偏,父母没有辨识信息的能力。
但是我却觉得特别在意,为什么连骗子都知道人年纪大了会特别注意头发黑不黑,头发掉不掉,然后“对症下药”,我们做儿女的反而注意不到呢?我这才回忆起帮爸妈代买最多的东西还真就是黑发染膏,可是我本人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
现在网上信息比较乱,一方面是年纪大一点就很难辨别信息的真伪,另一方面是就算有好信息,爸妈也很难正确理解里面的信息。我自己买过很多健康相关的内容,也会往家里的微信群发,但是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没什么用。要么没看,要么看了、听了却完全没有 get 到具体的重点。
有的时候特别哭笑不得,就说理财这件事,爸妈一直是公众号的忠实读者,有些观点我在文章里反复提、反复写,然后聊起来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居然是「啊~?」。
最后我决定给自己揽个新活,和爸妈一起学课,每天发几节课程先让他们自己听,然后周末视频的时候我再像上课一样把我整理的知识点框架串讲一遍。给爸妈讲东西,用现场讲、现场说的,效果比找篇文章给他们看好太多了。
我们年轻人常常会觉得不理解,为什么爸妈对于的信息辨别能力这么差(咳咳,只是陈述事实,不对人),为什么他们宁愿相信骗子。可能真的和信息获取方式有关,对于他们来说真人花个十几分钟半个小时讲解,获取的信息量要高于读几十篇文章和课程。
顺便创造共同话题
多花点时间给父母讲东西的好处其实还不止内容本身,其实也是创造共同话题和目标。
毕竟年纪上整整差了一代,生活的环境又完全不同,有的时候共同话题真的少的可怜。爸妈也不是就想逼着你问,找女朋友没有,结婚没有。其实就是想找个话题聊聊天,看你过得到底好不好(当然纯心逼婚的也有啦)。
一起准备一个话题内容,一起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创造共同话题的方式,总被逼问啥时候找对象的小伙伴可以试试。
另外给爸妈上课也能帮自己更好消化这些知识,常言道,知道的不如会用的,会用的不如会教的。带着上课这个目标也是推着自己把这些内容理解得更好,不然到时候掉了面子是小,误导了人就比较糟糕了。
我自己最开始写理财文章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的思考,理清思路,这些年来确实帮助很大。
现在我又给自己揽了个“健康科普讲座”的活,想来居然还有点期待,莫不是未来一代养生大师已经在冉冉升起了?再开个公众号干脆叫「也谈养生」得了。
有时候想想也是的,理财和工作上我们常常告诫自己,遇到问题要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和爸妈交流何尝不是,有些问题把锅全都甩给骗子和养生鸡汤也不合适。
小芳芳2019-09-27 13:07:49
我自己录制并讲解了 三大营养物循环,我妈说太复杂了 你直接跟我说什么能持什么不能吃。。。于是我买了中国人营养膳食指南 ,人家脸页都没有翻开。。。您加油
作者
你妈妈都给你标准答案了,「你直接跟我说什么能持什么不能吃」,然后你甩了一本膳食指南……
悠悠yuyu2019-09-27 13:06:43
所以煮鸡蛋特别好的方法是什么?
作者
鸡蛋没入水里烧开,然后关火 6 分钟后刚刚好。 但是分享出来以后被鄙视了,怎么感觉大家好像都有煮蛋器呢,就我是手动的。
张向英2019-09-27 13:03:25
据说,胆固醇高和鸡蛋没有关系。
作者
我的家庭医生也建议我把鸡蛋减下来,让我改一周吃两三个…… 我还是尊医嘱吧。
陆拾肆院2019-09-27 13:51:23
其实父母不是辨别不了是非,而是感觉孤独…一个骗子能24小时无休的嘘寒问暖,最后推销一种产品,这实际上是一种服务,名为陪伴的服务….
楷罡行逸2019-09-27 13:14:23
也大还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吗
作者
欧美的医疗体系就是家庭医生为第一关,有别的问题再开转诊去别的医生。直接去医院人家不要 [发呆]
RamboPan2019-09-27 13:33:44
以前看过有关鸡蛋胆固醇的文章,说鸡蛋里面的胆固醇和一般胆固醇不太一样。 看知乎有些又说是糖的原因,影响了脂肪的代谢,最后感觉也不知道哪个靠谱了。。 不过也大应该做个对比试验,比如前面的情况和减少后的对比,然后再来放一次结论看看。[奸笑] 当然只能证明鸡蛋对胆固醇的影响。 我(南方人)到北方后感觉:北方的肥胖率高,而且偏爱甜食,汤里加粉,吃饭后喝饮料;虽然南方人可能吃的油,但大部人还是瘦的,当然江浙沪虽然看起来偏甜,但实际上肥胖率不高,没有想通。
作者
我可不想再去抽血了,今年都抽了两次了…… 上一次指标全正常,而且我饮食、运动都没问题,变化可能只有鸡蛋了,这个锅它得背。 北方胖不是因为甜吧,半夜撸串和啤酒就够催胖一大批了。
耿老的竹林2019-09-27 13:21:33
刚教会我妈用微信发语音,然后人老人家自己就会主动打视频电话了,还是和儿女沟通的意愿强烈哈,你这个健康科普挺适合这个场景的,加油!
作者
对对,我姥姥都快 80 了,微信超级六,抢红包、语音视频、朋友圈一样不落。 买手机之前大家都说人年级大了学不会,结果正面只要有需求,啥学不会?
Polaris~Waiting is the hardest2019-09-27 13:05:18
文章需要谨慎,是蛋黄胆固醇高,蛋清没事
小透明2019-09-27 13:29:13
一周两三个⊙﹏⊙,健身的咋办,一天10个的我瑟瑟发抖[发呆][发呆]
作者
想起来一个梗,之前大学的时候朋友打赌输了,要去煎饼摊子点一个煎饼果子加10个蛋。然后老板不干,最后妥协成 4 个蛋,最后成品老好吃了,颠覆了对煎饼果子的印象。
姜琳2019-09-27 13:39:48
胆固醇这个确实因人而异,得观察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检查指标。 我妈去年检查胆固醇高血脂高,后来吃了降脂药并且不吃太多动物脂肪,现在一天一个鸡蛋及以上,前段刚检查了胆固醇不高了。
作者
看今天的评论感觉胆固醇可以成为耳机音质以后的第二大玄学了……
大田田2019-09-27 13:33:25
歪个楼,这两天跌的我太难受啦….作为理财初级选手,想问有什么办法能缓解这样的心情?道理都懂但是我就……[捂脸]
作者
大家都是熬出来的,没事多上网看看”按摩“,可以花时间读几本经典的理财书,翻翻自己以前的投资笔记,看看自己当初的心态是啥。
农ft2019-09-27 13:13:52
健身有时候一天2、3个水煮蛋的我,瑟瑟发抖
作者
不是好多健身人士只吃蛋清。我是做不来,所以干脆少吃点。
冬2019-09-27 13:07:57
骗子有机会,主要因为子女关心不够啊
作者
而且经常抓不住重点,唉,自己也着急。
busy很慢2019-10-02 00:31:27
歪楼了,多加蛋的煎饼果子真的太好吃了!!搞得我后来吃烤冷面也特别叮嘱多加一个蛋了
滕彬堂2019-09-29 17:25:53
也大好细腻啊!给父母讲东西的确需要多次反复讲啊。你这个健康科普讲座的资料从那里来的? 另外,FYI最新版的《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不再对胆固醇的摄入量设限制量。
作者
等啥时候体检报告可以不再检查胆固醇含量了,我再放开吃,还是医学检查优先级更高。 讲座是句玩笑话,只是给爸妈讲,不会做公开内容的,我哪有这个时间。
LZD2019-09-27 15:08:34
求推荐经典的理财书啊
作者
公众号菜单有书单
Bella2019-09-27 13:12:06
我是自从学会煮溏心蛋,平均每天1-2个鸡蛋,到现在大概是2-3个月,结果月中体检也是“胆固醇偏高”,不知是否和您类似[捂脸]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