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金越来越便宜了,有包月的、还有不要钱的

如今券商的交易佣金真的是越来越便宜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降佣金都是一个大趋势。记得我最开始炒股的时候,万三就是很拿得出手的佣金费率,而现在已经变成了及格与不及格的边缘。境外券商则走得更快,有包月佣金的、还有不要钱的。

今天收到了欧洲一家互联网券商 DEGIRO 发来的邮件提醒用心调整,仔细看了看邮件内容发现居然推出了针对美国市场的包月服务 2.5 美元一个月,美股证券随便交易。计划是 2020 年三月推出(这提前量的可不小,还有小半年呢)。相比之下德国大部分银行的普遍费率还是每笔佣金 5 欧元起,确实有点捉急。

佣金这个问题上美国券商更超前,美国早就已经有免佣金的券商,而最近嘉信理财和我一直在用的 IBKR 居然也推出了免佣金服务。但是我去研究了一圈,发现这类免佣账户都有一个前提,只针对美国地区投资者(IBKR 也接受印度),其他地区还享受不到,害得我白高兴了。我会继续观察,等到什么时候这个福利扩展到全球了再来知会大家。

估计你们会问,券商现在免佣金了还从哪赚钱。其实对于券商来说,佣金早就不是收入的大头了,有的券商佣金收入占比连营收的 10% 还不到,大头主要是资产服务和杠杆利息收入。

然后更值得关心的就是 A 股啥时候能有免佣金的券商。不过我个人觉得短期内不太可能,因为这事目前还不合规。好几年前券商们佣金价格战的时候就有券商打出过免佣金的口号,然后立刻就被监管叫停了,目前为止万一左右的佣金算是市场上最低水平了。

但是说实话,佣金降到这个份上,佣金本身的高低也就不再是考虑券商的第一标准,相比之下使用习惯、扩展服务才更值得考虑。就我而言,就算以后真的有了免佣金券商,我也肯定不会仅仅因为佣金便宜就折腾换过去,省这点钱都够不上自己的人工费,这点账还是算得明白的。


最近又赶上了几个项目的结束时间点,加班有点多,预计会持续到下个星期,所以提前和大伙请个假,**下周的更新可能会不规律,**也有可能累得写不出来了。

在小公司工作,这种项目周期特别明显,总要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虽然有点不开心可是也没办法,毕竟作为弱势一方,更何况最近经济又不景气。

想到我的读者里面有相当一部分还在上大学的,给同学们一个建议,如果想要在职场发展,第一份工作还是不建议在小型创业公司(自己创业除外),有两个问题尤其突出。

一是比较难找到带你的人,专业技能发展慢,如果凡事都要靠自己摸索效率真的非常低下,而且经常会掉进各种坑,有点浪费生命。

二是定位太模糊,在小公司常常会一个人要做几个人的工作,或者今天还在忙那个方向,后面又要弄另外一个方向。结果工作了几年发现居然没有办法给自己准确定位,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做过,但是好像又什么都没懂,在以后换工作的时候会比较吃亏。这个建议我以前从别的文章里读到的过,然后又用我的经验再次证实了一遍。

对于职业发展我个人比较看好 T 型策略,先画一竖,在一个领域做到前 20%,然后再以这个领域为基础向外延伸,算是一个比较可靠的跨领域发展路径,供大家参考。

ct ing2019-10-18 13:08:17

最后的建议很中肯,还没毕业的要切记

Polaris~Waiting is the hardest2019-10-18 13:20:02

技术类的工作多去gitlab,stackoverflow问问外国的大牛也是可以,外国的大牛相比国内的“大牛”来说更谦和一些,国内的有太多利益在里面,但码农想熬出头还是多了解业务吧,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论”才是关键

作者

知道问题在哪,能提问,那就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身边没有牛人,所以很多东西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俞2019-10-18 13:15:31

大公司也有弊端,很容易被模式化,分工越来越细化,业务面越来越窄。

作者

我当初就是反感这个所以进的小公司,但是到头来却证实了模式化的意义,模式化就好比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协议,大家都说一套语言合作就会很轻松。不然很容易一团浆糊。 不是说大公司好,小公司不好,而是不建议一毕业就扎进小公司。

双木2019-10-18 13:11:10

我非常赞同也大说的。 毕业后还是先去有点规模的公司去了解下专业性的技能。 小公司,创业型的公司听上去很美好(股份什么的),可是如果带头人技术也不高的话,很快就有瓶颈了。而且初期公司为了生存,很少注意代码质量。工作量多,导致很忙, 可被替代,真有种搬砖的感觉。学得也杂。

作者

先看看专业的人怎么干活的,就算很难一下都学会,但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做事方式。一毕业就进小公司真的是感觉「既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

林中水滴2019-10-18 13:04:34

也大注意休息哈~

作者

谢谢提醒,最近确实觉得精力下滑比较厉害,写作质量都有点受影响。

Link2019-10-18 13:25:51

非常中肯的建议啊,小公司真的是全靠自己摸索,进步太缓慢了。我呆了4年虽然职位点升了,但技术上带来的成就感远比不上预期,各位杂活缠身,知识面是扩展了,保深度远远不够,还是T字型技能发展靠谱些。

吕梦一2019-10-18 13:07:01

感谢分享经验!身边确实有在不知名公司工作的案例,明明市场上已经很成熟的做事模式,因为公司管理不规范,新人要自己走一遍,真的觉得好没必要,大好时间都蹉跎了……

作者

对,感同身受,很多东西都有成熟的方法,可是要么不遵守、要么不知道。

大胡2019-10-18 13:19:09

也先生,想问一下关于定投的问题,假设1月买入基金1w元,2月购买的基金净值增长了就没去定投,到了3月净值下降了然后又进行了定投1000元,然后4月净值又增长了就没去定投了,这样一个月投一个月没投算是定投么?

作者

建议你去了解一下「价值平均策略」,后台回复「定投」,我也有写过,很适合你。

hooboy2019-10-18 13:07:50

这个封面把我看乐了

作者

很久以前淘到的老图,今天不知道用啥好,就把它放上“卖肉”了,[害羞]

帮主2019-10-18 13:07:12

真的没有人带,3年了全靠野蛮生长

Alex2019-10-23 14:01:44

想起梁宁说产品经理也有类似的T逻辑,先去大公司从套路和模板化上手,练熟了,再出来打磨自己的绝活

李肖剑2019-10-18 17:17:12

也兄,主打华人理财的美国网络券商,第一证券,也推出了免佣

作者

我去看了一下,美股算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我还是等 IBKR,折腾不起了。

jzw2019-10-18 16:58:26

同为程序员,大四,也大觉得字节跳动算小公司吗

作者

不……算吧……

Violet2019-10-18 13:40:20

也大,冒昧问您一个问题,所有各项投资类的加起来,年收益率达到多少算还可以,在还是有正常工作不是全部精力做投资的情况下

作者

没有“还算可以”这种标准,多大风险承受能力就定多大目标。有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就是余额宝级别,那就是 2-3%;有的投资者心比较大,投资股票基金就是 10%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