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香港,放下包袱,向前看
之前对香港问题的讨论,是从历史视角、宏观视角,从中西方文明的竞合来看的。区议会选举的结果,让内地从上到下,终于看明白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竞争是多么现实和残酷。这不是靠所谓“血浓于水”的一厢情愿能够改变的。
今天仍然有不少分析,在指出支持建制派的民众比例,以及在后续立法会选举和特首选委会选举时仍然存在的规则优势。其实,这是很被动的思考。时至今日,非常清晰的是,香港的年轻人,也就是香港的未来,还有多少人有“血浓于水”的观念?我们一定要承认,香港虽然已经回归22年,但这是国家主权上的回归,还远没有实现文明上的认同和回归。文明上的认同和回归,不是靠利益倾斜能够实现的。
日本大化改新之时,“无论是儒教、佛教、律令政治,还是学问艺术各方面,都是照搬唐朝的样式,或者稍加修改增删,总之无不与唐风有关。人们认为唐文化具有最高的水平,尽早达到它那样的水平,是当时一般的共同目标。这正和明治时代把欧美文化视作具有最高价值,而想尽快吸收并达到那个水平完全一样”(坂本太郎《日本史》)。
所以当一个文明高度发达时,它就会自然外溢到本土之外。我们要承认,尽管香港主权已经回归22年,经济上与大陆已经十分紧密,但香港是深受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影响的一个地区。**换言之,香港在主权上是属于中国的,但仍在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影响之下。**收领土易,收人心难。不像老一代港人,对中国本土仍有文化上的认同,回归22年以来的香港年轻人,可能大多数已经没有这些认同了。
中国大陆再次开放并融入世界,不过短短四十年,不要讲在二十年前,哪怕是在十年前,国家面貌都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文明的自我叙事如果未能自洽的完成,仅有物质上的成就,那么这种物质成就的取得,究竟是因为外来文明的作用,还是本土文明的成就,是难以做出判断的,其他文明也将难以理解和认可。**无论对港台,还是对其他文明下的国家,所要面临的,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在物质上进步之后,如何使中华本土这个复兴的文明再度得到认可。这不是简单的宣传问题,如果不能从全球发展的历史比较,去深刻分析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固有缺陷及其恶果,如果不能清晰的表达今天的中华文明其实已经融入了西方文明的进步方面,如果不能深刻的理解西方文明并非铁板一块、盎撒文明将与其他西方文明更加疏离,如果不能从中华自身的历史去尽力提取人类文明进步新的养份,那么人心问题,仍将难解。
香港问题,不是朝夕产生,也不可能朝夕解决。今天,对香港,应当放下包袱,向前看。
一国两制的本意,是尊重香港的历史制度;一国两制的必然结果,是两种制度的相互比较。但一国两制走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两种文明的相互较量。
**一国两制不是包袱。一直以来,可能的包袱,是一定要保障香港的繁荣。**为了香港的繁荣,港资企业在内地曾经拿到的优惠,是多少民企想都不敢想的。且不要说,中资企业今天对香港金融市场的巨大支撑作用。
**今天,香港与内地都是市场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应当允许内地的城市放开跟香港去竞争。没有必要为了保障香港必然繁荣,使内地的开放政策不能突破到香港那样的地步。**如果我们能有更多的自由贸易港,出口成本可能进一步下降;如果我们有更开放、更法治化的证券市场,民众也将会有更便捷的投资渠道,不至于要辗转出海投资。如果说曾经内地跟香港仍有非常大的差距,无法去考虑替代的问题,那今天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是否还有必要为了保障香港的繁荣,使内地的城市放缓发展的步伐。
**既然香港民众认可的是盎格鲁撒克逊式的自由竞争,既然大陆的省市和民众盼望着更加开放,何不让双方都满意?**一个甲方企业,长期独家采购一个乙方供应商,这个供应商早晚自认为是甲方。为何不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如果说以前为了保障香港的繁荣,有所克制、有所倾斜,如果这种克制和倾斜不能产生文明认同的结果,那以后还有必要继续吗?
一国两制,是两种制度的竞争,是两个文明的竞争。这两种制度,这两个文明,早晚会有成败胜负之分。我们不应该去考虑还有多少香港民众支持建制派,因为无论是否支持建制派,他们对自由竞争都是认可的。
什么才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
放下包袱,继续坚持一国两制,加大内地的开放力度,放开内地城市与香港的竞争,让所有城市享受竞争产生的繁荣,而不是照顾得来的繁荣。
以上。
前期文章参考:《文明边缘的香港》、《西方文明在世界中的地位》
游苦2019-11-29 18:23:31
开放内地城市与香港竞争,必然弱化香港的地位,也必将导致香港年轻人将香港竞争力逐步下降这一事实归咎于回归,归咎于内地。
作者
所以既要自由竞争的名,又不接受自由竞争的果,这样的年轻人在任何一个国家会有前途吗?是香港年轻人的看法重要,还是大陆年轻人的看法重要?
脉动2019-11-29 18:51:26
搞不懂作者的逻辑,麻烦把你的论点的论据和数据拿出来,不要在这里想咋说就咋说,没有公信力好吗
作者
这是我的公众号,当然我想咋说就咋说?你不服气自己开个公众号啊。我一个老百姓,哪里来的公信力,你想多了吧?
脉动2019-11-29 18:54:38
你怎么不说正是因为香港有不同于内地城市的制度,美国及西方世界才给予香港更低关税和优选对待
作者
我不过说内地更开放自由竞争你就这么着急?你怕香港拿着所谓美国给的待遇还竞争不过与美国打贸易战的大陆?
听风2019-11-29 18:32:46
无须理会,一味的让步,并不会让其感恩,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高人一等,欢迎大家公平竞争
唐宇2019-11-29 18:33:17
照顾太厉害了,人家深圳跑不了太多国际航线,珠港澳大桥不给开口子,诸如此类
月海无痕2019-11-29 18:49:16
同意以上几位的意见,感觉之前国家总想通过让利来获得香港人心,但是实际来看并没有达到目标。 既然如此就放开自由竞争,各凭本事吧。
老嘚皮2019-11-29 18:53:04
为什么要“保”香港繁荣?结果“保”到了什么?
走过山外山2019-11-29 18:58:36
深奥的理论。谁在给年轻的香港人灌输思想?是西方的媒体和政客。不得不承认,内地对香港二十几年来总像慈母一样给予爱,但没有像严父一样去有效的管。不过,今天的情况也并非坏事,一些香港人从过去的优越与傲慢变成今天的失落,也是大陆快速发展促成的羡慕嫉妒恨的因素。就让他们乱一会吧,隔离他 冷处理。当内地经济军事政治再强大一些,让美国政客有所忌惮的时候再看看他们的心理变化吧。
Von BIsmarck2019-11-29 19:18:00
今日的乱象!俗话说,就是惯出来的毛病
春风2019-11-29 18:54:08
香港缺乏政治家,更不用说政治家群体,导致现在港人治港的尴尬场面。 香港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没道理发展不好的,到今天这种局面,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需要香港社会好好反思,光闹是没用的。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群大智慧的人引导,只会打个人利益的小算盘,只能是乌合之众,正如现在香港的街景。
犯蠢小能手(安紫东)2019-11-29 19:13:14
上面有的留言者我怎么觉得不是美国人就是香港黑衣人呢?你既看不懂文章,立场很大陆主流又完全对立这是精神美国人还是精神港独
Li Tan2019-11-29 18:53:21
是不再应该把香港捧在手心里了。
Ju-Pitter2019-11-29 19:40:46
割肉饲鹰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peanut2019-11-29 19:24:11
内地也就是近十年才有如此成就,以往对香港的依赖和倾斜,也该变化了,毕竟内地不再是贵港的穷亲戚了。内地各个城市超过香港的同时,对香港青年逐渐开放,用不了多久香港的所谓颜色运动自然瓦解。香港的没落是历史必然,别摔得太惨就万幸了。 今天的世界格局如果比作春秋战国时期,我觉得才到商鞅变法。
使独尊2019-11-29 19:19:42
今天,香港与内地都是市场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应当允许内地的城市放开跟香港去竞争。没有必要为了保障香港必然繁荣,使内地的开放政策不能突破到香港那样的地步。———有的人成事,被照顾而不知,还以为是自己牛!当真正竞争,就是被溺爱的孩子,就要吃苦了!的确,当如后面所说,让大陆企业参与竞争。香港不是讲自由竞争么? 当然,还得做先生之前等文章所讲,避免其文明之恶。
Hansliu2019-11-29 22:04:53
写的很好。其实文章分2段意思,前半部分才是深远宏大的本质问题,也是不可逃避的挑战。后面是不再以特殊照顾以求归心,是技术建议。大概率国家会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爸爸。奇怪这么多来找茬的读者?希望作者不受影响,能继续有好文分享,谢谢!
大荒山野自在峰2019-11-29 19:00:57
对的,两种制度放开竞争,谁优谁劣,让世人见证、历史评说!
谁是罗 2019-11-29 21:58:41
但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至今大陆每年55%的外资引入仍然是通过香港,香港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和制度正是整个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世界选择它的原因。大陆的文化和制度和盎格鲁撒克逊存在根本性的矛盾,而盎格鲁撒克逊文明非此即彼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不可能根本对我们信任和认同,而香港正是我们求同存异哲学下的平衡解。
作者
通过香港的原因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CEPA,港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这是单独给香港的超国民待遇,外资现在都没有了。
valar2019-11-29 22:40:04
是不是也有我们一直一来不太重视人文社科建设的原因呢? 我感觉,我们仍然有些缺乏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自己的能力。做事很棒,但吃了讲不好自己的亏。
作者
当然是这样。比起日本1980年代在全球美化自己的能力,我们百分之一都还没做到。
潘晓婷2019-11-29 19:32:40
赞同,心有成见的人,任何行动都可能被起误解。无力教导,那就交给时间吧!
两只小白是小白兔2019-11-29 19:47:41
我之前就有类似的想法在你的公共号下面留言了,大概的意思是不能再给港台的产业额外的照顾,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恰恰相反应该明里暗里培养大陆的处在港台优势行业的企业来与港台竞争,并且对港台的民众来到大陆生活的优惠政策的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大。但是你似乎没有发布我的留言。
Anthony口口.2019-11-29 21:16:06
强者不需要弱者“照顾”,真正的强大也不是照顾得来的,港片《十年》的港人已经自认为自己可以强大到当爸爸了,就用时间让你我清醒一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代过去了,两种制度,两种文化的竞争迟早要来,或大或小或早或晚,今天是2019,不是1998,不是2009,再救就是农夫与蛇,让我们把时间和资源花在办好的事情上。
清清风2019-11-29 21:44:38
把深圳培育出来就行了,满满的机会
峯2019-11-29 23:11:22
香港就是一个巨婴,只有断奶,让底层民众慢慢地明白问题所在,只有抱着放弃香港特殊性这个战略高度才能解决香港问题。
瞌睡虫2019-11-29 23:10:13
“一国两制不是包袱。一直以来,可能的包袱,是一定要保障香港的繁荣。” 很对,其实这次乱象是好事,他们乱只要在近期内不影响金融通道这个功能,同时大陆加强金融通道plan B 的建设,根本对大陆没有影响,只有好处。
何&2019-11-30 09:10:48
香港的失落是必然,但普通香港民众只会把这一切归咎于回归。不去积极寻求新的机遇,做好转型,找好位置,反而怨天尤人,发泄情绪,看着真让人叹息
peng2019-11-30 06:51:28
一国两制,是两种制度的竞争,是两个文明的竞争。本人第一次看到这句话,觉得能说出这话的人是可以给国家当战略参谋的。但文中过于强调文明尖锐对立,而少提及竞争、学习、吸收;大陆对香港照顾很多,但也有很多是相互受益,比如说前些年优质国企和民企在港上市就是双赢,不能按现在大陆不差钱就去判断过去的在港上市是对港有意照顾
忧伤的二蛋2019-11-30 02:45:23
其实没多大点事儿,闹就让他闹,香港有警察局,有法院,依法治港就行,不管他,就当是个试验田,一国两制也得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别受干扰,聚精会神搞脱贫攻坚,搞科技创新,每一个人都努力奋斗,为国家,为小家,让生活越来越好。 其实话说回来,就得留香港澳门这两小块儿地方,让他随便折腾,折腾好了我们可以学习经验,折腾坏了我们可以当成教训,受到警醒。 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后给他改成香港特别实验行政区
Dee2019-11-30 12:31:50
"没有必要为了保障香港必然繁荣,使内地的开放政策不能突破到香港那样的地步"一一內地的开放政策不能突破,恐怕不是为了保障香港繁榮吧,因為素很多。但是支持你的结論。
Tiger2019-11-30 04:02:02
支持。试图仅靠让利收买人心不可取,特别是对一个自命不凡的人。你的让利会被其看作自身实力使然。既然港人意愿如此,那不妨抛开那些超越内地的优待,和内地城市平等竞争,互为对照,用事实说话。
吴小猛兽2019-12-04 15:56:14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对香港一味的迁就,让步,照顾,反倒让他们忘乎所以,无视大陆做出的巨大奉献,甚至以自残的方式向美英交上投名状,充当反华的急先锋,何止忘恩负义,简直数典忘祖。
高高2019-11-30 13:17:11
一厢情愿换不来两情相悦,正如作者所言,对中国来说,大陆的年轻人远比香港的年轻人更重要。何不放开手脚,大家自由竞争,只有更强大了,才会万国来朝!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