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理财本金
前段时间有个小哥在星球发了一段很长的消息让我帮忙评价理财配置,看完以后我第一反应是佩服。25 岁刚刚开始工作理财布局就已经基本到位了,从投资到保险基本都挑不出问题。我仔细看了好几遍才憋出了一个建议——「都挺好的,继续坚持」。想了想他的需求,再稍微补上了一个关于重疾险的建议。
后来这个帖子发出来,大家都齐刷刷地跑偏了——这位小哥居然年纪轻轻就得到了家里资助的 60 万理财启动资金,大家羡慕的一批。
开始理财就有 60 万启动资金确实是件挺幸福的事。但是我后来想了想,这好像也算不上那种能上升到投胎功力的羡慕,大部分家庭虽然不一定拿得出 60 万启动资金,但是买个房的首付大多是拿得出来的,这绝对是一笔被严重忽视的财富。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并没有得到家里的启动资金支持呢?
大部分情况都不是家里没钱给你启动理财,而是家人不愿意给你。我话说得比较直接——你的可信度不够呗。
信任都是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如果上个月还月光、下个月就蹦到你面前说要理财本金的,任凭谁都不可能放下这个心吧。
我自己作为另一个有幸提前获得了启动资金,并利用这笔钱幸运翻倍攒下第一桶财富的投资者,还是有点发言权的。从我开始认真理财,到爸妈肯提前把钱交给我自由打理,中间隔了大约五年的时间。
按照「信任」这个切入点,我又重新回顾了一下自己从 10 年到后来的理财历程。
10 年最开始是大学一年给一次生活费,我自己打理的还算不错,第一年撑下来了,后来一年比一年好。这下子爸妈知道了,钱放在我手里,不会一下全霍霍光了。
钱放在手里总不能趴着,我就合计找找银行理财啥的。后来是我还跑去问我妈咨询(在银行工作)。这下他们知道了,我不但不会把钱花光,还知道理财小小赚一笔。
再后来 2012 年我鬼迷心窍要去投资美股。本来打算申请个几千块钱资助就行了,后来老爸一拍板,给了个一万人民币,当时把我惊喜坏了。现在回忆起来,老爸敢于这么支持,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之前我的可信印象。我也不负众望,顺利从美股掏了一小笔本金。
到 2014 年的时候,我的信用等级不错,但还在小打小闹级别,虽然他们一直在支持我,但是也并没有把大笔资金交给我。
2015 年的时候我来了德国,爸妈提前预支了几年的生活费给我,也算是有钱了。忘了从哪个渠道被安利了财务自由,开始了自己的财务计划。后来我和爸妈聊了自己的“宏伟蓝图”,他们决定提前把我的结婚本交给我自己打理。
到这个时候,我的信用等级属于可以全权支配自己的钱,但是爸妈的钱还是他们自己打理。
再后来赶上了 16、17 年两年的白马行情特别符合我的操作逻辑,所以投资业绩很好。之前有读者问我前面财务自由 50% 的资金怎么积累出来的,大部分都来自这个阶段。确实运气好没少赚,但是也有很多后续的坑,以后有机会这个经历我会拿出来细说和你们分享。
经此一役,我的信用等级才算是基本登顶,爸妈干脆放弃了自己理财,把他们的资金也交由我来打理。
从现在往回推过去,感觉每一步都跟算计好的了似的。其实主要是巧合,当时的我当然不可能考虑到这么长远的事。那些说自己多少年前开始规划,然后一步一步如何实现的,大部分都是成功以后事后吹牛逼。除非能留下字据的,我之所以选择在财务自由半途开始实证,其实也有这一层的考量。
很少有人是真正没财可理的,家家都有一份等待交由你打理的本金,一双双眼睛其实都在有意无意地考量着你的信任等级。
我接触过不少有幸拿到提前拿到家里资助、练习理财的年轻人,除了那些家里巨富随便一挥手几百万的,其他的年轻人都符合一个基本特征——让人感觉非常可信。
正好这里有现成的例子,我得到了小哥本人的许可把他的配置贴到下面,为了让你们直观地体会到一个让家里放心托付 60 万的人是怎样一种印象,他发来的原文我一个字都没改,包括段落和标点。(当时还有一个做的非常直观精美的表格,一看就是很用心的那种。)
……
25 岁刚刚参考工作,怎么配置理财?(内容比较长)
也大你好,我这里有自己的理财配置想要分享,同时看了你最近关于保险的文章,准备给自己配置保险,也想问一下你的意见。
本人情况:25岁,上海,硕士毕业刚刚工作,年收入税前16W,有一套小房子,暂无买房计划。
资产配置:父母在去年给了我一笔 60W 的资金,也是从那个时间开始学习理财,看到了也大的教程,开始系统地学习理财,记账并规划预算;目前的资产配置为股票87%(上限90%),债券7%,货币6%
存量资金:指数基金上从去年开始跟车长赢,目前跟上了117车,主动基金上持有3只(富国天惠+兴全趋势+兴全合宜);目前的投资组合为长赢65%,主动25%,备用金9%,螺丝钉1%
定投计划:总额为每月收入的50%,1/4跟车S定投,1/4跟车螺丝钉(投入后剩余的部分存入独立的货币/债券基金,准备通过这一轮亲身实践比较一下两者),1/2投入主动基金(富国天惠+兴全趋势)
保险计划:这是我主要想请教也大的地方,医疗险方面,父亲的公司在他退休之前都给我配置了保险(父亲属于国外公司的外派员工),去指定的医院看病都不需要花钱,同时我们公司还给员工额外配置了商业保险,覆盖了几种主流的险种。
但是我认为保额,特别是重疾险太低,而且无法保证一直在目前公司工作,无法起到保障作用,结合我的情况,我准备优先给自己配置一份60W,期限到60岁的芯爱重疾险,没有选择到70岁是因为考虑到未来我的工资和理财收入的增长;医疗险在我爸退休后再配置;寿险和意外险方面,我目前需求不大,再加上公司的保险,决定资产更多了,结婚了之后再配置。
我的问题:关于保险配置,也大觉得我的规划是否合理(特别是重疾险和寿险),能否有更好的结合目前已有保险的配置方案?关于理财,是否有什么建议?谢谢!
……
是不是觉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光看着文字就觉得这个人很靠谱。把理财做到这个水准上,基本不会愁没有本金的事。
最后补上我对这个提问的回答:
投资方面我觉得挺好的,没啥可说的,同年级的其他读者可以考虑当样板。
针对重疾险,我估计小哥是比较看重保险保障的类型,不然也不会想着把重疾险加到 60 万保额。所以重点推荐了达尔文 2号,保额 50 万,60 岁前保额加 50% 到 75 万。是当前市面上综合考虑赔付和性价比最给力的一款。(公众号后台菜单 保险 - 重疾险 有解读)
小哥还没结婚,家里也比较宽裕,所以寿险等到成家或者有贷款以后再考虑也是可以的。
Ruqin2019-12-12 13:19:50
注意。去年、60w、长赢、117车、股票仓位87% 这持仓成本,慕了
神罗天征2019-12-12 13:15:05
唉,买了2w股票,亏了1000,家人更不放心了[呲牙][呲牙][呲牙]
作者
没事,还有更糟糕的情况垫背呢,最差的情况是赚了 1000 元就咋咋呼呼地,以为自己是股神转世。
起个英文名Terry2019-12-12 13:14:35
这篇值得赞赏啊。我的配置大概也是这样,但是没有做到小哥这么精确,百分比控制的如此精准。我想请问一下年轻人需要的可支配资金可能会比较多(买新手机或电脑),在这份计划中怎么体现呢?
作者
对对,提醒我了,喊一嗓子: 大家投资以前千万不要忘了配置家庭备用金哦,6 个月的家庭开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Zx2019-12-12 13:27:46
…我顿时觉得工资好像实现不了财务自由了
ZHANG2019-12-12 19:15:10
家里也信任我。但是我选择了p2p。。。然后 它雷了。冷冷的冰雨在我脸上胡乱地吹
swallow2019-12-12 14:27:02
每个月5000工资,无房无车,不用租房。如果现有收入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呀?感觉心里慌慌的
作者
先提升收入吧,财务自由本来就是职业价值的一种变现途径。如果不像安居于此,提高收入总是绕不过去的。
subond2019-12-12 13:32:24
比文中小哥虚长2岁,也在上海,同样跟着也大开始理财和记账。当前个人配置如下:股票类80%,债券15%,货币5%。 跟着也大学习,向财务自由靠近~
曹天成2019-12-12 13:22:38
操作跟我差不多,不过我就比较惨,家里确实没钱,我爸还欠债
作者
唉,我应该早点写公众号的,然后努努力让你老爸看着,没准你就是下一个 25 岁 60 万的小哥了。
起个英文名Terry2019-12-12 13:31:43
也大,我觉得你的回复没有解答我的问题[捂脸],我是想知道日常开支在理财中属于哪一部分?你说的备用金应该是压箱底的资金吧,不到失业或重大意外情况是不会动用的,日常开支不属于家庭备用金吧
作者
没有,备用金是个蓄水池,大件开支、意外开支都可以支取。但是不带那种光支取、不补足的。可能你缺的不止备用金,还有记账和预算,回复 gtb 了解下。
-2019-12-12 13:27:56
可是自己赚的钱自己投资涨跌都自己承受,要是拿了家里的钱心理压力会变大啊。谁能保证一定会赚呢,对不对?
作者
心理压力确实会有,但是能不能承受还是看对于投资的了解程度(也包括对家人的投资者教育),知道了自然就不怕。
zodiac2019-12-12 14:44:54
霍霍光,也大东北人吗
作者
那必须滴。
Kiterunner2019-12-12 14:28:46
也大,请问这个股票仓位指的是股票型基金还是股市里面的股票,小白感觉在股市里就是韭菜被割的命运
作者
讨论配置的时候两者区别不大,但是操作上建议是股票基金。
stella2019-12-12 13:52:26
把爸妈给准备的嫁妆钱要过来了算吗[破涕为笑]
格桑2019-12-12 13:12:16
不支持60岁投哦
作者
重疾险普遍都是投保只到 55 岁,假如 60 岁以上投保可以,那保费也和直接生病治病差不多了。
大熊2019-12-12 13:08:49
股票占总投资的比例不会太高吗?风险有点大
作者
这个比例并不高,尤其是考虑了现在的估值、形式和年龄以后。90% 应该是个很舒服的比例。
River2019-12-12 13:16:21
这里面的长赢指的什么呀
作者
E大的长赢指数计划,可以看公众号「长赢指数计划」了解下。
熊喵2019-12-13 11:50:37
这个小哥的投资配比 我看不懂 咋办好呢
作者
去公众号后台菜单翻翻你就懂了。
道法自然2019-12-12 21:20:52
文中的117车是什么意思啊?
作者
明天发文开头补一句吧。
haoooo2019-12-12 15:37:23
觉得重疾买终身好一点
作者
这个看个人偏好了,性价比和高保障总是不能兼得的。
冬2019-12-12 14:31:32
这小哥的存量资金是资产配置里边儿那个87%股票吗?我看他的存量资金基本都是基金呐,可他的资产配置里面并没有提到这些基金,是不是就是这个87%的股票?
作者
基金本身并不是资产类型,要看基金持有什么。股票基金,其实就是股票。
ti06282019-12-13 13:29:21
其实主要是想了解下也大的卖出原则
作者
回复“止盈”了解下,写过。
ti06282019-12-13 10:43:29
从家里借了钱投资,利息5%,17年至今所有资产年化收益只有4.8%,股票仓位60%,计划70%,就等着牛市来了,话说看到也大说资本积累大部分都来自16、17年,也大是卖出了确定过收益嘛,我17年浮盈也不错,18年基本跌回去了,就19年年初回了点血[捂脸],现在也跌了不少,感觉来来回回,股市根本没赚什么钱
作者
年年都赚钱的,那叫提款机……
沈耀鑫2019-12-12 17:28:00
实名 羡慕+佩服 这小伙子[强]
婉清清今天也要加油鸭2021-07-21 14:21:22
前几天问我妈,小时候压岁钱存下来有三万,能不能给我尝试“大额”理财(对于我是大额了)。我妈没同意。 今天看了也大的文,我悟了:都怪我爸每次批评我用花呗让我关掉的时候我没听,我妈让我少喝点奶茶的时候我也没听,让我东西用完了再买我也没听。我!活!该!呀!(其实我花呗也没有用很多呜呜呜[苦涩]) 我一定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早日把压岁钱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