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点怎么上车最靠谱

经过前面的 A 股三天小高潮,国内手里还有大把现金的大佬们开始坐不住了。追涨吧,后面一马平川稳稳上涨还好,假如又像前面几个月一样冲高蹦跶再掉回去就被套里面了。如果不追吧,真涨上去了踏空的感觉也没比被套好多少,经历过 2017 年「满仓踏空」的读者们一定深有体会。

到底怎么上车就成了当下最纠结的问题。

先把这个费脑仁的问题放一放。我先抛一个简单的选择题给大伙,假如我们能回到过去重新开始投资,下面这个行情你会选在哪里入场?

/pic/1_aSz2TGPvJib4DEPx3J2rJ8mWzC8OVA.png这是某只德国主动基金在 08 年经济危机时期的走势,假如有两个入场时机开始定投,你会选择高位被套入场,还是抄底入场?给你 5 秒钟时间考虑。

1……

2……

3……

4……

5……

说结论,

  • 2008 年高位被套入场投资,定投至今年化收益率是 9.41%。
  • 2009 年 3 月抄底入场的投资者定投至今年化收益率 9.26%,反倒低了 0.15 个百分点。

因为市场行情后来的走势是这样的 👇,我们当时以为的高点或者抄底其实都是山脚下。

/pic/。早开始的投资者,本金积累更多,晚开始的投资者虽然当时看是抄了底,但是事后往回看才是错过了最好的本金积累时期。

当然了这里有个大前提——未来是一轮长期的上涨趋势,我自己对此是深信不疑的。去年我就写过一篇为啥我觉得下一个 100 万的机会在股市。我是坚定看多中国,想要继续发展、解决很多现实问题,只能指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不管是估值还是从政策的角度,股市的长期前景都挺光明的。坐等 10 年以后被打脸。

所以别纠结现在的点位是高还是低,抓紧开始上车就是了。具体的操作建议我在昨天推文末尾已经说过了

之前一直在定投的可以淡定点,咱们底仓比较足,可以继续按照节奏来。

手里握着大把现金的,可以先入个四分之一,然后剩下的慢慢定投,比如分成 12 份每月投一份。

强调一下,这里说的是定投分批入场,可没叫你提着钱 all in 进去。昨天有位读者的留言写得特别赞,忍不住抄进我的小本本。

想赚钱的快点上车,想快点赚钱的不要上车。

别带着进去捞一笔的心态投资,目光放长点,安心投资总会有回报,慢即是快

PS:友情提醒一下,这篇文章主要是聊国内 A 股的机会。在海外生活和定投的小伙伴们别慌,安心定投就好。假如心痒痒想参与一下,可以考虑 MSCI China A 指数(注意后面这个字母 A,去掉就变成另一个了),我之前也解读过 国外怎么投资中国


前几天一条后台留言结实地把我噎了一把,愣了半天不知道该回点啥好。

看你很久都没提自己的知识星球了,现在还在更新维护吗?

我这人脸皮薄,毕竟星球是卖钱的服务我也不太好意思经常提。倒是没想到还有这么看问题的读者,看来以后我得有事没事提一下,不为别的,就是让大家知道星球还在认真更新,星球里面主要更新这么几样内容:

  • 日常叨逼叨,各种按摩、心得和读书笔记。
  • 问答,只要不是「我要赚钱怎么办?」这类完全不走心的问题,都会认真回答。
  • 我整理的「武器库」,主要是自己在投的组合和精选基金。

当然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时差问题回复比较慢,也有一些构想太理想化没能最终做起来。但是初衷是不会变的,帮你在理财投资、财务自由上少走点弯路。

需要的读者可以戳👇阅读原文看看。

阅读原文

蓝巢2019-12-19 13:12:38

12月刚刚成年,蚂蚁财富终于对俺开放入口,结果全在高位……上车犹豫了一天_(:з」∠)_但是不投出去放假就全花完了,所以还是买了定投和几个基金体验一下,反正才几千,赔也赔不多……

作者

我当年要是有这觉悟,现在在写的应该就是财务自由以后的幸福生活了。

小西瓜2019-12-19 13:21:33

就冲着第一次在也大这里留言就被选中精选,消费降级一年的我决定加入星球了[呲牙][呲牙]。讲真,关注也大很久了,并且还经常旧文重读,受益匪浅,谢啦[抱拳]

作者

吓得我赶紧把留言放出来,要不然这一笔 55 块的巨款就要飞走了……

荣兮2019-12-19 13:07:32

每次都好准时

作者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回留言、发星球,然后开开心心地去上班,之后同事问我「你老坐着傻笑啥呢,上班这么高兴吗?」。

隅2019-12-19 13:08:11

也大实现自己的实证后知识星球和公众号还继续更吗?

作者

当然会,我已经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开始改变了,就两件事——躺赚和推销自己的观点。

李木木. Silence2019-12-19 13:07:05

最怕自己“一叶障目”。 时刻提醒自己,拉长时间轴。

Cleo Wang2019-12-19 13:24:16

请问如果持有的股票或者基金 PE已经达到历史90%以上 需要调整仓位么?

作者

这个我也判断不了,只用百分位来决定投资并不合适,因为估值中枢会变化。所以我都是跟投或者买主动基金,让别人帮我纠结去吧,我就不费这个脑仁了。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