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不确定性中的相对确定

本文的外部信源是CNN、CNBC、FOXNEWS、RT和FARSNEWS,有兴趣的读者自行查阅。

根据昨日美媒的报道,在伊朗对美基地的导弹袭击发生后1小时,Trump本来要立即发表电视讲话,但中止了。中止之后他去哪里了?见下图:

/pic/2_3krstyN5nnXRd8HkF5TicKaK2OiadQ.jpg

White House photo

本来Trump是要马上发表公开讲话的,但最终他选择了去开会,参会人员包括:副总统Mike Pence,国务卿Mike Pompeo,国防部长Mark Esper,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Gen. Mark Milley,代理参谋长Mick Mulvaney,国家安全顾问Robert O’Brien,国家情报局代理局长Joseph Maguire,新闻秘书Stephanie Grisham。CNN还报道,CIA局长Gina Haspel远程参加了会议。据CNN报道,第一个进入Situation Room的,是副总统Pence,他自己拉开了灯。

这是评估局势的紧急国安会议,Trump应该是在接到建议后,中止了准备立即发表讲话的决定。也就是说,与部分吃瓜自媒体认为的Trump自始至终有完整的信息,或者伊朗对美军基地的攻击是双方协商好演戏不同,如果当时没有及时的建议中止Trump的讲话,目前的情况可能完全不同。CNN报道,在紧急会议中,首先讨论的是有无人员伤亡,而在整场讨论中,这个问题其实都不确定,在过后几个小时,军方才确认没有伤亡。

伊朗方面在导弹袭击之后表示,如果美国反击,那么伊朗还会还击。并非没有对伊朗反击的方案建议。CNN采访一位白宫官员后报道:“昨晚有关于反击伊朗的建议”,这位官员的原话是:“当然有一些考虑。但在所有事实明晰之前,总统不会付诸行动”(Certainly some consideration. But the President was never going to act before all the facts were clear," the official said.)

Trump的讲话一直推迟到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才发表,总共讲了十分钟左右,并且不接受任何提问就结束了。在Trump发表讲话之前,鲁哈尼和哈梅内伊都有表态。

Trump的讲话是特别值得逐句分析的。非常可惜,新闻媒体都是一闪而过,包括美媒都是如此。Trump的讲话在白宫网站有披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下面,我把认为关键的部分,逐句写一下。

1、Trump面对新闻媒体的第一句话是:“只要我还是美国总统,伊朗绝不被允许拥有核武器”(As long as I am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ran will never be allowed to have a nuclear weapon)。说完这句之后,他才说了Good Morning。

这是针对伊朗此前声明要不受核控约束而言的。

2、紧接着,Trump谈到了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在对美基地袭击中,是否存在美军伤亡。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引用原文的很少,包括美媒。在这个问题上,Trump讲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在昨晚伊朗的攻击中,没有美国人遭受伤害。我们没有伤亡,我们所有的士兵都安全,军事基地只受到了最低限度的损害”(…no Americans were harmed in last night’s attack by the Iranian regime. We suffered no casualties, all of our soldiers are safe, and only minimal damage was sustained at our military bases.)第二句话是:“由于预警,没有美国人或伊拉克人丧生”(No American or Iraqi lives were lost because of the precautions taken)。

这是来自美国官方的确认。与之相较,伊朗Farsnews昨天的报道是:“至少80名美国武器人员死亡,另有约200人受伤”(at least 80 US arm personnel have been killed and around 200 others wounded)。

上述两个信息,在美军人员伤亡方面,当然倾向于认为Trump的讲话更接近于事实,因为如果有美军伤亡,是难以掩盖的。至于是否有伊军伤亡,其实是不能确定的,基本能够确定的是,不存在大规模人员伤亡。Trump在讲话中把这个结果归结为三方面原因:“有警告,疏散了部队,前期预警系统运作良好”(…the precautions taken, the dispersal of forces, and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that worked very well.)这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媒体的报道,也就是在袭击发生之前,有多个信源将可能发生袭击的安排告知了伊拉克方面。从伊朗外交部长后来的发言来看,不希望引起战争,应当是存在间接告知美国袭击安排的意图。CNN也报道,有三个信源传递了相关信息给美国,包括瑞士和另两个信源,传递的信息包括,在攻击和发表声明之后,将视美国的反应采取进一步行动。

美方军事基地的损害,可能并不是minimal的,请看下图:

/pic/4_MO1qMf2z9tKgOY4bGUosx23Qgh2yxA.jpg

/pic/6_Z5tYmDvR32VsTHkCdp49euQicyawwg.jpg

/pic/8_bhPYgdeyD2ItFlnDlrvo8spNzOMdfw.jpg

(图片来源:央视)

3、接下来,Trump的讲话集中在论证对伊行动的正当性,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包括伊朗支持恐怖主义、拥核将对文明世界造成威胁等。这里比较关键的评价是针对苏莱曼尼的。Trump一方面将苏莱曼尼称为“全球头号恐怖分子”(the world’s top terrorist),另方面认为:“苏莱曼尼对一些最严重的暴行负有个人责任”(Soleimani was personally responsible for some of the absolutely worst atrocities),personally responsible意味着给了一个台阶,将对刺杀苏莱曼尼归于其个人责任,而不是针对伊朗所有领导人的。这个台阶,需要相互来读,能读到什么程度,读完之后,在民意影响下能否接受,其实都是有待观察的。伊朗不受核控的表态已经做出了,这是这次事件后确定的事。接下来,Trump是在自我发挥,讲苏莱曼尼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除掉他是正当的,基本就是喊口号了。

4、在批完苏莱曼尼后,Trump说出了对策。**美国没有反击,站伊朗一方的看客或许会说伊朗全胜,因为终于有一个国家用导弹袭击美国军事基地后,美国竟然没有任何军事还击了。**Trump的表态是:“在我们继续评估应对伊朗侵略的各种选择之际,美国将立即对伊朗政权实施额外的惩罚性经济制裁。这些强有力的制裁将持续到伊朗改变其行为。”(As we continue to evaluate options in response to Iranian aggressio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immediately impose additional punishing economic sanctions on the Iranian regime. These powerful sanctions will remain until Iran changes its behavior.)

继续评估,是需要等待伊朗的反应。伊朗没有松口,除了伊朗外交部长表示不寻求战争外,至少从公开渠道,看不到来自伊朗更高层面不再寻求报复的表态,Farsnews披露的哈梅内伊的讲话是:“这样的军事行动是不够的”。而一直以来,伊朗本来也没有将战争列为选择。所以,大规模战争的阴云在此时可能过去了,但留下的未知数却越来越多了。在此次事件之前,伊朗遭受的来自美国经济制裁基本已是极限,寻求更严厉制裁的手段已经匮乏。所以,Trump的表态基本意味着,美国的确难以还击更多了

5、接着,Trump把发言聚焦在伊核协议方面。一方面,他希望论证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的正当性,将伊核协议的执行与伊朗对美国的历次攻击联系起来。这其实是各说各话,因为站在伊朗一方,可能也会说正是因为伊核协议蜜月期的结束,美国对伊极限施压,才导致目前的结果。此时,Trump继续喊话伊核协议各方,他认为:“英、德、法、俄和中国,是时候认清现实了”(The time has come for the United Kingdom, Germany,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to recognize this reality.)。

读这句喊话,头脑中难免回忆起“美德英法日俄意奥”八国联军的简称,China也能位列其中了。伊核协议各方,都是在地区利益的。伊核协议的单边退出是Trump政府所为,正如前一篇文章提及,事实上各方在伊朗都曾有合法的、符合伊核协议的大量投资。我们换一个视角,不要去看中俄,即便是德法,也有大量投资,**Trump政府的退出协议、单边制裁,德法还是曾经的盟友吗?法国在伊朗的投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Trump的方案是,全面推翻曾经的伊核协议,“与伊朗共同制定一个使世界更安全和更和平的新方案”(…making a deal with Iran that makes the world a safer and more peaceful place)。这个提议,到今天为止,其余五国没有接受。

6、然后,Trump表明他会告诉北约,希望北约能够参与更多中东事务。也就是当美国在中东退出后,希望北约能够替美国守护利益。可是伊核协议的英法德正是北约在欧洲最重要的成员国,如果伊核协议各方都达不成一致,北约怎么可能达成一致?

7、可能是为了获得稍微“正义”的理由,Trump提及了石油问题:“我们目前是全球第一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我们是独立的,我们不需要中东石油。”(We are now the number-one producer of oil and natural gas anywhere in the world. We are independent, and we do not need Middle East oil.)言下之意,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一系列的行动目标都不是为了石油,美国今天跟布什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不会为了石油利益去进攻中东各国。这大概是Trump要表达的。然后Trump不忘说明,这是在他的带领下,美国石油工业实现了伟大进步。也不知道美国搞页岩油的科学家们心里会怎么想。

8、最后,Trump不忘提及,伊朗人民真正的敌人是ISIS,然后列举了在自己的英明领导下,成功消灭了巴格达迪的丰功伟绩。(在抗击ISIS过程中,Trump真正做得比苏莱曼尼更多吗?)

有时间各位还是看看原文,挺有意思。

小结一下:

1、美国、伊朗都无力、无心开战。相比伊朗,真正有意思的,是美国没有任何军事反击。

2、伊朗仍然保持着威胁美国在中东盟友的能力。在石油美元中享受奢侈的阿拉伯盟友们,长期处于美军保护之下,当美军逐渐撤离中东之后,这种奢侈还能维持多久?当美国逐渐摆脱了对石油的高度依赖,用美元去维持中东安全的策略还能持续多久?一场能源革命和一场债务危机带来的,可能是整个体系的重塑。

3、**在军事基地被导弹攻击之后(从卫星图来看基地损失还是很严重的),没有任何军事反击,这对美国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只要没有美军人员伤亡,其他军事损失不会带来军事反击,这样的反应所传递出的信号,将会意味着什么?美国无力再战的背后,有深刻的经济原因。美国****无力再战和逐渐撤出中东的事实,可能将重塑整个中东格局,进而重塑整个世界格局。

4、**美元体系的维系,可能将从“石油美元+科技美元”过渡到完全由“科技美元”来维持。**从石油供给和需求出发,可以思考很多方面,包括俄国的策略,美国的策略,法国和德国的策略。主要国家能源革命的重要性,将丝毫不比信息革命的重要性更低。**而以科技支撑美元,将意味着未来中国面临的来自美国的科技屏蔽压力将会越来越激烈,这将重塑全球科技产业格局。**主要科技国家,在自身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将寻求在中美之间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未来我们将看到越来越的跨国联合研发。如果没有本土市场的强大,这种联合的可能性将不存在,所以中国本土经济的发展,全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中国的关键。在美国不顾及盟友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为他们靠近中国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中国不能深入理解这些国家,仅希望凭短期经济利益去做锁定,那将浪费这个关键的机遇。而如何深入理解各国,将有赖于通过国际实践和全球历史研究所能提供的长远国际战略。

5、中国仍然对海外石油存在高度依赖,这种依赖只要存在一天,与石油出口国之间就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是相对被动的,China还会反复出现各种国际事件中。**要彻底摆脱这种依赖,要么像美国那样实现传统能源的革命,要么就要实现新能源革命。**在美伊冲突之际,Elon Musk开心的来到上海,为Model 3的下线助威。替代能源将是什么,面对突破2亿辆的私家车规模,如果以电力作为动力能源的替代,未来的电力保障如何实现,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题。

6、战争阴云的消散不代表中东的确定性,它只代表了更大的不确定性。美伊冲突还会继续,代理人战争还会继续。世界格局的变化在20年前对中国来说只是新闻,但以后真的可能就是自家事。让更多国人学会更多的站在本国利益的立场去判断国际形势,而不是学着他国政客的发言人云亦云,还需要做得更多。

7、中国兼具石油需求大国和科技发展大国双重身份,面对双重压力,中东格局的变化,冲突的演变,对中国不会带来任何直接的好处。继续埋头努力才是正道。

以上。

李鹏冲_Bruce2020-01-09 13:59:24

昨天的那篇文章是不是可以被打脸了? 伊朗决策者不在乎还击还是不还击,而是在乎在伊朗的统治稳不稳固。打十几个导弹算是挽回颜面,国内安抚了,也不至于跟美帝真正开战。开战的话,伊朗现政府和宗教势力还有好结果?

作者

我们这里提问、思考不会被打脸,智商低会丢脸。伊朗对美军基地进行了打击,损毁是严重的。几十年来,美国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能有效军事反击。你关心的是美国能不能修理伊朗,我们关心的美国在中东还有多少实力以及后续对中国的影响。当然,如果你是美国籍,另说。

胡洪波2020-01-09 14:10:54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就是我们中国自身。而此时此刻,石油需求大国的身份仍然像载重前行,科技发展大国的身份才刚刚看见曙光,如果中东格局剧烈变化,相对于让美国陷入战争的泥潭,同时也是让中国陷入能源缺口的泥潭,对中国恐怕弊大于利,完全不赞同某些国运之说。诚如所言,继续埋头努力才是正道,真正的国运是,天下太平,再给中国三十年平稳发展的国际环境,本世纪中叶努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Newsun2020-01-09 14:54:30

美国人暂时性抽离中东原因怕是要积蓄力量去更多的转移到兔子身上。可在自身开始衰落的背景下要想实现东西的双杀的目标目前看难度也不小,怕是要摁下了葫芦起了瓢!返不了的亚太、也回不去的中东!

Dolly2020-01-09 14:14:55

Trump开会的配图是旧图哦

作者

转CNN今天新闻的

封冰2020-01-09 14:20:17

[撇嘴]慕峰先生的分析里一点也没有情感立场因素。

作者

都是站在中国立场

戴岳2020-01-09 14:55:24

美国因为各种因素制约,而在这种情形之下选择按兵不动(虽然它是理亏在前),但依照其以往的霸道脾气却能按下这肚子火,真的让人吃惊。毕竟波斯人这回是太岁头上动土了。不过,这也不禁让人遐想起,如果现在海峡两岸的局势出现向五筒方向实质性的改变时,它会采取措施或手段的最大限度。

辜承铎2020-01-09 15:49:45

科技美元。 科技的边际效用已经存疑了,世界的驱动力还是要看亚非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潘杰伟2020-01-09 15:36:20

美军选择不拦截伊朗导弹基本等于看到巴掌还主动伸出脸,借机让敌人消消火,说明伊朗确实高烧到要失去理智不计后果了,任由事态发展也不符合美国利益。

Von BIsmarck2020-01-09 13:57:13

双方都根本无意扩大冲突,一旦战事一起,赌上的是双方的国运和未来,双方都打不起也不能打

大洪2020-01-09 20:05:50

美国维护了世界和平这种话也能说出的那位,是有怎么样的经历才会有这种思维?还有到底是美国帮了中国发展,还是中国的发展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想想美国多少公司在中国赚得盘满碟满的??奉劝一句中国很危险马上要被美国褥羊毛了,还是去美国吧你。

阿康2020-01-09 13:50:50

小孩子争对错,政客看利益。

Never.2020-01-09 13:49:53

有意思,这个新闻剪报和解读蛮有启发,感谢。 惟愿世界和平,民众不要罹难,不要恐怖主义,也不要政治暗杀。

枫叶2020-01-09 16:06:25

双方的要价都是对方无法接受的,僵局下去对伊朗更不利。川普出的混招,刚好给伊朗机会把事高大,直接影响到美国选举。但现在伊朗没这个魄力,反尔顺着西方的意思降温,浪费了个机会。

作者

各有难处

冉2020-01-09 15:36:04

自然资源部:我国全面开放油气勘察开采市场,允许民企、外资企业等社会各界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山海图2020-01-09 14:37:39

在美国不能在所有高科技中,至少大部分关键技术中占据垄断地位的情况下,想要实现科技霸权,恐怕不现实

月月鸟2020-01-09 19:47:25

评论区那位说多得美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真搞笑,一个环境的稳定是多方拉力角逐的结果。没有美国世界还少了几场没必要的战争呢,我们也不用时时刻刻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香港问题上动怒呢。按照这逻辑,是不是还要谢谢那些被美国霸权欺负的弱国?不然美国这世界警察都没法当了?这说法真没觉得正确。

PENG2020-01-09 13:50:12

真正全面好文!

黄振武2020-01-10 08:49:03

评论里有人反对我的观点,但我依然这样想:如果不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世界的秩序有这么稳定吗,难道中国没有搭美国的顺风车吗?没有美国遍布全球的军事力量维持世界秩序,各个国家能安全畅通地自由贸易吗?能有WTO吗?中国能加入WTO吗?当初二战就是因为有美国才能那么快终结,也是因为中美关系缓和才能有改革开放。虽然美国是为了自己才维持这秩序,但中国确实是在这个秩序中受益。好比如,一个地方的人为了自己谋生开山修路,但其他地方的人路过时确实省力很多。科技文化方面就更不用提了,没有美国我们连互联网都没有。美国作了很多恶,很多小国家因他而战乱,中国局部也受到不良影响,但中国整体是因为美国而向上发展。有人说这顺风车的座位不是白送的,是收了钱的,自愿买卖的,谁也不欠谁的,但不可否认车的确是他开的。

飞2020-01-09 22:20:48

炮击金门,各自表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刘振宇2020-01-09 20:45:46

很多事情发展不会像机械,这边给一个力,那边就反作用一个力。更多的像水流,反馈不是及时或者直接的,但会逐步渗透。所以单看美伊是不是打起来并不能唯一反映事件的后果,美国打伊拉克也是在10年后才看出来恰恰让伊朗成了赢家。 另一方面美伊开战对中国发展也并不是决定性的事件,从始至终都应该立足自身。作者分析立场清晰,中国作为玩家之一,借助形势为我所用就,老是想着谁霸气谁怂了没啥意义。

黄振武2020-01-09 16:09:28

美国确实在很多地方搞霸权,褥世界的羊毛,但它也维持了世界秩序的基本稳定。虽然这是为了它自己,但正因为有这稳定的秩序,中国才有这几十年的稳定发展时间,简单点说,中国搭了美国的顺风车。现在美国不需要中东的石油了,但中国还需要。如果美国退出了中东,中东的秩序需要新的力量来维持,中国是不是要为此付出一部分力量?对中国来说,局势是不是更加艰难了?

使独尊2020-01-09 22:53:15

刚才读福卡一篇文章,讲特以美国利益为准,以自己选票为准,且二者结合很好!还讲了特做出的破坏与成绩。总之,昨晚读谁文章,题目就是特为选票。好,就先生文中所讲,特不仅为选票,还真是为美国。以这个为前提,美国的确是无力再战,而其逐渐撤出中东,会不会有新的力量进入中东?俄罗斯?北约?包括中国?中国继续夯实自身是必须的。在此前提下,会有多少力量进入?或者,可能会有怎样的机会而必须怎样的力量进入?尤其为了石油。还有其他投资。将使整个中东格局怎样?中国求利不以控制的外交?还是努力发挥经济力量的扭合?哪条新闻,普京不是表态与中国一致么?当面对中东,会有怎样的变化?再,欧盟与中国的合作,会在这里延续如何?如是,世界格局,我觉得当是王湘穗先生币缘所讲。即,北美,欧盟,东亚,嗯,说三块,而对于中东我没记忆。可是中东,作为东亚与欧盟的陆路交通枢纽地带,——这句不敢肯定,总之若是,中国高层当时时刻关注谋求机遇的。

宇翔(Tiger)2020-01-09 18:29:19

结尾7点总结是精华,很透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