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卖口罩与发国难财

以下文章来源于无照骑士 ,作者于松民

[

无照骑士 .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

](#)

/pic/1_frw292clbgLgoslUTyeu73l7j9m9VQ.jpg涨价卖口罩是不是发国难财?

这话题近来很热。有人认为允许涨价才能增加供给,要求雪中送炭不现实,能雪中卖炭已经很好;也有人认为此时涨价是丧尽天良,并把讨论升级为对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甚至是经济学的批判。本文尝试梳理现有观点,澄清基本概念和逻辑,并提一点个人想法,欢迎大家多多交流。考虑到本人学识有限,至多算是个热情较高、好为人师的中级微观经济学票友,错漏之处还望留言指正。闲言少叙,下面进入正文。
首先,对于是否支持政府施行价格管制,我们先梳理一下正反两方的主要观点。**正方观点:**第一,口罩不同于一般商品,事关人命,考虑到公平政府应该施行价格管制。第二,疫情蔓延具有明显的网络特点,戴口罩的人越多整个社会就越安全,但涨价会让戴口罩的人变少。而且,往往此时越是不得不出入人口密集区域的人,越是对价格敏感,比如环卫人员、商场等地的服务人员。**反方观点:**第一,让价格自然上涨有利于增加供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可以激励来自海外带货的供给,也可以激励企业加班生产;第二,价格高可以抑制一部分人恐慌囤积,鼓励他们节约使用,这对其余人来说就是增加供给。第二,适逢春节,口罩供给本就处于低谷,疫情扩散又让需求增加,短期内口罩价格快速上涨有自己的内生动力。价格管制本身也对应着执法成本,实际中并不能杜绝地下交易,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造成浪费。第三,越需要口罩的人越愿意付更高的价格,但价格管制不利于口罩及时流向最需要它的地方,而这对于疫情的早期控制非常重要。哪里严控价格,口罩就不会流向哪里,对当地百姓有害无利。下面我们再集中讨论三个问题:**1. 什么是「发国难财」?**口罩价格突然上涨,确实有人赚到了钱,但算不算发国难财还应仔细区分。我举几个例子:加班生产的企业、海外带货的微商、楼下销售的药店——他们绝算不上「发国难财」,至多是因擅长生产销售「赚了国难快钱」,或因手里有存货「中了国难彩票」。这里的判断标准在于:他们中大部分只是市场上的小参与者,没有垄断能力,涨价主要来自供需失衡、成本上升。指责他们发国难财,而忽视了他们对控制疫情的贡献,是得不偿失的。真正称得上发国难财的,是那些大量收购囤货、垄断销售的商家,以及挪用捐赠物资高价出售的人。这些才是政府应当严厉打击的人。**2. 经济学理论到底是怎么说的?**这里我想澄清两点:**第一,主流经济学理论虽然强调市场,但绝不反对政府管制。**以当下的口罩配置为例,属于典型的外部性存在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经济学理论支持政府管制,问题只是怎么管、如何让政府与市场作用互补的问题。**第二,很多人说经济学只管效率、不顾公平,这并不严谨。**福利经济学第一、二定理告诉我们:经济学对于公平是中性的,它不会导向公平的结果,但也不妨碍我们通过其他手段追求公平,比如税收与财政政策。总之,不要动不动就骂经济学,甚至认为学经济学让人道德沦丧。菜难吃不一定是菜谱的问题,就像有些事你看着不爽,也不一定赖马克思。建议部分人少激动、多思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3. 如何让政府与市场作用互补?**当前情况下,经济学理论支持政府管制,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上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价、量组合管制。**要允许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发挥市场作用,价格上限不宜过低——比如单个普通口罩10-20元,单个N95口罩30-40元。同时,限制单人单次的购买量,避免恐慌囤货,这有助于让尽可能多的人得到口罩,对于控制疫情非常重要。**第二,鼓励生产、疏通配置。**在生产方面,可以适当补贴厂家,开行政绿灯,避免用政治化、运动式的治理干扰企业生产,甚至让企业不敢生产。在配置方面,保障特定场所和人群的优先供应,比如医院、商场等地的工作人员,对其他零散需求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商、物流平台,在价、量组合管制下销售。同时,推动信息透明和供给侧竞争,让大家能充分比价、对未来供给形成预期、了解口罩的重复使用方法,避免价格飙升、恐慌囤货、浪费使用。总之,要尊重和利用市场,做好辅助,不要老想什么都自己管、自己做,事实已经证明并没有那个能力。市场管制的程度要和治理能力配套,如果因为担心口罩都被卖给富人而管制,到头来口罩都被配给了领导和他们的小舅子,那也没好哪儿去。

明心2020-02-12 17:19:42

我怀疑你在影射,虽然我没有证据。顺便说一句,本朝就是那个叫蔡进炮类型的傻鸟太多了,所以口罩生产厂家生产积极性不高,药店也不愿意卖,造成市场更加紧缺,普通人更难买到。你不知道现在根本买不到口罩了么?日本的一枚都涨到近20元人民币了,还有代购的买。

Anita2020-02-12 17:00:19

太有意思了。那人家就不卖呗。

海南蔡进炮2020-02-12 17:00:41

单个普通口罩10到20,你一天天写的什么破玩意,经过大脑了吗

十月猫马甲号2020-02-12 16:53:01

所谓的主流经济学,是政府认可为其说话的那些经济学者。假如管制是正确的,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岂不是更好?

公元七百零一年生于碎叶城2020-02-12 20:28:28

全国口罩产能明显不足,世界口罩产能有一半在中国,这就是当前的一个现实。既如此,如果承认防疫是主要矛盾(因为防疫失败经济不说崩溃,损失也是极大,此外还有公共治理的危机等等代价),那么此时必须实行口罩等基础防护品的配给制,否则,防疫并不会有太大气色,只能等待气温回升。试想,环卫工没有口罩会怎样?快递员、外卖员没有口罩会怎样?既然是配给制,市场经济那套理论就可以靠边站了。

徐子胜2020-02-15 11:15:53

配置错位,本来就不需要全国戴口罩,目前的户外人口密度情况,根本就不需要上街戴口罩,只有有疫情的地区才需要有限度地使用,造成疫区等需要的地方和场景严重紧缺,大把的地方没必要还浪费地使用。

nice2020-02-13 06:12:08

我看你几乎所谓的文章都有在抨击共党政策和执法部门。

女汉子153086858732020-02-12 23:11:18

大咖们好,我呢称女汉子,一个种田的,今天有幸看到了大家的评论,我也想说说,我个人认为,现在是教育出了问题,一,二线城市可能好点,但那有多少人呢,三线以下城市那真是遭透了,我有幸一次机会去学习,讲师说现在有很好的政策,大家应该怎么样呀?下面竟然齐语,应该有好的对策,我知识浅博,我心想不应该是跟党走,响应好政策吗?为什么是对策呢?我嘎然不敢支声!

allen2020-02-12 18:12:38

理论和实践应该下大力气去解决“往往此时越是不得不出入人口密集区域的人,越是对价格敏感,比如环卫人员、商场等地的服务人员”这个问题,保障了基础平安才有真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