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的进化》-说说我们如何避免美丽新世界的结局
在看过《孟德尔妖》之后,想到之前的一篇旧文,修改后重新发出来。
相关阅读
《美的进化》是关于进化理论中性选择重要意义的。书中指出许多动物的炫耀特征与自然选择理论的关系不大,而这背后的审美选择是驱动进化历程的一台独立发动机。书中进而引申至女权主义、同性文化等假说,包含了全面且深刻的一整套观点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让读者对进化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考虑到进化相关理论的影响已不仅局限于生物界,对商业政治等一切变化的复杂系统都适用。理解进化理论的全部,而不是忽略其俩根支柱中的一根,对个人构建系统化的认知框架有不可或缺的价值。这篇小文想先说说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再说说这个观点对于我们思考未来会怎样该怎样有何助益。
1)确保女性的性自主,让其能够自由地选择
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代言词,但只是进化论的一半。达尔文被人忽略的贡献是其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提出了sexual selection。要找到性选择的例子不难,例如孔雀的尾巴,但人们往往觉得大草原上狮子抓羚羊更直接更普遍,所以更能代表生物的进化。而性选择只是出现在鸟类之中的一个特例,这本书想要论述的,是性选择的普遍性,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一定是生理性的,还有文化层面的。书中强调“美”和女性择偶偏好的主导作用,即不止是讲女性当成审美的对象,而是确保女性的性自主,让其能够自由地选择。
先讲一个书中的很有趣的例子。95%的鸟类雄鸟都没有penis,但鸭子会有,而且其已知的最大长度出乎意料的达到了42cm,而且是螺旋形的而这导致的结果是雌性的鸭子的vagina也是螺旋形的,而且是逆方向的。要解释为什么鸭子这么独特,需要看看鸭子的宝宝,不同于大多数鸟类,需要父母双方轮流喂食,鸭子的宝宝生下来就能自己进食,从而只需要鸭妈妈就能抚养宝宝,这导致了雄性鸭子是很不负责的父亲,也导致了雌性鸭子主动选择孩子的爸爸。而那些没有被雌性选择的公鸭子,就通过强迫的方式,来繁衍后代,再加上鸭子没有领地意识,使得鸭子进化出了这么长的penis,而雌性为了反抗,则进化出了复杂的反方向的vagina。
对于上述研究的意义,作者是这样回复的:“女权人士一直在寻找的不仅仅是文化社会层面上的平等,还包括生物层面的,而母鸭挑剔的选择提供了一个生物的角度和例子。母鸭事实上并不能摆脱公鸭的力量,母鸭常常被强暴甚至在暴力交配中死去,但是母鸭也很愿意被它们喜欢的选择的公鸭扑倒。——她们并非在性上主张强权,而是主张选择的自由。同理的,女性的性自主权,也非主张置于男性之上的强权,而仅仅是寻求自由选择的交配。并且,女性的性自主权,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观点、法律上的概念,或者哲学上的理论,而是进化中繁殖交配和胁迫交互作用下的自然结果。”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犬齿,不仅变得人类近亲大猩猩要小得多,在两性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小。而大猩猩的犬齿很大,并且雄性大猩猩的犬齿比雌性大得多。犬齿有攻击力,人类犬齿变小减弱了这种攻击力,让女性更安全,避免受到男性的胁迫,维护对配偶的自主选择权。
2)审美作为一种诚实的信号
上述故事的一个意料之外的后果是鸭子是鸟类中毛色最普通的一种,而且雌性和雄性的差距不大。小时候看动物世界类的节目,只喜欢看有关鸟的。鸟类是地球上在审美上能和人类比肩的生物,其中很多也是自然界中一夫一妻的典范。为什么鸟类这么特别?答案是鸟类能飞,会飞就意味着雌性更多的时候有选择的体力基础,更意味着小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长到成年,而在这过程中,需要父母双方的共同照顾。这俩者归结起来,就是雌性有了选择的权利和必要性,雄性通过外在的装饰这种信息经济学上会说的cost signal来告诉雌性我值得被选择。
相关阅读
如何避免《美丽新世界》中描写的那种每个人都活得富足,却没有尊严的生活,是我一直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很多阅读中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美丽新世界里的角色,除了野人都雌雄同体的,正是由这里,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美的进化》这本书。试图在为这本书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想引申到GAN模型上,将判别器当成是雌性,将生成器当成是雄性,然而目前的GAM模型缺少生成器和判别器之间的交流。如今算法画出的虾,模仿齐白石的风格,已足以以假乱真。但我认为若要使得机器能够创造出类似人类,但是全新的绘画或谱曲风格,即要从机器中孵化出真正的美,就一定需要在模型中引入性选择。从而使得模型能够自行选择优化目标,而不是遵照预设的目标。
3)审美作为消费主义的解药
如今算法已经在决定我们怎么做选择,未来这一趋势更会普遍蔓延,但算法的决策是为了最大化人的幸福这一目标。但如果我们只是把人看成了物竞天择的产物,那优化的目标就只能如美丽新世界中所写的那样,把人当成是享乐的机器。但如果将人的进化看成是性选择与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那算法要优化的让人类能够更自由更便捷的进行相互之间的匹配。
自从未来简史提出无用阶层之后,我就即本能的想反驳又很无力。为何无力,看看双十一的消费额就知道了。我不觉得消费主义的反面应该是极简主义,而应该是个性化创造。我在思考是什么让人觉得需要靠外界的包包名表来标识自己的身份,追问到底的结果是对进化的片面理解,人们以为进化只是变得更强,却不知进化还有追求美的一面。奢侈品只是充当了一种价格足够高的信号,来展示自己足够强,却不代表购买者本身具有的美。
AI带来的生产力爆发将使女性在整体上经济更独立,她们不需要男性的帮助,也能抚养后代,这使得她们可以像鸟儿一样挑选孩子他爹。如此发展下去,未来的社会不会进入反乌托邦小说写的那样,不管是1984还是美丽新世界,都不会到来。未来的社会,男性不会像如今一样越来越娘,成为像曾经女性那样的消费品,而会每个人按照自己先天的禀赋,成为艺术家,杂耍艺人,园丁,所有你现在想到的爱好,未来都会被性选择完善到登峰造极,这不需要消耗太多的地球资源,不需要无穷无尽的增长,也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分隔和药物人工维系的快乐。可如果我们只是把进化看成是跑的最快的羚羊才能活下去这么简单,那美丽新世界中的场景一定会到来的。
总结一下,我从小对美的问题感兴趣,也读过几本美学相关的书,比如易中天的《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与朱光潜的《谈美书简》,但总觉的其中的讲述都局限于人为创造的美,是把自己看得太该死的重要了。直到看到这本《美的进化》,从进化的角度去讲美的价值。济慈说,“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还有说美的东西是厉害的,比如军迷会觉得苏27飞机很美,因此性能很强。但这本书指出,美是一个独立的范畴,不能也没有必要和“真”混为一谈。审美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更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性选择带来的美丰富了进化的探索空间,让单调沉闷的星球变得丰富多彩。而未来如果能够多考虑一些美的元素,而不是将幸福看得只是生理的满足,那人类才有可能摆脱美丽新世界中的场景。
更多阅读
Ataraxia2020-04-06 11:09:03
太高产,加上水平有限,导致可读性太差。你应该向万维钢学习,如何逻辑清晰,又能把过硬的科学新知传递给读者。
格鲁吉亚菜包子2020-04-06 17:29:53
独立的美学修养会不会扭转过度消费主义的答案?但问题是 人(本我)很多时候是贪图简单和直接的“快感的”,美感的确难以对抗。所以我认为在学校教育阶段普及(真正的)通识教育,非常有必要。 PS.不同意Virtus的观点,Peter的文总能引发我的思考。可读性这东西,既能反映作者水平,也能反映读者水平,本就见仁见智。
王宏星2020-04-06 11:43:45
很有意思的观点,可以再详细推演一下
枫2020-04-07 14:13:11
“自从未来简史提出无用阶层之后,我就即本能的想反驳又很无力。” ====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类的爱,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hamu2020-04-06 11:58:01
翻译好吗?看到是中信出版集团的就不敢买了
作者
翻译不错,插图很好看,鸟美美哒
卢嘉宁2020-08-18 18:16:35
“人们以为进化只是变得更强,却不知进化还有追求美的一面。奢侈品只是充当了一种价格足够高的信号,来展示自己足够强,却不代表购买者本身具有的美。”好新颖的观点!
关鑫2020-04-06 16:17:05
炫耀式消费有多种原因,但至少有上进心,阶层固化后就不行了。
愿意&Run2020-04-06 13:09:10
我对女性择偶这一行为怀揣悲悯,悲悯到想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