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网站

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网站,准确地说是一个计算工具,帮你计算实现财务自由以后的若干年可能发生什么,富足、破产还是…… 挂掉。检查一下你是真自由还是假自由。

/pic/1_cEQib5CXPLbuDHjkkGahZLJ6sGbfQA.jpg在工具里面填上初始本金和未来打算每年支取的金额,就能计算出未来发生各种事件的概率。比较厉害的是,这个网站不是那种简单的数学公式计算,而是基于 1871 年到 2019 年的真实历史统计数据,相当于带你重新经历一遍历史。而且可以设置的选项也很细腻,可以设置投资比例、考虑通货膨胀、退休年龄、生活时长等各种参数,可玩性特别高。

鉴于每次都有小伙伴抱怨英文看不懂,我把里面的重点信息都翻译了一下,建议手机横过来看。

/pic/2_kPFxDXnTFNTKCw3UZyKSPlbIlTcuuQ.jpg我自己研究了半天,有三个发现,和大伙分享一下。

4% 法则不是百分百有效

现在比较流行的财务自由标准是 4% 法则,也就是每年从资产中提取 4%,这些钱就能永远花不完。假如你打算每年消费 10 万,那么攒到 250 万就财务自由了。4% 这个数据来自多年前的一篇论文,近年来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从结果看也确实有点小问题:

/pic/3_tbq0a8wylXjgS2pzwXSyIFE7LomQUg.jpg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就是各个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红色:破产,灰色:意外死亡。这个数据里面红色的部分就是破产的概率,后期大概有 15% 的概率会花光储蓄破产。

看得我真是一激灵,有的老读者可能有印象,**我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是按照 10% 的标准来的,也就是每年从账户中提取 10% 的资金用于生活。**然后算了一下,结果是现在这样,一片血红啊。

/pic/4_bIS11El9rwpUuqjgJX7mhw6uob3QqQ.jpg看完以后觉得好像整个财务自由计划都不靠谱了,理想都要坍塌。别着急,下面要说我的第二个发现了。

「可以」少花钱很重要

这个工具里还有一个选项——开支灵活性(Spending Flexibility)。当经济不景气时,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可以压缩掉的开支。我填了 70%,意思是如果赶上今年这种市场大跌的年份,可以把开支压缩到日常的 30%。加入了开支弹性以后,一下清爽多了,在历史上还没出现过破产的情况。

/pic/5_n4SBPyGB6PRSUL8aibdGzSibo1O1sQ.jpg我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是每年开支 50 万,削减 70% 后就是 15 万,基本和我们当前的日常生活开支相当。去掉住房、保险、餐饮这些必须开支,还有富余部分用来日常消费,也算够用了。**即使再赶上一波像新冠疫情这样的情况,也至少能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再加上足够一年的生活备用金,更有底气了。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高消费、存不下钱的生活不一定脆弱,你可以维持高开支,但要注意保持灵活性,在必要时期要「有能力」把开支降下来。**重点就是不要让自己背上太多的分期和负债,理论上像住房、还债等必需开支占现金流比例还是越小越好。**消费越有弹性,面对风险就越有底气。

有个比破产更迫切的问题

你们可能已经发现了,在这个统计图中,随便一个时期拿出来,意外挂掉的可能性都远远高于破产。相比于担心钱用光了,多花点心思考虑考虑健康问题明显更迫切。

/pic/6_Tq6icOAGxtAKExFglq2h4eb1I4tsAg.jpg未来的三十年里,身边同龄的熟人和同事有十分之一会永远离开,甚至还没到享受退休生活的年龄。虽然一直知道健康问题刻不容缓,但真实的数据摆在眼前的时候还是很震撼。

钱没了还能再赚,健康没了却很难恢复,命没了就彻底没机会了。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你可以照顾不好自己的钱,但是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健康,也要好好珍惜眼前人。

……

以上就是我研究了小半天得出的结论,稍微总结一下:

  • 4% 财务自由法则整体而言有效,但不是百分百管用,需要考虑安全边际;
  • 别让自己的刚性消费占比过高,不然危机来了很容易第一个倒下;
  •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注意健康。别老抱怨人生不如意了,还能张嘴吐槽就已是人生赢家。

这个网站的链接我放在「阅读原文」里了,大伙没事的时候可以去研究研究,有啥新发现记得回来给我留言分享哈~

阅读原文

Sigrid2020-04-15 18:13:24

是我手機的問題嗎?點了generate url沒反應

作者

估计是网络方面的问题,有刷不出来图的,有点不开的,什么都有。建议大家后面有时间再试试 [尴尬]

Polaris~Waiting is the hardest2020-04-15 12:34:26

fire的发起人都回去上班还说啥呢。。。

作者

合着财务自由以后连工作的权利都没有了,那上市公司高管们是不是都得齐刷刷回家种田去?[撇嘴] 而且所谓的发起人是谁呢,如果有的话我想去看看具体事发经过,有可能又是被一顿曲解搬回国内抓眼球,为的就是证明努力没用,放纵有理,我发现这些观点总是特别有市场。

曹怡帅2020-04-15 12:37:19

哈哈哈,这个有意思,我get到最重要的就是,好好锻炼身体[呲牙]

作者

意外死亡的概率比预想的高多了。做这个图的哥们也是人才,很少有人把死亡风险和财务这么直观量化地统计出来的。

村上的椿树2020-04-15 12:37:56

出个国产网站

作者

哪路大神能做一个使用中国统计数据的计算工具就造福大伙了~

黄昭明2020-04-15 14:12:19

一想到马化腾财务自由了还在认真赚钱,我就默默地把王者荣耀删除了。

Polaris~Waiting is the hardest2020-04-15 12:46:09

又回去上班是因为他觉得风险过高,4%仅是一个理论值,目前据说无一人完全靠4%实现fire生活(无数据),基本都是靠4%为一个自我营销点去写书,做网站之类的赚衍生收入,虽然我并不认为fire就是等于不上班,yiutube有个“跟我一起来谈钱”专门说过很多期fire话题

作者

最近正好在研究相关话题,4% 只是个理论值,地位和顺口溜差不多,传播广,但是不能太较真。 最好的对策是提高开支弹性,保持开支灵活,先早开始自由,当年收益高就多花点、反之适当控制。 至于说生活都是靠写书、博客来维持,这是明显的幸存者偏差了,人家如果不写博客不出书,你咋知道他们呢?

XY2020-04-15 12:45:59

可以加入退休金一起计算,extra income

作者

哎呀提醒我了,我当时还合计这个 extra income 应该填啥呢。 来德国以后发现国家制度等我退休的时候大概率已经破产,基本就无视养老金了。这么一算的话,养老金是刚刚能补上财务自由后经济不景气和退休后的缺口,好消息+1 。

火山灰2020-04-15 12:33:01

网站应该改用颜色线,而不是颜色面积,不然看着不直观。

作者

确实有点这个问题,注意力总容易看到图的面积上。这么设计的初衷可以理解,直观看出不同概率的占比,但是理解起来确实需要一定的成本。

Μλητο2020-04-15 21:43:45

程序猿出没(哈哈 插个Flag,我准备搞一哈网站练手,这个是个备选项,calculator.net也是 有生之年回来填拔旗(逃

逍遥老道长2020-04-15 16:04:34

我的计划是每年提取4%,弹性到可以只提取2%,起码《不上班也有钱》作者那一家过得还不错

公子京2020-04-15 12:38:00

这个真的厉害了,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一直很二很二的老帖2020-04-17 21:32:11

钱君,我觉得我们的目标都会实现的,当然我岁数比你大不少,本金也少很多,但我相信我们都能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F.I.R.E更多是一种生活态度,道在心中,就会条条大路通罗马了。共勉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