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过后,那些财务自由的博主们都还好吗?

前天在财务自由论坛闲逛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提问——当初正好在 08 年金融危机前财务自由的朋友们现在都还好吗?又恰好是现在这个时间点,题主的意思很明确了,如果不幸遇到经济危机的话,说好的财务自由还算数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翻了好多财务自由博客,目前找到的大部分答案都是:这些都是短期波动,一切都会过去,要专注于长期收益。emm…… 道理都懂,但听起来总觉得像鸡汤,大跌真的不需要任何准备,没有数字总觉得不放心。

直到后来我找到了一篇文章,分别用四个时间段的数据做了测算:

  • 1929 年开始财务自由,后面美国经济大萧条。
  • 1965 年开始财务自由,后来经济不景气。
  • 2000 年开始财务自由,后来互联网泡沫破灭,股市大跌。
  • 2008 年开始财务自由,后来赶上次贷危机。

算历史上最困难的四个时期了,考虑通货膨胀以后,只有 2008 年算得上真的实现财务自由,其他三种情况,钱,最后都花光了…… 结果还是挺残酷的。

/pic/1_j1Q89xGpj7hRKqibFZNqXcehx9vAvQ.jpg

对于正在准备财务自由的人来说,大跌确实没啥风险,因为你的现金流主要来自工作收入。在危机时期只要管住手,别在低点从账户里面提取资金,市场总会回升。

但是对于需要从投资中支付生活的人来说,可就不一样了。高危人群是碰巧在市场顶端开始财务自由,然后就赶上市场暴跌,又碰巧把全部身家押在指数基金的投资者,算是很致命的打击。

牛市顶端开始财务自由最大的问题就是估值,市场估值太高,资产相当于被注了水。表面上攒了 500 万,可能等熊市来了水分被挤出去了只剩 200 万,净资产缩水一半可不就被踢出财务自由了。

还好赶上这次危机,相当于提前给自己提个醒,早早开始准备以防后面措手不及,后来想想我这算不算「云吃亏」 😅。尽量从历史统计数据里面吸取教训,能不亲自吃亏就不吃(但是入门理财的学费该交还是逃不掉的)。

经历过这波云吃亏,学到了两个经验:

不管是财务自由还是一般理财投资,还是尽可能远离高估值市场。尤其是牛市心态不能太飘,之前有句话说得很对,**如果你想要转行做职业投资,尽量在熊市里做决定,这个也适用于财务自由。**假如偏要在牛市财务自由呢?办法也是有的,我之前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个时期不要满仓全是股票基金,需要做好配置。

保持现金流或者现金有时候比收益更重要。有些比较老练的财务自由博主准备了三年的生活备用金,就不至于市场大跌的时候不得不低点卖掉投资支付生活。

另外我自己有个观察,用股息率评估财务自由比用 4% 法则 要更靠谱一些。4% 这个指标太机械了,高估值时期的 4% 和低估值市场的 4% 完全不是一回事,相比之下股息率要稳妥的多。

去年我写过一些关于股息的文章,股息是个非常优质的被动收入来源,即使经济不景气往往股息也不至于大幅度缩水。今年德国经济状况有点糟,股息数据只是下降了 14% 而已,原来每个月能拿 1000 块的,现在每个月能拿 860 块,还是很够用的。对比一下如果失业或者被缩减工时,工资缩水还要 30~40%。财富收入做得好同样可以实现工资一样的稳定收入。关于股息大家可以搜一下关键词看历史文章。

PS:这个搜索插件真要点个赞,以前叫大家搜索,总会有读者误解成回复消息,入口藏得太深了。现在好了,再也没这个烦恼。

之前总有读者问,为啥行情不好还总能这么乐观。其实换个角度看问题,逆境是个自省的好机会,很多问题只有逆境时期才会暴露出来。

一个能在困难时期依然有效工作的系统才是值得托付身家的。经过这轮行情检验,反而对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更有信心了。假如自由以后再赶上一次这种级别的市场波动也好能从容应对,毕竟咱都心里演练过好几遍了。经过这波考验大家对财务自由有啥新看法没?

猪小凡2020-04-22 13:06:05

或许一个可以实施的经验是:把三年生活费从本金拿钱出来,然后其余的当成「本金」去投资[呲牙]

作者

这个重点画的好,备用金确实不应该作为财务自由的本金来考虑。

我不是李冠典2020-04-22 13:13:41

这次危机钱亏得不多,因为刚开始工作本金不是很多。但是得到三个收获挺好的。 1.敬畏市场,股市上以后不敢上杠杆了。 2.准备好生活备用金,至少能覆盖三个月 3.第一波下跌的时候就将子弹打一半了,后面子弹要留好,有计划性的加仓,让自己保持一个舒服的仓位。

chenzl2020-04-22 13:47:53

就算自由我也不会放弃工作,感觉会更享受工作吧,因为工作可以选择。现在我离享受工作就差个财务自由了

Kindred2020-04-22 13:00:13

公众号出了专栏,感觉以后读文章方便多了,一口气爽歪歪。。。

作者

你说的是专辑功能吧,这个我也很喜欢,只是我等小号还在苦苦地望眼欲穿中,没收到邀请 ??

Karia.H2020-04-22 13:43:43

这次危机不亏反赚,总结经验,学到很多: 第一是资产配置,国外的投资最好用国外账户买,国内随时会耍赖皮; 第二是正确估值,收购国内外优质资产,严格执行加减仓; 第三是超前预见性,跟着大众思维方式,比大多数人提前一步。 第四是认怂,只投自己有信心的股票,了解的行业,不跟风口。 希望自己早日财富自由。

作者

咋做到的进一步反赚呢?具体说说呗 [可怜]

Karia.H

因为怂,所以最开始只是超轻仓,也就是资产的10%(零花钱)投的不痛不痒,结果就碰上了重大利好(疫情),A股率先暴跌,于是等指数跌幅减小的那天开始买入,严格按照10%跌幅加仓操作,接下来指数反弹,但是居然回到了原本的高点,不科学,于是卖出赚到了疫情的第一桶金。后面国外的金融走向只要照抄国内的作业就行了,也不难吧,趁底收购德国美国香港这些好资产,只要运气好点,都能持有个低价,拿着就是不虚…[衰]

兰先生2020-04-22 13:02:58

请问也大,永久投资组合在这次危机中表现如何啊?[呲牙]

作者

表现很好,全球股市今年下跌 10% 以上,永久组合还是正收益的。我昨天晚上大概算了一下,还没看具体数据,但是至少收益两三个百分点是有的。

李什2020-04-22 13:55:18

哎,想想确实挺残酷的,也顺便提醒自己,真因为财务自由了而要辞职时,最好先留出个三年的备用金。另外,每年年底,根据当年的收益,来制定下一年的预算,碰到大跌时,悠着点花钱。

作者

后半句也是我想说的,根据前一年的收益情况动态调节下一年的预算挺有必要的。

-pd-2020-04-22 13:31:24

也大,有专家说未来高通胀,连金融资产也会贬值。作为工薪阶层,还能不能继续投资理财?

作者

咱就假设真贬值了,难道选择不理财然后手里拿现金等死吗?

作者

假如不放心通胀,多配置点抗通胀资产就好了。

八日蝉2020-04-22 14:04:04

我个人见解呀,熊市我舍不得财务自由,因为感觉除去理财的收入熊市和牛市赚同样多的钱,在熊市可以购买更多的筹码,所以熊市的时候舍不得。哈哈 或许是我现在的想法吧,等我以后的财务积累,收入占比积累的部分很小的时候我可能会改变想法(不过这可能也意味着我年纪变大了)

八日蝉

想要几个财务自由论坛啊,虽然已经有此公众号了,但是还是想看看更多的FIRE的人,感觉一群人在同一个目标很有意思

作者

可以搜一下 Mr Money Mustache,是美国一个比较早期财务自由博主开的。 另外我也给自己的星球做个广告,聊财务自由和理财投资的小圈子,后台回复「星球」可以收二维码。

溜右段2020-04-22 13:48:15

请问DAX30是否类似于国内的上证50[疑问]相比于英法的大盘,是否更具有定投的价值[呲牙][呲牙]新粉求解惑,谢谢

作者

DAX 和上证50 质地比较接近,德国整体经济挺强的。选定投国家其实很简单,按照 GDP 排名,然后直接选前五个就好啦。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