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恢复一点互联网交流的优良传统可好?
4月初至今,公众号净增读者将近6,000位。其实这个公众号对读者数量和阅读数量没有任何追求。这个公众号曾经、现在和未来都不会用来运营,所以这些数量对作者没有任何意义。
截至目前,这个公众号仅仅是作者单向输出的一个窗口,在这个过程中也结识了一些很优秀的读者。最令我惊喜的,是一位从事农业的年轻读者,他指出了我翻译中几个单词的误译(这是文章的公开留言,所以没有隐藏读者姓名):
这是作者最希望得到的交流,也就是思想的交流、内容的交流,而不是人际的交流、关系的交流。
最近陆续有读者与作者联系,要么一来就讲“老师你好,我们是某某平台,高端会员N位,欢迎来入驻分享”(是准备让作者去俱乐部表演吗?);要么,就是一张名片发过来,“你好,留个电话吧”(是要卖房子给作者吗?);要么,就是先把自己的学历、经历介绍一番,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是要作者招聘你吗?)。
作者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当然,还有更奇怪的要求。
转载作者文章,要求作者提供“职称”。是作者求你转载的?你是核心期刊的主编?如果作者没有职称是不是还要倒交一笔“版面费”啊?
分享观点要求作者提供真实姓名、学历、就业经历。你怎么不问我生辰八字呢?艺术照要不要?家谱看不看?我要说我是汉光武帝之后,你是不是还要尊我一声“皇叔”?
作者没有职称、没有title、没有电话,驾校除名、自学成材,行不行?
这个互联网就是被这些莫名其妙的风气搞坏的。
1990年代的互联网,风清气正,人人都在交流观点,没人交换名片。
一个思想空间一定要比一个身份空间更容易产生创造力。
互联网工具化了,现实社会上网了,这个趋势不可逆。
但是,互联网交流的优良传统,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保留一些?除了每天结交社会贤达、找机会赚钱,能不能留一点纯粹思考的空间给自己?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说到底还是很多人不自信嘛。没有组织依靠,没有title加冕,就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作者没有批评这些读者的意思,作者的意思是,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就先别说了,免得尴尬,对吧?
作者欢迎一切思想的交流、观点的交流,作者根本不在乎读者的学历、履历。互联网的大氛围不好,但我们还是可以营造一个很好的小氛围的。
以上。
火行者2020-04-15 16:38:09
皇叔好[抱拳]
作者
你好[握手]
杨承伟2020-04-15 17:12:37
您这应该算是老派、传统的互联网风格,和时代脱节啊[悠闲]
作者
老人也是要尊严的
十月猫马甲号2020-04-15 16:40:50
不只是互联网,我们集团经常莫名其妙丢一张表格下来,也不说清楚是干嘛,去问还一问三不知,领导的领导的领导的领导丢了个表,等发到基层完全懵逼。互联网只是加快信息流动的工具,坏习惯不分线上线下。
晨无日2020-04-15 16:50:11
现在很多讨论都变成了站队、互骂、人生攻击;问题本身反而被忽视了。有很多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真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像这个号这样能平静的讨论点问题的实在太少了。
白亦帅Plus2020-04-15 17:06:12
皇叔当年三顾茅庐传世佳话,不也是慕得诸葛先生的声名么?如今笔名仍叫慕峰,想必是怀念当年仰慕顶峰之意。再者,没有职称学历名声,怎能证明顶峰还是谷底?如何定价给待遇?诸葛先生不也是凭”卧龙”的正高级职称才获得您这位BOSS的上门面试机会的么!
作者
见了天子就是皇叔,见不了天子就是织席贩履之徒
Reg.2020-04-15 16:40:22
庸俗浅薄的人才会基于身份来判断思想是否合理。
阅微2020-04-15 16:56:41
我只看文章,不啃声,[呲牙]。看不懂的部分,憋着,自己琢磨,假装自己有文化[坏笑][坏笑][坏笑]。
作者
看不懂的部分也可能是作者没写对
马骏2020-04-15 17:05:52
人以群分,你的文章其实也在筛选读者受众,那些奇奇怪怪的人应该也不能坚持读有深度的文章吧。
作者
对平台来讲,每个作者都是卖唱的。我不卖唱,自己开店自己唱。
elva2020-04-15 17:13:32
特别赞同,以前我会为自己不会长袖善舞而暗暗自卑,但后来发现,非必须性社交在我的生活里确实是非必须的,那我为什么要把时间花在内心翻白眼的事情上。
作者
一代热衷于社交的人,把茅台的市值喝出来了,成就了别人时间的玫瑰
斯腾-@Nt IāzY2020-04-15 16:52:03
皇叔你急了 你急了 哈哈哈
作者
皇叔一下找不到家谱了,可不得急嘛
梦又飞翔啦2020-04-15 16:50:33
好~此处不是攀交情的交际场~而是思想者的圆桌会
王田2020-04-15 16:43:17
真性情,率直,超赞
Spring Inside2020-04-15 17:00:24
慕老师,我一直在寻找思想碰撞,角度不同看待事情和问题,尤其是深度和持久性那种。今天看到老师这句话:一个思想空间一定比一个身份空间更有创造力。直戳心窝窝,感觉自己找到了党组织
作者
作者只是一家之言,碰撞不起来,还得读者自己去碰撞
雪墨2020-04-15 23:00:21
我一开始试着给作者留言时实在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觉自身学识,思考深度不够,很怕不对等的交流给他人带来麻烦,也使自己成为笑料。所以我第一次留言被展示,吓得赶紧删掉了,并一个劲地跟博主道歉。可是慕峰老师坦率的态度安抚了我,我后来也渐渐敢说一些自己的观点。我们异同自取,互相尊重,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这种交流平等的幸福感。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从小观点被打压,要求服从权威,逐渐习惯,逐渐麻木。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人是多元的,是一个维度共存的,人格思想上不存在高人一等,互助补充,看到各自局限才是相处交流之道。学识不足者当摆正心态,不以不知为耻,不以己知而骄,抱着学海无涯的心态踏实前行为是。(篇幅所限,可能说得不太清楚,见谅[囧])最后,谢谢慕峰老师,从您这学到,也成长了很多[爱心]
作者
共勉
Lori2020-04-15 17:10:55
慕峰老师就想在互联网找一片纯粹的地儿,还被打扰了
样琳2020-04-15 16:42:10
说得太好了作者![强]感觉得到你的力量。[拳头]
fang2020-04-15 17:56:08
在我看的这么多号里面,您是最有思想深度的,最不功利的,现在社会这样的声音太少了,我记得您那句话:“知识是用来传播,而不是拿来贩卖”。但是,现在许多都是在贩卖。希望你继续发声[抱拳][抱拳]。
困嗯哈根2020-04-15 17:04:27
要职称的什么鬼[捂脸]
Piao2020-04-15 16:46:13
笑死了,莫名其妙的人,无处安放的身份。
作者
也都是执行者,没有怪他们的意思,就是说说这种风气
月月鸟2020-04-15 16:41:03
哈哈哈哈所以今天就惊喜发现公众号有了历史文章的菜单栏,以后翻看目录就方便多了~~感谢作者分享丰富的见闻学识
马良伟2020-04-15 17:10:19
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最后提到了计算机,老爷子认为这东西是个工具,不一定能提高工作效率,真正有效率的是人。互联网这个平台真的不错,不过我们要像线下社会一样过滤一部分无用的东西 刚读完桑德斯的《我们的革命》获益匪浅,希望作者多多推荐书目
wk2020-04-15 16:51:21
原来慕峰老师也是有幽默感的[呲牙]
Tony_L2020-04-15 16:46:08
慕峰老师,你咋这么纯粹呢,
草芥2020-04-15 17:58:08
浮华太普遍,搞得好像浮华才真实
邵长江2020-04-15 17:45:57
这个小氛围很好,很喜欢。言为心声,更喜欢慕峰先生的文章[强]
清溪2020-04-15 22:33:13
互联网的初衷,就是思想的碰撞。顶老兄
吴元2020-04-15 17:45:09
每日沉浮于繁杂利益虚浮猜忌,看到皇叔出新文就高兴,终于有好文能让人静心沉思,看真实[强]
蛋圆2020-04-15 17:05:29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喜欢这个风格,可以这样纯粹地交流真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谢谢先生提供了许多让我获益的视角和知识[爱心]
Sgrion2020-04-15 16:47:40
其实倒是希望看到一些在位者决策者看了文章之后的想法,共识之后就是行动,相当之紧迫
钝先森2020-04-15 16:42:08
附议!
王京2020-04-15 23:37:40
刚发现中美之争两篇文章还没细品就找到这,惊喜作者不仅水平高还接地气,率真可爱更可敬。
方sir2020-04-15 18:09:27
说得真好。现在网上基本上是你只能看到你想看的,看不到其他的。而且功利性特别强
没有名字2020-04-15 17:38:30
我也是这么想的,
大石头2020-04-15 17:37:19
强烈同感。导致现在只看不评论,也不去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心得,因为很多人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捂脸]
斜月三星2020-04-15 17:16:14
点不起喜欢,那就点个赞吧[吃瓜][吃瓜]
潘杰伟2020-04-15 17:08:18
有个性,我喜欢!
添加请备注来意,谢谢!2020-04-15 16:42:59
互联网搞得那么传统,真是的。微信也跟着一起传统,打开微信发一句话之前思考5分钟了。话说2018年,“曾经”,确实有合作过呢,软文推广。[呲牙][呲牙][呲牙]
BrianYang2020-04-15 16:40:18
那时候互联网没现在普及 [呲牙] 剩下你懂的了
desperado2020-04-18 12:38:10
看到这个文章观点,内心很高兴,赞同作者的想法就是纯粹的思考,交流。不要带太多利益。之前一直有个想法,尽量少看活着的人的书,以及互联网的杂碎观点。主要是背后利益太多,都只是兜售利益的手段,这个很可恶
Libra2020-04-17 08:29:50
思想认同远远比身份认同更让人身心愉悦.现实往往都是看重你的身份,而很少愿意去深入和您探讨,了解思想的闪光点.
刘振宇2020-04-16 17:14:01
和现实相比互联网应该是更容易容纳无身份、标签、人设的地方,只是带目的的人多了,不打个标签反而成了另类。想当初的朋友圈真的是朋友圈,现在已经沦陷成广告圈了。信息作为商品也需要多元的展示载体,现在局面就像淘宝店一样,缺个天猫。
吴艳2020-04-16 13:26:32
哈哈哈哈哈 酷[社会社会]我喜欢
BGao2020-04-16 11:02:01
慕老师好!你最近的几篇文章都拜读了,太喜欢了,读来解渴。
海2020-04-15 22:48:38
露个脸,支持一个![加油加油]
康定松2020-04-15 22:29:58
转圈久了,你要他停下来还真是难为人了,偏偏现如今就风行圈层,然后高举高打无限放大标签,生怕别人看不见
Chosen2020-04-15 22:02:18
“一个思想空间一定要比一个身份空间更容易产生创造力。”同样适用于需要创造力的其它情形及团队。 皇叔,原来公众号的读者留言这么丰富多彩、趣味丛生的呀[旺柴]
多废水少累饭2.62020-04-15 18:49:02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古人诚不欺我
HWL2020-04-15 18:36:11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啊!
小刀2020-04-15 17:44:14
高水平的作者吸引高水平的读者,当然,确实避免不了低水平的别有用心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