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主动基金很多“缺点”,为什么还有人愿意投资?|问答

我常说,投资指数型基金是适合普通人的投资方式,为什么建议投资指数型基金的道理也讲过许多。那么,主动型基金呢?今天我们看一下来自用户@老麦,龚亮 提出的问题:听说过主动基金有很多缺点,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愿意投资?主动基金可信赖吗?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如何选择主动型基金?》,我认为选择主动型基金最重要的是选人。选对人,可以帮助我们拿到超越市场平均的业绩,但这对我们的要求也很高。

本期问答,我邀请到了我的好朋友马硕来回答,他是畅销书《基金投资说明书》的作者,还曾制作了大量关于基金投资知识的学习视频,同样是一位理财教育的践行者。

希望他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一些启发。

/pic/1_6R8BXEhrb1gbmOmrBocMS25CGm1yQQ.jpg

/pic/2_c4ia04jlazjAfqja4CWSkxMfic2FJg.png大家好,我是马硕。非常感谢孟岩对我的信任。首先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而且相当重要。

就像贺岁片《没完没了》中,吴倩莲对葛优说:“你能好成什么样我不知道,你能坏成什么样,我还是比较清楚。"——看清缺点是产生好感并作出选择的基础,你必须理解一类产品的缺陷,才有可能坚定的选择它,或义无反顾的回避它。

主动型基金可信赖吗?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它的缺点说起。

1

主动基金的缺点

谈主动管理基金的缺点,其实是和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相比的,我挑三个影响最大的说。

第一,整体换手率偏高

根据一些证券公司的统计,主动管理的基金年平均换手率在300%以上,换手率高是换股频繁,换股频繁会带来更多收益吗?

数据是不支持的,我们姑且认为是中性,但高换手率意味着更多的交易成本,这些需要基金投资者承担。

频繁换股的原因是,一部分主动管理基金的基金经理会追求短期的业绩排名,选择做波段或追逐题材,这会让基金业绩表现不稳定。

第二,基金经理离职可能有不利影响

主动管理的基金长期业绩受基金经理的影响很大。而我国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权益类基金)离职率较高。根据数据统计,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仅3年左右。

如果基金经理离职,换另一个上来,对基金的长期业绩影响是不确定的。这个时候,投资者可能被迫面临再选择难题。

第三,运作费用(管理费+托管费)比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要高

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的管理费在1.5%以上,而一般股票指数基金再高也是0.5%,场内ETF甚至能低到0.2%。

2

主动基金被选择的原因

有这些缺点,为什么很多人还买?底层原因简单且直接:业绩好,排名总是靠前。无论短期、中期、长期,主动基金的排名总是靠前的,这给了很多人信心。同时,销售渠道契合了人们的喜好,借助业绩排名推荐,也决定了人们更容易看到主动管理基金,更容易促成交易。销售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几乎都不愿意放弃这种做法,而达到了纳什均衡(谁改变策略,谁就会损失)。说到这里我就很佩服孟岩,他很久之前就意识到用排名推荐是有很多问题的,并且身体力行的带着更多人选择更高一层的理性,这条路崎岖难行。那指数基金就不能排名靠前吗
是的。绝大部分的宽基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这种,由于成分股很多,分布在不同行业,导致股票持仓严重分散,所以它很难排名靠前,但也很难垫底。即便我们能偶尔看到指数基金被推荐,也是行业或主题指数,比如白酒指数,比如前一阵暴涨过的5G指数之类。但一定是涨之后业绩好了才出现在推荐里的。**主动基金为什么总是能排名靠前?**这是因为主动管理的基金,选股是由基金管理人决定的,行业主题可以相对集中的配置,也有很多主动基金在招募说明书中规定自己必须主要投资于某一行业或主题。所以某一类行情到来的时候,主动基金的业绩就会非常亮眼。而且这种情况必然发生,原因是主动基金数量太庞大了,它们的投资方向基本覆盖了所有主题和行业。无论股市行情如何切换,吹什么风,从概率上讲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主动基金。但也是由于股市风格常常切换,导致短期排名靠前的基金总是在换。
3

主动基金业绩不稳定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主动管理基金的业绩很容易变脸。Wind有数据表明,排名靠前的基金在下一年排名落到中等偏下,这是极大概率的。除了股市风格切换导致的业绩变脸,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吗?总觉得没这么简单。排名靠前的基金在下一年里排名会下滑,这个是统计意义上的高相关,我们要去理解本质原因,然后才能知道如何解决,找到可以信任的主动管理基金。我们不妨想想,**当一只基金业绩非常好,排名靠前(甚至获奖),将会发生什么?**第一,基金经理获得很高的声望,他离职的概率就会增加,跳槽去私募的可能性提高了。换一个基金经理上来,对基金将来的业绩会产生影响。第二,基金经理不离职,基金公司为了更好的销售基金,做大规模,可能让明星经理“一拖多”——一个人管好几只基金,这会分散精力,对原来管理的基金是负面影响的。第三,基金规模会剧烈变动。业绩优异的基金会出现在各大代销机构的首页推荐,更多的基民会购买,导致基金规模迅速变大。规模剧烈变动或大幅膨胀,会导致基金管理变得困难重重。同时,由于很多人是因业绩而买,所以当发现没赚钱,或开始浮亏,就会有很多人开始赎回,进而加剧规模变动。第四,运气回归均值。必须承认,投资中运气的因素占比很大,如果是靠追热点题材取得的良好业绩,那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运气会大概率回归均值,导致业绩趋向于平庸。基金追题材可能并不是主动行为,也有被动的情况。比如有些基金天生就是军工题材,低碳环保等,那么这些行情来了,必然会带动业绩提高。另外,有的时候基金业绩好,当时的主题甚至整体股市估值偏高,在那种背景下,股市也容易下跌。以上是导致主动基金业绩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所以买业绩靠前的基金然后发现它变脸了,这并不是你运气不好,也不是基金故意坑你,这里面有很大程度的必然性。与其说这是主动基金的缺点,我更倾向认为这是宿命。这就是一个系统中“平衡回路”的强大作用,平衡回路是一种让系统恢复到平衡的力量。也就是说存在至少一种力量,让业绩好的基金的业绩向均值回归,当基金的业绩表现特别好,这个力量就发挥作用,把业绩拉回到均值,在你看就是业绩下滑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4

几点建议

理解了基金业绩的平衡回路,解决方法也就浮出水面:切断回路就能缓解症状。我们在挑选主动型基金时,那些基金业绩背后的、看不见的东西更为重要。这正是我们挑到可信赖的主动型基金的关键。第一,****看基金公司的投资文化像一些基金公司的整体投资文化就是长期主义,获得公司成长收益,比如东方证券资管的基金整体换手率都很低,这类基金的业绩中运气成分就相对较低。第二,****看基金公司的激励机制现在很多基金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减少一拖多的情况,努力提高整体基金的公司的研发能力,为基金经理提供尽可能的支持。一些基金公司也会通过股权激励留住人才,就在前几天证监会核准了东方基金的股权激励计划。买主动型基金就是在选“人”,如果基金公司可以留住人才,并且给基金经理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那这种主动基金就靠谱多了。第三,****看基金类型这几年,很多基金公司推出了定期开放类型的基金。这种基金几年里不能申购赎回,但有的可以在场内进行交易,这样基金总量就稳定了。这样对我们来说损失了一部分流动性,但给基金经理更好的管理基金创造了条件。并且很多基金会主动限制总的规模,这样会影响管理费收入,但长期来看是真的为用户着想。第四,****选择大主题,回避小主题我们也可以通过选择“主题”,进一步减少不确定性,但前提是自己可以对主题的估值或前景有非常明确的认知。举个例子,消费主题的基金就比选一个无主题的好,因为"消费主题"的长期稳定性,增长潜力的确定性更高。另外,除非有特殊理由,我个人建议尽量回避选择"小主题"基金,比如类似军工,5G,高新科技。因为这些主题太依赖于风格热点的切换,并且这些主题本身的整体估值就很高,风险较大。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解答大家的疑惑,祝你投资顺利。/pic/3_pXSkloOyGKjS5ESYTzupB8heds8V0g.png

若你也有关于投资、商业、成长方面的困惑,欢迎通过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的「我想问」继续提问,往期问答也可在这里查看。若你的问题被选中,为表达感谢,我会将200元奖励给你,感谢你提出的好问题。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992.jpg

只许奶我岁月2020-04-22 20:15:09

主动基金的缺点还有两点:1.业绩不稳定和风格漂移的风险,2.运作不完全透明,普通投资者难以理解收益的来源。整体换手率高并不是主动基金的缺点。现在整体换手率已经有很大的下降了,而保持一定换手率是必要的。 对指数基金而言,主动基金存在的价值就是在于对指数基金的超额收益。现在优秀的主动基金对指数仍有8-10%的年化超额收益。这样的基金不超过20%。投主动基金就是要找到这Top20的基金。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428.jpg

红裙又如何灾2020-04-22 21:01:48

我以前对主动基金有偏见,觉得不如指数基金。后来去年很多医药主动基金都跑赢指数基金有超额收益之后,开始改变了这个想法。记得E 大也有回答过类似的。主动基金其实很多都有超额收益,但是太难选,今年业绩好的大概明年要跪,如何选,我自己有个经验。除了多年业绩(最起码不能太差,要有个牛熊周期,回撤,风险控制能力这些都是重点)以外,关键是要认同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理念。我自己也有长期关注的基金经理,一个是价值派张坤,非常出名,我买过他的易方达中小盘回报非常好。关键他的理念我认同,公募基金里面买茅台的多,像他这样很多年长期持有的不多,他大概就是巴菲特那种好股好价长期持有。另外一个交银家的王崇,成长派,不以市值大小论成长,逆向投资适度分散。王崇的业绩回撤非常小,去年没有科技股的情况下业绩也还不错。不过名气没张坤大。 换手率都不高,不怎么择时,我个人很欣赏这类。另外,主动基金医药我观察的比较多,窃以为医药投资主动基金会比指数基金要好点,因为很多基金经理人都有专业背景,医药可不是一个容易赚钱的一尺高的栏杆,这里专业领域特别强。我喜欢并跟踪的基金经理人,一个是汇添富的郑磊,还有个是易方达的杨桢霄。比较对我胃口吧。 其实买主动基金还有个很简单的方式就是挑明星基金,但是今年业绩好的也许只是踩对了风口,所以还是得认同基金经理人投资理念。定期跟踪动态比较重要。 拍子几年前也曾经回答过关于私募挑选的方式,其实也差不多。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597.jpg

home任杏子天枰2020-04-22 20:36:39

马老师说的对,主动性基金关键是选人,选一个有匠心的基金经理,把自己的钱,交给他打理,一方面信任他,一方面术业有专攻,基金经理肯定要比我们小白强的多。这个对小白是一个考验。但是如果行情是单边下跌,震荡行情,主动性基金优势还是高于指数基金的,而指数基金只有在单边上升阶段才有优势;主动性基金可以比指数基金创造超额收益,这点指数基金不能做到;规模大小不管对主动性基金和指数基金都有影响;主动性基金(混合型基金)经理会根据当前行情调仓换股,而指数基金却不能做到,只有购买者根据自己风险偏好或者判断选择哪类指数基金。不管主动性基金还是指数基金,都各有千秋,关键还在于长期持有,有一颗平常心态。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313.jpg

水瓶喵星小宝2020-04-22 20:28:37

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政策等等有时候主动基金收益高,有时候指数高,比如当下医药基金和消费基金主动都比指数收益高!有时间和相关政策和社会处的背景,环境影响对吗?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373.jpg

苏小颜葛2020-04-22 20:12:40

早就期待你和马硕一起搞点事情了。。。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28.jpg

显剐咒sem2020-04-22 20:09:56

长久来看,指数都是过山车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593.jpg

迷茫阿俊go2020-04-22 20:30:50

马老师的文章总是那么通俗易懂,直击本质,V5。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909.jpg

尕小笔2020-04-22 20:29:42

看起来也是18岁[愉快]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614.jpg

他入她心甩2020-04-22 20:51:33

通过孟总关注了这么多公众号,每晚睡觉又要晚半个小时记作业了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8.jpg

雇群望0952020-04-22 20:29:21

马老师的回答 没有配上音频 真是可惜了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237.jpg

河南腕红艳去2020-04-22 20:09:15

我观察的经验是客户本质上还是相信自己的运气不会差,主动被动都是选择项,既然承担风险就想捞把大的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532.jpg

匿名的好友摸2020-04-22 20:06:19

好的主动基金肯定比指数好,但是很难选,一个跟经理有关,其次跟金额有关,操盘十多个亿跟操盘几百个亿,难度差距大得多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51.jpg

塑身电话2020-04-22 20:46:33

选择的基金,最好基金经理本人也有购买,“上下同欲者胜”~ 比如孟总跟投长赢就是很好的示范,虽然长赢不是孟总主理,但是长赢是且慢里的产品~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435.jpg

三江夜巫2020-04-22 20:05:48

还有一个就是,在国内这个市场散户多,不可否认的是,过去的十几年,主动型基金跑赢市场。但,在美国就不行,我相信,随着市场逐渐成熟,机构投资者占比逐渐增长,我们也会和美国一样,主动型基金将会不占有优势,反而因为费率等原因跑输市场,那时候,也就到了投资指数ETF的时候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391.jpg

淩尢岁月2020-04-22 21:04:18

也不能认为主动基没被动基透明就放弃他们。很多专业分析基金风格、因子的工具的出现是解决他们运作不透明、识别有无风格飘逸的问题。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828.jpg

罩几十妈2020-04-23 11:31:28

简直是众多理财公众号中的一股清流,瑞思拜!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245.jpg

左璨妮喜2020-04-23 10:22:51

无论投资主动型还是指数,对于小白来说,找到三观相同的领路人彼此才会相得益彰。喜欢孟总这里,让人明明白白的前行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372.jpg

厌食套2020-04-22 21:26:23

比起短期的收益,长期的确定性更重要!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386.jpg

墨颜橘2020-04-22 20:07:55

请问债券型基金推荐吗?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90.jpg

狗狗也是这样02020-04-25 15:47:51

必须要给主动基金打call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569.jpg

花陌醉红尘时代2020-04-23 06:55:41

满满的干货啊。解答了我心里根据排名靠前买鸡赔钱的未解之谜。[撇嘴]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52.jpg

_七爷威武双鱼2020-04-23 08:28:27

不管怎么说基金公司都是靠这样赚钱的。都差不多的模式,人怕出名,猪怕壮。指数基金按照加权算法,跟基金经理又没多大关系,少数很优秀,大多数指数还是不如人意的。[发呆]赞 1